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思想是中原學的一棵參天大樹

《中原智庫》(2020)   劉振山2021-01-20

近日,筆者拜讀了河南省社科聯主席李庚香和其他幾位專(zhuan) 家學者關(guan) 於(yu) 構建中原學的文章,頗受教育和啟發,因而就構建中原學問題談三點看法。  

一、時代呼喚中原學  

中原學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的思想產(chan) 物,是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和進步應運而生的綜合性學科。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曆史的各個(ge) 階段,一直成為(wei) 支撐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新鄭的軒轅黃帝文化,安陽、開封、洛陽的古都文化,以洛陽為(wei) 中心的河洛文化,南陽的五聖文化、馮(feng) 友蘭(lan) 哲學文化及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淅川移民精神等都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和重要支撐。古老河南因文化而興(xing) ,今日中原也必將因文化而起。隨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春天的到來和新時代的呼喚,中原學也逐步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成為(wei) 全省特別是廣大社科工作者的熱門話題和研究方向。  

二、南陽文化是中原學的基石  

如果說河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縮影,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根,那麽(me) 南陽文化就是河南文化和中原學的基石。眾(zhong) 所周知,河南文化輝煌燦爛,南陽文化底蘊豐(feng) 厚。這裏是楚漢文化發祥地,有四五十萬(wan) 年前的“南召猿人”文化,有春秋時期的冶鐵文化,有東(dong) 漢時期的帝鄉(xiang) 文化、官德文化、漢畫像石文化和當今惠及京、津、冀的南水北調文化。這裏孕育了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範蠡、智聖諸葛亮、謀聖百裏奚、法聖張釋之等一批天地聖人;走出了著名軍(jun) 事家彭雪楓、哲學家馮(feng) 友蘭(lan) 、建築學家楊廷寶、語言學家丁聲樹、史學家徐旭生、甲骨和古史學家董作賓、地礦學家馮(feng) 景蘭(lan) 和文學家馮(feng) 沅君、姚雪垠、馮(feng) 宗璞、周大新、二月河及發明家王永民等一批賢達誌士。新中國成立以來,更是湧現了強自喜、王鋒、張玉滾、史濟南等一批英模先進人物和好人群體(ti) ,他們(men) 的事跡和精神感天動地,和古今南陽的聖賢一樣光彩照人。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說,構建中原學,南陽文化不僅(jin) 不可或缺,而且頂天立地、含金量高,占位重要。研究中原學必須把研究南陽文化放在優(you) 先的位置,否則將失之偏頗,根基不牢。  

三、馮(feng) 友蘭(lan) 思想是中原學的一棵參天大樹  

馮(feng) 友蘭(lan) 先生是一位哲學大家,被學界譽為(wei) 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淵博,思維縝密,一生著書(shu) 立說700萬(wan) 字,主要著作有《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簡稱“三史”“六書(shu) ”。“六書(shu) ”構成了他完整的哲學思想體(ti) 係即“新理學”。“三史”分別代表了他20世紀30年代、40年代、90年代對中國哲學的理解。“三史”“六書(shu) ”概括了他一生的學術活動和學術貢獻。他在95歲高齡時自擬了一副預壽對聯:“三史釋古今,六書(shu) 紀貞元。”晚年他還寫(xie) 了一副自勉的對聯:“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舊邦”“新命”之語出於(yu) 《詩經》中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馮(feng) 友蘭(lan) 反複解釋所謂的“舊邦”是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傳(chuan) 統,“新命”是指現代化和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闡舊邦以輔新命”就是要把中國古典哲學中有價(jia) 值的東(dong) 西闡發出來,以作為(wei) 中國哲學發展的養(yang) 料。“極高明而道中庸”是馮(feng) 友蘭(lan) 先生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極高明”就是人的境界說,“道中庸”就是人的行為(wei) 說,意思是達到極端高明的同時又遵循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精髓是“誠”,誠是儒者的最高境界。  

馮(feng) 友蘭(lan) 先生的哲學思想內(nei) 涵豐(feng) 富,博大精深而又很接地氣。他反複申明:新理學之為(wei) 新,是“接著”傳(chuan) 統理學講的,而不是照著傳(chuan) 統理學講的,是以現代邏輯分析和新實在論的學說為(wei) 基礎,把傳(chuan) 統哲學沒有講明確的地方明確起來。  

他的學術思想和精神歸納起來主要是:強烈的愛國情懷、刻苦求學的毅力和韌性;“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說;“仇必和而解”的“貴和”思想;主張學術獨立、學術自由、教授治校、兼容並包的教育思想;具有遠大理想抱負,不斷探索真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勇往直前的偉(wei) 大精神等。馮(feng) 先生的學識學術學德,在近現代哲學領域是獨樹一幟的。  

馮(feng) 先生是南陽唐河祁儀(yi) 人,更是近現代有重大影響的哲學泰鬥、教育大家、文化巨匠;因此,家鄉(xiang) 人民對他格外崇敬和愛戴,南陽、唐河、南陽師範學院、南陽理工學院先後成立了馮(feng) 友蘭(lan) 研究會(hui) 、馮(feng) 友蘭(lan) 研究所,開展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傳(chuan) 承弘揚活動。  

當今時代是世界處於(yu) 大變動、大調整、大轉折時期,國內(nei) 、省內(nei) 同樣麵臨(lin) 諸多困難和問題。在這個(ge) 背景下,建設中原學,打造思想河南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建設中原學,河南的有利條件很多。我們(men) 相信,隻要緊扣主題,扭住目標,深挖細掘,精雕細琢,用心用腦去做,中原學一定會(hui) 結出豐(feng) 碩之果;一定會(hui) 為(wei) 推進中原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為(wei) 河南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充足的文化條件,為(wei) 實現河南“兩(liang) 個(ge) 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係南陽老幹部大學副校長、南陽馮(feng) 友蘭(lan) 研究會(hui) 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