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提出的打好“四張牌”的要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是當前全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支撐力量之一。
一、創新驅動的主攻方向是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
按照產(chan) 業(ye) 發展的代際理論,由於(yu) 一代人價(jia) 值觀與(yu) 消費結構的曆史性變化,平均每20年左右將出現一輪全麵的產(chan) 業(ye) 升級過程。我們(men) 國家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和整個(ge) 80年代,最大的發展問題是短缺。伴隨1997年亞(ya) 洲金融危機爆發,1998年全國工業(ye) 增加值增長速度降至34%,與(yu) 過去多少年15%甚至更高的速度相比,出現重大轉折,使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中國經濟完成了從(cong) 缺到有的曆史性跨越。此後,中國工業(ye) 化城鎮化加速發展,製造業(ye) 高歌猛進,2010年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並快速成為(wei) 全球製造業(ye) 第一大國,在國際舞台上日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與(yu) 之相伴而生的普通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過剩問題逐步凸顯,很多種產(chan) 品生產(chan) 過多成為(wei) 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矛盾。因此,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敏感地意識到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提出增速換擋、結構優(you) 化、動力轉換的戰略思想。2015年,又進一步提出以創新發展統領的五大新發展理念,全麵部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其實,2018年前後,中國經濟正在經曆從(cong) 多到好的重大結構性變化。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由缺→有→多的過程,基本符合產(chan) 業(ye) 發展代際理論演繹的曆史趨勢。那麽(me) ,下一步從(cong) 多到好的發展過程,創新驅動戰略就顯得特別重要,也隻有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才能夠提升產(chan) 業(ye) 結構層次,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物質與(yu) 文化需要。因此,中國現在確實曆史性進入創新驅動發展時代,創新將成為(wei) 未來左右發展的最大動力,是完成產(chan) 業(ye) 結構服務化的內(nei) 在力量,我們(men) 必須在創新驅動戰略上拿出空前的勇氣與(yu) 智慧,才能夠贏得未來,贏得世界。
二、創新驅動的核心任務是聚集創新資源
2016年,省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的我們(men) 要打造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思想。而麵對現實,我們(men) 河南省創新資源不足,是發展中最大的製約因素。所以,聚集創新資源成為(wei)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核心任務。如何聚集創新資源,國內(nei) 外的經驗都表明,優(you) 化創新環境,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打造風生水起的創新生態,形成創新政策窪地,引導創新資源向中原大地聚集,是基本的政策走向。正是基於(yu) 這樣的原因,省委省政府從(cong) 2016年為(wei) 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出台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引進中科院在鄭州建設研發機構、鼓勵與(yu) 支持建設更多高新技術企業(ye) 等,到2017年上半年出台力度空前的一係列支持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再到最近剛剛出台為(wei) 45歲以下青年人才建設2萬(wan) 套公寓的重大舉(ju) 措,都彰顯出省委省政府對打造創新環境的決(jue) 心與(yu) 戰略定力。按照這種戰略趨勢,全省創新資源聚集的速度一定會(hui) 加快。加上我們(men) 在工業(ye) 創新領域擁有國家原工業(ye) 部委320個(ge) 研發機構中的38個(ge) ,在很多專(zhuan) 業(ye) 領域創新基礎比較好,全麵提升我們(men) 河南省創新能力的條件已經具備,省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的打造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的目標將會(hui) 穩步實現。當然,全國各地對於(yu) 創新資源的爭(zheng) 奪也日趨激烈,我們(men) 也要持續向國內(nei) 外學習(xi) ,不斷研究出台新政策,努力改善創新環境,在全社會(hui) 營造深層次、多領域的創新政策疊加效應,加快創新資源聚集步伐。
三、創新驅動的關(guan) 鍵支點是創造充分條件吸引人才
一方麵,吸引高層次人才,如持續引進院士、高層次專(zhuan) 家等,在各相關(guan) 領域特別是全省支柱產(chan) 業(ye) 領域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集聚和培育更多學術帶頭人,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供創新技術支持;同時,要高度重視國外專(zhuan) 家的引進,現在我們(men) 河南省引進國外專(zhuan) 家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以歐洲各國為(wei) 主,大膽引進國際專(zhuan) 家,以跨國專(zhuan) 業(ye) 合作,尋求更多的研發突破;另一方麵,我們(men) 要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量比較大的專(zhuan) 業(ye) 領域,積極培育40歲左右的中年學術骨幹,形成越來越多更加具有研發實力的科研團隊,為(wei) 提高創新能力奠定科研力量基礎。對於(yu) 青年科技人才集聚與(yu) 培養(yang) ,要有超前意識,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因為(wei) 創新活力最充足的人才是青年人,特別是35歲以前的青年人才。這個(ge) 年齡段的人才,知識結構新,對新事物敏感,充滿活力、充滿夢想、充滿激情,最有可能出重大創新成果。按照2017年5月4日騰訊公司公布的全國城市年輕指數,鄭州居全國第三和中國北方城市第一,這是一個(ge) 曆史性征兆,說明鄭州的吸引力空前提升,更說明鄭州地處中原擁有厚重的包容文化,隻有包容文化厚重而且煥發出發展活力時,才能夠吸引大批年輕人才集聚。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這樣一種曆史機遇,進一步打造包容文化環境,在包容發展中讓一代年輕人大展宏圖,讓具有真才實學的優(you) 秀人才脫穎而出,讓擁有夢想的人才實現偉(wei) 大的超越,共同為(wei) 中原崛起奉獻青春與(yu) 熱血。
(作者係省社科院原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