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拓創新思維發展開放型經濟 構建內陸開放高地

《中原智庫》(2020)   河南省社科聯課題組2021-01-20

新時代的開放,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開放,是高質量導向下的開放;新時代的開放,開放理念、開放布局、開放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men) 必須準確把握開放的趨勢性變化和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好“開”與(yu) “放”、“質”與(yu) “量”、“內(nei) ”與(yu) “外”、“進”與(yu) “出”的關(guan) 係,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從(cong) 求新上著眼、在爭(zheng) 先上落筆,做到統籌兼顧、綜合施策。  

一、明確戰略方向  

第一,要以“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統領,全麵融入和深耕“一帶一路”市場。“一帶一路”是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總抓手,也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舉(ju) 措。河南對外開放要在全國“一帶一路”大框架下謀劃,我們(men) 的“四條絲(si) 路”要與(yu) “一帶一路”有效對接,“米”字形高鐵網要與(yu) “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從(cong) 而使古老的絲(si) 綢之路重現河南人繁忙的身影,實現“陸權回歸”。要大力推動民航、鐵路、公路“三網融合”,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國際陸港)“四港聯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要以更加主動的姿態麵向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通過高層次、多維度的開放合作,建設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帶動高水平開放發展。要充分發揮區位、交通、政策疊加等多重優(you) 勢,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化綜合性的集疏運體(ti) 係,大力推進樞紐設施、樞紐產(chan) 業(ye) 和城市功能融合發展,引導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和信息流等高端經濟資源要素向河南省聚集、融合,並產(chan) 生放大、擴散效應,把樞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競爭(zheng) 優(you) 勢,助推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  

第二,要深度推進“四路協同”。近年來,河南形成的陸上、空中、網上、海上四條“絲(si) 綢之路”在全國獨具特色。我們(men) 還要借鑒全國各地經驗,深度拓展經營“四條絲(si) 路”:“陸上絲(si) 綢之路”要擴大中歐班列貨物集散範圍,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運營水平;積極學習(xi) 新疆、西安、四川、重慶等地的做法,以更多的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優(you) 惠政策支持,全麵提升中歐班列(鄭州)的運行質量和規模,進一步開通鄭州到歐洲其他國家與(yu) 東(dong) 南亞(ya) 各國的新線路,提高全省經濟與(yu) “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相互融合度。“空中絲(si) 綢之路”要增強輻射力和影響力,充分發揮鄭州“天下之中”的區位優(you) 勢,加快建設鄭州機場第三條最具特色的貨運專(zhuan) 門跑道,擴充鄭州航空港的貨運優(you) 先優(you) 勢,搭建全球高端貿易的橋梁;積極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建設,做大做強鄭州—盧森堡亞(ya) 歐國際航空物流“雙樞紐”。“網上絲(si) 綢之路”要進一步提升通關(guan) 服務水平,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推動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建設;不斷創新體(ti) 製機製,以“1210”模式進一步完善功能為(wei) 支撐,力爭(zheng) 讓鄭州“中大門”的政策開放紅利惠及全省更多地方,把當代“萬(wan) 國博覽會(hui) ”開到更多百姓家門口。“海上絲(si) 綢之路”要建設海鐵聯運國際國內(nei) 大通道,與(yu) 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相銜接,推進內(nei) 河水運與(yu) 沿海港口無縫對接等。總之,要把“四路”建設作為(wei) 一個(ge) 有機整體(ti) ,統籌推進、市場運作,並強化政策互通、設施聯通、信息共享、服務聯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攜手並進的良好態勢。  

第三,要抓好龍頭,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帶動開放全局。要做強鄭州這個(ge) “脊梁”,主要體(ti) 現在:充分發揮鄭州交通樞紐優(you) 勢,加快開放平台國際化;發揮城市後發優(you) 勢,加快城市形態國際化;發揮要素稟賦優(you) 勢,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國際化;發揮中原文化資源優(you) 勢,加快推進文化交流國際化;發揮敢幹肯幹的精神,加快營商環境國際化;發揮“綠城”基礎優(you) 勢,推進人居環境國際化,以國際化為(wei) 引領加快鄭州高質量發展。要擦亮城市名片,做好“動”“靜”文章,做強“樞紐”、扮靚“黃河”,打造屬於(yu) 自己的“勢”。在建設中,要堅持規劃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朝著建設“三中心一樞紐一門戶”的目標紮實邁進,展現國家中心城市的擔當作為(wei) 。要加快推動“米”字形廊道上的節點城市參與(yu) 到鄭州核心功能體(ti) 係分工,推動中西部地區成為(wei) 鄭州市廣闊的經濟腹地。要積極創造條件,在中國(河南)自貿區的基礎上申建河南自由貿易港,以進一步強化河南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互通,提升河南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  

