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業競爭力 為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提供支撐

《中原智庫》(2020)  許貴舫2021-01-20

共建“一帶一路”是我國參與(yu) 全球開放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的重大舉(ju) 措。河南省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倡議,以更加主動的姿態麵向國內(nei) 國外兩(liang) 個(ge) 市場,通過高層次、多維度、強聯動的開放合作,彌補產(chan) 業(ye) 短板、厚植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著力構建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利於(yu) 提升河南省對外開放層次,加快構建內(nei) 陸開放高地。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對外開放必須建立在比較雄厚的產(chan) 業(ye) 基礎上,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為(wei) 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提供產(chan) 業(ye) 支撐。  

一、內(nei) 陸開放高地必然是產(chan) 業(ye) 集聚高地  

交通運輸作為(wei) 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影響著企業(ye) 區位選擇、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區域和城市興(xing) 衰。英國工業(ye) 革命以來,海運、水運、鐵路、公路和航空交通運輸形態對全球經濟布局產(chan) 生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鐵路和航空業(ye) 的發展,使產(chan) 業(ye) 加速從(cong) 沿海向內(nei) 陸地區梯次轉移,孟菲斯、芝加哥、法蘭(lan) 克福、迪拜等內(nei) 陸城市加速承接國際產(chan) 業(ye) 轉移,人才、科技、金融、品牌等高端要素加速匯集,培育了具有國際國內(nei) 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內(nei) 陸開放高地。  

從(cong) 國際經驗看,內(nei) 陸開放高地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一是區位交通便利。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是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首要條件。從(cong) 曆史長河城市格局變遷看,交通對於(yu) 城市設立、發展和繁榮具有重要影響,如鐵路對於(yu) 芝加哥顯著強化了原有區位交通優(you) 勢,建成了鐵路、公路、航空以及多式聯運樞紐,為(wei) 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集聚高端要素和發展樞紐經濟提供了難得機遇。河南省要持續強化區位交通優(you) 勢,構建以國際航空、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wei) 主體(ti) 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ti) 係,著力形成“三網融合、四港聯動、多式聯運”的交通中樞,建成輻射全國、連接世界、服務全球的國際綜合樞紐。  

二是經濟腹地廣闊。雄厚的綜合經濟實力是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必要條件。城市競爭(zheng) 格局隨著重大交通條件變化發生重大調整,如孟菲斯建成以機場樞紐為(wei) 引領、陸空高效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貨物集疏物流成本價(jia) 值凸顯,帶動了周邊城市基礎設施共建、消費市場共生、創新要素共享、產(chan) 業(ye) 協同共贏,為(wei) 內(nei) 陸開放城市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以鄭州為(wei) 中心點的兩(liang) 小時高鐵經濟圈覆蓋近4億(yi) 人口的貨物集散和消費圈,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河南省要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區建設,推動“米”字形廊道上的節點城市參與(yu) 到鄭州核心功能體(ti) 係分工,推動中西部地區成為(wei) 鄭州廣闊的經濟腹地。  

三是產(chan) 業(ye) 體(ti) 係高端。強大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整合能力是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充分條件。世界經濟競爭(zheng) 已經進入供應鏈競爭(zheng) 階段,依托龍頭型物流企業(ye) 現代信息技術和連接國內(nei) 外兩(liang) 種市場資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供應鏈帶動了基於(yu) 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的“服務型製造”、基於(yu) 區域間產(chan) 業(ye) 分工的服務外包、基於(yu) 產(chan) 業(ye) 組織特征變化的平台經濟等新業(ye) 態和新模式,形成了全球生產(chan) 和消費供應鏈重要節點。河南省要結合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河南自貿區、大數據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加快鄭州市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大力推動航空經濟、跨境電商、口岸經濟、數字經濟、平台經濟、服務外包等產(chan) 業(ye) 發展,建成具有強大輻射帶動作用的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中心。  

四是創新要素齊備。強大的研發轉化應用能力是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必備條件。內(nei) 陸開放城市以其便捷的交通和高端的產(chan) 業(ye) ,吸引了一批現代物流、技術研發、外包服務等現代服務業(ye) 和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業(ye) 骨幹企業(ye) 入駐,這就需要高精尖研發人才和團隊,以及為(wei) 之服務的企業(ye) 孵化、風投資金、產(chan) 權交易、成果轉化等企業(ye) ,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ye) 態創新,占據行業(ye) 技術前沿。河南省要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wei) 引領,大力引進和建設國內(nei) 外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推動產(chan) 學研政金創新鏈協同發展,發展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經濟,建成國家重要的創新創業(ye) 中心。  

五是營商環境優(you) 越。通行的國際投資貿易規則是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優(you) 勢條件。作為(wei) 內(nei) 陸地區開放前沿,既是承接沿海和國際產(chan) 業(ye) 轉移的橋頭堡,也是承接國際投資和貿易的主陣地,要按照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監管法治化等要求,推動內(nei) 陸開放高地按照國際通行規則行事,對國內(nei) 國外企業(ye) 采用統一準入標準,打造形成適應國際規則的製度體(ti) 係。河南省要積極對接國際化市場規則,在市場準入、業(ye) 務經營、投資服務等方麵營造高度開放寬鬆的投資環境,在企業(ye) 注冊(ce) 登記、許可證授予、人才引進、融資等方麵加強與(yu) 國際規則對接,推進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的管理模式,營造公平的準入環境,吸引更多的國際性組織、國際商會(hui) 和國際經貿促進機構落戶河南。  

