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

《中原智庫》(2020)  王承哲2021-01-19

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曆史交會(hui) 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裏程碑意義(yi) 的重要會(hui) 議。全會(hui) 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充分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曆史擔當,充分反映了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zhong) 的新期待,對於(yu) 堅定“四個(ge) 自信”,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確保黨(dang) 和國家興(xing) 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這次全會(hui) 審議通過了《決(jue) 定》。我們(men) 可以看到,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理論作出了新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了新概括,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經驗進行了係統總結,特別是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作出了係統闡發。  

第一,這是建黨(dang) 近百年偉(wei) 大實踐向我們(men) 黨(dang) 提出的時代課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勝利,並深刻總結國內(nei) 外正反兩(liang) 方麵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形成和發展黨(dang) 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軍(jun) 事、外事等各方麵製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了曆史性成就。  

回顧曆史,舊中國不僅(jin) 貧窮落後,而且一盤散沙,但是我們(men) 在毛主席領導下,不到3年就恢複了國民經濟,治理了社會(hui) 的汙泥濁水。總結我們(men) 的經驗,就是毛主席講的四個(ge) 字——“組織起來”,我們(men) 將全中國絕大多數人組織在政治、軍(jun) 事、經濟、文化及各種組織裏,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奇跡。  

但是,曆史就是這樣複雜,當組織起來的人成為(wei) 難以流動的“單位人”時,人民群眾(zhong) 的無限創造性被束縛住了。針對這種情況,改革開放一開始,鄧小平提出了國家治理新方針,也是四個(ge) 字——“活躍起來”,即“激發社會(hui) 的生機和活力”。40年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追根溯源,就在於(yu) 改革把中國社會(hui) 內(nei) 在的生機和活力極大地激發了出來。  

曆史辯證法告訴我們(men) ,事物總是一分為(wei) 二的。就在我們(men) 把中國搞活的同時,出現了許多亂(luan) 象,特別是黨(dang) 內(nei) 腐敗從(cong) 滋生到蔓延,引起人們(men) 對黨(dang) 運國運的擔心。針對這種情況,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以時不我待、敢於(yu) 擔當、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曆史擔當,采取大刀闊斧的行動,向亂(luan) 象開刀,果斷治亂(luan) 。這樣,就把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提到了我們(men) 麵前。時代提出的課題,也是難題。搞活,不能搞亂(luan) ;治亂(luan) ,不能治死。不論搞活還是治亂(luan) ,都必須有利於(yu) 並確保“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  

第二,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現代化迅猛發展向我們(men) 黨(dang) 提出的時代課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ou) 越性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yi) 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在當今世界,像中國這樣一個(ge) 大國的發展,已經不能離開這個(ge) 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和時代條件。因此,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問題,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能脫離今天的時代變動特點,不能脫離時代大潮的發展趨勢。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努力,我國形成了具有獨特優(you) 勢、適應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wei) 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hui) 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以提高執政能力為(wei) 重點,提煉科學的治理思想,明確治理現代化的目標部署。當前,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ti) 係,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全麵依法治國,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提升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  

第三,這是當代中國社會(hui) 發展規律向我們(men) 黨(dang) 提出的時代課題。這次全會(hui) 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ti) 目標,這個(ge) 目標體(ti) 現了我們(men) 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社會(hui) 發展是有規律的,經濟建設要合乎規律,政治、文化和社會(hui) 建設也要合乎規律。領導中國這樣一個(ge) 大國,更不能任性,不能不顧社會(hui) 發展的客觀規律。領導者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在認識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過程中,駕馭其發展的邏輯。毛澤東(dong) 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就在於(yu) 他做到了這一點。我們(men) 讀一讀他的名著《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新民主主義(yi) 論》就知道了。他以國情為(wei) 基本依據,揭示近代中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然後分析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性質和前途等,再進一步分析這樣的革命要建立的國家應該是什麽(me) 樣的政治、經濟、文化,走向什麽(me) 樣的目標。學習(xi) 毛澤東(dong) ,最重要的是要學習(xi) 他研究和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方法論、尊重曆史的辯證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中國和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運動的曆史經驗中進一步認識到,要治理好我們(men) 的國家和社會(hui) ,必須不斷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改革開放之初,我們(men) 就提出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我們(men) 要解決(jue) 的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hui) 生產(chan) 之間的矛盾。到了黨(dang) 的十九大,我們(men) 黨(dang) 作出了一個(ge) 重大政治判斷,就是提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根據這樣的認識,我們(men) 解決(jue) 這一社會(hui) 主要矛盾,就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jue) 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麵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這就是中國改革發展的實踐邏輯。  

尊重曆史的辯證法,就是尊重中國改革發展的實踐邏輯。今天,我們(men) 從(cong) 新的曆史起點出發,提出要以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開啟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要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同樣是這種實踐邏輯的要求。掌握了這種曆史辯證法,就能夠真正按照黨(dang) 中央的要求,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結合起來,深刻理解黨(dang) 的科學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內(nei) 在聯係。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