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穩”“六保”是中央從(cong) 2018年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到2020年經受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先後提出的政策組合。當前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是我們(men)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證。如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求我們(men) 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這個(ge) 辯證法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堅持用全麵、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經濟形勢”。全麵、辯證、長遠,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經濟哲學”的核心要義(yi) 。我們(men) 一定要把握好時與(yu) 勢,分清主與(yu) 次,抓好質和量,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
一、把握發展的時與(yu) 勢,正確認識當前形勢的深刻變化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jue) 戰決(jue) 勝之年。我們(men) 將曆史性地解決(jue) 貧困問題,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同時,當前國內(nei) 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
第一,全麵看。一方麵,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chong) 擊,麵臨(lin) 著“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艱巨任務。另一方麵,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傳(chuan) 統安全和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金融市場大幅震蕩,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西方社會(hui) 恐慌情緒增長,民粹主義(yi) 、排外主義(yi) 和各種反全球化思潮滋長傳(chuan) 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大行其道,世界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形勢風雲(yun) 變幻,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科學把握中國發展的時和勢,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信心和決(jue) 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第二,辯證看。形勢雖然發生變化,但是中國發展的“時”依然總體(ti) 有利。這是進入新時代的曆史方位,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關(guan) 鍵時期,是全麵深化改革的攻堅期,是中國與(yu) 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蕩的新階段,是大有可為(wei) 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雖麵臨(lin) 諸多挑戰,但發展的前景十分光明,牢牢抓住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奮力闖關(guan) 奪隘,定能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第三,長遠看。困難雖然層出不窮,但是中國發展的“勢”不可阻擋。這是厚積薄發的發展之勢,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深厚積累和不懈探索,我國經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擁有上億(yi) 市場主體(ti) 和巨大消費市場,有足夠底氣應對風險挑戰;這是眾(zhong) 誌成城的人心之勢,億(yi) 萬(wan) 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wei) 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始終是中國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這是合作共贏的開放之勢,中國堅定不移向世界打開大門,與(yu) 各國深化合作,順應時代潮流,贏得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二、分清矛盾的主與(yu) 次,堅持兩(liang) 點論與(yu) 重點論的統一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六保”是“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夯實基礎。要看到,無論是保住就業(ye) 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範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定經濟運行事關(guan) 全局。要用改革開放辦法,穩就業(ye) 、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chong) 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告訴我們(men) ,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ti) ,都包含著相互矛盾的兩(liang) 個(ge) 側(ce) 麵;正是由於(yu) 矛盾的兩(liang) 個(ge) 方麵既對立又統一,才能推動事物發展。如何正確看待“六穩”“六保”,必須堅持兩(liang) 點論與(yu) 重點論的統一,推動工作任務的貫徹落實。“六穩”加“六保”一共12個(ge) 方麵,每個(ge) 方麵都要做好,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平均用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抓住重點帶動麵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men) 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那麽(me) ,在“六穩”和“六保”中抓重點,要從(cong) 當務之急入手。
第一,當務之急是保居民就業(ye) 。就業(ye) 決(jue) 定收入,收入決(jue) 定消費,消費是經濟增長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消費還能帶動投資、進出口,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係統性影響。就業(ye) 如果保不住,一切都可能失守,甚至社會(hui) 穩定的底線都會(hui) 失守。保居民就業(ye) 要精準施策,要針對農(nong) 民工、大學生等群體(ti) ,服務業(ye) 、外貿等行業(ye) 采取針對性措施。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liang) 個(ge) 積極性,中央財政要加大穩就業(ye) 轉移支付力度,加快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進度,發揮社保保障作用。更加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穩就業(ye) 中的主導作用,鼓勵地方政府完善就業(ye) 服務、提供就業(ye) 援助、加強職業(ye) 技能培訓等。
第二,保居民就業(ye) 就要保企業(ye) 、保市場主體(ti)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是吸納就業(ye) 的主力軍(jun) ,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chong) 擊最大,要把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放到突出位置。企業(ye) 當前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是現金流量表危機,要加大對企業(ye) 的金融支持,通過融資性現金流來彌補經營性現金流斷流,堅決(jue) 阻斷向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衰退的蔓延。完善現有的“增貸續貸、減稅減費、補貼”政策,可設立“援企穩崗”專(zhuan) 項貸款機製,鼓勵地方政府成立“援企穩崗”專(zhuan) 項基金,入圍企業(ye) 以不裁員為(wei) 前置條件。保市場主體(ti) 還要加快改革,破除市場準入障礙,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激活市場主體(ti) 的潛能。
第三,保企業(ye) 就要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短期要加大對產(chan) 業(ye) 鏈的支持,可成立“產(chan) 業(ye) 鏈穩定基金”,防範關(guan) 鍵性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斷裂風險。中長期要適應全球產(chan) 業(ye) 鏈發展新趨勢,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重構,建立本地微循環、國內(nei) 內(nei) 循環、區域小循環、全球大循環,形成彼此環環相扣、層層嵌套的產(chan) 業(ye) 循環係統。這樣,在“六穩”和“六保”中就有了一條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保市場主體(ti) —保居民就業(ye) 的工作主線,通過這條工作主線,帶動消費、投資、進出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實現經濟平穩發展。
三、抓好經濟的質與(yu) 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告訴我們(men) ,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產(chan) 生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開始一個(ge) 新的發展過程。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就是一個(ge) 量變到質變,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辯證過程。
第一,堅決(jue) 守住“保”的底線,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安定有序。一是把保就業(ye) 擺在突出位置,有效保障群眾(zhong) 基本生活。二是把保企業(ye) 納入重要日程,主動紓困解難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三是把保穩定作為(wei) 先決(jue) 條件,全力防範化解風險隱患。
第二,持續築牢“穩”的基礎,不斷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潛力動能。一是牢牢扭住重點項目建設的“牛鼻子”。二是持續做大做強招商引資、聚才引智的“動力源”。三是全麵強化創優(you) 營商環境的“軟實力”。
第三,始終保持“進”的態勢,全力培育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動能。一是聚力產(chan) 城融合,打造城市經濟發展新高地。二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描繪農(nong) 村新藍圖。三是夯實基礎支撐,構建城鄉(xiang) 融通新格局。四是堅持民意引領,增進人民群眾(zhong) 新福祉。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