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收官之年,也是人類經曆自二戰以來最嚴(yan) 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我國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民營企業(ye) 主和從(cong) 業(ye) 人員麵對疫情展現了人間大愛,服從(cong) 黨(dang) 的領導,不計個(ge) 人得失,為(wei) 我國扭轉疫情局勢贏得寶貴時間,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做好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的統戰工作至關(guan) 重要。
一、民營企業(ye) 是統戰工作的末梢神經
民營企業(ye) 一般由私營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和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組成,其中,私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在民營企業(ye) 中又占據了絕大部分。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企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湧現出如華為(wei) 、騰訊、阿裏、百度等一批世界級優(you) 秀企業(ye) ,為(wei) 中國經濟的高速度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019年,民營企業(ye) 實現了從(cong) 0到“56789”的成就:(1)民營企業(ye) 稅收貢獻超過50%,民營企業(ye) 是政府稅收和國家財力的最大貢獻者。(2)民間投資占比超過60%,製造業(ye) 投資中占比更是超過85%,民營企業(ye) 成為(wei) 投資的最大推動力。(3)民營企業(ye) 發明專(zhuan) 利占比超75%,民營企業(ye) 是中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4)民營企業(ye) 就業(ye) 存量占比近80%,增量占比超100%,民營企業(ye) 是城鎮就業(ye) 的最大保障。(5)民營企業(ye) 數量占比超95%,民營企業(ye) 是中國經濟微觀基礎的最大主體(ti) 。
統戰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要爭(zheng) 取人心、凝聚力量,為(wei) 實現黨(dang) 和國家的宏偉(wei) 目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大家共同去奮鬥。民營企業(ye) 的參與(yu) 者,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群眾(zhong) ,他們(men) 就是我們(men) 統戰工作的工作重點,民營企業(ye) 是統戰工作的末梢神經。
二、做好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的原則要求
要做好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就必須要認真總結以前的成功經驗,不斷深化對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努力推進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一)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深刻指出,政治方向是黨(dang) 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guan) 黨(dang) 的前途命運和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方向問題,是一個(ge) 根本性的問題。統戰工作,本身就是政治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做好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要始終堅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切實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不斷夯實共同團結奮鬥的政治基礎,為(wei) 實現中華兒(er) 女共同的民族複興(xing) 夢一起努力拚搏。
(二)必須增強民營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感
增強民營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感,就是要引導民營企業(ye) 家自覺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增強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這是統戰工作的基本要求。
政府在推動民營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方麵的作用至關(guan) 重要,起著引導、監督的作用。一方麵,政府要從(cong) 政治安排、榮譽表彰、政策扶持、信用評價(jia) 等各方麵形成鼓勵民營企業(ye) 承擔社會(hui) 責任的政策環境,加大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麵,也要依法嚴(yan) 肅處理那些缺乏信用、侵害員工權益和消費者利益、汙染環境等缺失社會(hui) 責任感的企業(ye) 。
(三)必須搭建平台,建立聯動互動機製
隻有搭好台,才能唱好戲。一要建好“硬平台”,引導民營企業(ye) 與(yu) 中科院、“雙一流”高校等大院名校的戰略合作,引進和共建一批創新平台,為(wei) 民營企業(ye) 創新發展、攻克技術難關(guan) 提供有力支撐。二要建好“軟平台”,充分發揮智慧黨(dang) 政融合平台作用,研究建立地市級營商環境監測服務平台,盡快對接省及全國民營企業(ye) 訴求響應智慧平台,並與(yu) 地市政務服務網鏈接互通,實現數據共享、有機貫通、政企互動,做到有訴必接、有求必應、有難必幫、有問必答。
(四)必須注重解決(jue) 民營企業(ye) 遇到的困難
對於(yu) 政府來講,解決(jue) 民營企業(ye) 所遇到的困難,要以問題為(wei) 導向,全力幫助民營企業(ye) 破局解題、跨越發展。
一要圍繞破解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you) 化金融生態環境。受疫情影響,民營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的融資需求比以往更加強烈。政府要搭建完善政金企互動平台,深化無還本續貸、無抵押貸款等措施,創新推出更多金融產(chan) 品,實現民營經濟、小微企業(ye) 、製造業(ye) 貸款和貸款成本“三升一降”。要統籌運用上市、掛牌、債(zhai) 券、基金等融資方式,推動企業(ye) 融資從(cong) “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從(cong) “以債(zhai) 為(wei) 主”向“以股為(wei) 主”轉變、從(cong) 單一融資手段向綜合融資手段轉變。金融機構和民營企業(ye) 本就是命運共同體(ti) ,金融機構要對民營企業(ye) 拉一把、挺一把,對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有信用、實打實做主業(ye) 的企業(ye) ,貸款能放則放、利息能減則減、期限能延則延,與(yu) 企業(ye) 一道“守得雲(yun) 開見月明”;企業(ye) 也要堅守契約精神,規範財務收支等製度,提高融資承載能力,特別是要一諾千金,不要形成逾期。
