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hui) 議。全會(hui) 客觀全麵地總結了我國“十三五”時期以及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以來取得的成績,令人深感振奮、備受鼓舞、充滿信心。
一、學習(xi)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的幾點體(ti) 會(hui)
(一)對“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有了全新的認識
“十三五”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關(guan) 鍵階段。“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我們(men) 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並將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這對我國和世界來說,都是一個(ge) 奇跡。同時,麵對新冠疫情衝(chong) 擊,在中西方應對疫情的比較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和治理能力得到充分彰顯。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讓我們(men) 感受到了“中國奇跡”背後的道理、學理和哲理。
(二)對國際國內(nei) 形勢有了更加清醒的判斷
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全會(hui) 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是動蕩變革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同時也麵臨(lin)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未來形勢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但機遇和挑戰都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有時甚至是在逆風逆水中推進。這就要求我們(men) “十四五”時期要把握兩(liang) 個(ge) 大局交織震蕩、發展實踐和外部環境變化互動的新特點,以創新效率對衝(chong) 風險,化危為(wei) 機,化險為(wei) 夷;既要有憂患意識,也要有必勝信心。
(三)對奮力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全會(hui) 開啟了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前麵都是現代化的基礎,這是直接邁向現代化的一個(ge) 裏程碑。“四個(ge) 全麵”中,全會(hui) 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代替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現代化是我們(men) 未來發展的主題。我們(men) 的現代化是全麵發展、全麵進步的現代化,是物的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的統一、具有感召力和引領力的現代化。特別是“具有感召力和引領力的現代化”,主要體(ti) 現在:
一是對創新的地位有了更深的認知。全會(hui) 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現在我國技術創新、科技發展上遇到了很多“卡脖子”問題,如果不能在科技上自立自強,我們(men) 就無法建成創新型國家。
二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men) 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
三是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全會(hui) 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把文化建設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視人民群眾(zhong) 精神家園的建設,指出既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要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學習(xi) 貫徹全會(hui) 精神需要把握的幾個(ge) 關(guan) 鍵
(一)學習(xi) 領會(hui) 全會(hui) 精神必須與(yu)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相結合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與(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高度契合、一脈相承,也必將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下變為(wei) 現實。因此,學習(xi) 領會(hui) 全會(hui) 精神,必須與(yu)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緊密結合。要通過學習(xi) 全會(hui) 精神,深刻體(ti) 會(hui) “八個(ge) 明確”和“十四個(ge) 堅持”,深刻領悟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xi) 近平外交思想和習(xi) 近平強軍(jun) 思想。
(二)學習(xi) 領會(hui) 全會(hui) 精神必須高度重視加快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yu) 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是當前我們(men) 麵臨(lin) 的最重要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學習(xi) 領會(hui) 全會(hui) 精神必須把握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
公報中出現最多的字是“新”,其次是“高”。對於(yu) “新”的把握,不僅(jin) 是“十四五”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的六個(ge) “新”,更要把握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的新發展理念。“高質量”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特點。對於(yu) “高”的把握,主要是高質量發展,如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高標準市場體(ti) 係、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等。另外,形成新型工農(nong) 城鄉(xiang) 關(guan) 係、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相結合、走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等,都體(ti) 現了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四)學習(xi) 領會(hui) 全會(hui) 精神必須深刻把握以人民為(wei) 中心這個(ge) 核心和主線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2035年遠景目標,根本目的都在於(yu)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體(ti) 現了“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jia) 值旨歸。學習(xi) 貫徹全會(hui) 精神,必須準確把握貫穿其中的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理念,深刻體(ti) 味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內(nei) 涵要求,牢記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宗旨情懷,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社科界要在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全會(hui) 精神上持續發力
社科界是宣傳(chuan) 思想文化戰線的重要力量。要把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全會(hui) 精神作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原原本本學、係統深入學、結合實際學,把學習(xi) 成果轉化為(wei) 推動社科事業(ye) 發展的實際成效,在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曆史征程中貢獻社科力量。
(一)要在學習(xi) 領會(hui) 上下功夫
複興(xing) 偉(wei) 業(ye) 起宏圖。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勝利召開,對於(yu) 激勵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昂揚鬥誌、團結一心,奮力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要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先學一步、學深悟透;要把全會(hui) 精神作為(wei) 支部“三會(hui) 一課”的重要內(nei) 容,組織全體(ti) 幹部職工認真學習(xi) ;要在全省社科界組織引導廣大社科工作者深入學習(xi) ,把中央、省委的要求做到實處。
(二)要在研究闡釋上做文章
要圍繞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的重大舉(ju) 措、“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涉及的重大問題,通過組織召開研討會(hui) 、撰寫(xie) 理論文章、在所屬期刊網站開辟專(zhuan) 欄等途徑,引導社科工作者深入研究闡釋。要加大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的研究,推動黨(dang) 的創新理論闡釋學術化、學理化、學科化;要解釋好中國奇跡背後的學理、道理、哲理;加強對經濟社會(hui) 重大問題如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問題、相對貧困問題等的研究;加強對重大曆史問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等)的研究;加強對重大國際問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研究,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與(yu) 世界的新走向等,進一步明晰社科研究的方向、目標、總體(ti) 思路、主題主線和重大任務。在首屆炎黃學高端論壇上,中國社科院三位學部委員共同倡議,推進18luck官方、鄭州大學的中原學,河南大學的黃河學,信陽師範學院的炎黃學“一體(ti) 化”進程。“十四五”時期,我們(men) 要把文化研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奮力打造中原學、黃河學、炎黃學文化研究“三位一體(ti) ”新格局。
(三)要在宣傳(chuan) 貫徹上求實效
要把貫徹落實全會(hui) 精神與(yu) 實現“三個(ge) 突破”結合起來,加快河南哲學社會(hui) 科學高地建設。要對標中央和省委要求,研究製定河南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五年規劃,在新的曆史進程中更好地發揮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培根鑄魂”作用。
(作者係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