第四,要大力推進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結合河南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與(yu) 貿易比較優(you) 勢,著力圍繞大項目開展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一方麵要篩選“一帶一路”沿線與(yu) 河南省存在合作潛力和合作優(you) 勢的國家,實施重點開拓,深度挖掘。另一方麵要精選省內(nei) 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點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積極引導,形成示範,著力打造一批互利共贏的“雙向”投資重大項目。要以市場機製為(wei) 導向,推進商業(ye) 化運作模式,重點堅持市場化導向,爭(zheng) 取較高的投資回報。要堅持既“走出去”也“引進來”。在“引進來”方麵,要總結推廣鄭州市引進富士康科技工業(ye) 園的經驗,著力前瞻性謀劃,在“備課”上下足功夫,追求多層次間協調和多目標間平衡,采用柔性措施,以情感、以真誠助推合作。在“走出去”方麵,要總結推廣宇通公司的“古巴模式”,既全流程“走出去”,又全方位市場再構建;對“走出去”建設“工業(ye) 園區”和“經貿園區”的企業(ye) 要加大支持力度。要善用藤蔓向四麵八方延伸的“地瓜理論”,鼓勵支持優(you) 勢企業(ye) 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購買(mai) 資源礦山、投資建廠、收購股權、承攬工程,總結推廣洛陽鉬業(ye) 的經驗。要在穩住貨物貿易的同時,大力發展對外商務、運輸、旅遊、教育、勞務輸出等服務貿易,積極吸收利用外資,擴大對外投資。  

第五,要超前謀劃打造EWTO鄭州總部。EWTO(世界電子貿易組織)是一種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新組織,其作用是可以促進、組織和協調發展國際電子商務貿易的新業(ye) 態和新模式,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彰顯著爆發力、生命力和競爭(zheng) 力。但EWTO並不是要替代WTO,而是與(yu) WTO一起更好地促進國際貿易的均衡、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河南在積極對接和融入“一帶一路”的同時,應充分借鑒聯合國紐約總部、達沃斯論壇“博鼇論壇”、烏(wu) 鎮“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永久會(hui) 址”的思路、經驗和做法,建設EWTO鄭州總部。這是將來河南對外開放的一個(ge) 戰略製高點,對於(yu) 鄭州引領區域發展、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代表國家形象、服務國家戰略,特別是對擴大河南對外開放、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促進跨境電商長足發展、打造鄭州國際商都、引領全球貿易規則製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二、打造平台通道  

第一,加強交通設施建設,把區位和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交通運輸作為(wei) 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影響著企業(ye) 區位選擇、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區域和城市興(xing) 衰。要構建以國際航空、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wei) 主體(ti) 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ti) 係,建成輻射全國、鏈接世界、服務全球的國際綜合樞紐。要依托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強化與(yu) 海港功能對接,促進多港聯動發展;依托鐵路、民航幹線運輸通道,完善提升現有鄭州機場、鄭州東(dong) 站、鄭州站客運樞紐功能,加快建設鄭州南站高鐵客運樞紐,實現4個(ge) 樞紐無縫化銜接。要統籌推進鐵路、公路、航空和網上“四路”建設。深化鄭州和盧森堡“空中絲(si) 路”戰略合作,優(you) 化通航點布局,加密國際貨運航線航班,推動新開洲際客運航線;推進“中歐班列(鄭州)+”建設工程,加密往返班次,拓展新的線路,推進河南省區域中心城市及其他有條件的省轄市建設中歐班列(鄭州)貨物集散中心;開通至國內(nei) 主要港口的海鐵聯運班列,推動內(nei) 河水運與(yu) 沿海港口無縫銜接,全麵對接“海上絲(si) 綢之路”。  

