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泛區”就是黃河水泛濫的地區,它包括河南東(dong) 部、安徽北部及江蘇北部的44個(ge) 縣。1951年1月在原河南省黃泛區複興(xing) 局的基礎上於(yu) 西華、扶溝兩(liang) 縣境內(nei) 建起了黃泛區農(nong) 場。從(cong) 頂頂帳篷到廣廈萬(wan) 間,從(cong) 蕭疏的沼澤荒原到無際的麥海良田,從(cong) 聯合國救濟總署的賑災地到全國農(nong) 墾現代農(nong) 業(ye) 的示範區,黃泛區農(nong) 場櫛風沐雨,已走過近70年的光輝曆程。目前,黃泛區農(nong) 場是河南省唯一的農(nong) 林牧全麵發展、農(nong) 工商綜合經營的國有大型農(nong) 墾企業(ye) ,是國家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重點龍頭企業(ye) ,擁有土地147萬(wan) 畝(mu) ,其中耕地11萬(wan) 畝(mu) ,果園近萬(wan) 畝(mu) ,職工12萬(wan) 多名。總場下轄16個(ge) 農(nong) 業(ye) 分場,9個(ge) 場控、參股工商企業(ye) ,3個(ge) 境外控股公司,成為(wei) 新中國“舊貌換新顏”的一個(ge) 生動縮影,成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典型例證。
一、黃泛區農(nong) 墾事業(ye) 的輝煌成就
(一)現代農(nong) 業(ye) 建設成效顯著
黃泛區農(nong) 場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上嚴(yan) 格實行“統一作物品種布局、統一供應大宗生產(chan) 資料、統一職工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產(chan) 品檢測檢驗、統一產(chan) 品收購加工銷售”的“六統一”措施,靠標準化打造品牌,在社會(hui) 上形成了較高的信譽度。農(nong) 場是河南省重要的良種繁育推廣基地、生豬養(yang) 殖出口基地、果蔬生產(chan) 貯藏基地。有“地神”“綠原”兩(liang) 個(ge) 國家馳名商標,“黃泛區”“泛農(nong) ”“天鷹”“泛區”4個(ge) 河南省著名商標。“黃泛區”牌黃金梨已連續3屆榮獲“中國國際農(nong) 交會(hui) 金獎”,2017年又被評審為(wei) “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
(二)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農(nong) 場有一支近300人組成的科研隊伍,建有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院,建成了較為(wei) 完善的科研、試驗、示範、推廣體(ti) 係。近年來,先後培育出了“泛麥8號”等13個(ge) 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農(nong) 作物新品種。2015年被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批準建立博士後研發基地,為(wei) 加快引進培養(yang) 高層次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提高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民生事業(ye) 顯著改善
黃泛區農(nong) 場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民生事業(ye) 得以顯著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14萬(wan) 元,人均住房麵積由過去的不足10平方米提高到40平方米。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進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了基本養(yang) 老、醫療、工傷(shang) 、生育和失業(ye) 保險體(ti) 製,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低保製度全麵建立,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按標施保。農(nong) 場教育、醫療、文化、商業(ye) 、娛樂(le) 、通信、有線電視等城鎮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場部城鎮實現了綠化、淨化、硬化、美化、亮化,空氣清新,生態良好,宜居、宜業(ye) 、宜遊,已成為(wei) 當地經濟、文化的中心。農(nong) 場是河南省首批命名的5個(ge) “環境優(you) 美小城鎮”之一,是AAA級生態旅遊區。
(四)示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努力發揮在現代農(nong) 業(ye) 建設中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實施良種繁育、機械化作業(ye) 服務、科技服務、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經營、畜牧養(yang) 殖、信息服務等場地合作共建模式,促進了當地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經濟的發展。黃泛區地神種業(ye) 農(nong) 科院常年堅持為(wei) 農(nong) 民提供優(you) 質配方肥料,免費為(wei) 農(nong) 民化驗,登門進行技術指導,使配方施肥技術由農(nong) 場走向了周邊農(nong) 村,擴展到周邊20多個(ge) 縣市,每年使農(nong) 民增加上千萬(wan) 元的經濟效益。同時,環境優(you) 美的農(nong) 場小城鎮也吸引了周邊村民到農(nong) 場定居經商,各種公共設施方便了周邊村民看病就醫、子女上學、生活購物、文體(ti) 娛樂(le) ,農(nong) 場職工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周邊村民也起到了積極的引領示範作用。
