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強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wei) 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做好新形勢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做好新形勢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重點在基層,關(guan) 鍵在創新。10月12日,中央宣傳(chuan) 部、中央文明辦召開的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專(zhuan) 題會(hui) 議強調,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ju) 措,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滿足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ju)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精神,著眼凝聚群眾(zhong) 、引導群眾(zhong)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讓黨(dang) 的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在基層實起來、強起來。由此可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新時代打通基層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到達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的務實性、創新性舉(ju) 措,是推動黨(dang) 的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在基層實起來、強起來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對於(yu)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使命任務具有重要意義(yi) 。基於(yu) 此,我們(men) 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商丘市柘城縣為(wei) 樣本,進行了“解剖麻雀”式的調研,以期為(wei) 下一步我省縣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供啟示和借鑒。
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柘城實踐
作為(wei) 省委、市委宣傳(chuan) 部確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柘城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按照“馬上辦抓落實”工作機製,精心組織,開局良好,進展有序,成效初步顯現。
(一)主要做法
1堅持一個(ge) 目標。讓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在柘城家喻戶曉,入腦入心,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2著力兩(liang) 個(ge) 抓手。一是著力實施農(nong) 村廣播“村村響”工程。該工程依托縣廣播電台建成一個(ge) 縣級播控中心,20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廣播站,480個(ge) 行政村廣播室,1646個(ge) 自然村接收終端。縣、鄉(xiang) (鎮)、村三級廣播“一張網”,實現農(nong) 村廣播“村村響”自然村全覆蓋。依托“村村響”工程,開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時刻”專(zhuan) 欄,主要是錄製播放十九大精神係列音頻、大型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等,每天分早、中、晚三個(ge) 時間段定時開播。二是著力創作推廣新時代廣場舞。柘城以宣傳(chuan)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為(wei) 主題,創作推廣的新時代廣場舞的最大亮點是,同樣的節奏和曲調,歌詞卻是唱響主旋律、謳歌新時代的內(nei) 容。柘城依托這一適合農(nong) 村特點、農(nong) 民願意接受的文明實踐形式,堅持以城帶鄉(xiang) ,組織成立縣廣場舞協會(hui) ,將縣城的廣場舞愛好者吸納為(wei) 會(hui) 員,發動他們(men) 分赴全縣各行政村義(yi) 務教授新時代廣場舞。目前,柘城共成立了575個(ge) 新時代廣場舞隊,494個(ge) 行政村都跳起了新時代廣場舞。
3強化三個(ge) 融入。一是融入基層黨(dang) 建。柘城明確提出,要將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與(yu) 黨(dang) 委(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結合起來,與(yu) “三會(hui) 一課”“主題黨(dang) 日”等黨(dang) 員學習(xi) 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基層黨(dang) 支部負責文明實踐所的日常管理,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擔任文明實踐所(站)長。二是融入脫貧攻堅。新時代農(nong) 村文明實踐所(站)宣講員均由駐村第一書(shu) 記擔任,在新時代農(nong) 村文明實踐活動中,把脫貧攻堅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三是融入文明創建。柘城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跟我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倡樹時代新風,培育時代新人。
4確保四個(ge) 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實行“一把手負責製”,成立柘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shu) 記任組長。二是教學資源到位。整合全縣基層黨(dang) 校的教學資源,用於(yu)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的開展。三是管理製度到位。統一製定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管理製度,並全部上牆,讓文明實踐活動的規範化、常態化。四是工作經費到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經費列入縣鄉(xiang) 財政預算,統籌用於(yu) 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5堅持五個(ge) 結合。一是集中宣講與(yu) 流動宣講相結合。既請群眾(zhong) 來,以課堂授課、主題報告等形式開展集中宣講;又到群眾(zhong) 中去,以庭院會(hui) 、板凳會(hui) 等形式,開展流動宣講。