第二,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加快構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網絡體(ti) 係。信息網絡是推進開放發展的神經係統,河南要按照國家信息化和“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加快建成區域互聯網交換中心和連接國際通信出入口的高速通道,打造通達世界、國內(nei) 一流的現代信息通信樞紐。要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工業(ye) 化深度融合,建設高速便捷無線接入網、大容量智能骨幹傳(chuan) 輸網、海量數據處理係統,大規模部署和商用下一代互聯網,加快5G商用步伐,推進與(yu) 公眾(zhong) 通信網、廣播電視網業(ye) 務互聯。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chan) 業(ye) 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ti) 係等方麵的作用。要加快建設引進大數據公共服務平台,完善應用服務網絡,加快政府數據開放,擴大行業(ye) 應用,建設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加快構建以互聯網為(wei) 基礎的平台化、分布式、智慧化社會(hui) 治理信息係統,聚焦網絡強省建設,實施一批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項目。要積極推進千兆城市建設,持續實施鄭州直聯點提升工程,加快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二期、中國移動(河南)數據中心一期等重點項目建設,鞏固提升河南信息集散中心和網絡交換樞紐地位。要重點圍繞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創業(ye) 創新、先進製造、現代農(nong) 業(ye) 、金融創新、便民服務等領域,以及環境、交通、養(yang) 老、醫療等方麵,全麵拓展互聯網與(yu) 各領域融合的廣度與(yu) 深度,推動河南成為(wei) 國內(nei) “互聯網+”發展熱點地區。  

第三,加強通道支點建設,進一步提升開放平台優(you) 勢和功能。在新亞(ya) 歐大陸橋東(dong) 段經濟走廊上,河南鄭州、洛陽、開封等一批區域中心城市都是其重要節點,基礎設施良好。河南要進一步加強支點建設,發揮各類口岸作用,建設海外倉(cang) 及物流分撥中心。要圍繞“四港”建設打造國家航空、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貨運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建設多式聯運集疏中心,努力實現航空、鐵路、公路、海運一票通關(guan) ,不斷擴大貨運覆蓋麵,把河南建成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內(nei) 陸型國際物流中心。要加快完善公鐵、鐵海、陸空、空鐵聯運服務規則,加強運輸箱體(ti) 、安檢標準、操作流程、數據信息、管理體(ti) 製等標準銜接,建設全省統一的多式聯運運營服務平台。要創新“卡車航班”運營模式,建設高效共享的卡車集散網絡。大力發展物聯網和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推進航空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快遞物流、供應鏈物流、智慧物流等產(chan) 業(ye) 建設,推進建成東(dong) 聯西進的陸路物流通道。要不斷深化大通關(guan) 改革,推動通關(guan) 與(yu) 物流“並聯”作業(ye) ,推行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實施無紙化審批、聯網核放等便利通關(guan) 措施,大幅壓縮通關(guan) 流程和辦理時限。要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guan) 機構與(yu) 河南省深度合作、結果互認,進一步做大做強鄭州—盧森堡航空“雙樞紐”,提升中歐班列運營水平,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推動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建設等。  

第四,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促進創新要素開放合作。堅持以集群、創新、智慧、綠色發展為(wei) 方向,以創新能力發展為(wei) 第一動力,加快實施產(chan) 業(ye) 聚集區提質轉型創新工程,不斷增強創新發展、基礎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務管理等能力。要加快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以國家級高新區為(wei) 核心,統籌創新空間布局,積極推廣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政策,探索建立創新資源統籌協調發展、技術轉移轉化、科技創新與(yu) 資本對接、人才服務工作等新機製,將示範區建設成為(wei) 體(ti) 製機製改革先導區、開放創新技術轉移集聚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先行區和創新創業(ye) 生態示範區。要充分發揮示範區的開放合作與(yu) 創新優(you) 勢,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為(wei) 重點,建立健全技術轉移體(ti) 係,形成跨區域、跨領域、跨機構的技術流通與(yu) 轉化新格局,為(wei) 擴大開放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要加強與(yu)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合作。積極融入中國與(yu) 中東(dong) 歐“16+1國際合作”網絡,促成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示範區落地轉化;加快中外科技城、物理研究院等重點合作項目建設;支持國家科研院所、“雙一流”高校、中央企業(ye) 所屬研究機構等在示範區設立分支機構或共建新型高端研發平台;加快鄭洛新·中關(guan) 村雙創基地建設,探索建立常態化的合作機製。要加強各類引智平台建設。紮實開展海外名校英才回歸、海外智力中原行活動,吸引一批戰略性科技創新領軍(jun) 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來豫發展;加快引進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和特色學科,辦好中外合作辦學;加大高校研究院、人才培養(yang) 基地、技術研究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力度,賦予新型研發機構相關(guan) 方麵的自主權;建立與(yu) 國家級研發機構合作機製,建設國家級高端研發平台;建立完善省科研設施與(yu) 儀(yi) 器共享服務平台,推動資源開放共享。要加強技術創新開放合作。推進中外產(chan) 業(ye) 園國際合作產(chan) 業(ye) 園建設,積極爭(zheng) 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際合作項目;高水平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積極開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推動優(you) 勢產(chan) 能、優(you) 質裝備、適用技術輸出,鼓勵和引導“走出去”企業(ye) 返程投資等。  

