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視工業(ye) 化的曆史地位
2019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時講話指出:“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實體(ti) 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you) 勢的重要支撐。”2020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製造業(ye) 是國家經濟命脈所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了工業(ye) 化在國家經濟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從(cong) 曆史的角度來看,2015年5月8日《中國製造2025》開篇之首明確提出:“製造業(ye) 是國民經濟的主體(ti) ,是立國之本、興(xing) 國之器、強國之基。”這幾句話從(cong) 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論述了工業(ye) 化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這個(ge) 論點絕非一時興(xing) 起之作,而是中國近代史無數血淚生命的總結。18世紀工業(ye) 革命以來世界強國的興(xing) 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鬥史表明,工業(ye) 化是一個(ge) 國家和民族強盛的必由之路。
二、客觀認識河南工業(ye) 經濟運行的曆史方位
從(cong) 工業(ye) 化發展階段來看,河南工業(ye) 處於(yu) 傳(chuan) 統工業(ye) 化理論所說的工業(ye) 化中後期,與(yu) 全國的平均發展狀況基本一致。部分學者認為(wei) 中國經濟的工業(ye) 化階段基本完成,逐漸向後工業(ye) 化階段過渡。政府對中國經濟的認定口徑是處於(yu) 工業(ye) 化的中後期。
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角度分析,河南省2019年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為(wei) 85∶435∶480,第三產(chan) 業(ye) 比重已經超過第二產(chan) 業(ye) 比重。近年第二產(chan) 業(ye) 比重不斷降低,從(cong) 發展趨勢看,第二產(chan) 業(ye) 比重仍將降低,但是工業(ye) 競爭(zheng) 力不能降低,更不能去工業(ye) 化。
從(cong) 2020年上半年工業(ye) 發展態勢來看,隨著疫情形勢持續好轉,穩增長政策落實落細以及新基建逐漸發力,河南省各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有序推進,工業(ye) 企業(ye) 活力增強,穩產(chan) 達產(chan) 進程加快,全省工業(ye) 生產(chan) 穩步向常態化回歸,統計數據曲線走出一個(ge) V字形變化形態。
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河南工業(ye) 發展麵臨(lin) 三大約束:環保硬約束、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
三、明晰河南工業(ye) 發展的戰略方向、戰略任務、工作重點
一是戰略方向。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推動河南工業(ye) 高質量發展,注重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水平,把製造業(ye) 做實做強做優(you) ,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攀升,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ye) 強省。
二是戰略任務。貫徹新發展理念,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適度的總量規模擴張,以創新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重視綠色發展,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加快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強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協同高效的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
三是工作重點。加強產(chan) 業(ye) 鏈管理。明確主導產(chan) 業(ye) ,明晰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方向,繪製產(chan) 業(ye) 鏈圖譜,明確核心企業(ye) 和配套企業(ye) 關(guan) 係管理,努力打通產(chan) 業(ye) 鏈中的堵點、痛點、薄弱點。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要根據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的需求,布局科技研發、科技創新任務。圍繞創新鏈布局產(chan) 業(ye) 鏈。推動科技與(yu) 經濟緊密結合,將科技價(jia) 值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經濟價(jia) 值。
四、探索河南工業(ye) 發展的戰略舉(ju) 措
一是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河南工業(ye) 發展難點在創新,出路在創新引領。近年,河南省以“四個(ge) 一批”為(wei) 抓手推進創新引領工作,成效顯著。“四個(ge) 一批”行動計劃要求發展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ye) 、培育一批創新引領型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引領型平台、引進一批創新引領型機構,這是河南推動科技創新、提升製造業(ye) 創新水平的重大舉(ju) 措。“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發揮產(chan) 學研聯盟作用,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更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搶占行業(ye) 發展製高點,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二是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liang) 個(ge) 作用。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指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men) 要堅持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等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通過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資本,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通過實施中小企業(ye) 成長計劃,推動民營企業(ye) “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技術創新、國際市場開拓、國際化交流合作等方麵的作用。通過深化改革,最終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hui) 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三是擴大開放,在合作共贏中穩步提升工業(ye) 化水平。深化河南省各地市與(yu) 歐美國家的深層次交流合作關(guan) 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高水平擴大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製度型開放轉變,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第一,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供應鏈,穩定進行國際化交流合作。第二,圍繞創新鏈布局進行國際化交流合作,強化創新引領。第三,圍繞綠色發展、節能環保進行國際化交流合作,推進綠色發展。第四,圍繞企業(ye) 股權國際化進行國際化交流合作,拓展國際化交流合作渠道。第五,深化鄭州、洛陽等城市與(yu) 歐美國家的深層次交流合作關(guan) 係,實行“一個(ge) 城市(例如鄭州市)+一個(ge) 國家(例如德國、法國、新加坡等)”開放模式,擴大國際化交流合作深度。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