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指出,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麵開放,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對外開放高地建設。河南要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必須打牢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個(ge) 堅實的基礎,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充分利用境內(nei) 和境外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河南自貿區作為(wei) 投資貿易便利的開放試驗區、多式聯運的國際物流中心、引領流通消費國際化的創新發展示範區、監管服務模式創新先行區,將促使河南對外開放不斷鞏固和擴大。
一、河南自貿區成立的背景和取得的主要成績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適應改革開放而推出的重大新舉(ju) 措。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正式成立;2015年4月,廣東(dong) 、天津和福建自貿區成立;2017年3月,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陝西、四川等7個(ge) 自貿區成立;2018年10月,海南成立全省全島範圍的自貿區。到目前為(wei) 止,中國自貿區已經形成了“1+3+7+1”的基本格局。設立河南自貿區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的科學布局,是內(nei) 陸地區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
兩(liang) 年來,在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南自貿區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關(guan) 於(yu) 自貿區建設的指示精神,緊扣“兩(liang) 體(ti) 係一樞紐”國家戰略定位,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推動下放了455項省級經濟社會(hui) 管理權限,協調有關(guan) 部門出台了47個(ge) 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支持文件。在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五大專(zhuan) 項建設方麵,形成270個(ge) 實踐案例。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si) 路,成為(wei) 河南開放的新名片。企業(ye) 投資項目承諾製,區域整體(ti) 評勘,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麵監管模式等經驗印發全國。掛牌兩(liang) 年時間,河南自貿區累計入駐企業(ye) 534萬(wan) 家,注冊(ce) 資本6427億(yi) 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ye) 311家,實際利用外資11億(yi) 美元。可以說,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二、河南自貿區建設麵臨(lin) 的機遇
(一)政策紅利——五重國家戰略疊加
河南已先後獲批“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包括河南自貿區在內(nei) 的國家戰略體(ti) 現了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河南發展的著力點和動力源,釋放了河南的發展儲(chu) 備和貢獻潛能。
河南自貿區建設將在基礎和條件方麵對促進前5個(ge) 戰略規劃的實施起到重要作用。第一,進一步提升河南對外開放水平;第二,促進河南服務型政府建設,特別是在政府體(ti) 製改革、政府簡政放權、商事製度改革上,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三,進一步推進河南全麵深化改革。
(二)經濟依托——經濟基礎較好,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
根據2019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河南全年全省生產(chan) 總值為(wei) 542592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75%,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為(wei) 85∶435∶480,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ge) 百分點。人均生產(chan) 總值56388元,增長64%。從(cong) 產(chan) 業(ye) 占比來看,河南第一產(chan) 業(ye) 的占比早已是個(ge) 位數,而且二三產(chan) 業(ye) 的占比已經達到了915%,河南已經從(cong) 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省跨越到工業(ye) 大省,整體(ti) 處於(yu) 工業(ye) 大省向服務業(ye) 大省轉型的一個(ge) 階段。
河南企業(ye) 正在重新調整發展方向,尋找企業(ye) 發展的新動力,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和第三產(chan) 業(ye) ,提升企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拓寬供應鏈、拉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完善生態鏈。河南較好的經濟基礎加上自貿區政策的支持,使河南具備了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要件,河南未來開放的路子會(hui) 更寬、更穩。