三、建立支撐體(ti) 係  

一是政策支撐體(ti) 係。要認真梳理、整合國家對於(yu) 促進“一帶一路”倡議、中部地區崛起和河南承擔的國家發展戰略中有關(guan) 擴大對外開放給予的優(you) 惠政策、先行先試權等,予以深入研究,建立形成一套具有河南內(nei) 陸開放高地特色的大開放優(you) 惠政策體(ti) 係,同時要對這些優(you) 惠政策用好、用足、用活。要研究製定吸引國外企業(ye) 地區總部或功能性機構落戶的大力度鼓勵支持政策,完善和嚴(yan) 格執行外商投資負麵清單製度,減少或者取消外商投資準入,推進貿易便利化,縮短辦證、許可獲批時間,完善進出口通關(guan) 、審價(jia) 、征稅等便利化措施,吸引跨國公司在鄭州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性機構,鼓勵在河南投資的跨國公司增資擴股、擴大投資規模。要建立貿易轉型升級機製,拓展外貿載體(ti) 與(yu) 方式,培育新的外貿業(ye) 態和功能,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利用外資方式多樣化,鼓勵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及物流、商貿、旅遊、醫療、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服務業(ye) 產(chan) 業(ye) 。  

二是科技支撐體(ti) 係。要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wei) 平台,大力引進和建設國內(nei) 外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推動產(chan) 學研政金創新鏈協同發展,發展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經濟,建成國家重要的創新創業(ye) 中心。要強化外部創新資源輸入和整合,在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汽車等產(chan) 業(ye) 保持持續的領先能力,在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領域通過品牌和營銷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向中高端轉化,在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形成新的優(you) 勢。要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科技園區等平台,構建“政、產(chan) 、學、研、金”等多部門參與(yu) 的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聯盟,推動創新型經濟快速發展。要大力引進龍頭型企業(ye) 、關(guan) 鍵技術企業(ye) 和創新人才團隊,強化與(yu) 國際和沿海地區創新資源、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合作,大力研發前沿產(chan) 品、終端產(chan) 品、空白產(chan) 品,推動企業(ye) 由原料供給向精細生產(chan) 轉變、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單打獨鬥向協同作戰轉變,推動形成原有產(chan) 業(ye) 集群做強、新型集群培育做大和區域集群協同發展格局,不斷增強河南省在裝備製造、食品、新型材料、電子、汽車等產(chan) 業(ye) 集群的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要加大創新投入,努力攻克一批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  

