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丁輝俠(xia) 2023-01-13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是在即將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guan) 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hui) 議。會(hui) 議對“十三五”時期的脫貧攻堅成果進行了充分肯定。同時,會(hui) 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目標,在“民生福祉”方麵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對河南這個(ge) 人口大省而言,在精準扶貧開始時,存在貧困人口基數大和貧困發生率高的特點。2013年,河南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98萬(wan) ,居全國第三位,貧困發生率為(wei) 8.79%。精準扶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開局之初的2016年,河南省有38個(ge) 國家級貧困縣、15個(ge) 省定貧困縣和9536個(ge) 貧困村,農(nong) 村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分別為(wei) 430萬(wan) 和3.70%。到2020年2月,全省53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分別下降至35萬(wan) 和52個(ge) ,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41%。可以說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按照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在反貧困方麵,“十四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適應絕對貧困向相對貧困轉化的問題。

  一、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精準識別致貧成因極為(wei) 重要,根據河南省扶貧辦利用大數據對2018年全省貧困戶致貧原因進行的分析,因病、因殘、缺勞動力等是致貧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因病致貧人數53.7萬(wan) 人,占貧困人口比重為(wei) 51.51%;因殘致貧人數28.6萬(wan) 人,占貧困人口比重為(wei) 27.42%;因缺勞力致貧人數為(wei) 9.3萬(wan) 人,占貧困人口比重為(wei) 8.90%,三者合計占貧困人口的87.83%。其次是缺技術4.6萬(wan) 人,占比4.37%;因學致貧4.2萬(wan) 人,占比4.01%;缺資金2.5萬(wan) 人,占比2.43%;因災致貧0.7萬(wan) 人,占比0.64%;自身發展動力不足0.4萬(wan) 人,占比0.35%。同時也有兩(liang) 個(ge) 重要的現象值得關(guan) 注,一是因病因殘致貧的相對比例在上升(由2017年的72.4%上升到78.93%),二是非貧困村中貧困人口占比上升(由2017年的65.6%上升到73.0%)。這也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重要的啟示,在關(guan) 注“三山一灘”(大別山區、伏牛山區、太行山區和黃河灘區)這些重點地區的同時,要在致貧成因方麵精準施策。

  除加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外,以下幾點也非常重要:一是在健康扶貧方麵推進反貧困政策與(yu) 社會(hui) 保障政策的有效銜接,推進健康扶貧與(yu) 健康中國戰略的有效銜接;二是加大對因殘致貧群體(ti) 的關(guan) 注力度,為(wei) 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提供就業(ye) 、創業(ye) 機會(hui) ,幫助其更好地融入社會(hui) ;三是持續鞏固對因學、因技術、因缺資金致貧方麵的有效扶貧成果,如對貧困家庭孩子教育補貼、貧困勞動力的就業(ye) 培訓、貧困人員的小額貸款等有效措施可以繼續推行;四是重視貧困地區公共產(chan) 品的維護工作,道路、通信、網絡、光伏發電等基本公共產(chan) 品在精準扶貧時期進行了集中補短板,這些公共產(chan) 品都需要長期維護投入;五是重視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突發公共危機事件等致貧群體(ti) 的臨(lin) 時救助措施。

  二、做好應對由絕對貧困向相對貧困轉化的充分準備

絕對貧困主要是收入貧困,而相對貧困則強調多維貧困、物質貧困和精神貧困並存。對相對貧困人口而言,既要麵對因經濟收入低而難以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風險,又要麵對難以滿足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需要而導致持續的能力不足問題。當絕對貧困消除後,相對貧困問題治理必然提上日程。“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的脫貧評估標準實際上是向相對貧困過渡的準備。對於(yu) 人口大省河南而言,相對貧困人口的數量問題是個(ge) 重要問題。對相對貧困的關(guan) 注是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hui) 治理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是增強相對貧困群體(ti) 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舉(ju) 措。

  需要關(guan) 注以下幾個(ge) 方麵的變化。一是貧困的特點。在相對貧困時期,貧困是相對的,貧困識別是多維的,包括物質、精神、權利等方麵。二是貧困人口的分布。進入相對貧困時期,貧困人口的分布不僅(jin) 在農(nong) 村,在城市也很突出,由此社區在貧困人口識別與(yu) 管理方麵的作用突顯出來。三是貧困的成因。因病、因殘、因老致貧問題需要特別關(guan) 注。四是貧困人口的需求。不同貧困成因的群體(ti) 其需求是不一樣的,需要在精準識別成因的基礎上精準識別需求。五是貧困的治理措施與(yu) 精準施策。解決(jue) 相對貧困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十分重要,要保障相對貧困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獲得基本保障。

  三、從(cong) 更長遠和綜合的角度謀劃應對相對貧困問題

有一個(ge) 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我國和河南省都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上麵已經提到因病致貧是貧困的最重要成因,誰更容易因病致貧呢?老年群體(ti) 的現實問題就來了。如何應對和解決(jue) 老年貧困的問題?從(cong)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角度,貧困人口的現實需求創造扶貧供給,因病、因殘、因老致貧呼喚醫療健康方麵的創新。作為(wei) 人口大省,河南省有充分的醫療資源和醫療需求。是否可以借鑒國內(nei) 其他地方的健康醫療小鎮,探索打造河南省的醫療養(yang) 老綜合小鎮,將健康醫養(yang) 功能、衛生培訓功能、養(yang) 生養(yang) 老功能、生態旅遊功能、產(chan) 業(ye) 辦公功能等聚合在一起,從(cong) 養(yang) 老、醫療與(yu) 康複等方麵補民生短板與(yu) 促進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有助於(yu) 解決(jue) 周邊城鄉(xiang) 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高醫療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助於(yu) 解決(jue) 周邊城鄉(xiang) 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助於(yu) 解決(jue) 老齡化時期的養(yang) 老問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助於(yu) 增強省內(nei) 醫療科研能力,提高醫療質量水平;也有助於(yu)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高河南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係鄭州大學政治與(yu) 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