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產業和空間

《中原智庫》(2019)  劉榮增2019-11-26

  黨(dang) 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今後我國經濟工作的中心。省委十屆六次全會(hui) 也指出“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所謂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種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即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經濟高質量發展區別於(yu) 傳(chuan) 統經濟發展的是以更少的要素、資源和成本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宏觀、中觀、微觀多個(ge) 層麵,與(yu) 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生態密切相關(guan) ,高質量發展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從(cong) 中觀層麵講,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從(cong) 以下五個(ge) 方麵著力提升:以產(chan) 業(ye) 和空間為(wei) 載體(ti) ,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新的增長點,以創新和環保為(wei) 支撐。

  一、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現階段河南省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著農(nong) 業(ye) 現代化水平較低,工業(ye) 結構不合理,現代服務業(ye) 發展滯後等問題,在我國經濟從(cong) 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期,河南省目前還處於(yu) 城鎮化與(yu) 工業(ye) 化的快速階段,因此要把握好經濟既要快速又要高質量地發展的關(guan) 鍵,仍需按照供給側(ce) 理論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

  首先,要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量的提升,而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要重視解決(jue) 質量問題,下更大力氣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cong) 我省情況看,資源環境已經難以承載高消耗、粗放型的發展。冶金、建材、化工、輕紡作為(wei) 我省四大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不同程度的存在產(chan) 能過剩、生產(chan) 工藝落後、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而要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這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

  其次,要引領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茁壯成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代表未來科技和產(chan) 業(ye) 發展新方向,對經濟社會(hui) 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近年來,我省立足產(chan) 業(ye) 基礎、科技水平和未來發展趨勢,將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類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點培育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第三,要將主導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作為(wei) 河南的主導產(chan) 業(ye) ,裝備製造、食品製造、新型材料製造、電子製造、汽車製造五大產(chan) 業(ye) 是支撐河南工業(ye) 經濟的中堅力量。邁向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五大主導產(chan) 業(ye) 、建設先進製造業(ye) 強省是關(guan) 鍵。從(cong) 2018年的數據來看,我省五大主導產(chan) 業(ye) 增長速度明顯高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的總體(ti) 速度,下一步是要沿著這種思路,持續穩定加力推進,以實現工業(ye) 發展的穩中求快。

  二、重視城市三種空間的高質量發展

  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nei) ,與(yu) 一定區域內(nei) 的地理環境相關(guan)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考慮的是一切經濟活動的載體(ti) ——空間的作用,而當前絕大部分人口和經濟活動聚集在城市,所以要保證城市空間的高質量發展。城市空間的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僅(jin) 表現在城市實體(ti) 空間的高質量發展,還應著眼於(yu) 城市外接空間及外聯空間的發展。

  首先是城市實體(ti) 空間的高質量發展,實體(ti) 空間發展的合理與(yu) 否直接影響城市內(nei) 部生產(chan) 、生活等各種功能的發揮,關(guan) 係到城市的產(chan) 業(ye) 布局、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城市合理發展的方向等問題。河南省地處我國中部,內(nei) 陸腹地的自然條件和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以農(nong) 業(ye) 為(wei) 主的社會(hui) 經濟條件使城市空間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製,引發了諸多的城市問題,城市空間的發展與(yu) 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求之間的衝(chong) 突日益明顯,嚴(yan) 重阻礙了城市運行效率的提高。必須要在突出“高效、便捷、舒適”三原則的前提下,優(you) 化城市空間形態,提高城市的土地資源綜合效益,發揮核心城市的主導功能。在強化中心城市建設的同時,對城市周邊地區的重點城鎮進行集中建設,把城市核心區外溢產(chan) 業(ye) 和功能向這些地區擴散,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形成格局特色、優(you) 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從(cong) 而完善區域城鎮網絡。

