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中原智庫》(2019)  廖富洲2019-11-26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黨(dang) 中央提出的今後一個(ge) 時期必須做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此也作出了具體(ti) 的部署。在實踐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ge) 方麵的問題。

  一、切實抓好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這個(ge) 核心

  精準扶貧要在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上下功夫。扶貧經驗證明,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是解決(jue) 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如果能夠通過貧困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的扶持讓越來越多的農(nong) 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那麽(me) 打好脫貧攻堅戰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脫貧的核心是增收,增收的條件是就業(ye) ,就業(ye) 的前提是產(chan) 業(ye) 。沒有好的致富門路,僅(jin) 靠撥資金、給補貼,隻輸血不造血,隻能是權宜之計;推動貧困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激活其內(nei) 生動力,才是治本之策。要以貧困群眾(zhong) 增收為(wei) 核心,因地製宜發展各種產(chan) 業(ye) ,增加就業(ye) 崗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有活幹、能掙錢、早脫貧。

  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必須堅持市場導向,以當地資源為(wei) 基礎,遵循市場和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找準產(chan) 業(ye) 項目與(yu) 貧困戶增收的結合點。要立足優(you) 勢,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因地製宜地選擇立項一批區位優(you) 勢明顯、規模效益較高的產(chan) 業(ye) 扶貧幫困。可以根據《河南省產(chan) 業(ye) 扶持脫貧實施方案》中明確的重點,大力發展投資少、帶動大、風險小、見效快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畜牧養(yang) 殖、優(you) 質糧食、設施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特色加工、電商流通、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等八大產(chan) 業(ye) ,采取直接幫扶、托管幫扶、合作幫扶、企業(ye) 幫扶、股份幫扶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村一品、一鄉(xiang) 一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切實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二、抓好以村黨(dang) 支部為(wei) 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如果沒有堅強的、過得硬的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黨(dang) 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貧困地區得到具體(ti) 落實,就不能把黨(dang) 員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帶領群眾(zhong) 與(yu) 貧困和落後作戰。“講凝聚力,必須講核心,農(nong) 村脫貧致富的核心就是農(nong) 村黨(dang) 組織。我們(men) 的農(nong) 村黨(dang) 組織能否發揮這樣的核心作用,直接關(guan) 係到脫貧致富事業(ye) 的凝聚力的強弱”。貧困地區基層黨(dang) 支部是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核心力量,“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ge) 好支部”。抓好黨(dang) 建促扶貧,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dang) 組織為(wei) 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堅強領導核心。

  要加強貧困村兩(liang) 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dang) 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liang) 委班子,培養(yang) 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xiang) 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農(nong) 村富不富,關(guan) 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要選優(you) 配強基層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穩定脫貧攻堅的“主心骨”。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的幹部到貧困村當支部書(shu) 記,把帶頭人隊伍培育好、選配好、使用好、管理好,能選的選,選不出就派,派不成就由工作組代管。對帶頭人不勝任、不適應、班子不團結搞內(nei) 耗、發展思路不清、無所作為(wei) 等問題,要製訂工作方案,抓好整改落實,真正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要充分發揮農(nong) 村黨(dang) 員的先鋒作用,培養(yang) 基層黨(dang) 員幹部後備力量,打造脫貧攻堅“主力軍(jun) ”。

  三、把扶貧與(yu) 扶誌扶智有機結合,激發貧困人口自強自立精神

  現實中,總有少數貧困人口長期陷入貧困難以脫貧,究其原因,關(guan) 鍵是人窮誌短、安於(yu) 現狀、不思進取,甚至懶惰成性、好逸惡勞,坐等救濟,缺乏自強自立、勤勞苦幹的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窮誌不能短,扶貧必先扶誌。”“脫貧致富貴在立誌,隻要有誌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他強調,“貧困地區不能完全躺在國家和社會(hui) 幫扶上。如果是這樣,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投入暫時搞上去了,也不能持久”。人窮誌不能短,隻有有了誌氣,才能戰勝貧困、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信心和鬥誌比什麽(me) 都重要,搞幫扶不能隻送錢給物,最重要的是扶誌氣、扶思想、扶路子。要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引導貧困地區幹部群眾(zhong) 樹立“寧願苦幹、不能苦熬”的思想理念,激發貧困群眾(zhong)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熱情激情,靠辛勤勞動改變落後麵貌,靠自己雙手擺脫貧困。首先,要對貧困群眾(zhong) 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要深入貧困群眾(zhong) 家中,真正走進他們(men) 內(nei) 心,準確把握他們(men) 的所思所想,找準“誌短”病灶,把脈問診、對症下藥,因勢利導,幫助他們(men) 增強其自強自立、自我發展的意識,增強脫貧的信心。其次,要加強宣傳(chuan) 教育,樹立正麵典型,形成勤勞致富光榮的氛圍。其三,要把發展教育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重要突破口抓緊抓好,為(wei) 貧困地區創造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條件。其四,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技術技能培訓,提高貧困群眾(zhong) 的素質和致富能力。要有針對性地為(wei) 當地扶持對象開展實用技能培訓,讓他們(men) 真正掌握一技之長,靠自己的技術和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實現“培訓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四、兼顧貧困村非貧困村協調發展及貧困戶非貧困戶的共同富裕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深入,貧困縣中非貧困村存在的發展不平衡、貧困村中非貧困戶存在的心態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這“兩(liang) 個(ge) 不平衡”拉響扶貧攻堅新警報,一旦處理不當,會(hui) 使整個(ge) 脫貧成效大打折扣,產(chan) 生消極影響。“貧困村吃撐了,非貧困村卻餓得不得了”“辛辛苦苦幾十年,貧困村一步超過咱”……這種“非貧困村喊餓,非貧困戶叫屈”的背後,揭示了個(ge) 別地方扶貧工作中的誤區,折射了部分群眾(zhong) 對扶貧政策在基層執行走形變樣可能產(chan) 生不公的擔憂。

