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建自主創新體(ti) 係必須切實保護合法產(chan) 權
保護合法產(chan) 權,是創新活動持續進行的基礎條件。創新活動也不例外,沒有經濟激勵,創新活動就缺乏基本動力。技術創新有兩(liang) 個(ge) 核心要素,一個(ge) 是科技人員,負責產(chan) 生創意、想法;另一個(ge) 是企業(ye) 家,負責判斷你這個(ge) 想法有沒有商業(ye) 價(jia) 值,是否值得投資。如果值得投資,就投資進行試驗,推進產(chan) 業(ye) 化,目的是追求利潤。企業(ye) 家是技術創新的需求側(ce) ,拉動、支持技術創新。沒有企業(ye) 家對創新成果的投資,科技人員的發明創造、專(zhuan) 利就缺乏市場需求,專(zhuan) 利就會(hui) 被束之高閣,這就是改革開放以前公有製、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一個(ge) 主要原因。要使創新活動蓬蓬勃勃發展起來,就必須給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動和企業(ye) 家對創新成果的鑒別能力以足夠的經濟激勵,就是讓具有商業(ye) 價(jia) 值的創新成果發明者和鑒別、支持該成果市場化的企業(ye) 家獲得應有的報酬,對社會(hui) 貢獻越大,獲得的報酬越多。能否切實保護合法產(chan) 權,是創新活動能否持續進行的法律底線。如果創新者和支持創新活動的企業(ye) 家獲得的報酬得不到切實保護,企業(ye) 家就不可能安心支持創新活動,隻能用腳投票,逃之夭夭,創新成果就缺乏市場需求,創新人員就沒有創新的經濟動力。各級各方麵都應該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7·26”講話,知道“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的大方向問題已經明確,就是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消除大方向不明確的不安感。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6年3月4日在全國政協民建和工商聯聯組會(hui) 上的講話,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依法保護產(chan) 權的意見》,以及最高法有關(guan) 企業(ye) 產(chan) 權的判例,切實保護合法產(chan) 權,營造合法產(chan) 權神聖不可侵犯的社會(hui) 環境,讓科技人員和企業(ye) 家放心、安心,有信心、有恒心進行創新、支持創新,不再用腳投票。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擴大開放,集全中國全世界的創新資源為(wei) 我所用
科技創新具有偶然性,不是想創新馬上就能出創新成果的。屠呦呦發明青蒿素就經曆了幾百次試驗才摸索出低溫萃取的成功方法,也有很多科學實驗失敗多次仍然不能成功。科技創新風險大,成本高,科技創新方麵由跟進轉向引領,需要諸多方麵的改革和轉變,切實回答、化解李約瑟之謎和錢學森之問。作為(wei) 發展中省份,河南自主創新能力還不能適應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必須在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的同時,著力於(yu)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省外創新資源以彌補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殺手鐧之類的核心技術引不來,不等於(yu) 民用先進技術也引不來。由於(yu) 國內(nei) 市場廣闊,這方麵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國每年到國外旅遊的消費量高達數千億(yi) 美元,從(cong) 奢侈品到日用品瘋狂購物,我們(men) 應該通過引進技術和管理提高產(chan) 品質量,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應該進一步總結、完善、推廣中原內(nei) 配、淅川減震器、雙匯集團等企業(ye) 的開放創新經驗,把開放創新推向一個(ge) 新高度。在互聯網已經基本普及的創新20時代,創新已經從(cong) 封閉走向開放,從(cong) 專(zhuan) 門的研發機構、專(zhuan) 業(ye) 人員走向企業(ye) 全體(ti) 員工乃至社會(hui) 大眾(zhong) ,使得企業(ye) 可以充分利用企業(ye) 以外的創新資源加快創新進程,提高創新效率。高手在民間。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社會(hui) ,必須充分發揮社會(hui) 力量的作用,讓廣大民眾(zhong) 、私人資本用到科研及其成果轉化上來,形成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大好局麵。我們(men) 應該加大眾(zhong) 創、眾(zhong) 包、眾(zhong) 扶、眾(zhong) 籌平台建設力度,大幅度拓展科技創新空間,加快科技創新民主化進程,營造人人皆可創新的社會(hui) 氛圍。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營造有利於(yu) 自主創新的社會(hui) 氛圍
要克服創新驅動發展的思想障礙,通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wei) 科技創新提供理論合法性支持,讓社會(hui) 大眾(zhong) 認識到科技創新人員和支持科技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的企業(ye) 家發財致富是合理的,科技人員、企業(ye) 家通過發明創造、生產(chan) 新產(chan) 品滿足大眾(zhong) 的需求而獲得利潤,也是“通過為(wei) 大家服務獲得利益”的一種形式,並且合法利潤越高,說明對社會(hui) 貢獻越大,進而營造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社會(hui) 輿論環境。
(作者係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