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現實體(ti) 現就是要實現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而壯大縣域經濟正是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富裕農(nong) 民的切入點和依托,是破解城鄉(xiang) 發展失衡問題、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載體(ti) 和紐帶,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以“三個(ge) 起來”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帶動提升農(nong) 村發展水平的現實要求和關(guan) 鍵路徑。河南省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和農(nong) 業(ye) 人口大省,不僅(jin) 有近6000萬(wan) 的農(nong) 村戶籍人口、456萬(wan) 個(ge) 行政村,而且縣域麵積占全省的近90%、人口占近3/4。要走好河南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就要抓住“三鏈同構”、人才振興(xing) 、資源下鄉(xiang) 三個(ge) 重點,加快壯大縣域經濟,充分挖掘和釋放縣域經濟在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xiang) 村貫通起來三個(ge) 方麵的潛力和優(you) 勢。
一、把推動“三鏈同構”作為(wei) 著力點
順應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新要求,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推進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供應鏈“三鏈同構”,是優(you) 化現代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生態、完善現代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根本路徑。“三鏈同構”能夠有效融合城市、鄉(xiang) 村和農(nong) 民、市民,有效推動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創新鏈的集約化協同創新和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契合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根本要求。
推動“三鏈”同構,要充分發揮縣域經濟作為(wei) 以城帶鄉(xiang)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載體(ti) 平台優(you) 勢,充分激活縣域經濟聯通農(nong) 村經濟和城市經濟的橋梁紐帶作用,立足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和發展特色,依托縣域產(chan) 業(ye) 基礎以及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產(chan) 業(ye) 基地、新型農(nong) 業(ye) 合作組織等載體(ti) ,以供應鏈的暢通支撐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以產(chan) 業(ye) 鏈的全鏈式拓展帶動產(chan) 品鏈的高端化、多元化延伸,進而提升價(jia) 值鏈,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更多分享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其中,延伸產(chan) 業(ye) 鏈,就是要拓展從(cong)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到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到農(nong) 產(chan) 品商貿物流等服務業(ye) 的全產(chan) 業(ye) 鏈,提高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打造供應鏈,就是要貫通從(cong)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到流通到用戶農(nong) 產(chan) 品需求的全環節,既產(chan) 得出、產(chan) 得好,又賣得出、賣得好,實現供需高效匹配;提升價(jia) 值鏈,就是要以多品種、高品質、響品牌的高質量產(chan) 品築牢大糧倉(cang) 、豐(feng) 富大廚房、做優(you) 大餐桌,實現農(nong) 業(ye) 增值增效與(yu) 農(nong) 民增收並舉(ju) 。
二、把推動人才振興(xing) 作為(wei) 關(guan) 鍵點
人才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所在。在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過程中,農(nong) 村改革、農(nong) 業(ye) 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治理、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等都麵臨(lin) 巨大的人才缺口。但是由於(yu) 長期以來城鄉(xiang) 之間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麵存在的明顯差距,已經形成了農(nong) 民工要進城務工、農(nong) 村出來的大學生要進城就業(ye) 的普遍認同和普遍選擇,要吸引大批優(you) 秀人才紮根農(nong) 村麵臨(lin) 諸多現實困境。要通過壯大縣域經濟,增強縣域綜合實力和吸引力、凝聚力,把縣區打造成為(wei) 人才振興(xing) 的主要平台,吸引集聚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的人才紮根就業(ye) 、返鄉(xiang) 創業(ye) ,切實推動由走出去的“民工潮”向引回來的“創業(ye) 潮”轉變,由“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應向“一人創業(ye) ,致富一方”的創業(ye) 效應轉變。
一是要以打好“四緣牌”讓人才引得進。通過打好親(qin) 緣、地緣牌,以親(qin) 情觀、家鄉(xiang) 觀撬動擇業(ye) 觀、投資觀的轉變,促進人才回歸、技術回鄉(xiang) 和資本回流;打好業(ye) 緣、學緣牌,以返鄉(xiang) 的企業(ye) 家、創業(ye) 者、大學生帶動同行、同學共同到農(nong) 村的廣闊天地施展抱負,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以才引才。二是以栽好梧桐樹讓人才留得住。子女教育、就醫條件等是影響人才下鄉(xiang) 的重要因素,應發揮好縣城的吸納集聚作用,完善城市功能、增強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品質,以縣城為(wei) 平台,盡可能提供生活便利條件,使住房、教育、醫療等人才保障服務與(yu) 引才工作無縫銜接,切實讓人才安居樂(le) 業(ye) 。三是以完善大平台讓人才發展好。通過優(you) 化就業(ye) 創業(ye) 政策、優(you) 化營商環境為(wei) 人才施展才幹、成就事業(ye) 提供平台支撐,在項目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為(wei) 人才幹事創業(ye) 提供平台支持,樹立“你有多大才,就搭多大台”的人才理念、發展氛圍和品牌形象。
三、把推動資源下鄉(xiang) 作為(wei) 結合點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就是要重塑城鄉(xiang) 關(guan) 係,走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讓城鄉(xiang) 之間共生共存、互促並進。當前存在城鄉(xiang) 二元結構的主要致因就是鄉(xiang) 村人才、資金等發展要素一直單向流向城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長期處於(yu) “失血”“貧血”狀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資源支撐和要素保障薄弱。應發揮好縣域經濟的集聚輻射作用,推進產(chan) 業(ye) 、資本、技術、服務等先進資源要素向鄉(xiang) 村轉移、輻射、擴散,切實改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差、投入少、發展慢的狀況。
一是在產(chan) 業(ye) 下鄉(xiang) 方麵,應以園區、景區“兩(liang) 區”為(wei) 重點,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特色園區、科技園區、示範園區以及農(nong) 村文化旅遊景區等在吸引產(chan) 業(ye) 下鄉(xiang) 方麵的載體(ti) 作用和平台優(you) 勢,推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組織合作化、生產(chan) 布局基地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化、農(nong) 業(ye) 企業(ye) 規模化,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二是在技術下鄉(xiang) 方麵,應以產(chan) 學研用平台和成果轉化平台“兩(liang) 個(ge) 平台”為(wei) 重點,著力完善、拓展產(chan) 學研用合作平台,優(you) 化研發條件,提高成果轉化便利性,讓科技創新成為(wei) 壯大縣域經濟、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核心動力引擎。三是在資本下鄉(xiang) 方麵,應以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建設“兩(liang) 個(ge) 建設”為(wei) 重點,謀劃推出優(you) 質項目,營造優(you) 良軟硬環境,吸引城市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等到鄉(xiang) 村投資興(xing) 業(ye) ,在破解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資金瓶頸製約的同時,帶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產(chan) 經營理念升級、模式創新。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