三是人才支撐體(ti) 係。要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wei) 開放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引進、培訓、培養(yang) 、鍛煉等途徑,形成一支領導開放的幹部隊伍、主導開放的企業(ye) 家隊伍、推動開放的人力資源隊伍。要統籌實施重大人才工程,結合各類開放平台的體(ti) 製機製創新,在引才蓄能、養(yang) 才培能、聚才擴能上下功夫,重點引進培養(yang) 一批熟悉國際商務、金融、物流、法律、財務等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建設麵向國際化的人才服務體(ti) 係,改善外籍人才居留與(yu) 通關(guan) 政策,製定企業(ye) 引進緊缺人才支持政策,鼓勵海外留學生來河南入學、創業(ye) 就業(ye) ,建立跨地區、跨行業(ye) 、跨體(ti) 製人才流動機製,實現人才在河南的充分利用。采取有力措施,重點吸引國際國內(nei) 頂尖大學的分支機構落地,搶抓國家布局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ti) 係的機遇,製定實施覆蓋科研生涯各階段的人才引進計劃。同時要為(wei) 人才幹事創業(ye) 提供優(you) 質的服務環境,使人才願意來、留得住、能出彩。注意加強城鎮居民就業(ye) 培訓和農(nong) 民工勞動技能培訓,培育出一大批懂技術的產(chan) 業(ye) 工人,把高素質勞動者作為(wei) 吸引外來企業(ye) 、增強投資者信心的品牌來打造。  

四是考核保障體(ti) 係。要樹牢鮮明的工作導向、用人導向,鍛造過硬本領,不斷提高運用國際規則、開拓創新、服務協調的能力。要統籌實施重大人才工程、鄉(xiang) 情引才工程,在引才蓄能、養(yang) 才培能、聚才擴能上下功夫,強化人才保障,努力開創高水平開放新局麵。要建立健全考核評價(jia) 製度,諸如運行機製、政策扶持機製、工作機製、預警機製、信息公開機製、監管機製、績效評估機製等,進一步建立健全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完善大開放的目標考核、評價(jia) 、激勵和約束體(ti) 係,明確考核範圍、考核對象和獎懲措施,真正達到以考核促開放,以考核促發展的目的。要創新管理機製、招商引才機製、要素保障機製,激發強大的開放活力。  

四、強化自我優(you) 勢  

第一,要強基礎。首先,要高質量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際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等“五區”,加快推進鄭州市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推動航空經濟、跨境電商、口岸經濟、數字經濟、平台經濟、服務外包等產(chan) 業(ye) 發展,將其建成具有強大輻射帶動作用的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中心。要加大推進政策、人才、科技、資本、資源等要素在“五區”之間形成互動聯動格局和優(you) 勢疊加效應,充分發揮其戰略開放平台作用。其次,要在發展中高端產(chan) 業(ye) 上狠下功夫。站位全國開放發展30版本的時代高度,整合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資源、創新資源和金融資源,集中力量把河南省已經有一定發展優(you) 勢的智能手機、中鐵盾構、許繼電氣、宇通客車、森源重工、金剛石製品、數控機床等產(chan) 業(ye) 進一步做大做強,真正讓代表中原品牌的中高端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外市場形成更大優(you) 勢。再次,要大力實施“名品”“名企”“名家”三名戰略工程。“名品”工程重點是在電子信息、服裝服飾、食品、現代家居、文化旅遊、健康養(yang) 老等消費品和服務業(ye) 領域,發展一批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端產(chan) 品,打造一批品牌“航母艦隊”。“名企”工程重點是鼓勵河南省龍頭企業(ye) 發展總部型經濟,積極引進世界500強的區域總部和中國500強等國內(nei) 外知名企業(ye) 的總部,支持龍頭企業(ye) 實施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形成一批跨國公司。“名家”工程重點是實施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中小企業(ye) 培訓工程,培育熟悉國際國內(nei) 市場、精通現代企業(ye) 管理、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ye) 能力、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的知名企業(ye) 家隊伍。  

第二,要堅持以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為(wei) 引領。大力引進龍頭型企業(ye) 、關(guan) 鍵技術企業(ye) 和創新人才團隊,強化與(yu) 國際和沿海地區創新資源、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合作,大力研發前沿產(chan) 品、終端產(chan) 品、空白產(chan) 品,推動企業(ye) 由原料供給向精細生產(chan) 轉變、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單打獨鬥向協同作戰轉變,推動形成原有產(chan) 業(ye) 集群做強、新型集群培育做大和區域集群協同發展格局,不斷增強河南省在裝備製造、食品、新型材料、電子、汽車等產(chan) 業(ye) 集群的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大力推動“四路協同”“五區聯動”,實現資源優(you) 化配置,鼓勵開放平台在產(chan) 業(ye) 鏈的不同環節分工協作、共生互補。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樞紐經濟。充分發揮河南省區位、交通、政策疊加等多重優(you) 勢,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化綜合性的集疏運體(ti) 係,大力推進樞紐設施、樞紐產(chan) 業(ye) 和城市功能融合發展,引導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和信息流等高端經濟資源要素向河南省聚集、融合,並產(chan) 生放大、擴散效應,把樞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競爭(zheng) 優(you) 勢,助推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  