(三)硬件完備——交通區位優(you) 勢明顯,四條絲(si) 綢之路齊備
近年來,河南牢牢把握“一帶一路”這個(ge) 重大發展機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省策,努力建設、強化和利用“陸上絲(si) 綢之路”“空中絲(si) 綢之路”“海上絲(si) 綢之路”和“網上絲(si) 綢之路”,形成了“四路並舉(ju) ”的開放格局。
依托中歐班列(鄭州)打造的“陸上絲(si) 綢之路”,將河南納入了國際鐵路物流網絡體(ti) 係,實現了國內(nei) “東(dong) 、西、南、北”和東(dong) 北五個(ge) 方向的口岸出入境常態化,其業(ye) 務輻射範圍也越來越廣。
依托鄭州—盧森堡貨運航線打造的“空中絲(si) 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鄭州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912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66%,貨郵吞吐量完成522萬(wan) 噸,同比增長14%。
“海上絲(si) 綢之路”主要依托鐵海聯運與(yu) 內(nei) 河航運。鐵海聯運積極對接“海上絲(si) 綢之路”,輻射日本、韓國、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ya) 及南北美地區,為(wei) 河南自貿區建設和開放型經濟搭建了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國際物流平台。河南的內(nei) 河航運曆史悠久,截至目前,河南省航運航道裏程已達到14589公裏,《河南省“十三五”公路和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形成與(yu) 鐵路、公路等主通道和主樞紐相連接,貫通淮河水係、長江水係等水網地區的通江達海的內(nei) 河水運發展格局。
“網上絲(si) 綢之路”主要以跨境電子商務為(wei) 載體(ti) 打造。2018年,鄭州海關(guan) 共監管河南跨境電商進出口清單95073萬(wan) 票,進出口商品總值1204億(yi) 元。其中,進口清單77143萬(wan) 票,進口商品總值1122億(yi) 元;出口清單1793萬(wan) 票,出口商品總值82億(yi) 元。
(四)民意基礎——中原崛起人心所向,經濟發展願望迫切
曆史上,以河南省為(wei) 主體(ti) 的中原地區長期作為(wei) 全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南宋以後,隨著政治中心的遷移,以及自然災害、戰亂(luan) 頻發,河南省的經濟發展速度趨於(yu) 平緩。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勝階段的偉(wei) 大勝利,是河南全省人民的奮鬥目標;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xing) 、富民強省,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願。
2019年習(xi) 近平在河南考察調研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充分體(ti) 現習(xi) 近平和黨(dang) 中央對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河南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關(guan) 心厚愛,凝聚了民心、鼓舞了鬥誌,對河南的發展具有重大裏程碑意義(yi) 。河南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把習(xi) 近平在河南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與(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關(guan) 於(yu) 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結合起來,勠力同心、奮勇爭(zheng) 先,為(wei) 譜寫(xie)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li) 篇章打下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五)後發優(you) 勢——大量的成熟自貿區建設經驗可供借鑒
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於(yu) 2013年掛牌之後,經過4次擴容,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1+3+7+1”的新格局。
6年來,國務院集中複製推廣共5批、合計106項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向各地印發了共3批、合計43個(ge) “最佳實踐案例”以供借鑒,各部門自行複製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達53項。這些試點經驗中涉及不同領域和類型,其中投資便利化涉及81項,貿易便利化64項,金融開放創新23項,事中事後監管34項。因此,對於(yu) 河南自貿區建設來說,有大量成熟的建設經驗可資借鑒。
三、國內(nei) 自貿區典型製度創新啟示
(一)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