二是理論宣講與(yu) 文明實踐相結合。通過講好理論與(yu) 政策來指導工作的落實,通過落實工作來檢驗宣講成效。三是理論宣講與(yu) 文藝演出相結合。圍繞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這一主題,結合基層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實際,組織創作地方戲、流行歌、順口溜等通俗易懂、喜聞樂(le) 見的文藝節目,寓教於(yu) 樂(le) 、寓理於(yu) 情。四是線上與(yu) 線下相結合。在縣電視台、柘城網開辟新時代文明實踐專(zhuan) 題專(zhuan) 欄以及微信公眾(zhong) 平台,線上線下聯動宣傳(chuan) 。五是弘揚文明新風與(yu) 培育時代新人相結合。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活動,推動形成文明新風尚。依托新時代青少年文明實踐所,教育引導青少年理解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同時,在中小學校開展日行一善、中華經典誦讀、優(you) 秀童謠傳(chuan) 唱、向國旗敬禮等文明實踐活動,培育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初步成效
1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以基層黨(dang) 校為(wei) 依托,橫向覆蓋廣泛、縱向延伸到底、縣域上下聯動,基本完成了縣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點布局。
柘城依托基層黨(dang) 校在各鄉(xiang) (鎮、街道)、村(社區)、機關(guan) 、企業(ye) 、學校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027所,均已實現統一掛牌、製度上牆、檔案規範。其中,柘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所,設在縣委黨(dang) 校;新時代農(nong) 村文明實踐所(站)519所;新時代居民文明實踐所18所;新時代幹部文明實踐所80所;新時代青少年文明實踐所389所;新時代職工文明實踐所20所。柘城在較短時間內(nei) 廣泛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初步實現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布局合理的工作網絡,為(wei) 下一步開展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工作奠定了較為(wei) 紮實的基礎。
2身體(ti) 棒棒噠,心情美美噠:以“村村響”、新時代廣場舞為(wei) 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順民意、聚民心、振民氣,初步形成了為(wei) 創造新時代美好生活而奮鬥的滿滿正能量。
與(yu) 日益改善的物質生活水平相適應,農(nong) 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長。柘城以“村村響”、新時代廣場舞為(wei) 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及時、敏銳地捕捉並回應了新時代農(nong) 村群眾(zhong) 家庭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新特點,以普及性強、參與(yu) 度廣等優(you) 勢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農(nong) 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白,既強身健體(ti) ,又愉悅心情,顯著增加了農(nong) 民的參與(yu) 感、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特別是歡快優(you) 美的新時代廣場舞,傳(chuan) 遞生活正能量,歌頌美好新時代,使得鄉(xiang) 村夜晚不再沉寂,激活了蘊藏在群眾(zhong) 心底的文化活力,跳出了新時代的主旋律,舞出了新時代的精氣神。曾經一些盲從(cong) 盲信的洋教徒也開始主動從(cong) 教堂回到村文化廣場上,翩翩起舞,精神麵貌有了積極、可喜的變化。
3廣場滿滿噠,人氣旺旺噠:以“村村響”、新時代廣場舞為(wei) 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覆蓋、接地氣、聚人氣,初步破解了“如何把農(nong) 民重新組織在一起”的現實困境。
早些年,中原地區農(nong) 村吃飯習(xi) 慣“夏天找涼蔭兒(er) 、冬天靠牆根兒(er) ”,“紮穀堆、湊人場”。吃個(ge) 飯全村的人差不多能全聚在一起。飯場就是全村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村裏的大事小情得以交流和處置。隨著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變化,昔日的飯場早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關(guan) 起門來各吃各的飯。現在,即使村民選舉(ju) 這樣的大事,想把村民全部聚起來也不容易。柘城推廣的廣場舞,是當前廣泛流行的一種健身和社交功能兼具的集體(ti) 活動,簡單易學,參與(yu) 廣泛,老少皆宜,很容易融入日常生活並形成習(xi) 慣,便於(yu) 長期堅持,在客觀上能夠起到召集群眾(zhong) 、聚攏群眾(zhong) 的作用,形成新的“人場”。基層黨(dang) 組織和村“兩(liang) 委”幹部能夠利用這一新的“農(nong) 村熱鬧場”集中開展一些政策宣傳(chuan) 、村務處理等具體(ti) 工作,一舉(ju) 多得。
二、對縣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準確把握一個(ge) 核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本質上是一種針對特定群體(ti) 的互動性傳(chuan) 播,必須充分了解受眾(zhong) 特點,全麵貼近受眾(zhong) 需求。這是決(jue) 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效的核心問題。譬如,農(nong) 村群眾(zhong) 這個(ge) 目標受眾(zhong) 群體(ti) ,基本上以留守婦女和老人為(wei) 主,一方麵,平時組織他們(men) 集中起來宣講很難,加上這個(ge) 群體(ti) 平均文化程度不高,若采用傳(chuan) 統集中講授的形式,效果很難保證,也容易導致他們(men) 厭倦甚至抵觸這類活動。另一方麵,他們(men) 常年留守在家,既要承擔大量繁重的家務勞動,又要承受單調寂寞的精神生活帶來的較大心理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一種既能夠緩解身體(ti) 疲勞,又能夠釋放心理壓力的活動形式就顯得非常必要。譬如柘城,無論是“村村響”這種顯性灌輸手段,還是新時代廣場舞這種隱性滲透手段,恰好能夠很好地覆蓋和滿足這部分目標受眾(zhong) 群體(ti) 中的絕大多數人。所以一經推廣,深受歡迎,效果超出預期。而且這種效果“潤物細無聲”,不是靠強製灌輸取得的,而是農(nong) 村群眾(zhong) 在特定場景下主動接受而形成的。因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必須要精準定位目標受眾(zhong) 群體(ti) ,準確把握基層受眾(zhong) 的特點與(yu) 需求,做到精準發力,有的放矢,從(cong) 而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現“到人、管用、有效”。