第三,要促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聚勢勃發。要以加快發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wei) 主要載體(ti) ,加強科技資源整合集聚和開放共享,著力建設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ye) 生態示範區,支撐引領全省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要加快推動開放式創新,深化“省、部、院”合作,支持省外科研院所以及創新型企業(ye) 到河南設立技術研發機構、建立轉化基地,推進技術創新轉移,構建覆蓋全省、對接省外各類創新主體(ti) 的轉移網絡,積極探索外資研發機構納入河南區域創新體(ti) 係的方式,加快建設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研究基地。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推動生物醫藥、先進材料、機器人、儲(chu) 能和動力電池等產(chan) 業(ye) 向國內(nei) 一流水平邁進,瞄準技術變革速度快、顛覆經濟模式潛力大的重大技術,加快發展基因檢測、物聯網、智能微電網、增材製造(3D打印)、人工智能等產(chan) 業(ye) ,積極搶占產(chan) 業(ye) 發展先機,打造經濟新的增長點。  

第四,要構建開放型經濟體(ti) 係。要積極推進國際化中心城市建設,壯大國際化公司企業(ye) ,培育國際化產(chan) 業(ye) 園區,搭建國際化合作平台。要積極對接國際化市場規則,在市場準入、業(ye) 務經營、投資服務等方麵營造高度開放寬鬆的投資環境,在企業(ye) 注冊(ce) 登記、許可證授予、人才引進、融資等方麵加強與(yu) 國際規則對接,推進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的管理模式,營造公平的準入環境,吸引更多的國際性組織、國際商會(hui) 和國際經貿促進機構落戶河南。要促進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強筋壯骨,支持鋁工業(ye) 、煤化工、冶金建材等企業(ye) 到海外投資建設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營銷渠道等,全麵開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推動省內(nei) 裝備、食品等優(you) 勢行業(ye) 的龍頭骨幹企業(ye) 通過並購重組、強強合作等途徑,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構建國際營銷網絡,加快向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高端環節攀升;推動農(nong) 業(ye) 開放合作,加強與(yu) 歐美、澳大利亞(ya) 、以色列以及中國台灣等農(nong) 業(ye)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與(yu) 交流,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支持龍頭企業(ye) 走出去創建出口示範基地和海外生產(chan) 基地。  

第五,要強化區域合作。我們(men) 一方麵要加強國際合作與(yu) 交流,深度開發傳(chuan) 統市場,積極開拓新興(xing) 市場,找準交流對接點、產(chan) 業(ye) 契合點,建立高起點、寬領域、長期性的戰略協作,加大引資、引智、引技術力度。同時要加強與(yu) 國內(nei) 長三角、山東(dong) 半島、江蘇沿海、京津冀等經濟區的合作,積極承接沿海地區產(chan) 業(ye) 轉移。還要強化與(yu) 周邊區域的協作,重點推進交通體(ti) 係構建、資源開發利用、合作機製創新等方麵協作。深化區域內(nei) 部合作與(yu) 分工,建立區域合作機製,完善區域發展規劃,整合區域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統一的市場體(ti) 係,形成合理的區域分工。要緊抓全球產(chan) 業(ye) 重新布局和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全方位開放體(ti) 係的機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打造成為(wei) 與(yu) 長江中遊城市群南北呼應、共同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域和支撐全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五、創造良好環境  

第一,要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堅持以法製化政府建設促進市場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監管機製,提高行政效能,製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政府幹預市場經濟行為(wei) 和市場主體(ti) 的現象,加快建成“服務型”政府。要建設麵向開放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運營體(ti) 係,引進國內(nei) 外知名知識產(chan) 權保護運營機構,建立知識產(chan) 權運營與(yu) 交易平台,提升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和企業(ye) 處理海外知識產(chan) 權事務能力,利用信貸、質押等金融工資持續開發知識產(chan) 權運營效率。按照競爭(zheng) 中性原則、WTO不可訴補貼原則,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政策製定方麵,對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ye) 等各類市場主體(ti)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打造公平市場環境。  

