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陽開泰”新型城鎮化格局

  李庚香2023-01-16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以城市群為(wei) 主體(ti) 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時代城市發展規律,為(wei) 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時期,河南要著眼優(you) 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以鄭州大都市區為(wei) 核心、以洛宛申“三陽開泰”為(wei) 輻射的新型城鎮化格局,開創城鎮化發展新局麵。

  一、我國新型城鎮化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城市群將成為(wei) 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形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目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606%,城鎮常住人口達到848億(yi) 。“十四五”時期,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新型城鎮化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縱觀城市發展規律,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hui) 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網狀城市群。在世界級城市群中,“一市獨大”從(cong) 不長久,必然走向多核心、多層級、組團式發展。如,美國東(dong) 部的波士頓、紐約、費城、華盛頓,串珠成線組成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以東(dong) 京、大阪、名古屋構成“三足鼎立”式城市圈。當前我國10個(ge) 國家級城市群中,多核心、雙核心城市群比比皆是。如,以成都、重慶為(wei) 雙核心的成渝城市群,以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為(wei) 多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為(wei) 多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等等。這些優(you) 勢互補、統籌協調的城市群格局,順應了城鎮化規律,引領著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向。以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為(wei) 例,二者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738%和853%,均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戰略若幹重大問題》中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ge) 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2019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21%,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這就要求我們(men) 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特征,順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律,以中原城市群為(wei) 引領,著力構建以鄭州大都市區為(wei) 核心,以洛宛申“三陽開泰”為(wei) 輻射的新型城鎮化格局,更好地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譜寫(xie) 新時代河南城鎮化發展的出彩篇章。

  二、打造以鄭州大都市區為(wei) 核心、洛宛申“三陽開泰”為(wei) 輻射的新型城鎮化格局,是優(you) 化河南國土空間布局的破題之舉(ju)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城鎮化步伐逐步加快,從(cong) 中原經濟區到中原城市群,再到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河南省新型城鎮化的內(nei) 涵和質量不斷提高,但還麵臨(lin) 鄭州大都市區輻射帶動作用不夠強和“一市獨大”、國土空間布局不優(you) 的問題。一方麵,鄭州大都市區“核動能”不足。目前,鄭州國土開發強度已達40%,超過了國際慣例30%的警戒線,鄭州國土開發強度過高,難以輻射帶動200公裏之外的周口、駐馬店、信陽、南陽等地市。另一方麵,除鄭州之外,其他城市規模和體(ti) 量較小,輻射帶動作用有限,“一市獨大”現象明顯,國土空間布局不夠合理。“十四五”時期,打造以鄭州大都市區為(wei) 核心、以洛宛申“三陽開泰”為(wei) 輻射的新型城鎮化格局,是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時代需要,也是優(you) 化河南國土空間布局的現實要求。

  一方麵,要強化龍頭帶動作用,高水平建設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征的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鄭州大都市區。要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聚焦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快現代物流中樞、先進製造業(ye) 、高端服務業(ye) 發展,著力打造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加快鄭州向北跨河發展,深化鄭州與(yu) 開封、新鄉(xiang) 、焦作、許昌一體(ti) 化融合發展機製,擴大與(yu) 平頂山、漯河區域聯動,不斷提升鄭州的城市能級和首位度。

  另一方麵,要強化洛陽副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培育南陽、信陽區域中心優(you) 勢,構建“三陽開泰”城鎮化體(ti) 係。洛陽、南陽、信陽2019年GDP在全省方陣排名中分別位列第二、第三、第九,三地GDP總和116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GDP的2138%;三地麵積分別位居全省第三、第一、第二,麵積總和6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省麵積的359%;常住人口分別位居全省第六、第一、第七,三地人口總和2330萬(wan) ,占全省總人口的242%。構建“三陽開泰”城鎮化格局,對優(you) 化河南新型城鎮化布局意義(yi) 重大。要發揮洛陽老工業(ye) 基地、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引領輻射作用,進一步鞏固南陽作為(wei) 豫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信陽作為(wei) 國家農(nong) 村改革試驗區和生態大市的區位優(you) 勢,不斷提升洛宛申經濟、產(chan) 業(ye) 、人口承載能力,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城鎮化發展。

  三、要突出地方特色,統籌協調,錯位發展

  洛陽、南陽、信陽三地以“彎月環抱”形,自河南省西北迤邐向東(dong) 南分布。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立足三地基礎,發揮比較優(you) 勢,統籌協調,錯位發展。

  一要擦亮生態底色。洛陽、南陽、信陽所處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山山相連、水水相通,構成南北氣候過渡帶及東(dong) 西環境過渡帶的“三足”,是河南省重要的“彎月環抱”形生態屏障。三地要踐行新發展理念,突出生態和環境底色,以水“潤”城,以綠“蔭”城,打造健康、安全、宜居城市。

  二要突出文化特色。洛陽是河洛文化的發源地、十三朝古都,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被命名為(wei) “神都”的城市。南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誕生了範蠡、張衡、張仲景等先賢人物,是楚文化和漢文化的發源地。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豐(feng) 富,大別山精神與(yu) 紅船精神、井岡(gang) 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脈相承,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三地要突出自身文化特色,以文化城,延續曆史文脈,塑造城市靈魂,提升城市內(nei) 涵。

  三要淬足發展成色。洛陽要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副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構建洛陽都市圈,全麵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形成輻射豫西北、聯動晉東(dong) 南、支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南陽要加快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聚焦生態、旅遊等領域協作,帶動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一體(ti) 化發展,提升對鄂西北、陝東(dong) 南地區的影響力;信陽要發揮革命老區區位優(you) 勢,發展商貿物流、創意研發、休閑旅遊等現代服務業(ye) ,加快大別山革命老區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豫皖交界地區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

  (作者係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