(二)切實發揮兩(liang) 個(ge) 作用
1發揮好思想引領、凝聚人心作用
不可否認,一段時期以來,一些農(nong) 村由於(yu) 基層黨(dang) 組織軟弱渙散,角色缺失,工作缺位,從(cong) 而使得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非法宗教或者邪教變相滲透,導致農(nong) 村群眾(zhong) 的主流價(jia) 值觀麵臨(lin) 諸多衝(chong) 擊與(yu) 挑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要自覺承擔起舉(ju) 旗幟、聚民心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價(jia) 值取向和輿論導向,堅持“群眾(zhong) 在哪裏,文明實踐活動就要延伸到哪裏”,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nong) 村思想文化陣地,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wei) 引領思想認識、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培育文明新風、傳(chuan) 承優(you) 秀文化的主陣地,真正把廣大農(nong) 村群眾(zhong) 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dang) 中央確定的宏偉(wei) 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
2發揮好整合資源、服務群眾(zhong) 作用
當前,我國基層公共服務方麵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資源分散、管理多頭,導致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發揮。比如,在農(nong) 村公共文化服務方麵,近幾年投入建設的農(nong) 家文化大院、農(nong) 家書(shu) 屋等國家文化惠農(nong) 工程,而今在一些農(nong) 村經常“鐵將軍(jun) ”把門,不檢查不開放,再加上沒有專(zhuan) 人組織,缺少文化隊伍,日常活動開展不起來,造成了農(nong) 村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實際上,基層特別是農(nong) 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能不能給他們(men) 帶來真正實惠。這一點在農(nong) 村顯得尤為(wei) 現實和必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並非要另起爐灶、另搞一套,而是要整合盤活基層各類公共服務資源,把原有的資源用好用足,打通宣傳(chuan) 、教育、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要圍繞更好滿足基層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服務功能,用貼心服務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指數,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為(wei) 新時代距離群眾(zhong) 最近的、服務群眾(zhong) 的“百姓之家”。
(三)著力解決(jue) 三個(ge) 問題
1既說好“北京話”,又說好“地方話”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ju) 措,首要的任務是讓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基層家喻戶曉,入腦入心,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因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必須既說好“北京話”,又說好“地方話”。說好“北京話”,就是要原原本本、不折不扣把黨(dang) 的創新理論成果、黨(dang) 中央大政方針和決(jue) 策部署的思想精髓、核心要義(yi) 傳(chuan) 遞到位,不跑偏、不走樣、不縮水。說好“地方話”,就是要“接地氣”,要實事求是,貼近群眾(zhong) ,理論聯係實際,不教條、不僵化、不死板。
2既由實踐中心“端菜”,又由基層群眾(zhong) “點菜”
“端菜”與(yu) “點菜”相結合,主要目的在於(yu) 精準對接供需,優(you) 化供給方式,更有效地滿足個(ge) 性化需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滿足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ju) ,核心在於(yu) 以基層群眾(zhong) 實際需求為(wei) 導向,鼓勵群眾(zhong) “點菜”,多搞雪中送炭,做到“你點我有”“你需我供”,切實解決(jue) 好基層群眾(zhong) 在精神文化層麵最盼、最急、最憂的現實問題,不斷提升基層群眾(zhong) 在文明實踐活動中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隻有給群眾(zhong) 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讓群眾(zhong) 得到實惠,群眾(zhong) 才會(hui) 相信你、認可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也才會(hui) 有堅實的群眾(zhong) 基礎和充足的發展後勁。
3既建立“正規軍(jun) ”“專(zhuan) 家團”,又用好“遊擊隊”“土八路”
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關(guan) 鍵在於(yu) 一支來源廣泛、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骨幹隊伍。從(cong) 當前全國各地的初步探索來看,這支隊伍中既有黨(dang) 員幹部、專(zhuan) 家學者,也有道德模範、文藝骨幹,還有鄉(xiang) 賢能人、草根名嘴等。不管是“正規軍(jun) ”“專(zhuan) 家團”,還是“遊擊隊”“土八路”,擅表達、會(hui) 說話才是最關(guan) 鍵的。要甩開文件腔,能講故事會(hui) 嘮嗑,多講“短、小、微”的身邊故事,會(hui) 說“生、鮮、活”的鄉(xiang) 間俚語,讓基層幹部群眾(zhong) 願意聽、聽得懂、聽得進,使黨(dang) 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就要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骨幹隊伍,既要“一招鮮吃遍天”,又要“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不斷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練就真功夫,努力成為(wei) 新形勢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行家裏手。
(課題主持人:李庚香 王朝紀 課題組成員:宋淑芳 杜娟 李寧 張柏林 付彥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