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居民消費 暢通國內大循環

  劉濤2023-01-13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全麵促進消費。消費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中國最終消費規模有所攀升,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從(cong) 2010年的47.4%上漲至2019年的57.8%,漲幅高達10.4個(ge) 百分點。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投資、出口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趨減弱,必須進一步推動消費升級,增強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

  一、中國居民消費低迷

相關(guan) 研究表明,中國居民消費低迷,並且居民消費結構的分化現象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ge) 方麵。

  一是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有所下滑,城鄉(xiang) 消費增速差異顯著。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速為(wei) 5.5%,較2018年降低了0.7個(ge) 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與(yu) 農(nong) 村居民的消費增速差異顯著,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持續低於(yu) 農(nong) 村居民。

  二是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持續下滑,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消費的分化趨勢進一步延續。2019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wei) 8%,較2018年減少了1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年呈現出個(ge) 位數增長的低迷態勢。從(cong) 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的結構來看,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消費的分化趨勢進一步延續。2019年生活必需品(食品煙酒飲料類、服裝衣帽類與(yu) 日用品類)零售總額增速為(wei) 8%,雖然較2018年9.5%的水平略有下降,但是仍處於(yu) 較高位。而非生活必需品(體(ti) 育娛樂(le) 用品類、化妝品類與(yu) 汽車類)零售總額增速僅(jin) 為(wei) 0.3%,增速緩慢。

  三是長期內(nei) 消費處於(yu) 升級趨勢,但短期內(nei) 部分居民消費降級現象有所顯現。長期來看,中國消費結構不斷優(you) 化,從(cong) 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發展型消費轉變。1978年中國城鎮和農(nong) 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wei) 57.5%和67.7%,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wei) 29.5%,2018、2019年這一數值分別降至28.4%和28.2%。居民恩格爾係數連續3年低於(yu) 30%,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區間。中國消費結構也從(cong) 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居民服務消費占比不斷攀升。但是,部分居民消費降級的現象已經有所顯現。近年,“拚多多”等新型電商平台的迅速發展以及廉價(jia) 偽(wei) 劣商品的大量出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群體(ti) 相對較低的消費意願。

  二、中國居民消費低迷成因

導致當前居民消費持續低迷既有長期性的因素,又有近兩(liang) 年才出現的新因素。從(cong) 短期來看,中國收入分配結構的變化、居民部分所承受的高債(zhai) 務壓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都成為(wei) 抑製當前消費增速上漲的新因素。

  一是作為(wei) 消費主力軍(jun) 的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增速顯著下滑。2018年中等偏下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和中等偏上收入人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為(wei) 3.7%、3.1%和5.6%,大幅低於(yu) 2014年12.8%、12.3%和10.6%的水平。與(yu) 此同時,中等收入人群與(yu) 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漸擴大。2018年高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中等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5倍,這一數值分別比2017和2016年高出了0.16和0.22。

  二是居民部分債(zhai) 務攀升,尤其是房貸負擔加重,對消費產(chan) 生了抑製作用。中國城鎮居民購房負擔率持續攀升,截至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購房負擔率(居民購房總支出與(yu) 居民收支結餘(yu) 的比值)為(wei) 98.5%,連續4年超過了90%,更是比1998年的水平提高了近80個(ge) 百分點。理論研究表明,居民部分債(zhai) 務的快速攀升會(hui) 對消費支出產(chan) 生直接的負向影響。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居民消費產(chan) 生了顯著的負向衝(chong) 擊。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都出現了負增長的低迷態勢,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人們(men) 更加重視存款,加重了本就較高的預防性儲(chu) 蓄,進一步擠占了消費空間,使得消費增長乏力。

  三、擴大居民消費的根本性舉(ju) 措

第一,進一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基礎上,更多關(guan) 注產(chan) 業(ye) 結構的升級和產(chan) 品質量的提升,製造更多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chan) 品,從(cong) 源頭上刺激居民的消費意願,釋放居民的消費活力。

  第二,全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加快提升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縮小中等收入人群與(yu) 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從(cong) 而最大限度地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刺激居民消費的提升。

  第三,減輕居民房貸負擔對消費產(chan) 生的擠出效應。可以考慮將房價(jia) 增速納入中央對地方政府的考核體(ti) 係,進一步完善房地產(chan) 調控長效機製建設。通過控製房價(jia) 的過快上漲,減輕居民背負的房貸負擔,進而增強居民的消費意願。

  第四,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加快推進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多方麵體(ti) 製機製改革,促使居民降低預防性儲(chu) 蓄,為(wei) 消費騰出更多的空間。

  第五,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為(wei) 消費者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減少消費者維權投訴數量,提高居民的消費意願。

  “十四五”期間需要我們(men) 積極提振消費,以消費結構升級為(wei) 突破口,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nei) 經濟循環,最終實現“十四五”規劃的戰略目標。

  (作者係河南理工大學財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