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創新點在於(yu) 全麵集成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已有成果,發揮“標準地”、承諾製、代辦製等改革的疊加效應,發揮自貿試驗區的製度創新優(you) 勢,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you) 、群眾(zhong) 和企業(ye) 獲得感最強的“浙江高地”和企業(ye) 投資項目審批管理便利化的“全國標杆”,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浙江自貿區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踩下發展“油門”,大膽創新製度、機製,撬動自貿區產(chan) 業(ye) 風生水起。以保稅油錨位調度、引航申請等流程“最多跑一次”為(wei) 例,在改革之前,一票保稅燃料油的業(ye) 務涉及多個(ge) 部門的多個(ge) 程序,一票保稅燃料油的加注時間在24小時以上,企業(ye) 需要在供油前後跑4次審批窗口,遞交24張紙質單證。2017年12月,舟山市成立保稅油供應調度服務中心,在保稅油錨位調度、引航申請等流程實現“最多跑一次”,隻需要“一口受理”即可在12小時之內(nei) 完成一票業(ye) 務,讓每噸燃料油的成本平均降低了50元左右。
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推進企業(ye) 投資項目審批管理便利化,基於(yu) 自貿區企業(ye) 投資項目準入、審批、監管的全過程管理和服務,實行企業(ye) 投資項目清單管理製度,實行“標準地”製度,全麵推行承諾製改革,全麵推行網上審批,實行政府代辦製,深化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加強信用監管製度。
(二)深圳市海關(guan) :創新跨境電商監管
深圳市海關(guan) 推進貿易便利化,創新跨境電商監管舉(ju) 措的核心內(nei) 容是五個(ge) “兩(liang) ”,也被稱為(wei) “五兩(liang) 撥千斤”,即“兩(liang) 步申報、兩(liang) 輪驅動、兩(liang) 段準入、兩(liang) 類通關(guan) 和兩(liang) 區優(you) 化”。
兩(liang) 步申報是深圳海關(guan) 主動適應國際貿易特點和安全便利需要所采取的一項重要通關(guan) 改革措施。“兩(liang) 步申報”將申報進口過程分成兩(liang) 步:第一步,企業(ye) 憑提單上簡單的主要信息先完成概要申報,可先提離貨物。第二步,在運輸工具申報進境起14日內(nei) 完成完整申報,並補充提交滿足稅收征管、海關(guan) 統計等所需相關(guan) 信息和單證,按規定完成稅款繳納等流程。兩(liang) 步申報大幅減少了貨物提離前的通關(guan) 環節,提高了通關(guan) 時效,節省了集裝箱碼頭費用。
兩(liang) 輪驅動是以隨機抽查掌控風險防控覆蓋麵,以精準布控靶向鎖定風險目標,構建隨機抽查與(yu) 精準布控協同分工、優(you) 勢互補的風險統一防控機製。一是實施科學隨機抽查,形成覆蓋全麵、評估客觀、震懾有力、規則相對穩定的隨機抽查模式。二是提升精準布控水平,建立實現精準打擊的風險布控規則。
兩(liang) 段準入是指現場監管的製度,是將進口貨物準予提離口岸監管作業(ye) 場所視為(wei) 口岸放行,以口岸放行為(wei) 界,根據“是否允許貨物入境”和“是否允許貨物進入國內(nei) 市場銷售或使用”,分段實施“準許入境”“合格入市”監管。通過“兩(liang) 段準入”模式的改革,可將涉及商品檢驗類的貨物更快提離、更快通關(guan) ,降低企業(ye) 倉(cang) 儲(chu) 成本。
兩(liang) 類通關(guan) 是逐步將郵寄、快遞、跨境電商納入全國通關(guan) 一體(ti) 化,針對郵寄、快遞物品及該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貨物,統一規範通關(guan) 模式,形成貨運渠道和寄遞渠道兩(liang) 類通關(guan) 。根據寄遞渠道特點,設置差異化申報要求,簡化申報項目,同時將布控查驗指令直接作用於(yu) 生產(chan) 分揀線,實現自動挑揀查驗目標。
兩(liang) 區優(you) 化的主要思路是優(you) 化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guan) 監管製度,發揮試驗田作用。其主要實現方式是電子賬冊(ce) 和卡口的雙優(you) 化,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內(nei) 的企業(ye) 試點取消工單核銷和單耗管理,探索創新服務貿易海關(guan) 監管製度。
(三)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ye) 合作區:四個(ge) “跨境”創新金融服務
產(chan) 業(ye) 金融創新是深圳前海的一個(ge) 特點,依托前海市場合作定位,這幾年在金融創新方麵,前海基本上逐漸形成了深港之間的跨境金融工程,形成了一個(ge) 有一定特色的技術創新體(ti) 係。
很多企業(ye) 在前海能夠開展一些其他地方開展不了的金融方麵的業(ye) 務。總的可以歸納為(wei) 4個(ge) “跨境”。第一個(ge) 是跨境雙向貸款融資。2013年1月,前海在全國率先落地的跨境人民幣貸款,即在前海注冊(ce) 的企業(ye) 可以去香港的銀行貸款,這大大有利於(yu) 企業(ye) 的融資。第二個(ge) 是跨境本外幣資金池,允許一些跨國企業(ye) 調集境內(nei) 和境外的資金,這有利於(yu) 一些跨國公司調劑境內(nei) 外資金。第三個(ge) 是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前海自貿區跨境雙向股權投資涵蓋兩(liang) 方麵內(nei) 容,一方麵,根據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QFLP)相關(guan) 實施辦法,允許合格境外機構將境外資金投資於(yu) 境內(nei) 私募股權基金市場,對國內(nei) 非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另一方麵,根據合格境內(nei) 投資者境外投資(QDIE)相關(guan) 實施辦法,允許境內(nei) 投資者在境內(nei) 募集資金對境外企業(ye) 進行股權投資。