二、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化重構  

隨著綜合交通網絡逐步完善,極大便利了內(nei) 陸城市與(yu) 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種資源和兩(liang) 種市場的有機聯係,以樞紐體(ti) 係完善促進要素集聚、以要素流動引領物流合理布局、以物流發展推進產(chan) 業(ye) 供應鏈整合、以產(chan) 業(ye) 供應鏈整合培育新產(chan) 業(ye) 、以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人口集聚和城市發展,推動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和新舊產(chan) 業(ye) 重構,提高了在全球生產(chan) 和消費供應鏈分工體(ti) 係中的地位。  

但是,從(cong) 河南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來看,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還有五大不適應:  

一是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不強與(yu) 中部崛起戰略不相適應。習(xi) 近平在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上,提出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承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和轉移等8點意見,但是河南省農(nong) 業(ye) 大而不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和一般加工品占比超過80%;工業(ye) 大而不強,多數工業(ye) 產(chan) 品集中在產(chan) 業(ye) 鏈上遊和價(jia) 值鏈低端;服務業(ye) 不優(you) 不強,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房地產(chan) 等傳(chuan) 統服務業(ye) 占比超過50%,高出全國10個(ge) 百分點,與(yu) 中部崛起對河南省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河南省要以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為(wei) 引領,發揮區位交通優(you) 勢和工業(ye) 體(ti) 係完備優(you) 勢,積極承接國際龍頭企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通過引進先進生產(chan) 技術、工藝裝備、智能製造、服務製造等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推動產(chan) 品向價(jia) 值鏈終端延伸、產(chan) 業(ye) 向供應鏈整合角度轉變,不斷提高產(chan) 業(ye) 綜合競爭(zheng) 力。  

二是產(chan) 業(ye) 結構不優(you) 與(yu) 中原更加出彩不相適應。2014年5月習(xi) 近平調研指導河南時指出:“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但是河南省服務業(ye) 發展滯後,增加值占生產(chan) 總值比重低於(yu) 全國7個(ge) 百分點;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底盤”較大,冶金、建材、化工、輕紡、能源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仍高達466%;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不足,高技術製造業(ye) 占比較全國低39個(ge) 百分點,與(yu) 河南省高質量發展、中原更加出彩還有一定差距。河南省要以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為(wei) 引領,大力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對於(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大引進先進生產(chan) 工藝和清潔生產(chan) 技術,對於(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承接企業(ye) 轉移和研發合作,對於(yu) 服務業(ye) 大力發展國際結算、外包服務、貿易中介服務等專(zhuan) 業(ye) 服務,實現產(chan) 品由初級轉向終端、生產(chan) 由組裝轉向服務、競爭(zheng) 由國內(nei) 轉向全球,實現河南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創新投入不足與(yu) 高質量發展不相適應。全省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僅(jin) 相當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的615%;有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僅(jin) 占157%;科技部公布的全國164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河南省無一上榜;每萬(wan) 人從(cong) 事科技活動人員為(wei) 34人,僅(jin) 相當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的54%;全國1500多位院士中河南隻有27人;入選全國“千人計劃”的河南僅(jin) 19人。河南省要以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為(wei) 引領,強化外部創新資源輸入和整合,在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汽車等產(chan) 業(ye) 保持持續的領先能力,在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領域通過品牌和營銷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向中高端轉化,在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形成新優(you) 勢;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科技園區等平台,構建“政、產(chan) 、學、研、金”等多部門參與(yu) 的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聯盟,推動創新型經濟快速發展。  

四是產(chan) 品質量不高與(yu) 經濟大省地位不相適應。河南省累計培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5個(ge) 、培育認定馳名商標200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56個(ge) ,但與(yu) 浙江、江蘇、廣東(dong) 等發達省份相比,河南省品牌培育能力遠遠不足,如浙江省同期培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9個(ge) 、馳名商標總量達552個(ge)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達179件。河南省要以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為(wei) 引領,大力實施“名品”“名企”“名家”三大工程。“名品”戰略,重點在電子信息、服裝服飾、食品、現代家居、文化旅遊、健康養(yang) 老等消費品和服務業(ye) 領域,發展一批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端產(chan) 品,打造一批品牌“航母艦隊”;“名企”戰略,鼓勵河南省龍頭企業(ye) 發展總部型經濟,積極引進世界500強的區域總部和中國500強等國內(nei) 外知名企業(ye) 的總部,支持龍頭企業(ye) 實施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形成一批跨國公司;“名家”戰略,實施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中小企業(ye) 培訓工程,培育熟悉國際國內(nei) 市場、精通現代企業(ye) 管理、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ye) 能力、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的知名企業(ye) 家隊伍。  