  其次是城市外接空間的高質量發展,發展城市空間要從(cong) 區域整體(ti) 考慮,做到城市間尤其是毗鄰城市間的空間發展戰略方麵的協調,促進主體(ti) 城市與(yu) 毗鄰城市的融合發展。城市融合發展是城市從(cong) 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必然規律,區域城市體(ti) 係內(nei)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對接與(yu) 互補。推動城市與(yu) 外接空間的融合發展,使要素資源相互流動、相互疊加,要重視河南省與(yu) 周邊省份城市的緊密聯係,按照經濟與(yu) 環境功能整合需求,打造成熟的城市群體(ti) 空間,隻有通過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和融合發展,才能集聚更多的資源要素,才能更好地彰顯特色,形成比較優(you) 勢,提高城市競爭(zheng) 力,從(cong) 而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第三是城市外聯空間的高質量發展。要做到城市空間的高質量發展,從(cong) 城市自身空間上升到城市與(yu) 毗鄰空間的相互作用,再由此上升到城市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對城市的空間規劃要注重遠期謀略,明確戰略發展方向,建立起從(cong) 城市功能定位、整體(ti) 策略、具體(ti) 政策到實施措施的係統性長期戰略規劃。全球化和新世界經濟分工產(chan) 生了超越國家邊界的全球經濟和城市網絡,在這個(ge) 大環境下,融入全球經濟體(ti) 係並大規模利用世界資源才是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河南作為(wei) 內(nei) 陸省份,要充分利用“三區一群”國家戰略的發展機遇以及區位條件和政策優(you) 勢,發揮三種絲(si) 綢之路(陸上、空中、網上)的帶動作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通過自貿區戰略引領開放型經濟發展,積極拓展以省會(hui) 城市為(wei) 中心帶動的河南境內(nei) 外外聯空間。

  三、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曆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我省是農(nong) 業(ye) 大省,農(nong) 業(ye) 是省內(nei) 經濟發展的基礎,農(nong) 業(ye) 強不強、農(nong) 村美不美、農(nong) 民富不富,決(jue) 定著全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質量。之所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因為(wei) 多年來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得資源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導致城鄉(xiang) 差距越來越大,必須讓城鄉(xiang) 同時發展、城鄉(xiang) 互動發展,才能打造一個(ge) 公平和諧的發展環境。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堅決(jue) 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五個(ge) 振興(xing) ”——即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鄉(xiang) 村生態振興(xing) 、鄉(xiang) 村組織振興(xing) 為(wei) 目標,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圍繞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構建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現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把產(chan) 業(ye) 發展落到促進農(nong) 民增收上來。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產(chan) 業(ye) 扶貧上,幫助農(nong) 民實施產(chan) 業(ye) 轉型,提高農(nong) 業(ye) 創新能力、提升農(nong) 業(ye) 的質量、增加農(nong) 產(chan) 品的附加值;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支撐,實現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強化服務人才培養(yang) ,提高農(nong) 民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yang) 一支鄉(xiang) 村文化人才隊伍,鄉(xiang) 風的建設需要一代一代的傳(chuan) 承,用身邊的有德之人互相激勵。鄉(xiang) 村文化建設也包括移風易俗工程,比如一些鄉(xiang) 村陳規陋俗也應該及時摒棄,優(you) 秀的文化要傳(chuan) 承,但糟粕要摒棄,不斷注入新的血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也離不開鄉(xiang) 村教育的振興(xing) 。教育不僅(jin) 要教育孩子,還要引領家長,引領社會(hui) 風氣,通過家長學校培訓家長,引導他們(men) 孝老愛親(qin) 、以身示範,助推家風建設;打造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支撐點;建立健全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hui) 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法治保障的現代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體(ti) 製。

