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開放發展麵臨(lin) 的新環境
2020年,21世紀的第二個(ge) 10年即將結束,第三個(ge) 10年即將開始,同時也標誌著一個(ge) 新的時代的開始。河南“十四五”規劃從(cong) 曆史方位上來說,是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ge) 五年規劃;從(cong) 指導思想上來說,是河南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個(ge) 五年規劃;從(cong) 奮鬥目標上來說,是河南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ge) 五年規劃;從(cong) 河南麵臨(lin) 的世界格局演變來說,是河南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第一個(ge) 五年規劃。
河南“十四五”規劃雖說是以往五年規劃的延續,具有常規性,但與(yu) 全國一樣,河南“十四五”規劃的曆史節點非常特殊,特別是在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疫情深刻改變全球經濟格局、交往方式、政治格局的情況下,逆全球化或者全球化停滯跡象明顯,世界經濟處境危險,加上特朗普政府的全麵反中戰略否定了中美50年交往接觸的成果,破壞、瓦解現有世界秩序,從(cong) 而可能為(wei) 世界帶來不可預知的災難的大背景下,謀劃河南“十四五”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新目標、新任務等一係列新情況。
由於(yu) 開放發展不僅(jin) 是一個(ge) 地區開放理念和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外化體(ti) 現,更是吸收國際優(you) 質資源和先進要素的主要渠道,從(cong) 而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的強大動力,那麽(me) 河南的開放發展問題就直接關(guan) 係到2035年實現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問題。這就需要我們(men) 持續關(guan) 注河南的開放發展問題。
二、正確看待雙循環發展與(yu) 開放發展的關(guan) 係
“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yu) 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有力拉動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yi) ,對各地區各級政府製定“十四五”規劃具有重大指導意義(yi) 。
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個(ge) 整體(ti) ,不能割裂開來,片麵強調某一方麵。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絕不是關(guan) 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nei) 需潛力,以國內(nei) 大循環推動國際大循環,以國際大循環促進國內(nei) 大循環,使國內(nei) 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這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內(nei) 在要求,也順應國際期待。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到,形成雙循環格局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是相互促進的,而不是此消彼長的。我們(men) 要實現的是在積極拓展國際循環、促進國際循環流量保持增長的前提下,通過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供給質量、挖掘國內(nei) 巨大消費潛力形成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我們(men) 提出的“雙循環”,意在改變對過去“國際大循環”的依賴,通過減輕對全球市場的依賴,更加重視國內(nei) 消費市場的需求以及飛快增強技術自力更生能力來應對當前的這場風暴,但不能放鬆國際市場的爭(zheng) 取和對外開放的擴大。
所以,對外開放、深入推進河南開放發展不僅(jin) 不能放鬆,而且還要抓緊抓實抓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也提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關(guan) 注和準確判斷國內(nei) 外宏觀環境變化,調整對外開放布局,深入推進河南開放發展,這可能是河南“十四五”規劃需要重點研究和規劃思考的難點和痛點。
三、深入推進河南開放發展的新戰略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緊張,引進外資難度較大,項目投資預期趨弱;河南的開放發展需要研究許多新的問題,尤其是中美貿易及相關(guan) 影響、國際合作與(yu) 產(chan) 業(ye) 開放等,都需要聚焦研究並提出新的思路。為(wei) 了適應新時期現代化發展的現實需求,下一步河南的開放發展要通過政策引導,逐步實現開放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重點通過謀劃實施城市、產(chan) 業(ye) 、企業(ye) 和人才四大國際化戰略,推動河南的開放發展由過去單一對外出口為(wei) 主的模式向基於(yu) 內(nei) 需的雙向開放模式轉變。
一是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城市是國際化的主要載體(ti) 和重要節點。隻有具備“三宜”(宜居、宜業(ye) 、宜行)的國際化城市,才具備足夠的內(nei) 需規模去虹吸全球創新要素。當然城市國際化不僅(jin) 需要有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還需要借助於(yu) 信息技術實現城市品質的提升,創造出一批智能化基礎設施、智能化社會(hui) 服務和公共服務來促進“物”的國際化,而且需要外來人口或者移民的城市認同度,提高城市化特色品位,提升人文精神等來促進“人”的國際化。尤其是鄭州近十多年在這方麵發展得非常快,但還需要全省各地市的同步或者說協同發展。
二是實施產(chan) 業(ye) 國際化戰略。麵對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調整的巨大挑戰,要提高河南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需要加快形成產(chan) 業(ye) 結構高級化、產(chan) 業(ye) 布局合理化、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化、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高端化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這也是提升產(chan) 業(ye) 整體(ti) 素質的必然選擇。構建開放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可以以現代服務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關(guan) 鍵突破方向。當然,產(chan) 業(ye) 國際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在短期內(nei) 形成全產(chan) 業(ye) 鏈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全球化未來趨勢不明朗的背景下,可以先爭(zheng) 取部署並致力於(yu) 在全球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基礎上的某一生產(chan) 環節、某一生產(chan) 流程生產(chan) 工藝的精細化,力爭(zheng) 在細分領域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ye) 或“隱形冠軍(jun) ”。
三是加快企業(ye) 國際化戰略。一般來講,在國際開放舞台上占據主角的全球化企業(ye) ,可以體(ti) 現為(wei) 對全球價(jia) 值鏈最終需求端的掌控,即掌握全球采購的營銷渠道、網絡和品牌,也可以體(ti) 現為(wei) 對全球價(jia) 值鏈中研發、設計能力的掌控。當前,我國企業(ye) 整體(ti) 上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處於(yu) “被俘獲者”的地位,河南要改變這一地位,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當下的努力方向是爭(zheng) 取加大對國內(nei) 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ye) 進行引進或者爭(zheng) 取分部的設立,對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優(you) 質企業(ye) 進行培育,同時也要積極尋找機會(hui) 通過兼並收購具有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等方式,在國內(nei) 獲得價(jia) 值鏈中的控製者地位,進而爭(zheng) 取成為(wei) 全球價(jia) 值鏈中掌握一定技術優(you) 勢的全球市場參與(yu) 者。
四是加快人才國際化戰略。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決(jue) 定一個(ge) 地區社會(hui) 發展的第一要素,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一個(ge) 地區有沒有核心競爭(zheng) 力關(guan) 鍵在於(yu) 人才是否有競爭(zheng) 力。河南現代化步伐的推進,需要實現從(cong) “土地紅利”和“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型,特別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化視野和強烈的創新意識、掌握本專(zhuan) 業(ye) 國際範圍內(nei) 最新知識、熟悉國際慣例、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具有較健康心理素質的國際化人才。為(wei) 吸引和培養(yang) 國際化創新型人才,需要先培育一個(ge) 開放的生產(chan) 要素市場和優(you) 勢的生產(chan) 要素培育環境,需要以人才資本創新為(wei) 焦點、以提升本土人才的全球化素質為(wei) 目標,進一步完善各種軟性的創新平台和創新環境,加大對人力資本創新的物質、精神和文化的鼓勵或者激勵力度,並落到實處。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