(五)企業(ye) 文化繁榮發展
農(nong) 場重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勇於(yu) 開拓、愛崗敬業(ye) 、爭(zheng) 創一流”的黃泛區精神,深入開展“愛場愛崗、敬業(ye) 奉獻”等主題教育和文明單位創建等活動,大力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廣大職工群眾(zhong) 的文明意識進一步提高;企業(ye) 文化繁榮發展,多件作品榮獲省、市文學藝術優(you) 秀成果獎;對中央黨(dang) 校五七幹校舊址、王近山將軍(jun) 舊居、老場部舊址等進行了掛牌保護;投資600餘(yu) 萬(wan) 元建成的黃泛區農(nong) 場場史館,已被命名為(wei) 周口市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社科知識普及基地,成為(wei) 傳(chuan) 承農(nong) 墾精神的重要基地和展示農(nong) 墾形象的窗口。
(六)農(nong) 業(ye) “走出去”成效顯著
黃泛區農(nong) 場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烏(wu) 克蘭(lan) 和塔吉克斯坦分別建立了3個(ge) 境外公司,在烏(wu) 克蘭(lan) 租土地8萬(wan) 畝(mu) ,發展奶牛養(yang) 殖等產(chan) 業(ye) ;在塔吉克斯坦經營土地9萬(wan) 畝(mu) ,開展了農(nong) 作物良種繁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等項目。在塔吉克斯坦種植的小麥、玉米、棉花平均產(chan) 量是當地農(nong) 戶產(chan) 量的2倍以上,創造了塔吉克斯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最高紀錄。小麥—玉米“一年兩(liang) 熟”種植試驗獲得成功,打破了塔吉克斯坦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種植模式,不僅(jin) 彰顯了中國農(nong) 業(ye) 的示範引領作用,而且促進了當地居民的就業(ye) ,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黃泛區農(nong) 場在境外投資建設的兩(liang) 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示範園,已被批準為(wei) 省級農(nong) 業(ye) 對外合作園區,納入商業(ye) 部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統計範圍。
二、黃泛區農(nong) 墾事業(ye) 的經驗啟示
(一)必須切實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建設
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領導黃泛區人民“站起來”,迅速醫治戰爭(zheng) 創傷(shang) ,蕩滌舊社會(hui) 留下的汙泥濁水,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複興(xing) 運動;改革開放後,又是黨(dang) 領導黃泛區人民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使黃泛區人民“富起來”。黃泛區70年滄桑巨變的發展史,就是黨(dang) 領導人民不斷開拓前進、一步步走向輝煌的奮鬥史。在新時代,隻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建設,隻要堅持“黨(dang) 要管黨(dang) 、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鞏固和擴大以各級黨(dang) 組織為(wei) 核心、以黨(dang) 員幹部為(wei) 帶動的政通人和、心齊勁足、幹事創業(ye) 的良好局麵,就一定會(hui) 不斷奪取黃泛區現代化建設的新勝利,黃泛區的明天一定會(hui) 更加美好。
(二)必須不斷改革創新
隻有充分認識改革麵臨(lin) 的矛盾和困難,增強攻堅克難的勇氣,敢於(yu) 啃硬骨頭,堅決(jue) 破除影響農(nong) 場發展的思想束縛和體(ti) 製障礙,隻有強化創新意識,以飽滿的熱情、充沛的幹勁,永不懈怠、永不停步,才能不斷為(wei) 新時期農(nong) 墾事業(ye) 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改革是一場革命,是新的利益調整,必然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會(hui) 有一些人暫時不理解、不支持,進而產(chan) 生阻力。要樹立超前意識,增強預見性,防患於(yu) 未然,把問題解決(jue) 在萌芽狀態;要正視現實,主動回答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引導職工群眾(zhong) 正確對待和處理改革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以實際行動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yu) 改革。隻有打好主動仗,才能避免那種水來土擋、兵來將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麵,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ye) 的改革和發展。
(三)必須強化企業(ye) 管理