跨境雙向股權投資是前海自貿區重要的金融創新,QFLP試點政策有助於(yu) 港澳地區人民幣資金回流至境內(nei) ,打通區內(nei) 尚未成熟的未上市企業(ye) 的融資通道,加快區內(nei) 企業(ye) 的成長,而QDIE試點政策則有助於(yu) 境內(nei) 人民幣資金投放至海外市場。第四個(ge) 是跨境資產(chan) 轉讓。前海自貿區跨境資產(chan) 轉讓業(ye) 務創新主要有三方麵:一是率先打通了境外資金投資於(yu) 境內(nei) 不良資產(chan) 、保理資產(chan) 、租賃資產(chan) 的渠道;二是交易資產(chan) 以人民幣計價(jia) ,資金通過離岸人民幣形式回流境內(nei) ,有利於(yu)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資本項目的逐步開放;三是通過不良資產(chan) 的轉讓可以分散銀行風險,同時通過引進境外較低成本資金,有利於(yu) 推動融資租賃企業(ye) 以及保理公司的發展。
(四)重慶市自貿區: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經驗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是中國、新加坡兩(liang) 國根據新形勢的需要,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框架下共同提出的具體(ti) 倡議,得到了兩(liang) 國政府和企業(ye) 的認可和支持。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於(yu) 連接“一帶”與(yu) “一路”、促進中國—東(dong) 盟互聯互通、發展中新關(guan) 係、構建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和帶動相關(guan) 省區的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yi)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將重慶與(yu) 廣西直接連通,並通過交通運輸網絡輻射四川、陝西、甘肅、貴州、雲(yun) 南等地區以及東(dong) 南亞(ya) 乃至非洲、歐洲各國。
以重慶自貿區沙坪壩板塊為(wei) 例,沙坪壩區從(cong) 無到有,推動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在自貿區政策支持下,沙坪壩區大膽創新,率先同廣西北部灣、民生輪船、中外運合作,共同組建了南向通道運營平台,通過自有資金、自找貨源的方式,於(yu) 重慶自貿區掛牌當月開通了測試班列,與(yu) 西向中歐班列(重慶)在樞紐園區實現無縫銜接,形成了“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完整閉環。國家發改委出台專(zhuan) 項規劃,西部12省市區先後加入合作機製,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重慶自貿區探索和建設陸海新通道的戰略意義(yi) 是多方麵的。一是實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機銜接。二是踐行西部大開發的具體(ti) 舉(ju) 措。三是助推重慶加快形成內(nei) 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建設。四是解決(jue) 重慶內(nei) 部貨物進出口的現實問題,增強物流成本的時效性。五是從(cong) 產(chan) 業(ye) 驅動物流發展到物流驅動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的新的探索。
四、推動河南自貿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加深學習(xi) 認識,把握自貿區建設規律
加強對內(nei) 調查研究和對外學習(xi) 交流,繼續借鑒國內(nei) 外自貿區建設成功經驗,與(yu) 先進對標對表,不斷深化對自貿區建設規律和路徑的研究認識。在河南自貿區的建設過程中,擁有大量真實、鮮活的案例可供借鑒,要充分借鑒全國推廣複製的200多項製度創新成果,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擁有的優(you) 勢,掌握和利用自貿區建設的規律,揚長避短,從(cong) 體(ti) 製機製、開放領域、監管機製、金融創新、航空經濟、交通樞紐等方麵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河南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
(二)結合河南省情,不斷推進製度創新
要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打造製度創新高地。要深化行政管理體(ti) 製改革,在以下3個(ge) 方麵發力:第一,繼續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深化放管服結合,在已有的省級經濟社會(hui) 管理權限下放的基礎上,適時調整和增加權限目錄。做好省級下放權限的具體(ti) 銜接工作,確保省級下放權限的實施效果。推進完善行政審批信息平台建設,減少審批時限,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建立“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的新模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推廣企業(ye) 投資項目承諾製,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壓縮企業(ye) 投資項目落地時間,並建立投資項目事前事後監管工作機製。第二,深化商事登記製度改革。繼續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製度,擴大涉企證照整合範圍。探索建立“容缺後補”登記製度,簡化辦理流程,完善配套設施,強化監督落實。破解企業(ye) 注銷難的現象,探索簡易注銷登記機製,簡化程序材料,打通信息壁壘,縮短注銷周期,降低退出成本,強化信用管理。第三,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麵清單製度。堅持權責一致原則,建立動態管理和跟蹤機製,適時調整與(yu) 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厘清政府和市場角色定位和權責邊界,在河南自貿區各片區推行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設立準入標準,確保企業(ye) 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以外的領域和行業(ye) 。
