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主軸 構建河南“豐”字形生態體係

  李庚香2023-01-16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時期,河南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抓住國家戰略疊加的重要機遇,堅持係統觀念,強化流域意識,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wei) 主軸,串起黃河生態帶、淮河生態帶、大運河生態帶,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深化“森林河南”建設,打造“美麗(li) 河南”樣本。

  一、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一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善全省生態布局的時代需要。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形勢依然嚴(yan) 峻。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推動生態治理從(cong) “治標”轉向“治本”,從(cong) “局部美”轉向“全域美”,對於(yu)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係統、全局、發展的視野推進生態治理,完善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布局,具有重要意義(yi) 。

  二是聚焦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製,構建生態文明體(ti) 係,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wei) 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對於(yu) 貫徹落實全會(hui) 精神,優(you) 化全省生態布局,發揮全省生態優(you) 勢,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創新之路,具有重要意義(yi) 。

  三是探索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路徑、提升生態係統質量的實踐需要。水是生命之源、生產(chan) 之要、生態之基,流域是人與(yu) 自然共生的主體(ti) 自然空間。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明確了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和路徑。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對於(yu) 全省各地融入流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大局、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yi) 。

  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在河南疊加,為(wei) 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提供了重要機遇

  一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對“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建設具有引領作用。黃河流經全省8市28縣,流域麵積362萬(wan) 平方公裏,占黃河流域總麵積的51%、全省麵積的217%;其保護和受益地區涉及13市105縣,麵積達96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省麵積的57%。沿黃區域是河南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加強汙染治理、保護生態環境的任務很重。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濕地保護恢複、灘區居民遷建等工程,把黃河建設成為(wei) 岸綠景美的生態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不僅(jin) 對黃河流域河南段意義(yi) 重大,而且對全省生態保護必將起到有力的引領作用。

  二是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和打造大運河文化帶重大決(jue) 策部署,對“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建設具有支撐作用。《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建設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帶,河南6市1縣被納入規劃範圍。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既可推動淮河流域綜合治理,還可西聯漢江生態經濟帶,構築河南南部生態綠色屏障,助力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升。大運河河南段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區涵蓋我省40個(ge) 縣,有著重要的曆史地位和現實價(jia) 值。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規劃綱要》《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複專(zhuan) 項規劃》,打造山水秀麗(li) 的綠色生態帶,既可延續壯美運河的千年神韻,又可帶動區域生態質量全麵改善。

  三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具有聯通四大流域的天然優(you) 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涉及8市35縣,似一條“玉帶”從(cong) 南到北串起淮河、黃河和大運河,聯通著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從(cong) 地理維度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橫貫河南,是河南的水運大動脈。從(cong) 曆史維度看,河南運河曆史久遠,鴻溝首次將黃河與(yu) 淮河水係溝通,隋唐大運河實現了中國主要水係的貫通,新時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則在聯通四大流域方麵承載著重要曆史使命。從(cong) 發展維度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中華民族實現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wei) 大飛躍的標誌性工程,是“兩(liang) 山”理念的生動體(ti) 現和實踐,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最為(wei) 鮮活的樣本。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作為(wei) “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建設的主軸,非此莫屬。

  三、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需要把握幾個(ge) 原則

  一是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於(yu) 西方的現代化道路。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秉承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提出“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集中反映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科學認識。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承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yu) 黃河、淮河、大運河等生態水係有機結合,打造水潤河南、綠滿中原的主體(ti) 架構。

  二是堅持係統觀念。係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的重要內(nei) 容。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具有天然的係統連接性,可謂一域興(xing) 則全域興(xing) 。要堅持係統觀念,打破條塊分割的行政區域思維,立足全省、放眼全國、著眼四大流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構建全省一體(ti) 化的生態治理體(ti) 係,為(wei) 共築美麗(li) 河南凝聚強大合力,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wei) 河南高質量發展的亮麗(li) 底色。

  三是加強規劃對接。構建“豐(feng) ”字形生態體(ti) 係不是另起爐灶,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對河南境內(nei) 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的係統連接,是對全省生態體(ti) 係的係統化創新。要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關(guan) 於(yu) 流域治理的先進經驗,探索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協調機製,加強與(yu) 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等流域國家重大規劃的對接,加強與(yu) “一帶一路”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國家戰略項目對接,強化政策創新與(yu) 集成力度,進一步放大國家戰略規劃的疊加效應。

(作者係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