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

《中原智庫》(2019)  鄭永扣2019-11-26

  中原更出彩,關(guan) 鍵在人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誰能培養(yang) 和吸引更多優(you) 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zheng) 中占據優(you) 勢。”省委書(shu) 記王國生也強調:“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men) 要更加重視人才工作,依靠人才增添發展後勁,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當前,我國處於(yu)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決(jue) 勝階段,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殷切囑托,河南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wei) 迫切。高校作為(wei) 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基地,必須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為(wei) 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高質量黨(dang) 建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yang) ,服務於(yu) 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一、高質量發展對優(you) 秀人才的新期待

  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曆史任務對人才有不同規定。以五大發展理念為(wei) 統領的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素質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是政治堅定。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強烈的政治意識。在當前就是要增強“四個(ge) 意識”,保持與(yu) 時代同行,與(yu) 黨(dang) 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唯其如此,才能在國內(nei) 外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明辨是非,站穩腳跟,把好方向。

  二是能力過硬。本領才幹是成事之要,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社會(hui) 急劇變革的時代背景下,人才至少需要以下三種能力:首先是較強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專(zhuan) 業(ye) 素質是其能夠對社會(hui) 發展做出貢獻的前提,高質量發展對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創新創業(ye) 能力。創新是社會(hui) 進步的靈魂,創業(ye) 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河南的高質量發展呼喚富有創新精神、具備創業(ye) 素質、勇於(yu) 創新實踐的人才。再次是綜合能力,社會(hui) 發展邁入大數據時代,多學科、跨學科以及交叉學科成為(wei) 科學技術發展的主流形式,因此優(you) 秀人才應是能夠應對環境變化、整合各種資源、解決(jue) 複雜問題的綜合性人才。

  三是作風優(you) 良。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要有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要把探索科學真理,推動文明進步,造福人類社會(hui) 作為(wei) 自己的崇高追求,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力戒浮躁浮誇,說實話、做實事、求實效。要講紀律、守規矩,自覺做到敬畏法律、敬畏人民,正直為(wei) 人、幹淨做事。

  四是奮發有為(wei) 。新時代是實現夢想的時代,奮鬥是實現夢想的必由之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告誡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必須具有強烈的奮鬥精神,隻有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才能書(shu) 寫(xie) 成功的華章。

  五是奉獻河南。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應該是立足河南、植根河南、深耕河南、奉獻河南的優(you) 秀人才。曆史上的中原大地人才濟濟,群星燦爛,而當今的河南正麵臨(lin) 轉型發展的新機遇,為(wei) 各類人才大顯身手提供了廣闊舞台。為(wei) 河南發展貢獻智慧、才華和能量,在中原大地建功立業(ye) ,應是我省優(you) 秀人才的自覺選擇。

  二、高質量的高校黨(dang) 建是優(you) 秀人才培養(yang) 的根本保障

  立足新時代,高校要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和推動優(you) 秀人才培養(yang) ,牢牢把握發展這個(ge) 第一要務、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人才這個(ge) 第一資源,努力培養(yang) 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you) 良、奮發有為(wei) 、奉獻河南的高水平人才隊伍,須在以下幾個(ge) 方麵發力。

  一是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保證人才培養(yang) 的政治質量。理想信念是大學生成人之基,這就要求我們(men) 將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要加強意識形態建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武裝頭腦。加強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深入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理論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jia) 值觀,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wei) 認同。

  二是加強高校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強化人才培養(yang) 的組織保障。高校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關(guan) 鍵是要做到組織有活力、黨(dang) 員起作用、教師教書(shu) 育人環境好、學生成長成才有保障。高校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辦學治校能力為(wei) 中心,打造服務型、學習(xi) 型、創新型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黨(dang) 員教師要做立德樹人的模範,以自己的政治素養(yang) 和學術水平贏得學生的敬重,成為(wei) 學生思想政治的領路人、專(zhuan) 業(ye) 發展的領跑人;學生黨(dang) 員要帶頭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做勤奮學習(xi) 、勇於(yu) 創新、敢於(yu) 擔當的模範,以自己的言行擦亮黨(dang) 員形象,帶動全體(ti) 同學共同進步。

  三是加強高校黨(dang) 的作風建設,以黨(dang) 風塑校風、正教風、帶學風。校風、教風、學風是大學理念、大學精神、大學文化的體(ti) 現,深刻影響大學人才培養(yang) 的水平和質量。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大學的本質特征,黨(dang) 風對大學校風、教風、校風有著決(jue) 定性的影響。要不斷鞏固、深化和拓展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yan) 三實”“兩(liang) 學一做”專(zhuan) 題教育成果,弘揚黨(dang) 的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zhong) 、批評與(yu) 自我批評優(you) 良作風,使之融入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之中,最終體(ti) 現為(wei) 高質量的人才培養(yang) 成果。

  四是加強人才製度建設,完善人才培養(yang) 的製度體(ti) 係。要落實黨(dang) 管人才原則,著力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把引育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wei) 其創造適宜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建立高層次人才發揮作用的服務和支持體(ti) 係,確保真培養(yang) 、真引進、真使用、真支持、真見效。要製定人才激勵製度,為(wei) 青年人才的成長提供更有力更持續的發展支持。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建立人才工作績效與(yu) 資源配置直接關(guan) 聯的管理機製,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和創造力。要以我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為(wei) 導向,優(you) 化人才專(zhuan) 業(ye) 結構,大力加強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力度。要深化科教融合、產(chan) 學結合,使教育教學、科技創新、生產(chan) 實踐、社會(hui) 服務成為(wei) 有機整體(ti) ,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專(zhuan) 業(ye) 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是加強紀律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高校黨(dang) 組織要把正風肅紀與(yu) 人才培養(yang) 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嚴(yan) 守黨(dang) 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zhong) 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麵,遠離違紀紅線。要將黨(dang) 風廉政建設作為(wei) 高水平人才培養(yang) 的政策保障性措施,把抓黨(dang) 風廉政建設同抓師德師風建設結合起來,努力增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廉潔自律意識,使風清氣正的校園成為(wei) 適宜優(you) 秀人才成長的精神文明與(yu) 道德情操高地。

  (作者係鄭州大學原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