(三)完善多式聯運,加速陸海網空協同發展
持續推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si) 綢之路協同發展,加速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充分發揮地處中原腹地的區位優(you) 勢,不斷完善現代多式聯運體(ti) 係。第一,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銜接。加強港口、鐵路、公路貨運樞紐的對外專(zhuan) 用通道建設,構建能力匹配的集疏運通道,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係統建設。重點建設專(zhuan) 業(ye) 化的集裝箱和半掛車多式聯運中轉中心,加快實施大宗散貨集裝箱多式聯運,積極發展卡車航班、甩掛運輸和智能托盤,推進中部地區機場“空空聯運”走廊建設,發展鐵海聯運、公鐵聯運、陸空聯運,提升射線通行能力。第二,推進國家級內(nei) 陸“無水港”示範區建設。加強鄭州與(yu) 港口運營商、鐵路運營商的合作,設置“無水港”海關(guan) 、檢驗檢疫等部門,提升“門—站”集貨和“站—門”分撥時效及質量,吸引貨代、船代和船公司在“無水港”內(nei) 設立分支機構,簡化中轉手續,降低中轉成本,提高國際貨物的中轉能力。努力拓展“無水港”業(ye) 務量,打造麵向日韓、中亞(ya) 、歐洲市場最直接的海鐵聯運大通道。第三,創新多式聯運組織模式。建立健全綜合交通運輸協調領導機製,加快建立多式聯運運營組織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按照多式聯運運作要求設計快速中轉作業(ye) 流程,提高多式聯運一體(ti) 化運營能力。推動建立以多式聯運樞紐和信息係統為(wei) 組織平台的資源整合模式,促進多式聯運服務和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跨界融合和聯動發展。第四,統一規範多式聯運服務規則。支持航空港和國際陸港建立多式聯運服務規則並進行示範應用,鼓勵鄭州國際陸港公司、中鋁物流鄭州公司在中歐班列(鄭州)、大宗物資多式聯運方麵製定企業(ye) 標準,為(wei) 製定行業(ye) 標準和國家標準奠定基礎。加強鐵路、公路、水路和民航運輸在一體(ti) 化組織中的貨物交接、信息共享、責任劃分等方麵的製度對接和統一規範,提高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標準規範銜接水平。
(四)提升宗旨意識,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推動政務服務從(cong) 政府供給導向向群眾(zhong) 需求導向轉變,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積極建設數字化、智慧型、服務型政府。河南推進自貿區建設、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過程中,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推進綜合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是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機製。河南自貿區各片區的相關(guan) 部門應站在企業(ye) 的視角考慮問題,想企業(ye) 所想,急企業(ye) 所急。探索“三個(ge) 零”服務模式,即“零收費”,取消一切沒有法律依據的行政收費;“零罰款”,建立不以罰款為(wei) 主要手段的行政管理方式;“零跑腿”,推進和完善政務服務網絡平台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二是優(you) 化政府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推進和完善智慧政務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實現企業(ye) 注冊(ce) 登記、企業(ye) 申報事項、行政審批過程無紙化,為(wei) 入駐企業(ye) 提供更加便利、高效、規範的政務服務,推進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創新管理手段和工作方式,合並重複的事項和程序,減少不必要的事項和程序,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完善激勵機製,建立健全自貿區工作考核管理辦法,充分調動自貿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強化問責機製,接受社會(hui) 監督。不斷完善自貿區各項規章製度,將責任明確到單位和個(ge) 人。建立長效問責機製,對損害國家形象、入駐企業(ye) 合法權益和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行為(wei) 進行嚴(yan) 格問責。認真接受社會(hui) 各界的監督,主動公開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公開的相關(guan) 事項,及時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問題,認真整改問題事項。
(課題組主持人:袁凱聲 杜學霞 課題組成員: 宋淑芳 張柏林 李寧 付彥鬆 楊啟坤 夏妍 侯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