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的必然選擇,是解決(jue) 新時代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必然舉(ju) 措,也是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現代農(nong) 村是一片大有可為(wei) 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對河南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做出了重點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為(wei) 我們(men) 譜寫(xie) 新時代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準確理解和把握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內(nei) 涵和意義(yi)
(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內(nei) 涵豐(feng) 富
黨(dang) 的十九大之所以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就是要正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對新時代“三農(nong) ”政策適時進行調整和完善,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農(nong) 業(ye) 成為(wei) 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讓農(nong) 民成為(wei) 有吸引力的職業(ye) ,讓農(nong) 村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目標,“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指導思想,“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總要求、總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是講從(cong) 體(ti) 製機製創新方麵如何確保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
(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新時代解決(jue) “三農(nong) ”問題的必然選擇
新時代所麵臨(lin) 的矛盾就是,人們(men) 對於(yu) 美好生活的需要與(yu)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ge) 問題影響著“三農(nong) ”的發展,主要表現為(wei) :在城市發展時,鄉(xiang) 村為(wei) 其提供了更多支持,但是,鄉(xiang) 村向城市化發展時,卻遇到了重重阻礙,例如,現階段的鄉(xiang) 村老年人與(yu) 孩子居多,青少年更趨向城市發展;新時代農(nong) 業(ye) 與(yu) 以往有很大不同,現在講究規模化、企業(ye) 化,但是這些要求還沒有全麵普及到鄉(xiang) 村,大部分地區還是沿用以往的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仍然是個(ge) 體(ti) 承包,並且農(nong) 產(chan) 品較為(wei) 單一;新時代的農(nong) 民,追求的不隻是物質生活的提高,更需要在精神文明、生態環境上全方麵提升。以上這些要求也為(wei) 解決(jue) “三農(nong) ”問題提供了思路。
(三)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破解駐馬店市城鄉(xiang) 二元結構、進一步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有效舉(ju) 措
駐馬店市作為(wei) 河南省農(nong) 業(ye) 大省中的農(nong) 業(ye) 大市、糧食主產(chan) 區,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nong) 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nong) 村。如果不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僅(jin) 無法實現跨越發展,甚至會(hui) 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落伍於(yu) 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駐馬店的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我們(men) 必須要利用好。
二、駐馬店市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麵臨(lin) 的問題
(一)區域發展不平衡,製約著城鄉(xiang) 統籌一體(ti) 融合發展步伐
一是發展不平衡,落後村與(yu) 先進村的差距大。受當地條件、區位優(you) 勢、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綜合因素影響,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性。二是產(chan) 業(ye) 基礎相當薄弱。全市90%以上的農(nong) 用土地還是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chuan) 統農(nong) 作物為(wei) 主,土地產(chan) 出效益低。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和引領群眾(zhong) 致富的能力不強,絕大多數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非常薄弱,無帶動能力。三是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水平低。全市無論在城鄉(xiang) 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xiang) 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麵,還是在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xiang) 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xiang) 產(chan) 業(ye) 發展融合方麵還存在不少差距。
(二)農(nong) 村基礎設施薄弱,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內(nei) 生動力不足
一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薄弱。因曆史原因欠賬太多,農(nong) 田基礎設施條件差,農(nong) 村水電路基礎設施不完善,文化、醫療、體(ti) 育公共服務設施不配套等。二是農(nong) 業(ye) 現代化程度低。整體(ti) 來看,全市農(nong) 業(ye) 大多仍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耕地集中程度低、經營規模小,製約了農(nong)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化發展。三是農(nong) 村內(nei) 生動力不足。突出表現在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還沒有完全調動起來,“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政府幹,農(nong) 民看”成為(wei) 普遍現象,政府和幹部成了振興(xing) 主體(ti) ,群眾(zhong) 成了看客,參與(yu) 主體(ti) 嚴(yan) 重錯位。
(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不充分,影響著農(nong) 業(ye) 向更高層次邁進
一是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需進一步發展壯大。存在集約化品牌化不高、市場競爭(zheng) 力較弱、帶動性不強的問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結構不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仍以大路貨為(wei) 主,優(you) 質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占比較低。二是龍頭企業(ye) 少,產(chan) 業(ye) 鏈條短。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能力不強,農(nong) 業(ye) 企業(ye) 規模普遍較小,且大多數停留在初級加工狀態,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化程度低,產(chan) 品質量認證滯後,產(chan) 業(ye) 鏈條短、附加值不高。三是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帶動力不強。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規範化發展水平不高,輻射力和帶動力不強。小農(nong) 戶組織化程度依然很低,難以達到現代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化分工的基本要求,部分合作社有名無實。
