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州大都市區建設彰顯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重要性
根據中原發展研究院“百縣千村”入戶調查的數據,我們(men) 看到河南省的城鎮化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趨勢。在過去的幾年,河南省的城鎮化方向可以說朝著兩(liang) 個(ge) 方向發展,其一是勞動力向鄭州集聚;其二是勞動力向縣級城市(縣城)集聚。而除鄭州之外各個(ge) 地級市市區的人口集聚速度慢於(yu) 上述兩(liang) 者。這種分層流動的情況其實與(yu) 河南省的產(chan) 業(ye) 結構及河南省產(chan) 業(ye) 的地域分布特征有關(guan) :河南省的製造業(ye) 更多地分布在各個(ge) 縣域的開發區,而服務業(ye) 集中的大城市中,僅(jin) 有鄭州具有足夠大的規模優(you) 勢,產(chan) 生了對從(cong) 事服務業(ye) 勞動者的強大吸引力。
我們(men) 知道,服務業(ye) ——特別是現代服務業(ye) 的發展離不開大城市。人口大規模地在中心城市集聚與(yu) 服務業(ye) 的發展提高是一個(ge) 相輔相成的過程。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出台了《關(guan) 於(yu) 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鄭州要在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ti) 化發展、支撐中部崛起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做出更大貢獻。以鄭州為(wei) 中心的鄭州大都市區的建設無疑在未來將是周邊地區人口集聚的中心,必然會(hui) 形成一個(ge) 高度城市化的都市區。而高度城市化的都市區要求服務業(ye) 進一步提高在產(chan) 業(ye) 結構中的比例。要想建設好以鄭州為(wei) 中心的大都市,必然意味著都市區產(chan) 業(ye) 結構全麵轉向於(yu) 服務業(ye) ,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向偏重於(yu) 第三產(chan) 業(ye) 的方向升級。
我們(men) 同樣知道,中國的經濟正在全麵轉型,人均收入的增長,使我們(men) 的經濟進一步轉向內(nei) 需驅動,轉向消費升級。鄭州大都市將會(hui) 是未來河南人均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最快的地區。消費升級同樣意味著,在未來質優(you) 價(jia) 高的高端產(chan) 品和創新性產(chan) 品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而這些質優(you) 價(jia) 高的高端產(chan) 品和創新性產(chan) 品往往要求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進一步增長,才具有發展的基礎。另外,消費者選擇的理論模型告訴我們(men) ,隨著收入的增長,奢侈品在全部消費中的比例會(hui) 增加,必需品在全部消費中的比例會(hui) 降低。相對來說,服務業(ye) 的消費更具有奢侈品的性質,而製造業(ye) 的產(chan) 業(ye) 則更具有必需品的性質。消費升級也要求產(chan) 業(ye) 向第三產(chan) 業(ye) 轉型和升級。
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並非排斥製造業(ye)
但我們(men) 必須認識到,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升級並非排斥製造業(ye) 。河南省長期以來以重化工產(chan) 業(ye) 為(wei) 特征的製造業(ye) 在產(chan) 業(ye) 結構占有重要的比例。產(chan) 業(ye) 發展和升級本身是一個(ge) 具有梯次順序的過程。在製造業(ye) 結構尚處於(yu) 重化工階段即全麵轉向服務業(ye) 並不現實。按照錢納裏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的判斷標準,河南目前已進入工業(ye) 化中期階段。2005年之後河南省第二產(chan) 業(ye) 在GDP中的占比超過50%,2008年之後,第二產(chan) 業(ye) 在GDP中的占比甚至超過55%。此後直到現在,第二產(chan) 業(ye) 一直保持著超過50%占比的趨勢。河南工業(ye) 體(ti) 係中具備優(you) 勢的重化工工業(ye) ,在河南省的經濟發展中所產(chan) 生的關(guan) 聯效應,帶動了通用設備和專(zhuan) 用設備等製造業(ye) 的發展,為(wei) 河南省各行業(ye) 的發展提供一係列中間資本品創造了條件。但河南省的工業(ye) 一直未能有效地延長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鏈的中高端產(chan) 業(ye) 、高端的消費品工業(ye) 的發展依然存在著短板。沒有先進技術產(chan) 業(ye) ,沒有高端消費品工業(ye) ,就難以創造出現代生產(chan) 性服務所需要的市場——如外包研發、供應鏈金融、管理谘詢、品牌與(yu) 廣告等諸多服務業(ye) 的市場。
未來河南省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一個(ge) 重要方麵,應當包括進一步向先進製造業(ye) 、高新技術製造業(ye) 發展,而不僅(jin) 僅(jin) 是發展第三產(chan) 業(ye) 。
三、在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過程中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自2008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發生以來,顯示出舊有的國際國內(nei) 分工體(ti) 係已經不再適應新的經濟發展格局,國際國內(nei) 的產(chan) 業(ye) 分工正在發生深刻的調整與(yu) 變化。我國東(dong) 部沿海地區產(chan) 業(ye) 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此背景下,河南省應當在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過程中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升級。
河南省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也是國家確定的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重要區域。但我們(men) 也應認識到周邊各省同樣也具有類似的特點。產(chan) 業(ye) 轉移的相關(guan) 基礎理論可以分為(wei) 二個(ge) 大類,分別為(wei) 成本驅動假說的理論、市場驅動假說的理論。基於(yu) 要素價(jia) 格均等化定理的理論要求貿易和投資被具有比較成本優(you) 勢的要素價(jia) 格所驅動;而新經濟地理學理論則指出產(chan) 業(ye) 集群的遷移並不是一個(ge) 線性過程:產(chan) 業(ye) 總是在市場規模較大消費能力較高的地區首先集聚,直至新興(xing) 的市場具有較大的需求能力,才會(hui) 跳轉到新興(xing) 市場。集聚——轉移——重新集聚才是產(chan) 業(ye) 轉移的根本特征。河南省及周邊各省正處於(yu) 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關(guan) 鍵時期,如果河南省在這個(ge) 過程中未能抓住產(chan) 業(ye) 鏈高端製造業(ye) 、現代的消費品工業(ye) ,失去這個(ge) 機會(hui) 窗口期,未來經濟發展的困難就難以估量。
(作者係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