五是集群培育不夠與(yu) 區域競爭(zheng) 加劇不相適應。從(cong) 全國區域經濟格局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經濟開放前沿,產(chan) 業(ye) 發展最為(wei) 成熟和高端,正在形成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引領著全國產(chan) 業(ye) 向高端方向深層推進;而河南省產(chan) 業(ye) 以原材料初加工為(wei) 主,產(chan) 業(ye) 集群層次不高、數量不足、質量不優(you) ,科技部公布的3批61家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試點,河南省僅(jin) 有南陽防爆裝備製造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1家;工信部公布的8批387家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河南省僅(jin) 有12家,其中五星級基地河南無一家上榜。河南省要以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為(wei) 引領,大力引進龍頭型企業(ye) 、關(guan) 鍵技術企業(ye) 和創新人才團隊,強化與(yu) 國際和沿海地區創新資源、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合作,大力研發前沿產(chan) 品、終端產(chan) 品、空白產(chan) 品,推動企業(ye) 由原料供給向精細生產(chan) 轉變、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單打獨鬥向協同作戰轉變,推動形成原有產(chan) 業(ye) 集群做強、新型集群培育做大和區域集群協同發展格局,不斷增強河南省裝備製造、食品、新型材料、電子、汽車等產(chan) 業(ye) 集群的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  

三、加快對外開放全麵提升河南省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內(nei) 陸開放是我國新形勢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所在,河南省作為(wei) 不沿海、不沿邊的內(nei) 陸城市,要緊抓全球產(chan) 業(ye) 重新布局和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全方位開放體(ti) 係的機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以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強筋壯骨、高新產(chan) 業(ye) 聚勢蝶變、現代服務提質增量為(wei) 重點,建設鄭州大都市區和國家中心城市,將其打造成為(wei) 與(yu) 長江中遊城市群南北呼應、共同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域和支撐全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一是以開放促進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強筋壯骨。有色、化工、食品、裝備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是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但整體(ti) 麵臨(lin) 企業(ye) “弱小散差”、產(chan) 品“傻大笨粗”等問題,發展水平總體(ti) 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的中低端,亟需通過融入國際大市場、嵌入全球價(jia) 值鏈來提升自身的產(chan) 業(ye) 發展地位。推動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走出去”,支持鋁工業(ye) 、煤化工、冶金建材等企業(ye) 到海外投資建設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營銷渠道等,全麵開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推動優(you) 勢行業(ye) “走出去”,重點支持省內(nei) 裝備、食品等優(you) 勢行業(ye) 的龍頭骨幹企業(ye) 通過並購重組、強強合作等途徑,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構建國際營銷網絡,加快向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高端環節攀升;推動農(nong) 業(ye) 開放合作,加強與(yu) 歐美、澳大利亞(ya) 、以色列以及台灣等農(nong) 業(ye)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與(yu) 交流,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支持龍頭企業(ye) 走出去創建出口示範基地和海外生產(chan) 基地。  

二是以開放促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聚勢蝶變。以開放促發展,既要立足現有產(chan) 業(ye) 基礎“引進來、走出去”,也要瞄準產(chan) 業(ye) 和技術發展新趨勢,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搶占轉型製高點,構建新的支柱產(chan) 業(ye) 。以開放推動創新載體(ti) 建設,加快發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強科技資源整合集聚和開放共享,著力建設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ye) 生態示範區,支撐引領全省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加快推動開放式創新,深化“省、部、院”合作,支持省外科研院所以及創新型企業(ye) 到河南設立技術研發機構、建立轉化基地,推進技術創新轉移,構建覆蓋全省、對接省外各類創新主體(ti) 的轉移網絡,積極探索將外資研發機構納入河南區域創新體(ti) 係的方式,加快建設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研究基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推動生物醫藥、先進材料、機器人、儲(chu) 能和動力電池等產(chan) 業(ye) 向國內(nei) 一流水平邁進,瞄準技術變革速度快、顛覆經濟模式潛力大的重大技術,加快發展基因檢測、物聯網、智能微電網、增材製造(3D打印)、人工智能等產(chan) 業(ye) ,積極搶占產(chan) 業(ye) 發展先機,打造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是以開放促進現代服務業(ye) 提質增量。要有全球視野、戰略眼光,以內(nei) 部資源嫁接外部資源,以外生力量激活內(nei) 生力量,以大市場求大發展,以大開放促大跨越。加快發展金融業(ye) ,應圍繞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加強金融業(ye) 的對外開放與(yu) 合作,以“鯰魚效應”激發地方金融發展活力,加快農(nong) 村金融、消費金融、融資租賃、離岸金融等產(chan) 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全麵提升河南地方金融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加快引進外部先進的創意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推進文化創意與(yu) 工業(ye) 設計、現代農(nong) 業(ye) 、休閑旅遊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動河南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科技信息服務業(ye) ,抓住信息(IT)時代正在走向數據(DT)時代的曆史性機遇,加快引進國內(nei) 外龍頭電商、大數據及雲(yun) 計算服務商等,著力建設立足本省、麵向全國乃至全球的電商及雲(yun) 計算數據服務基地。  

(作者係河南省發改委產(chan) 業(ye) 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