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第一次鮮明提出要以黨(dang) 的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要不斷提高黨(dang) 的建設質量。這一論斷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指明了目標方向。立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的方位判定,省委十屆六次全會(hui) 提出,要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貫通起來學習(xi) 理解,把新時代的坐標係和中原更加出彩的目標對照起來謀劃工作,把回看走過的路和遠眺前行的路連在一起深入思考。在此背景下,深刻領會(hui) 和回答什麽(me) 是中原更加出彩,為(wei) 什麽(me) 需要中原更加出彩,怎樣讓中原更加出彩等一係列重大命題,離不開高質量黨(dang) 建。
一、要聚焦政治統領,堅持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政治屬性是政黨(dang) 第一位的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根本要求。實踐證明,黨(dang) 的政治建設是黨(dang) 的根本性建設,抓住了黨(dang) 的政治建設,就抓住了黨(dang) 的建設的魂和根。黨(dang) 的十九大首次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納入黨(dang) 建總體(ti) 布局,強調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道理就在這裏。我們(men) 所講的政治,是始終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實幹政治。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讓中原更出彩等一係列重大政治任務,無一不需要著力抓好黨(dang) 的政治建設這一根本性建設。為(wei) 此,要把講政治作為(wei) 黨(dang) 建的根本要求,牢固樹立“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圍繞著力打好四張牌、打贏三大攻堅戰等戰略部署,打造具有較強“戰鬥力”的河南鐵軍(jun) ,具有較強“組織力”的基層黨(dang) 組織,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社會(hui) 環境,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扛起管黨(dang) 治黨(dang) 新使命;要堅決(jue) 貫徹落實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全黨(dang) 這一根本任務,深入領會(hui) 、準確把握其豐(feng) 富內(nei) 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使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真正成為(wei) 治國理政、為(wei) 官從(cong) 政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要不斷加強領導幹部特別是全省黨(dang) 員的黨(dang) 性鍛煉,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wei) 牽引,不斷提高黨(dang) 員幹部的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培養(yang) 一大批對黨(dang) 忠誠、為(wei) 黨(dang) 分憂、為(wei) 黨(dang) 盡職、為(wei) 民造福的優(you) 秀黨(dang) 員幹部。
二、要聚焦核心利益,全麵提升為(wei) 民服務質量
“曆史是人民創造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一觀點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民本思想,也是我們(men) 黨(dang) 一貫的優(you) 良作風。關(guan) 於(yu) 民本思想,經典作家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都有著鮮明的立場。例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就明確宣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或者為(wei) 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毛澤東(dong) 同誌指出,“我們(men) 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鄧小平同誌指出,“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wei) 每一個(ge) 黨(dang) 員的最高準繩”。江澤民同誌指出,“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始終是我們(men) 最大最重要的政治”。胡錦濤同誌指出,“權為(wei) 民所用、情為(wei) 民所係、利為(wei) 民所謀”。習(xi) 近平同誌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無不體(ti) 現著“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貫的情懷。正是因為(wei) 這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在中華大地第一次實現了2000多年來人民對於(yu) 耕者有其田的夙願;第一次滿足了人民對於(yu) 當家作主的政治渴望;第一次讓人民覺得幸福安康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第一次帶領中國人民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
這一切,都源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群眾(zhong) ,一切為(wei) 了人民群眾(zhong) ,懂得自己全部的努力和奮鬥歸根結底是為(wei) 了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是人民群眾(zhong) 的核心利益。正如革命導師恩格斯所言,“一個(ge) 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ge) 目的的政黨(dang) ,一個(ge) 真正想達到這個(ge) 目的並且具有達到這個(ge) 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dang) ——這樣的政黨(dang) 將是不可戰勝的。”所以,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足以說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這樣一支一心為(wei) 民的政黨(dang) ,也是我們(men) 黨(dang) 永葆核心領導地位的法寶。新時代要求高質量黨(dang) 建要進一步聚焦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增強高質量發展和服務意識,不斷凝心聚力,爭(zheng) 取讓中原更出彩的“最大公約數”。
三、要聚焦遵章辦事,全麵強化製度約束功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告誡全黨(dang) ,我們(men) 黨(dang) 麵臨(lin) 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黨(dang) 內(nei) 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jue) 。解決(jue) 好這些問題,既要靠思想教育、理論升華,也要靠製度約束。實際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後出台或修訂了黨(dang) 章、準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等黨(dang) 內(nei) 法規超過50部,目的就是避免黨(dang) 紀國法成為(wei) “橡皮泥”“稻草人”,堅持法治之下沒有免罪的“丹書(shu) 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製,實現法規製度麵前人人平等。包括河南在內(nei) 的各級政府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成績是非常顯著的,為(wei) 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所以,要立足於(yu) 已經取得的成績,必須堅持“嚴(yan) ”字當頭、“實”字托底,決(jue) 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在管黨(dang) 治黨(dang) 、黨(dang) 內(nei) 監督、幹部選拔、責任追究等方麵嚴(yan) 格按照規矩辦事,始終擰緊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螺絲(si) ;要進一步健全黨(dang) 建工作責任體(ti) 係、製度體(ti) 係,以及黨(dang) 建工作落實機製,推動管黨(dang) 治黨(dang) 真正從(cong) 寬鬆軟走向嚴(yan) 緊硬,有效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
如今,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經繪製了“到2020年,小康社會(hui) 全麵建成,力爭(zheng) 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美好藍圖。這就需要全省上下不斷提高黨(dang) 建質量,全體(ti) 黨(dang) 員幹部不斷解放思想、擔當作為(wei) ,方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磅礴力量,譜寫(xie)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作者係河南工程學院社科處副處長、副教授、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