第二,要大力促進現代服務業(ye) 提質增效。樹立全球視野、戰略眼光,以內(nei) 部資源嫁接外部資源,以外生力量激活內(nei) 生力量,以大市場求大發展,以大開放促大跨越。加快發展金融業(ye) ,應圍繞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加強金融業(ye) 的對外開放與(yu) 合作,以有效措施激發地方金融發展活力,加快農(nong) 村金融、消費金融、融資租賃、離岸金融等產(chan) 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全麵提升河南地方金融的發展規模和水平。結合跨境電子商務、多式聯運發展需要,借鑒自貿試驗區經驗,重點在引進境外金融機構、擴大跨境投融資等方麵推動改革創新,提升省內(nei) 金融企業(ye) 服務水平;鼓勵跨境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開展人民幣離岸金融業(ye) 務,爭(zheng) 取建立人民幣結算中心;利用鄭州商品交易所行業(ye) 優(you) 勢,擴大期貨品種、交易場地、交割倉(cang) 庫建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科技信息服務業(ye) ,抓住信息(IT)時代正在走向數據(DT)時代的曆史性機遇,加快引進國內(nei) 外龍頭電商、大數據及雲(yun) 計算服務商等,著力建設立足本省、麵向全國乃至全球的電商及雲(yun) 計算數據服務基地。  

第三,要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弘揚和傳(chuan) 播中原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提升文化軟實力,是河南“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的先行力量。在這方麵我們(men) 要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一要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利用文化交流品牌以及互辦文化節等活動,助推戲曲、少林功夫、雜技、非遺民俗等獨具中原特色文化走出去。同時,積極引進海外優(you) 秀文化藝術,拓寬河南民眾(zhong) 的知識視野和欣賞水平。二要創新文化交流方式。加強與(yu) “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需要順應媒體(ti) 融合發展大勢,創新傳(chuan) 播理念和傳(chuan) 播內(nei) 容,利用“互聯網+”中原美食文化、嵩山武術文化、洛陽牡丹文化、河南中醫文化和中原傳(chuan) 統民俗節日文化等形式,提高中原文化帶給沿線國家民眾(zhong) 的吸引力和“獲得感”,提升河南外宣品牌影響力和感召力。要加強對外文化貿易合作。以文化旅遊、演藝娛樂(le) 、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文化等業(ye) 態為(wei) 重點,共同開發文化創意產(chan) 品,探索建設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合作園區(基地)和“一帶一路”特色文創產(chan) 品聚集區。三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加快引進外部先進的創意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推進文化創意與(yu) 工業(ye) 設計、現代農(nong) 業(ye) 、休閑旅遊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動河南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  

第四,要大力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對外開放中,我們(men) 要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作為(wei) 堅實基礎,作為(wei) 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和招商引資的關(guan) 鍵點與(yu) 生命線,努力營造重商、親(qin) 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圍。要對標國際高端營商環境,打造一流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生活環境,以營商環境的優(you) 化贏得開放勝勢,從(cong) 而構築吸引企業(ye) 、人才、資金等要素的平台,改善河南人才窪地、資金窪地的劣勢。要優(you) 化辦事流程,建立起高質量現代商事登記製度、完善的事中事後監管製度以及以市場主體(ti) 首負責任為(wei) 機製的綜合監管製度。要創新通關(guan) 監管體(ti) 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營造開放融洽、親(qin) 商重商的社會(hui) 氛圍,讓投資者安心、放心、順心、省心。要完善商事製度,推進企業(ye) 注冊(ce) 電子化改革,推行企業(ye) 服務“一碼通”,貫穿行政審批,公共服務與(yu) 監管,便利企業(ye) 信息公共共享。要嚴(yan) 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嚴(yan) 格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嚴(yan) 格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高標準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高通關(guan) 效率,完善外資企業(ye) 設立商務備案與(yu) 工商登記“一口辦理”;持續提升涉外事務服務能力,讓更多外商願意來、能留下、能較快融入當地發展土壤。  

(課題組主持人:王喜成  孫建華  課題組成員:王笑楠  戴雋麗(li)   王秀芳  李瑞芳  李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