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緩慢複蘇中,全球經濟結構都孕育著轉型,正在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時代,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世界各國都在選找一個(ge) 新的突破點,都在積極布局發展新經濟新產(chan) 業(ye) 以搶占世界經濟的製高點,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都在部署自己的戰略,中國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you) 化調整也已經成為(wei) 內(nei) 外雙重壓力之下的現實的必然選擇。尤其是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後,在全球性經濟不景氣、整體(ti) 複蘇乏力,外需持續疲軟、市場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的形勢下,新經濟以及新動力新增長點的發展壯大無疑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空間。在這種形勢下,河南要建設經濟強省,要推動“三大高地”和“四個(ge) 強省”建設,力爭(zheng) 在新一輪競爭(zheng) 中搶占未來製高點蓄勢積能。那麽(me) 如何搶抓新經濟蓬勃興(xing) 起的重要機遇,如何加快推動以新經濟融合帶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以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帶動產(chan) 業(ye) 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一、新經濟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新經濟已經湧現並影響著經濟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把握新經濟發展大潮,搶抓機遇、因勢而上,需要深入理解並認識新經濟的內(nei) 涵、特征,把握以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激發產(chan) 業(ye) 升級新動力新增長點的內(nei) 在要求,讓新經濟在融合帶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cong) 新經濟的發展動因來看,新經濟的孕育、成長到蓬勃興(xing) 起有其形成與(yu) 發展的內(nei) 在根據性,首先新經濟作為(wei) 一種新的不同以往的經濟形態,是以數字、信息、智能技術為(wei) 主導的新的技術經濟範式,新經濟作為(wei) 一種新的供給力量,其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產(chan) 品供給適應了市場需求變動的新趨勢新要求。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發展形勢下,潛在的、特定的、複合的新需求迅速出現,新需求很快就成了對新的供給力量的強大拉動力,在新需求拉力的作用下,新技術不斷研發並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新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品以及生產(chan) 新產(chan) 品的企業(ye) 會(hui) 隨著發展壯大起來,進而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企業(ye) 集群乃至發展成為(wei) 新產(chan) 業(ye) 新經濟。從(cong) 產(chan) 業(ye) 演進的視角來看新經濟的發展動力和演進曆程可以發現,產(chan) 業(ye) 演進的過程必然伴隨著產(chan) 業(ye) 結構的不斷分工、調整、優(you) 化,低質低效的分工結構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逐步衰退消亡,新的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形成,原有產(chan) 業(ye) 的分化、結構的轉化等在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整體(ti) 變動的同時,自然帶動新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品或新的生產(chan) 方式的產(chan) 業(ye) 化、規模化,而這也正可以從(cong) 一個(ge) 角度來解釋新經濟的發展動因所在。
從(cong) 新經濟的內(nei) 涵來看,與(yu) 發展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傳(chuan) 統提法相比,新經濟更加注重其經濟意義(yi) ,其目的是將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的實際拉動力和高效增長點,衡量的標準是創新實力的大小和在全球市場綜合競爭(zheng) 力的高低,以及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拉動作用。新經濟的提出是將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變革、業(ye) 態模式創新等多元化創新發展與(yu) 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完整。
二、以新經濟帶動形成河南產(chan) 業(ye) 升級的新增長點
河南不僅(jin) 區位交通優(you) 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尤其經過近年來著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城鎮化、信息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綠色化同步發展,不斷強化基礎支撐保障體(ti) 係,完善科學發展平台載體(ti) ,已經形成較為(wei) 完善的綜合交通物流體(ti) 係、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和信息產(chan) 業(ye) 鏈式集群,創新發展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為(wei) 發展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礎。
結合河南發展階段性特征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現實需求,堅持創新驅動、大力發展新業(ye) 態新技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要以電子商務、跨境e貿易、工業(ye) 互聯網、智能製造等正在迅速成長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重點,著力促進這些新興(xing) 互聯網產(chan) 業(ye) 做大做優(you) 。尤其是電子商務發展基礎好、起步較早,同時需求旺盛、帶動性強,應大力完善綜合性電子商務平台促進實體(ti) 經濟與(yu) 網絡經濟融合互促發展,大力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激活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市場潛力,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將電子商務打造成為(wei) “互聯網+”的特色優(you) 勢和引領性行業(ye) 。二是以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精細化工等河南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為(wei) 重點,引導推動傳(chuan) 統企業(ye) 以現代信息技術重塑創新體(ti) 係,以互聯網思維重構商業(ye) 模式,以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重啟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發展動力和支撐能力。
三、以“互聯網+”推動河南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互聯網+”也就是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互聯網平台為(wei) 基礎,與(yu) 各行各業(ye) 跨界融合進而創造出新業(ye) 態、新模式和新產(chan) 品、新服務,其所表現出的突出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功能完善等的特點,既呼應了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的核心需求,又破解了河南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麵臨(lin) 的升級困境和瓶頸製約,為(wei) 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機遇。
以“互聯網+”加快推動河南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應立足河南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和發展特色,真正將互聯網技術嵌入產(chan) 業(ye) 發展的研發、生產(chan) 、管理、營銷、服務等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品鏈、服務鏈的各環節、各節點,以深度融合發揮“互聯網+”改造現有產(chan) 業(ye) 業(ye) 態、提升質效水平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工業(ye) 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先行示範效應,以工業(ye) 互聯網、智能製造為(wei) 引領,積極推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帶動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加速向現代農(nong) 業(ye) 跨越、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向先進製造業(ye) 升級;積極探索以“互聯網+”創造服務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促進高成長服務業(ye) 擴容提質增效。
四、以市場和政府協同推動河南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推動新經濟發展,既需要發揮市場引導作用,同時也要強化企業(ye) 主體(ti) 和政府推動作用。尤其是新經濟在發生成長階段,要關(guan) 注三種路徑。
第一種路徑是以市場自發為(wei) 主的新經濟發展路徑,以新技術為(wei) 支撐和基礎,通過新技術的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萌生新經濟,通過新技術研發新產(chan) 品並在滿足新的消費需求的基礎上形成新的供給,通過新技術促進產(chan) 業(ye) 的分化調整和優(you) 化升級,這種路徑更多的是通過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產(chan) 業(ye) 在自然市場環境下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發展競爭(zheng) ,在競爭(zheng) 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
第二種是由政府引導培育形成的新經濟發展路徑,針對新經濟萌生初期和成長初期的弱勢性、無序性,從(cong) 政府層麵加以引導甚至扶持,通過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對新經濟發展加以政策傾(qing) 斜扶持,使新經濟在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中獲取必需的生產(chan) 要素、經濟資源和市場份額;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等頂層設計政策對新經濟發展領域進行引導,避免出現盲目過度投資等資源浪費問題,這種路徑更多的是通過政府引導在人為(wei) 市場環境下參與(yu) 競爭(zheng) 並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
第三種路徑是在市場選擇和政府引導共同作用下的新經濟發展路徑,從(cong) 前述分析可以發現,單純依靠市場選擇或是單純依靠政府引導的發展模式弊端明顯,不僅(jin) 不利於(yu) 推動資源優(you) 化配置和效率效益提升,也不利於(yu) 新經濟的成長壯大並真正形成市場競爭(zheng) 力。應該在市場競爭(zheng) 和政府引導“兩(liang) 隻手”協同推動下,既要發揮市場選擇的資源配置優(you) 化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引導作用,以新經濟是否具有生命力、競爭(zheng) 力以及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作為(wei) 競爭(zheng) 的核心要素,在市場選擇和政府引導的合力下實現有質量和效率的發展。
(作者係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