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就我省而言,增強創新驅動發展能力,要統籌兼顧好人口集聚與(yu) 高端人才引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與(yu) 人的全麵發展、顛覆性技術創新與(yu) 實用型小微改進的關(guan) 係,真正把創新驅動放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核心關(guan) 鍵位置一以貫之。
一、統籌人口集聚與(yu) 高端人才引育
人口規模是經濟規模的反映,是經濟繁榮的標誌和結果,而人口質量則是城市競爭(zheng) 力、可持續發展的集中體(ti) 現。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全過程形成閉環,需要的不僅(jin) 是院士、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等“金字塔尖”的人才,更需要大量普通白領、藍領和“異想天開”、具備創新創業(ye) 精神的年輕人。根據QQ大數據發布的《2017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報告,我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年輕指數呈逐級下降趨勢,分別為(wei) 78、74、69、65和64。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未來城市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在青年人的總量與(yu) 質量。2017年以來全國熱點城市,特別是省會(hui) 城市針對大學畢業(ye) 生展開的人才爭(zheng) 奪戰,就是一個(ge) 典型的集中反映。
由於(yu) 曆史沿襲、市場容量、產(chan) 業(ye) 發展等多種原因,我省長期麵臨(lin) 人口和人才“雙輸出”的尷尬局麵。據澤平宏觀分析,“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我省人口淨流出分別達到194萬(wan) 人、315萬(wan) 人、500萬(wan) 人。從(cong) 我省18個(ge) 省轄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變化來看,近5年年均增長率超過3%的僅(jin) 有鄭州、南陽、駐馬店、洛陽、焦作、濟源6市,濮陽、新鄉(xiang) 、漯河、鶴壁、開封、許昌、三門峽7市年均增長率不足1%,商丘市還略有下降。
建議我省在加強高端人才引進的同時,也要重視普通人才的集聚。一是建議根據各地城鎮化、工業(ye) 化程度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實施差異化引才聚人措施。引導鄭州大都市區和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將人才引育重點放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領域上;南陽、駐馬店、信陽、商丘等地市將人才引育重點放在人口城鎮化上,逐步加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二是根據人才成長階段,采取差異化激勵機製。針對剛入職的大學生,優(you) 先采取提高入職工資水平的激勵辦法;對工作一段時間的優(you) 秀人才,采用階段性持有股權的方式,實現人才與(yu) 企業(ye) 、產(chan) 業(ye) 一起“成長”;對專(zhuan) 家型或領軍(jun) 型人才,重點加大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轉化的扶持力度,讓其“名利雙收”。
二、統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與(yu) 人的全麵發展
據有關(guan) 機構調查,我國應屆大學畢業(ye) 生在選擇就業(ye) 城市時,382%的人最看重就業(ye) 機會(hui) ,333%更注重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從(cong) 杭州互聯網經濟、武漢高技術產(chan) 業(ye) 、重慶金融業(ye) 、成都手遊產(chan) 業(ye) 、貴州大數據產(chan) 業(ye) 、長沙傳(chuan) 媒娛樂(le) 產(chan) 業(ye) 等發展的曆程來看,無不是通過開辟“人才+創新+產(chan) 業(ye) ”的良性循環路徑,培育壯大新興(xing) 經濟,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
目前,區域間、城市間的薪金、住房等優(you) 惠政策已基本拉平,關(guan) 鍵就在人才能在哪個(ge) 城市發展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也反映出,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與(yu) 人的全麵發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關(guan) 係。在處理這對關(guan) 係時不能失之偏頗,要統籌推進。一方麵,夯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拓展人才發展空間。大力推進新一代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智能製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航空及冷鏈物流、新興(xing) 金融服務業(ye) 、雲(yun) 計算大數據、服務外包等“10+8”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全力加快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國際多式聯運物流中心、龍子湖智慧島、鄭東(dong) 新區金融集聚區等重點工程建設,拓展人才就業(ye) 機會(hui) 和發展平台。另一方麵,進一步完善人才引育政策,創新人才激勵機製。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疊加優(you) 勢,著力在製約人才發展的身份、稅收、資金、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大膽探索創新,走出一條具有我省特色的人才特區建設新路。如探索適合我省需求的“人才綠卡”製度和高層次境外創新人才個(ge) 稅優(you) 惠政策,全麵推行“創新創業(ye) 通票”製度,加快實施河南籍人才回流工程,全麵落實人才群體(ti) 的“市民待遇”、科研創新人才群體(ti) 的“市場待遇”、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待遇”。
三、統籌顛覆性技術創新與(yu) 實用型小微改進
顛覆性技術打破了傳(chuan) 統的技術思維和技術發展路線,一經發生將深刻地改變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用型小微創新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在具體(ti) 操作層麵提供更加靈活實際的小微創新與(yu) 改進,並為(wei) 顛覆性創新奠定基礎。在日常工作中,我們(men) 更關(guan) 注的是人工智能、大數據、3D打印、區塊鏈技術等重大技術變革,在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和人才鏈方麵做了大量的努力,而對工廠技術層麵的小微創新、小微改進重視不夠,激勵不夠。
如“羅輯思維”在液晶演義(yi) 中提到的大型無塵車間技術,不是什麽(me) 黑科技,而是由大量的細小改進、點滴竅門積累起來,成為(wei) 一套競爭(zheng) 對手更難複製和超越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再如,快遞配送企業(ye) 在終端都是電動車、三輪車,有的公司能實現次日達,而有的公司需三四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差別就在工作流程、軟件硬件等細小環節,但這將決(jue) 定物流係統是否高效便捷,決(jue) 定著快遞企業(ye) 的“生”與(yu) “死”。也就是說,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工作中,既需要我們(men) 關(guan) 注、跟蹤、推進重大技術和核心關(guan) 鍵技術創新,也需要我們(men) 通過各種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各個(ge) 方麵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鼓勵操作層麵的小微創新與(yu) 改進。
(作者係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