  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不平衡”現象,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以全麵脫貧為(wei) 戰略目標,積極關(guan) 注和重視非貧困村貧困人口的幫扶工作,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注重均衡發展,積極提升非貧困村幫扶的組織化程度,防止非貧困村非貧困戶“邊緣化”。二要強化“一攬子”扶貧措施。對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要靈活利用政策,統籌協調安排好項目和資金,尤其是道路、水利、電力等具有普惠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要做到同向發展,防止出現新的不平衡現象。要合理安排資金,按照貧困人口數核發扶貧專(zhuan) 項資金,保證貧困村與(yu) 非貧困村站到同一起跑線。三要完善一體(ti) 化的扶貧機製。要根據不同貧困家庭、貧困類型,實施差異化幫扶,加大對非貧困村貧困人口的幫扶和政策落實力度,不讓一個(ge) 貧困戶掉隊。要完善扶貧脫貧後續幫扶長效機製,移民、民政、人社、教育、衛生部門要加大兜底保障力度,農(nong) 業(ye) 、水利、交通、電力等部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要完善責任機製,壓實縣直單位、鄉(xiang) 、村三級責任。要完善財政扶持機製,在合理統籌扶貧項目的基礎上,精準扶貧資金要列入財政專(zhuan) 項預算。並對按時限要求脫貧的鄉(xiang) 、村給予獎勵,創造出更多的特色和經驗。四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與(yu)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guan) 係,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提是擺脫貧困,打好脫貧攻堅戰本身就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精準脫貧攻堅提供了新的目標和動力。兩(liang) 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相互促進。隻有如期解決(jue)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問題,才能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隻有包括貧困地區在內(nei) 的全國農(nong) 村共同實現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才能實現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精準脫貧攻堅戰在新形勢下又有了新要求。就貧困地區而言,核心還是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要緊盯“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目標,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特定貧困群眾(zhong) 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保證現行標準下所有農(nong) 村貧困人口脫貧。同時,又要按照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總要求,認真謀劃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朝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目標前進,實現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相互促進。

  五、建立完善日常督查考評機製,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導向作用

  精準扶貧要有明確的標準和嚴(yan) 格的考核機製,才能達到精準脫貧的最終目的。要把精準扶貧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效,必須完善考核機製,加強督察問責。實行最嚴(yan) 格的考核評估製度,把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這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一個(ge) 顯著特點。中央多次強調,扶貧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嚴(yan) 格就扶貧工作的真實性與(yu) 有效性進行嚴(yan) 密監督,絕對禁止扶貧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統計數據與(yu) 現實情況不一致的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扶貧脫貧考核問題,多次強調扶貧考核的重要性,強調要把求真務實的導向立起來,把真抓實幹的規矩嚴(yan) 起來,讓真幹假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2018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聽取2017年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情況匯報,對打好脫貧攻堅戰提出要求。不僅(jin) 對考核評估做了進一步闡釋,而且要求用好考核結果,對好的給予表揚獎勵,對差的約談整改,對違紀違規的嚴(yan) 肅查處。提出要結合脫貧攻堅進展和考核情況,改進完善考核評估機製,通過較真碰硬的考核,促進真抓實幹。近年來,我國貧困地區的省際交叉考核、第三方評估、媒體(ti) 暗訪、各級政府督查、資金績效考核審計等一係列的檢查督查、考核評估,定性定量有機相結合,嚴(yan) 格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考核製度、督查巡查製度,強化問責,獎懲分明,充分發揮出了考核指揮棒的作用。通過考核,對幹與(yu) 不幹、幹好幹壞、幹多幹少進行準確評估,對埋頭苦幹、狠抓落實的幹部進行褒獎,對隻會(hui) 空談、不幹實事的幹部進行約談,對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的幹部則進行問責,從(cong) 而糾正扶貧實踐中的政策措施不落實不到位不精準,資金使用管理不規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弄虛作假等現象,為(wei) 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進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係河南省委黨(dang) 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