科學管理是企業(ye) 興(xing) 盛的保證。改革代替不了管理,管理上去了,企業(ye) 才能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農(nong) 墾企業(ye) 除具有其他國有企業(ye) 的一般特點外,還存在著區域性、社會(hui) 性、綜合性等特點,從(cong) 而增加了管理的難度。作為(wei) 國有農(nong) 場的經營管理者就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和市場經濟知識學習(xi) ,既要把握企業(ye) 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把握農(nong) 墾企業(ye) 自身的發展規律,要用市場經濟理念認識農(nong) 墾的屬性,用市場法規和現代管理手段來解決(jue) 企業(ye) 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以知名品牌、良好信譽、創新能力,把企業(ye) 打造成合格的市場競爭(zheng) 主體(ti) 。
(四)必須加強農(nong) 墾企業(ye) 文化建設
農(nong) 墾獨特的精神文化既是農(nong) 墾事業(ye) 的組成部分,也是農(nong) 墾事業(ye) 發展的不竭動力。要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引領下,大力培育農(nong) 墾企業(ye) 核心價(jia) 值和經營理念。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勇於(yu) 開拓”的農(nong) 墾精神。要將農(nong) 墾企業(ye) 文化作為(wei) 農(nong) 墾的“凝心聚力”工程來抓,用文化包裝農(nong) 墾、宣傳(chuan) 農(nong) 墾、推銷農(nong) 墾,增強廣大幹部職工對企業(ye) 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文化軟實力成為(wei) 農(nong) 墾經濟發展的支撐;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zhong) 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大力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企業(ye) 文化活動,不斷滿足職工群眾(zhong) 的文化需要,提升幹部職工文化素質,更加有效地凝聚和增強企業(ye) 發展的精神動力。
(五)必須積極爭(zheng) 取上級領導及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創造一個(ge) 良好的外部環境
改革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僅(jin) 靠農(nong) 場自身的探索與(yu) 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積極爭(zheng) 取有關(guan) 部門,特別是上級領導的支持。要注意協調好方方麵麵的關(guan) 係,運用好各項政策,切實改善農(nong) 場的經濟和社會(hui) 環境。要努力搞好與(yu) 當地政府的關(guan) 係,使當地政府在實踐中認識到農(nong) 場在支撐地方經濟中所起的作用,認識到農(nong) 場為(wei) 當地的農(nong) 業(ye) 發展所起到的示範帶動作用,從(cong) 而和地方政府建立起融洽密切的關(guan) 係,為(wei) 農(nong) 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努力答好新時代黃泛區農(nong) 墾事業(ye) 的全新考卷
如何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將黃泛區農(nong) 場建設成“河南省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的先行區、新型現代農(nong) 業(ye) 的示範區、農(nong) 業(ye) ‘走出去’的排頭兵”,是新時代給黃泛區人出的一張全新考卷。隻有拿出逢山開路的闖勁、抓鐵有痕的韌勁、攻城拔寨的拚勁,同心同德、開拓前進,才能當好新時代黃泛區農(nong) 墾事業(ye) 的答卷人,全力譜寫(xie) 農(nong) 場改革發展的嶄新篇章,努力創造出無愧於(yu) 時代的新業(ye) 績。
(一)著力推進農(nong) 場企業(ye) 化、經營規模化
要以打造現代農(nong) 業(ye) 的大基地、大企業(ye) 、大產(chan) 業(ye) 為(wei) 目標,以省政府批準組建河南省黃泛區農(nong) 墾集團有限公司為(wei) 契機,努力將企業(ye) 做強做大做優(you) 。按照現代企業(ye) 製度要求,建立健全董事會(hui) 、監事會(hui) 、經營管理層等管理和監督機構,規範決(jue) 策和管理行為(wei) 。建立符合現代企業(ye) 要求的薪酬體(ti) 係,規範籌資投資、勞動用工、績效考核、人才培訓、技術創新、標準化生產(chan) 等現代企業(ye) 管理體(ti) 係,健全營銷體(ti) 係,提高市場占有率。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在確保國有資本控股的前提下,構建多元化投資機製。
(二)創新農(nong) 業(ye) 經營管理體(ti) 製
堅持和完善以職工家庭農(nong) 場經營為(wei) 基礎、大農(nong) 場統籌小農(nong) 場的農(nong) 業(ye) 雙層經營體(ti) 製,推進和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強化農(nong) 場統一經營管理和服務職能,逐步把現有的農(nong) 業(ye) 分場改製為(wei)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農(nong) 業(ye) 子公司。建立健全農(nong) 場與(yu) 職工之間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共擔機製。積極培育農(nong) 業(ye) 綜合服務公司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服務主體(ti) ,發展股份製、公司製、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農(nong) 業(ye) 經營形式,開展土地流轉、訂單農(nong) 業(ye) 等農(nong) 場與(yu) 農(nong) 場、農(nong) 場與(yu) 地方多種合作經營模式。逐步完善以勞動合同製為(wei) 核心的市場化用工製度和管理製度。