(四)農(nong) 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無法滿足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與(yu) 城市相比,農(nong) 村公共基礎服務領域還有較多短板。不少農(nong) 村在與(yu) 居住、采暖、交通、教育、醫療、購物、金融服務等生活緊密相關(guan) 的公共品供給方麵存在明顯的差距。有些村莊建設無序,布局散亂(luan) ;農(nong) 村路、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不配套、不完善,不少村莊隻硬化了主街道,次街道尚未硬化,有的村內(nei) 道路雖然硬化了卻沒有下水道。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銀行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不健全,補齊基礎設施這塊短板,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三、駐馬店市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的建設,為(wei)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要抓實建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對軟弱渙散的村黨(dang) 組織實行逐個(ge) 整頓,選優(you) 配強村黨(dang) 組織帶頭人,把派駐第一書(shu) 記機製化、長效化,強化基層黨(dang) 組織對農(nong) 村各類組織、各項工作的領導,更好地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要適應輿論生態、媒體(ti) 格局、傳(chuan) 播方式的深刻變化,加強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和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持續推進農(nong) 村移風易俗,引導農(nong) 民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鞏固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思想陣地。
(二)統籌謀劃,合理布局,科學推進
堅持規劃引領,科學有序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村莊建設,規劃先行,要做到不規劃不建設、不規劃不投入,確保鄉(xiang) 村建設有規可循,一張藍圖繪到底。2020年年初,中央農(nong) 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自然資源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做出了具體(ti) 部署。縣(市)一級要逐村研究人口集聚和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以及生態文化特點,以縣為(wei) 單位編製或修編村莊布局規劃和建設規劃,分類與(yu) 明確集聚提升村、城郊融合村、特色保護村、搬遷撤並村的建設任務,有條件的村實現村莊規劃應編盡編。
(三)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為(wei) 重點和抓手,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和前提。隻有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了,才能讓農(nong) 民就近增收致富、成為(wei) 有吸引力的職業(ye) ,才能讓農(nong) 村留得住人、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要進一步豐(feng) 富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類型,創新產(chan) 業(ye) 融合方式,大力發展現代種養(yang) 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業(ye) 和鄉(xiang) 村新型服務業(ye) ,支持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農(nong) 村信息服務業(ye) 、農(nong) 村電商等產(chan) 業(ye) ,大幅提高產(chan) 業(ye) 經營效益和農(nong) 民收入。發展這些產(chan) 業(ye) 不能光靠農(nong) 民,還要鼓勵外出農(nong) 民工、高校畢業(ye) 生、退伍軍(jun) 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xiang) 下鄉(xiang) 創新創業(ye) ,給他們(men) 提供創業(ye) 服務平台,完善扶持政策,讓他們(men) 在鄉(xiang) 村能幹事、幹成事。
(四)以生態宜居為(wei) 關(guan) 鍵點和切入點,建設美麗(li) 宜居的新農(nong) 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總結推廣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經驗,抓緊抓實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2019年中央出台了《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對此做出了係統部署。要深入學習(xi) 推廣浙江“千萬(wan) 工程”經驗,推進農(nong) 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改善,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探索適用的整治模式,完善多元投入機製,確保完成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項長期任務,不是三年行動結束後就鳴金收兵了,要持之以恒推進。
(五)以鄉(xiang) 風文明為(wei) 重心,重塑新時代鄉(xiang) 村精神麵貌
鄉(xiang) 風文明建設既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件基礎。加強鄉(xiang) 風文明建設,既要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要發揮好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同時,充分尊重鄉(xiang) 村本位和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圍繞農(nong) 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務,組織農(nong) 民開展文化活動,提升農(nong) 民素質和鄉(xiang) 風文明程度。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不僅(jin) 要讓農(nong) 民“住上好房子、開上好車子”,還要讓農(nong) 民“過上好日子、活得有麵子”,滿足其精神需求。特別是在鄉(xiang) 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經實現全麵小康、衣食住行已經不成問題的現階段,滿足農(nong) 民的精神需求,就顯得更為(wei) 重要,也更為(wei) 迫切。鄉(xiang) 風文明建設應堅持農(nong) 民是建設主體(ti) 的原則,要有整體(ti) 規劃,要在體(ti) 係建設上下功夫。鄉(xiang) 風文明建設需從(cong) 鄉(xiang) 村的實際情況出發,用好農(nong) 村各種傳(chuan) 統文化資源;要始終尊重農(nong) 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創造,著力塑造新時代農(nong) 民的精神麵貌。
(六)以生活富裕為(wei) 根本,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走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必須將工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城市與(yu) 鄉(xiang) 村、城鎮居民與(yu) 農(nong) 村居民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納入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要從(cong) 根本上改變鄉(xiang) 村長期從(cong) 屬於(yu) 城市的現狀,明確鄉(xiang) 村在現代化建設中的突出地位和在城鄉(xiang) 關(guan) 係中的平等地位;從(cong) 根本上改變以工統農(nong) 、以城統鄉(xiang) 、以擴張城市減少農(nong) 村減少農(nong) 民的發展路徑,明確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進一步理順工農(nong) 城鄉(xiang) 關(guan) 係,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統籌推進農(nong) 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在幹部配備上優(you) 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you) 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you) 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you) 先安排,以補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短板,縮小城鄉(xiang) 差距,實現城鄉(xiang) 平衡充分發展。
(課題組主持人:張霖霖 楊振宇 課題組成員:李華勇 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