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的優勢與策略分析

《中原智庫》(2020)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和部分邊境地區率先發展,成為(wei) 開放的“高地”。隨著改革不斷深入,開放不  張慧2021-01-20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和部分邊境地區率先發展,成為(wei) 開放的“高地”。隨著改革不斷深入,開放不斷擴大並向內(nei) 陸地區不斷延展。新格局促進內(nei) 地全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戰略,通過對外開放激發起內(nei) 陸地區的經濟活力,可以為(wei) 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頭活水。因此,內(nei) 陸地區當前既麵臨(lin) 著學習(xi) 和趕超發達地區的任務,同時又麵臨(lin) 著內(nei) 陸地區之間在市場、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麵的競爭(zheng) 。開放無疑是內(nei) 陸省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如何打造“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的課題,變得十分重要。  

一、什麽(me) 是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  

“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由內(nei) 陸、開放型經濟、高地三個(ge) 基本要素構成。  

“內(nei) 陸”是指與(yu) 沿海和沿邊城市相對而言,地處內(nei) 陸腹地,遠離海岸線和邊境線的區域。  

“開放型經濟”是指在資源優(you) 化配置的基礎上,參與(yu) 國際分工和交換程度較深較廣,商品、勞務、資本、服務和人才等跨界流動較為(wei) 自由,通過持續不斷的資源交換,使自身經濟體(ti) 製與(yu) 外部經濟體(ti) 製融合度較高,從(cong) 而實現本區域和其他區域共同發展的、開放的、不斷變化的經濟發展態勢。  

“高地”從(cong) 經濟學意義(yi) 上理解為(wei) 經濟優(you) 勢地區、有競爭(zheng) 力的地區、資源要素集中區等。  

“內(nei) 陸開放高地”是指以統一大市場為(wei) 基礎,通過持續推動對內(nei) 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國際分工與(yu) 合作,開放型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綜合競爭(zheng) 力處於(yu) 領先水平的地處內(nei) 陸的中心城市或區域。  

目前,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長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推動區域合作和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主要有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等著力打造內(nei) 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二、河南在構建內(nei) 陸開放高地中的優(you) 勢和不足  

在構建內(nei) 陸開放高地中,河南的優(you) 勢十分明顯。  

1區位優(you) 勢:河南地處中原,連東(dong) 接西、承南接北,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物貿集散地。因此,河南也憑借獨特的地理優(you) 勢,打造了“四條絲(si) 路”。  

2交通優(you) 勢:“雙十字”鐵路和“米字形”高鐵網,使河南的鐵路和高鐵資源豐(feng) 富;多年來,高速公路通車裏程居全國之首;鄭州航空港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  

3人口優(you) 勢:上億(yi) 人口,使河南成為(wei) 全國重要的消費市場和勞動力大省。  

4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作為(wei) 重要的農(nong) 業(ye) 大省,河南各種糧食產(chan) 量位居全國前列;作為(wei) 新興(xing) 工業(ye) 大省,河南工業(ye) 體(ti) 係門類齊全;河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明顯,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旅遊交流具有堅實的基礎。  

明顯的優(you) 勢,同時也對應著不足:  

1地處中原,不沿海、不沿邊。  

2人口大省,而非人才大省,一直是河南的痛。不管是從(cong) 人才淨流入來講,還是從(cong) 培養(yang) 人才的全環節來講,河南都是弱省。“985”“211”大學僅(jin) 有鄭州大學一所,高等教育資源匱乏,不僅(jin) 與(yu) 北上廣深相比,而且和中部的武漢、西部的西安、成都相比,都遠遠落後。  

3產(chan) 業(ye) 結構上,河南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不易,優(you) 化升級更難。  

三、河南在構建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措施建議  

一要以“一帶一路”為(wei) 引領,形成“四路”協同發展開放新格局。在構建內(nei) 陸開放高地過程中,鄭州一直走在全國內(nei) 陸省會(hui) 城市前列,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個(ge) 片區都是“一帶一路”節點城市。以“一帶一路”為(wei) 引領,以自貿試驗區為(wei) 依托,河南打造出“四條絲(si) 路”:網上絲(si) 路、海上絲(si) 路、空中絲(si) 路、陸上絲(si) 路。在內(nei) 陸開放高地構建中,河南要繼續推動絲(si) 路建設,推動民航、鐵路、公路“三網融合”,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國際陸港)“四港聯動”,發揮“四條絲(si) 路”的協同效應,帶動河南開放發展。  

二要以一流營商環境為(wei) 目標,構築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構建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必須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對標國際高端營商環境,構築吸引企業(ye) 、人才、資金等要素的平台,改善河南人才窪地、資金窪地的劣勢。關(guan) 鍵在於(yu) 優(you) 化辦事流程,建立起高質量現代商事登記製度、完善的事中事後監管製度以及以市場主體(ti) 首負責任為(wei) 機製的綜合監管製度。  

三要以“放管服”為(wei) 抓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公共服務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是我國政府深化改革的任務,國際高端營商環境的構建,關(guan) 鍵在於(yu) 改變政府職能,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四要以“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為(wei) 依托,打造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構建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必須發揮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放引領作用和先行先試功能,積極申建內(nei) 陸自由貿易港。鄭州市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印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通知》,鄭州將以“兩(liang) 港(航空港和國際陸港)、兩(liang) 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和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為(wei) 依托,推進現代立體(ti) 交通體(ti) 係、現代物流體(ti) 係建設和服務於(yu) “一帶一路”倡議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施與(yu) 國際通行做法相銜接的投資、貿易、金融和人才流動製度,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個(ge) 片區都是“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申報河南自由貿易港,可以促進河南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互通,加快河南經濟“迎進來”和“走出去”,提升河南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構建河南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  

(作者係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