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經濟經曆了一次“壓力測試”。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意味著我們(men) 要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
受疫情衝(chong) 擊,國內(nei) 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ye) 形勢嚴(yan) 峻,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我國外部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前所未有。另外,2020年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攻堅之年、收官之年遭遇特殊時刻,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挑戰更嚴(yan) 峻、任務更繁重。
“六穩”“六保”是關(guan) 係到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大局的一項重要中心工作。做好下一步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要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認真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危中尋機、聚力攻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
一、要抓好重點行業(ye) 、重點人群的就業(ye) 工作
在“六穩”和“六保”中,就業(ye) 都放在第一位。可見,就業(ye) 作為(wei) 民生福祉所係,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保就業(ye) 是保障民生的根本,穩就業(ye) 就是穩民心,也是擴大內(nei) 需、恢複增長的關(guan) 鍵。
解決(jue) 好農(nong) 民工就業(ye) 問題。疫情前期一方麵是務工難,一方麵是招工難,後期則轉為(wei) 下遊需求下降,企業(ye) 用工需求減少。隨著複工複產(chan) 的大力推進,大部分農(nong) 民工就業(ye) 問題已經解決(jue) ,但企業(ye) 用工短缺和部分勞動者無法返崗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要人社部門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入手,建立重點企業(ye) 用工和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點對點”服務保障機製,打通返崗“堵點”,接上複工“斷點”,暢通勞動要素流動,提升供需對接效果。除此以外,還要把解決(jue) 農(nong) 民工就業(ye) 問題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ti) 係,進一步開發農(nong) 村和中小城市小城鎮的就業(ye) 潛力,加大對公共衛生與(yu) 環境保護的財政投入,在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ti) 係和促進綠色發展的同時,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就業(ye) 崗位。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是重中之重。2020年就業(ye) 季形勢複雜而嚴(yan) 峻,應屆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wan) 人,同比增加40萬(wan) 人,畢業(ye) 生人數再創新高。疫情對就業(ye) 市場造成了較大衝(chong) 擊,一方麵是龐大的應屆畢業(ye) 生規模,一方麵是因疫情不斷縮減的企業(ye) 招聘計劃。解決(jue) 應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問題,可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著手。首先,相關(guan) 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線上就業(ye) 信息服務,促進畢業(ye) 生與(yu) 用人單位的供需對接,鼓勵企業(ye) 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其中,國有企業(ye) 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hui) 責任,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e) 崗位和實習(xi) 機會(hui) 。同時,黨(dang) 政機關(guan) 、各級各類學校、其他事業(ye) 單位等也應積極拓展就業(ye) 空間,為(wei) “穩就業(ye) ”作出貢獻。其次,開拓畢業(ye) 生就業(ye) 市場,鼓勵高校畢業(ye) 生以多種方式實現靈活就業(ye) ,對於(yu) 想自主創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給予創業(ye) 指導和創業(ye) 貸款支持。另外,還可通過鼓勵畢業(ye) 生麵向基層就業(ye) 緩解就業(ye) 難題。基層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大學校,也是吸納畢業(ye) 生就業(ye) 的主陣地,“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幹部”“農(nong) 村教師特崗計劃”“三支一扶”等基層就業(ye) 項目都是年輕人大展宏圖的舞台。我們(men) 可以因勢利導,把抗疫鬥爭(zheng) 作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社會(hui) 責任教育的生動課堂和鮮活教材,引導畢業(ye) 生轉變擇業(ye) 心態,投身西部、基層等更廣闊的天地幹事創業(ye) 。
二、穩定經濟運行,關(guan) 鍵是穩住市場主體(ti)
牢固的經濟基礎是就業(ye) 問題的“底盤”,保就業(ye) 與(yu) 經濟增長有著相輔相成的關(guan) 係。沒有就業(ye) ,就談不上增長;反之,沒有增長,自然難就業(ye) 。就業(ye) 要有經濟支撐。因此,保就業(ye) 必須首先穩定經濟運行,關(guan) 鍵是穩住市場主體(ti) 。
“六保”中保市場主體(ti) ,就是要著力幫扶中小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提高中小企業(ye) 生存和發展能力。中小微企業(ye) 作為(wei) 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細胞,本身資金儲(chu) 備少、抗風險能力不足,疫情衝(chong) 擊更是讓它們(men) 雪上加霜,這也直接影響廣大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問題。此次疫情對中小企業(ye) 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有些企業(ye) 出現暫時性的經營困難,正麵臨(lin) 訂單下滑、複工率低、招工難、原材料供應不足等衝(chong) 擊。在企業(ye) 複工難、農(nong) 民工複崗難的疊加下,穩就業(ye) 麵臨(lin) 巨大考驗。
為(wei) 此,各部門要堅持常態化服務企業(ye) 機製,深入企業(ye) 走訪調研,了解企業(ye) 真實訴求,找準企業(ye) 發展症結,進一步抓好企業(ye) 反映問題辦理,限時交辦、限時辦結、定期跟蹤,開展惠企政策宣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分類施策有力有效穩定企業(ye) 生產(chan) 運行;要緊盯重點項目,精準施策發力,真情真意服務,努力為(wei) 企業(ye) 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不斷積聚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要大力發展線上經濟,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全產(chan) 業(ye) 鏈複工複產(chan) 、達產(chan) 達效;要及時解決(jue) 項目企業(ye) 疫情壓力下資金周轉困難的“痛點”,破除項目企業(ye) 在大疫之年複蘇發展的“枷鎖”,助力河南省經濟平穩向好發展。同時,企業(ye) 本身需堅定信心,善於(yu) 利用國家出台的各項扶持政策,化解困難局麵,勇於(yu) 探索新模式新業(ye) 態,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
三、織密紮牢基本民生安全網,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剩餘(yu) 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加大。受疫情衝(chong) 擊,不少企業(ye) 和項目延遲開工,導致部分務工人員無法按期工作,有的務工人員在一季度基本沒有獲得務工收入。長時間不返崗或者返崗後收入偏低,會(hui) 對部分低收入戶經濟收入帶來較大影響,甚至可能存在因“疫”致貧、因“疫”返貧現象。
針對疫情衝(chong) 擊對群眾(zhong) 生活造成的影響,要堅持以人為(wei) 本,織密紮牢基本民生安全網,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失業(ye) 人員等基本生活。要結合“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標準,充分發揮駐村幫扶的優(you) 勢,做好貧困戶的排查和預警,及時解決(jue) 農(nong) 村困難群體(ti) 的基本醫療和飲水安全保障等問題,確保脫貧質量不縮水。要重點關(guan) 注農(nong) 村貧困戶、低收入戶基本情況,及時給予救助幫扶。對疫情期間新增符合臨(lin) 時救助條件的貧困戶人口,通過政府兜底及時納入幫扶範圍。同時,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通過扶持產(chan) 業(ye) 發展,大力發展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扶貧,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多元化、多渠道增加農(nong) 民收入。
“六穩”“六保”穩的是經濟底盤,保的是基本民生。隻要做好“六穩”“六保”,經濟運行的態勢就是有保證的,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就是牢固的,社會(hui) 大環境就是穩定的,經濟社會(hui) 大發展就是可期待的。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我們(men) 更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雙勝利。
(作者係鄭州大學政治與(yu) 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