(三)創新農(nong) 場國有土地管理方式
加強土地利用總體(ti) 規劃和年度計劃管理,嚴(yan) 格執行土地用途管製製度,對農(nong) 場土地嚴(yan) 格實行分類管理。根據農(nong) 場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建設需要,科學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規模,保障農(nong) 場產(chan) 業(ye) 發展合理用地需要。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的各項土地政策,對符合設施農(nong) 用地條件的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農(nong) 產(chan) 品臨(lin) 時存儲(chu) 等附屬設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相關(guan) 配套設施、養(yang) 殖項目等使用農(nong) 用地的,按農(nong) 用地管理使用,助推農(nong) 場發揮龍頭企業(ye) 的引領、帶動作用。推進農(nong) 場土地資源資產(chan) 化和資本化,利用河南省黃泛區農(nong) 墾集團有限公司平台,發揮土地最大效益,通過土地資源優(you) 勢開展產(chan) 業(ye) 合作。有序開展農(nong) 場國有農(nong) 用地使用權抵押、擔保試點。
(四)加快推進新型現代農(nong) 業(ye) 建設
實施綠色興(xing) 農(nong) 、品牌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推進高效種養(yang) 業(ye) 轉型升級。加強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建設,積極參與(yu) 鄭州等大中城市菜籃子工程,打造河南省綠色有機果蔬、高端畜禽產(chan) 品、優(you) 質專(zhuan) 用糧食供應基地。創建國家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探索發展生態循環農(nong) 業(ye) ,構建“種養(yang) 加”一體(ti) 化全麵發展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產(chan) 業(ye) 集群。利用農(nong) 場生態旅遊和農(nong) 墾文化優(you) 勢,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體(ti) 驗、采摘、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推進“互聯網+”現代農(nong) 業(ye) ,完善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互聯互通信息化建設,打造自動化、標準化、可視化、精準化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體(ti) 係。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nong) 業(ye) 、代耕代種、農(nong) 資供應、農(nong) 機農(nong) 技服務等,為(wei) 農(nong) 村和農(nong) 民提供綜合社會(hui) 化服務,示範帶動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
(五)發揮好農(nong) 場在農(nong) 業(ye) 對外合作中的引領作用
下大力氣抓好黃泛區實業(ye) 集團在境外投資建設的塔吉克斯坦中塔(河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示範園和烏(wu) 克蘭(lan) 中烏(wu) 農(nong) 業(ye) 示範園,進一步完善園區各項製度,強化園區平台建設,創優(you) 園區發展環境,吸引國內(nei) 資本投資園區,形成優(you) 勢互補,抱團發展;用好各項優(you) 惠扶持政策,統籌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積極開展國際貿易;進一步加強企業(ye) 內(nei) 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培育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提升農(nong) 業(ye) 境外投資的質量效益,最大限度規避對外合作的各類風險,提高農(nong) 業(ye) 技術在境外的推廣力度和服務水平,發揮好在農(nong) 業(ye) 對外合作中的引領作用。
(六)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認真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全麵加強農(nong) 場各級黨(dang) 組織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在改革發展中充分發揮黨(dang) 委領導作用、黨(dang) 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黨(dang) 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加強企業(ye) 文化建設,繼承和弘揚“艱苦奮鬥、勇於(yu) 開拓、愛崗敬業(ye) 、爭(zheng) 創一流”的黃泛區精神,更加有效地凝聚和增強企業(ye) 發展的精神動力,不斷增強職工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而增強職工群眾(zhong) 對農(nong) 墾企業(ye) 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作者係黃泛區農(nong) 場原副場級調研員、教授級高級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