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承擔著開新局、謀新篇的特殊曆史使命。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革命加速推進,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我們(men) 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大變局”之中,我們(men) 如何推進“雙一流”建設高校高質量發展?筆者主要就這個(ge) 問題談幾點認識。
一、大變局給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帶來的挑戰
河南省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在麵臨(lin) 著國內(nei) 名牌高校競爭(zheng) 壓力的同時,還要應對並解決(jue) 三大挑戰。
一是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與(yu) 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受到限製。美國視中國為(wei) “戰略競爭(zheng) 對手”,中美兩(liang) 國貿易摩擦升級,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科技封鎖變本加厲。其中,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已經從(cong) 經濟領域擴大到學術領域。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與(yu) 美國學術機構合作緊密,科技封鎖將給我們(men) 帶來一定的負麵影響。目前,已有不少高水平合作研究被迫中斷。僅(jin) 在2020年6月中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就取消了77名研究者補助或讚助資格;美國對中國學者和留學生赴美實施嚴(yan) 格的簽證審查,減少“敏感專(zhuan) 業(ye) ”留學生簽證。2018年,中方計劃公派赴美留學1353人,其中182人簽證遭拒,比例高達135%;中國已先後有13所大學被美國列入出口管製和技術製裁的“實體(ti) 清單”,實驗設備購買(mai) 受限。河南省的“雙一流”建設高校盡管沒有被列入美國的“實體(ti) 清單”,但學校的國際化建設和高精尖人才的引進、培養(yang) 都受到衝(chong) 擊。
二是新發展格局促使河南省“雙一流”高校的改革變得刻不容緩。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釋放出“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信號。這是黨(dang) 中央基於(yu) 國內(nei) 、國際形勢變化作出的新安排,是適應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戰略部署。在新發展格局下,“內(nei) 需”成為(wei) 關(guan) 鍵詞,這將帶來一係列的新變化、新影響。這些新變化、新影響究竟有多劇烈、多深遠,目前還難以準確預判。可以確定的是,它們(men) 會(hui) 迅速傳(chuan) 遞到高等教育領域,給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帶來新問題、新挑戰。如果我們(men) 不能拿出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和勇氣,更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加大在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社會(hui) 服務、學生就業(ye) 及內(nei) 部管理等各方麵的改革力度,就很有可能在時代變遷中喪(sang) 失先機,在未來競爭(zheng) 中處於(yu) 劣勢地位。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對河南省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帶來長期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nei) 暴發,二次感染和無症狀感染者增多,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特別的困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2020年8月6日,全世界有將近106億(yi) 學生受到疫情影響而停課,占注冊(ce) 學生總數的605%,有106個(ge) 國家全國範圍內(nei) 停課。目前,我們(men) 麵臨(lin) 著兩(liang) 難困境:如果學生長期離校,學校難以回歸正常的教學科研秩序;如果讓學生返校,又增大疫情集中暴發的風險。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仍然存在重大變數,它的負麵影響可能超出預期。未來一段時期內(nei) ,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的財務狀況、運行管理、教學科研、社會(hui) 實踐、國際交流及學生就業(ye) 等可能出現較大困難,必須盡快尋找有效的應對措施。
二、河南省高校“雙一流”建設如何開新局
處在時代大變局的當下,我們(men) 既要保持“以不變應萬(wan) 變”的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確立“通權達變”的創新思維和改革思維,主動“求變”,善於(yu) “達變”,積極“應變”,在變化中尋找機遇,在變局中開出新局。
一是要主動“求變”。把“變則通,通則久”的理念內(nei) 化為(wei) 師生員工的共識,通過持續創新,不斷追求新的卓越。“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實現“雙一流”建設的新突破;“十四五”期間,我們(men) 要致力於(yu) “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既要確保現有一流學科產(chan) 出一流科研成果,培養(yang) 一流專(zhuan) 業(ye) 人才,提供一流社會(hui) 服務,鞏固提升在國際國內(nei) 的領先地位;又要積極培育新的一流學科方向,謀求壯大一流學科隊伍。積極探索新發展格局之下的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引導我們(men) 的各級各類人才投身於(yu) 河南省發展建設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來;積極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教學、科研及學生管理的新方法,及時化解由疫情原因導致的矛盾和問題。
二是要善於(yu) “達變”。要迅速熟悉變化著的客觀情況,並盡快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在變化中抓住機遇,適時調整發展戰略,在變中求新。“十四五”期間,要推進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深刻把握時代趨勢,適應經濟發展新格局,克服新冠疫情新困局,實現立足區域發展與(yu) 服務國家戰略的統一。要全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以此為(wei) 契機,凸顯“中原文化”“中原智慧”在中國文化自信中的地位,增加“中原智造”在“中國智造”中的分量,把本土文化建設和科技創新作為(wei) 推進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
三是要積極“應變”。2019—2021年,教育部將分三年全麵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一個(ge) 總體(ti) 部署是要全麵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提高高校服務社會(hui) 經濟發展能力;三項核心任務是全麵實施“一流專(zhuan) 業(ye) ”“一流課程”和“一流基地”建設;一次質量革命是全麵實現高等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這為(wei) 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和路徑。我們(men) 必須積極應變,整合自身特色優(you) 勢學科,全力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努力建金專(zhuan) 、建金課、建高地,打造高等教育“河南質量”品牌,力爭(zheng) 形成一流建設成果,開創河南省“雙一流”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麵。
三、“十四五”規劃應為(wei) 河南省“雙一流”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在大變局下,我們(men) 首先要立足自身,主動作為(wei) ,深挖自身潛力,堅定不移推進“雙一流”建設;同時,我們(men) 也迫切需要河南省委、省政府給予更多支持。
一是規劃層麵。將“全力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高質量發展”寫(xie) 入“十四五”規劃文本,為(wei) 河南省“雙一流”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規劃保障。
二是政策層麵。加大“放管服”力度,進一步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以更加優(you) 惠的待遇,吸引本土培養(yang) 的人才留在河南、服務河南;以更加具體(ti) 的措施,支持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開展校地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三是資金層麵。放眼第二個(ge) 百年的宏偉(wei) 目標,加大對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資金支持的力度,強基固本,培養(yang) 本土造血功能,爭(zheng) 取更多高校進入“雙一流”建設行列。
展望“十四五”,人才在河南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更為(wei) 關(guan) 鍵,而把河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高質量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的藍圖,將為(wei) 實現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作者係河南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