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是“創新”,對“創新”的理解是否到位,能否依據本國、本區域的工業(ye) 化發展階段和創新環境,順應創新模式變化升級的客觀要求,明確推動創新驅動的重點,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至關(guan) 重要。中國能夠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前期的模仿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依靠模仿創新盡管可以成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卻無法成為(wei) 製造業(ye) 強國。近年來我國積極倡導自主創新,主要是基於(yu) 我國工業(ye) 發展整體(ti) 上已經進入工業(ye) 化中後期階段以及我國麵臨(lin) 的多要素複雜環境而采取的戰略舉(ju) 措。
一、推動以模仿創新為(wei) 主向自主創新為(wei) 主升級的多要素環境變化
1崛起大國特征使得模仿創新難以為(wei) 繼。如果說,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要從(cong) 西方國家獲得先進技術的難度本來就比較大,如今則更是難上加難。隨著中國近年來整體(ti) 實力的快速崛起,已經引起整個(ge) 西方國家陣營的高度警惕。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零和博弈、修昔底德陷阱等說辭和理論不斷被利用。由於(yu) 西方發達國家都把中國視為(wei) 競爭(zheng) 對手,學習(xi) 和模仿國外先進技術的成本越來越高。甚至在一些敏感領域,中國根本無法從(cong) 發達國家獲得前沿技術。中國要培育可持續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隻能轉向自主創新。
2中國要素稟賦的變化和自主創新的實踐增強了轉向自主創新模式的信心。隨著中國工業(ye) 化發展整體(ti) 上進入中後期階段,一方麵是低成本勞動力等資源優(you) 勢日益削弱。另一方麵,資本、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等過去的稀缺要素正變得日益豐(feng) 富。在航天、軍(jun) 工和一些民用高端製造領域,中國近年來已經通過自主創新形成了一大批國際前沿科技成果,在全球的技術位置快速前移。中國要素稟賦的變化及前期自主創新的實踐增強了中國轉向自主創新模式的信心。
3日益壯大的民營企業(ye) 具有自主創新的強烈內(nei) 生動力。民營企業(ye) 由於(yu) 政治關(guan) 聯度不高,長期遭受政策歧視,而且一開始就在市場競爭(zheng) 中摸爬滾打,要獲取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市場支配地位,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增加原始技術積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商業(ye) 化能力等方麵。目前,民營企業(ye) 在我國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競爭(zheng) 優(you) 勢日益增強,已經成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推動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
4我國市場戰略的調整已經成為(wei) 加強自主創新、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新一輪技術革命的行動指引。我國從(cong) 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出口導向戰略,90年代初期經濟發展即進入出口主導型快速成長階段。而且我國實行的出口導向戰略是以允許外資企業(ye) 大量進入為(wei) 前提的。這一狀況必然形成以下結果:
首先,外資企業(ye) 的市場戰略和加工貿易特征對自主創新造成負麵影響。一方麵,外資企業(ye) 在中國的市場戰略是直接投放處於(yu) 成熟期的產(chan) 品並迅速占領我國市場,其產(chan) 品研發主要以局部改進為(wei) 主,因此,外資企業(ye) 不存在自主創新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麵,加工貿易企業(ye) 作為(wei) 外資企業(ye) 的主體(ti) ,其生產(chan) 布局特點是全球範圍內(nei) 分散化、模塊化,其產(chan) 品建構特點是標準化,其技術創新特點是由跨國母公司全麵掌控、推動、主導技術變化。母公司通過控製核心部件實現對全球價(jia) 值鏈的控製,任何一家加工貿易企業(ye) 都隻能在模塊內(nei) 進行工序工藝的革新,而不可能進行自主的技術創新。
其次,出口導向戰略使得國內(nei) 企業(ye) 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多數企業(ye) 選擇追隨國外產(chan) 品技術標準的適應技術戰略,企業(ye) 的創新活動大多體(ti) 現在對產(chan) 品進行局部的工序創新以及組織創新方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迅速把出口導向型戰略轉向更為(wei) 務實的出口與(yu) 內(nei) 銷並重戰略。從(cong) 目前看,這一戰略轉變對企業(ye) 創新方式選擇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一方麵,由於(yu) 全球市場萎靡不振,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yi) 興(xing) 起,加強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出口產(chan) 品的技術含量和創新水平,向國際市場提供高品質的中國品牌已經成為(wei) 提升出口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另一方麵,雖然國內(nei) 市場容量大、潛力足,卻麵臨(lin) 著消費者的消費路徑多元化選擇的衝(chong) 擊。中國遊客海外瘋狂搶購現象既體(ti) 現了消費者購買(mai) 力的提升,也凸顯了消費需求升級後國內(nei) 產(chan) 品在技術研發、產(chan) 品質量提升方麵存在的嚴(yan) 重不足和嚴(yan) 重不適應。對策也主要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新一輪技術革命。
二、實現以模仿創新為(wei) 主向自主創新為(wei) 主升級的現實策略選擇
1從(cong) 政府層麵支持、保護企業(ye) 的自主創新活動。優(you) 化公共服務,明確產(chan) 業(ye) 支持重點;為(wei) 國內(nei) 符合條件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內(nei) 需市場環境。
2從(cong) 政策和體(ti) 製層麵消除各種所有製企業(ye) 自主創新的瓶頸製約。切實提升國有企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消除民營企業(ye) 自主創新的體(ti) 製和製度瓶頸;設置引進外資企業(ye) 的“創新門檻”,對本土企業(ye) 形成支持、競爭(zheng) 甚至倒逼機製。
3以開放創新促進自主創新。加快構建開放的創新合作體(ti) 係;政府支持建設開放創新平台是發揮開放創新作用的有效途徑;突出政策設計、管理體(ti) 製、人才隊伍建設的開放性。
(作者係省委黨(dang) 校經管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