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當前“六穩”和“六保”工作的幾點認識

  劉榮增2023-01-16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針對當時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麵臨(lin) 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等形勢,政治局會(hui) 議首次提出“六穩”。“六穩”是指穩就業(ye) 、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工作。2020年4月17日,麵對一季度數據的實際,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會(hui) 議明確,加大“六穩”工作力度,還首次提出“六保”。“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ye) 、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ti) 、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項任務。

  一、“六穩”和“六保”互為(wei) 關(guan) 聯、互為(wei) 支撐

“六穩”工作似乎比“六保”任務要宏觀一些,主要指經濟領域;而“六保”任務則相對具體(ti) 一些,主要指民生和經濟社會(hui) 基本運行,總基調還是穩中求進,努力做好“六穩”工作、完成好“六保”任務。隨著國內(nei) 新冠疫情的有效控製和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與(yu) 無序,“穩”和“保”對於(yu) 我國社會(hui) 經濟穩定與(yu) 發展至關(guan) 重要,二者相互支撐和統一互補。“穩”是“保”的前提和條件,“保”是“穩”的具體(ti) 支撐和基本要求,“保”在疫情發生前當時的背景下兼顧了國內(nei) 外整個(ge) 經濟運行,除就業(ye) 和金融外,外資、外貿、預期還是重要關(guan) 注點,而“穩”是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新形勢下,更多關(guan) 注國內(nei) 的社會(hui) 經濟運行和穩定,更多關(guan) 注的是國計民生,全方位擴大內(nei) 需,保民生、保市場主體(ti) 、保基層運轉、保糧食和能源安全等是當務之急。譬如,糧食和能源安全又是國計民生的基礎和根本;而我國上億(yi) 戶的市場主體(ti) 中,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占據絕大比重,直接或間接帶動數以億(yi) 計的就業(ye) 人口。可以說,中小企業(ye) 穩則就業(ye) 穩、經濟穩,經濟增長的預期等可以相對弱化或淡化。保基層運轉就是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通過優(you) 化營商環境、降低準入門檻,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二、“六穩”和“六保”的重點和核心是就業(ye) 和民生

就業(ye) 位居“六穩”和“六保”之首,也是“穩”和“保”中唯一交叉重複的內(nei) 容,可見就業(ye) 是“穩”和“保”的核心內(nei) 容,沒有了就業(ye) 的基本盤,“穩”和“保”都無法實現,就業(ye) 在“穩”和“保”中既是重要目標,也是基礎。在陝西考察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心產(chan) 業(ye) 扶貧,從(cong) 柞水縣的“小木耳、大產(chan) 業(ye) ”,到平利縣的“因茶致富,因茶興(xing) 業(ye) ”,最終都惠及當地老百姓的就業(ye) 。就易地搬遷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醒“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jue) 後,後續扶持最關(guan) 鍵的是就業(ye) ”。有就業(ye) ,就有收入,消費和內(nei) 需就能激活,生產(chan) 的循環才能暢通。

  保基本民生,麵對疫情大考,我國生活必需品、醫療物資、電氣水熱等基本供應總體(ti) 平穩,食品、藥品、基礎工業(ye) 品、基本公共服務等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ye) 有序運轉,14億(yi) 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下一步就是要切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大脫貧攻堅力度,複工複產(chan) 中優(you) 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確保如期全麵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要完善社會(hui) 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時發放價(jia) 格臨(lin) 時補貼,確保群眾(zhong) 基本生活。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加大。兜牢民生底線,做好民生保障的意義(yi) 更為(wei) 凸顯。

  三、在“穩”和“保”的基礎上,還要做到“進”(發展)

  “穩”和“保”是基礎,是底線,要穩中求進、危中尋機。解決(jue) 就業(ye) 和民生保障問題,根本要靠發展。當前,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多國經濟處於(yu) 停擺、半停擺狀態,國際經貿往來受到嚴(yan) 重影響。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盡快恢複到正常軌道,穩住經濟基本盤是前提。

  當前,針對河南和全國而言,圍繞“六穩”和“六保”工作,應著力在加大宏觀政策對衝(chong) 力度和擴大內(nei) 需上做文章。在“穩”和“保”的基礎上,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線,在擴大內(nei) 需上做文章,重點可從(cong) 以下方麵入手:(1)脫貧攻堅進入決(jue) 勝階段,貧困地區脫貧不能隻靠“輸血”,而是注重培育產(chan) 業(ye) 自身“造血”,把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用新發展理念將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用直播電商新技術連接大市場、延伸產(chan) 業(ye) 鏈。(2)城市老舊城區和小區的改造,城市老舊城區,特別是一些老舊社區,生活居住環境較差,公共服務匱乏,急需升級改造。(3)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河南是一個(ge) 人口大省,有自然村18萬(wan) 多個(ge) ,人居環境改造的潛力巨大,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的補齊仍是一個(ge) 巨大市場。(4)麵對挑戰,以龍頭企業(ye) 和骨幹企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複工複產(chan) ,充分運用數字化供應鏈平台強化產(chan) 業(ye) 上下遊、跨行業(ye) 協同生產(chan) 。(5)在開放經濟體(ti) 係中,打造新的國際合作增長點,依托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我國以自身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帶動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發展。(6)以5G技術、物聯網等引領的新基建需要大量投資。這些龐大的內(nei) 需共同推動河南乃至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收官之年,決(jue) 戰在今朝。我們(men) 要深刻領會(hui) 和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六穩”“六保”為(wei) 抓手,穩紮穩打,攻堅克難,為(wei) 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行穩致遠而奮鬥。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