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外延及實現路徑

《中原智庫》(2019)  孫新雷2019-11-26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於(yu) 這一基本判斷,可以從(cong) 多個(ge) 維度來理解和解讀。

  一、增長不等於(yu) 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舉(ju) 世公認的,但是,這種增長既不是可持續的,也並不完全代表著發展。

  從(cong) 前者來說,我們(men) 的增長主要是依靠投資拉動、出口引領、要素投入增加實現的,而且是工業(ye) 主導型的增長。顯然,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因為(wei) 投資的邊際收益會(hui) 出現遞減趨勢,工業(ye) 的增長和要素投入的增加也不可能是無限製的,而出口的擴大則會(hui) 受製於(yu) 外部市場,對於(yu) 大國經濟尤其如此。

  從(cong) 後者來說,發展雖然包含了增長,但增長並不完全代表發展。因為(wei) ,發展還意味著必須有結構演進變化和體(ti) 製安排的改善。縱觀戰後世界經濟發展實踐,不難發現,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拉美和OPEC成員國)雖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卻並沒有實現相應的發展績效。

  二、高質量發展高在哪裏

  高質量發展雖然內(nei) 含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卻並不僅(jin) 限於(yu) 此。

  在經濟意義(yi) 上,高質量發展不是指各種產(chan) 品的產(chan) 出量更高,而是說供給和需求在數量和結構上的匹配性更高。這意味著供給的數量即便很高,如果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或更高層次上的需求,也是沒有意義(yi) 的。

  高質量發展還要滿足生態環境意義(yi) 上人與(yu) 自然適應性更高的需要。從(cong) 理論上說,人的需要是多層次的,即便是基本生存的需要,也並不僅(jin) 僅(jin) 是指衣食住行,還應包括生態環境。從(cong) 現實來看,生態環境的約束不僅(jin) 構成對生產(chan) 的限製,也已構成對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的威脅。

  此外,高質量發展還應包括社會(hui) 意義(yi) 上人與(yu) 人之間更加和諧的關(guan) 係。沒有這一前提的確定,前邊所述的高質量發展同樣是無法實現的。

  三、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從(cong) 以上論述可見,高質量發展不隻是一個(ge) 簡單抽象的概念,也不可能是經過短短幾年的努力就可以順利實現的事情。

  首先,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指導,科學、全麵、係統地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思想和舉(ju) 措。其中最為(wei) 關(guan) 鍵和重要的是創新發展。它既包括技術創新、產(chan) 品創新、模式創新,也包括體(ti) 製機製創新等多方麵內(nei) 容。在創新實踐中,政府要努力營造適合創新、鼓勵創新的環境,但更要注重發揮企業(ye) 這一創新主體(ti) 的作用。我省的創新資源不足,創新平台和機構缺乏,解決(jue) 這一瓶頸,一要靠開放,借力發展;二要靠整合,形成合力;三要靠環境,提升吸引力。

  其次,必須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著重在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高層次需求上下功夫。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現階段的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麵在供給側(ce) ,解決(jue) 矛盾的著眼點,就是改善供給,提高品質,滿足需要。對於(yu) 我省來說,在第一產(chan) 業(ye) 上,就是要大力發展優(you) 質小麥、優(you) 質花生、優(you) 質草畜和優(you) 質瓜果,積極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chan) 標準化和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係統構建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體(ti) 係、科技服務體(ti) 係、金融保險體(ti) 係和產(chan) 品流通體(ti) 係。在第二產(chan) 業(ye) 上,就是要圍繞重點優(you) 勢領域,加快發展智能終端及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冷鏈及休閑食品產(chan) 業(ye) ;圍繞戰略新興(xing) 領域,加快發展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數控機床與(yu) 機器人、節能環保與(yu) 新能源裝備;圍繞民生消費領域,加快發展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chan) 業(ye) 、現代家居、品質輕紡業(ye) ;圍繞傳(chuan) 統提升領域,加快發展冶金新材料、現代化工材料、新型綠色建材。在第三產(chan) 業(ye) 上,重點推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信息服務、文化旅遊和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發展。

  第三,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契機,努力破解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這既可以穩定三農(nong) 基礎,釋放市場需求,又可以增進城鄉(xiang) 和諧,實現共享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點在於(yu) :積極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引導工商資本投向農(nong) 村;凝練提升鄉(xiang) 村文化,改善農(nong) 村的精神生活;發揮鄉(xiang) 村生態優(you) 勢,營造改善生態環境。我省是三農(nong) 大省,這既是我們(men) 的短板,也是我們(men) 的潛力和優(you) 勢。借助於(yu) 國家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戰略的難得機遇,我們(men) 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加倍的努力,在加快建設鄭州國家級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同時,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營造發展新空間,拓展發展新市場,提升發展新層次。

  第四,以“三大攻堅戰”為(wei) 重點,協調推進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汙染治理和脫貧攻堅。當前,尤為(wei) 重要的是要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我省的脫貧任務還相當繁重艱巨,在全麵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同時,還必須進一步加強深度貧困地區的扶貧脫貧力度,協調好貧困縣和非貧困縣的貧困人口脫貧工作。

  第五,強化金融豫軍(jun) 建設,優(you) 化金融生態環境,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融資保障。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沒有金融的支持和保障,實體(ti) 經濟的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調整、鄉(xiang) 村經濟的振興(xing) 以及環境治理和脫貧攻堅都無從(cong) 談起。應該說,我省的經濟總體(ti) 規模已經不小,但金融的規模、層次和結構都還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men) 必須更加重視、更加支持金融的發展。

  總之,高質量發展既是一個(ge) 新的挑戰,更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我們(men) 隻有科學把握、全麵發力、協調推進,才能收獲滿意的效果。

  (作者係河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