  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重點是保證城鄉(xiang) 公共設施和社會(hui) 服務的均等化。第一,實現要素融合,把城市元素向農(nong) 村投放,包括理念、技術、管理、金融、人才等,實現城鄉(xiang) 要素雙向融合互動和資源優(you) 化配置;第二,實現體(ti) 製機製融合,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必須從(cong) 根本上打破城鄉(xiang) 二元結構的製約,統籌規劃,形成適合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合理布局,把小城鎮建設成為(wei) 輻射農(nong) 村的重要公共服務平台,盡快打造一批宜居、宜業(ye) 的新型小城鎮,引領帶動一般鄉(xiang) 鎮的發展,推動河南省城鄉(xiang) 融合快速發展;第三,完善健全城鄉(xiang) 規劃體(ti) 係,建立健全多規合一、有機銜接的全域規劃體(ti) 係。根據實際需要,在重大項目上,城鄉(xiang) 聯動協作,集中人力、財力資源幹大事。切實提升中心城區的首位度,不斷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運行的水平,提高中心城區對鄉(xiang) 村的融合能力。

  四、以“創新”作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從(cong) “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當今世界經濟社會(hui) 發展越來越依賴於(yu) 理論、製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zheng) 力越來越體(ti) 現在創新能力上,這裏的創新應包括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首先,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力最大,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an) 力,科技可以將投入的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chan) 要素所創造的效益以“乘數效應”擴大。科技創新的“乘數效應”越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就越大,發展質量也就越高。近年來,河南的一大批骨幹企業(ye) 通過一係列技術創新、產(chan) 品創新、模式創新和深化改革等,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路子,接下來還應繼續發揚創新精神,倡導創新文化,培養(yang) 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鼓勵更多社會(hui) 主體(ti) 投身創新創業(ye) 。此外,要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力資源,加快我省從(cong) 勞動力數量優(you) 勢向質量優(you) 勢的轉換。其次,製度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相適應的體(ti) 製環境,也就是說要處理好政府與(yu) 市場的協調性,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堅持全麵深化改革,全麵深化改革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製度創新的源泉。具體(ti) 來說,要深化產(chan) 權製度改革,依法全麵保護各類產(chan) 權,增強各類經濟主體(ti) 的創新創業(ye) 動力。我省去年成立了首個(ge) 知識產(chan) 權維權機構——中國鄭州(創意產(chan) 業(ye) )快速維權中心,為(wei) 創意產(chan) 業(ye) 企業(ye) 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深化科技管理體(ti) 製和財政投入體(ti) 製改革,擴大創新機構和領軍(jun) 人才的自主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利益分配應向創新者傾(qing) 斜,激發創新者的積極性,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和效益。

  五、生態環境保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經濟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依存、辯證統一的,生態環境保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整體(ti) 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反過來需要更高要求的生態環境。當前,我省環境汙染問題仍較為(wei) 突出,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位於(yu) 全國前列,單位生產(chan) 總值能耗位列全國中等偏下水平,一些地方城鎮汙水處理能力明顯不足,不少流經城市的河流水質不達標,部分河流斷麵水質汙染嚴(yan) 重,部分地區土壤依然存在嚴(yan) 重汙染現象等。要從(cong) 投資、生產(chan) 、消費、生活方式等方麵推進全方位綠色轉型,堅決(jue) 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建設美麗(li) 河南。首先,優(you) 美生態環境已經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為(wei) 此,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既要瞄準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我們(men) 也要提供更加綠色健康的環境以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對優(you) 質生活的渴求。其次,生態環境影響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不管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還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等,這些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要取得實效,必然極大地緩解生態環境的壓力,最終直接反映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方麵。第三,生態環境的保護間接促進經濟高質量的發展。傳(chuan) 統粗放型的、以犧牲大量自然資源而換取短期的經濟利益,實際上危害的是全體(ti) 人民的利益和健康,也是對子孫後代的不負責任。如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提高環保要求,可實現產(chan) 業(ye) 循環發展、資源合理利用、汙染治理明顯、生態產(chan) 品高產(chan) ,這些又為(wei) 經濟的可持續繁榮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