二要圍繞破解政策“兌(dui) 現難、兌(dui) 現慢”問題,開通惠企政策“直通車”。為(wei)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政府打出一係列惠企“組合拳”,但政策再好,不落實就是廢紙一張。要廣而告之,通過采取媒體(ti) 宣傳(chuan) 、集中宣講等途徑,全方位、多渠道宣傳(chuan) 解讀政策,確保企業(ye) 及時了解政策內(nei) 容、準確掌握申報流程。持續開展“送政策進企業(ye) ”和“剛性兌(dui) 現”活動,推行涉企政策目錄清單製度,加快政策集中兌(dui) 現速度,破除政策落實“中梗阻”,定期開展落實情況“回頭看”,確保企業(ye) 應享盡享、能享快享。要精準對接,大膽拓展政策空間,大力發掘政策潛力,千方百計創造政策落實有利條件,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讓企業(ye) 得到充足的“陽光雨露”。
三要圍繞破解企業(ye) “稅費高、負擔重”問題,推進降本減負。當前,能源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等上升較快,土地、水、電、氣等要素成本仍處於(yu) 高位。2020年7月18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了7個(ge) 方麵23項任務,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一方麵,對稅費負擔成本“能減則減”;另一方麵,對生產(chan) 要素成本“能降則降”。要想方設法降低企業(ye) 用能、用工、物流、用地等成本,盡力消減經濟下行影響,真正讓企業(ye) 輕裝上陣、放手發展。
四要圍繞破解人才“招不來,留不住”問題,實施人才引進戰略。采用“柔性引進、剛性幹事”等人才引進辦法,建立適應人才發展的股權分配、薪資報酬等機製,完善人才評價(jia) 、使用、流動、激勵等製度,製定差異化服務措施,既給真心誠意又給真金白銀,最大限度吸引集聚各類人才。還要大力開展職業(ye) 技術教育,鼓勵民營企業(ye) 與(yu) 職業(ye) 院校開展深度合作,培養(yang) 一批技術型人才;及時了解企業(ye) 用工需求,大力開展行業(ye) 招聘、專(zhuan) 場招聘,允許實施靈活的用工製度,動態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用工難題。
五要圍繞破解企業(ye) “訂單少、銷路難”問題,助力企業(ye) 開拓市場。受海外市場萎縮和國內(nei) 消費不振雙重擠壓,不少企業(ye) 新增訂單明顯減少,產(chan) 品銷售不暢,庫存大量增加,複工不達產(chan) 、經營不增收。還有的產(chan) 業(ye) 鏈協同不力、供應鏈循環不暢,配套企業(ye) 和關(guan) 鍵零部件不同步不穩定,影響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經營。政府要分產(chan) 業(ye) 、分層次組織產(chan) 銷對接活動,依托龍頭企業(ye) 電商平台舉(ju) 辦產(chan) 業(ye) 鏈對接活動,推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建立穩定的合作關(guan) 係;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和特色產(chan) 品舉(ju) 辦名優(you) 產(chan) 品拓展銷售活動,積極組織企業(ye) 參加各地政府組辦的綜合和專(zhuan) 業(ye) 展會(hui) ,支持本地產(chan) 品“地產(chan) 地銷”,政府采購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采購本地產(chan) 品,幫助企業(ye) 打開市場、增加訂單和銷量。要支持和鼓勵企業(ye) 創新營銷模式,深化與(yu) 京東(dong) 、阿裏等電商企業(ye) 的合作,通過互聯網平台展示形象、推介產(chan) 品,通過網絡直播、“縣長帶貨”等新興(xing) 方式拓寬企業(ye) 銷售渠道。
六要圍繞破解“新官不理舊賬”問題,攻堅遺留問題。如果“舊賬”理不清、管不好,就會(hui) 涼了企業(ye) 的心,直接折損政府的公信力。要堅持尊重曆史、實事求是的原則,牢固樹立“信用就是新的生產(chan) 要素”的理念,建立常態化“理舊賬”製度,做到有賬必理、有賬必清,努力為(wei) 企業(ye) 發展掃清障礙。要依法依規、分類分步妥善處理曆史遺留的企業(ye) 無產(chan) 權土地、用房問題,讓企業(ye) “有恒產(chan) 有恒心”;建立信用受損企業(ye) 、入黑名單企業(ye) 和破產(chan) 重組企業(ye) 信用修複、汙點銷號機製,讓企業(ye) “重整旗鼓”;全麵梳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麵合同履約不到位的情況,大膽糾正、切實改進、兌(dui) 現承諾,讓企業(ye) 安心發展;對一些民營企業(ye) 曆史上曾經有過的不規範行為(wei)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cong) 無的原則處理,讓民營企業(ye) 家卸下包袱、輕裝前行。
三、以中華文化認同助推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
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炎黃子孫有著共同的精神印記。文化認同是最根本的認同,隻有中華文化認同,是不分行業(ye) 、不分年齡、不分種族、不分膚色的。這是以文化認同助推新時代民營企業(ye) 統戰工作的基礎。建議如下:
(一)以大家喜聞樂(le) 見的文化活動為(wei) 抓手,激發民營企業(ye) 內(nei) 在活力
在民營企業(ye) 統戰成員中開展健康積極向上、喜聞樂(le) 見的文化活動,以豐(feng) 富的表演形式、生動的人物形象、高超的表演藝術,“潤物細無聲”般地滋潤民營企業(ye) 統戰成員的精神家園,不斷鞏固新時代統一戰線團結奮鬥的思想政治基礎,激發民營企業(ye) 內(nei) 在活力。
一是唱響時代主旋律——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可以通過舉(ju) 辦文藝匯演活動,歌唱祖國母親(qin) ,表達對偉(wei) 大祖國的熱愛之情;也可以通過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形式展示統戰工作成果,提高社會(hui) 各界對統戰工作的認識和了解。
二是舉(ju) 辦集體(ti) 項目比賽,凝聚正能量。可以通過舉(ju) 辦籃球比賽、廣場舞比賽,評選新的社會(hui) 階層先鋒人物等形式,以企業(ye) 為(wei) 代表展示各自企業(ye) 形象,凝聚正能量,引導廣大統戰成員積極樂(le) 觀、敢於(yu) 擔責、勇於(yu) 創新的精神。
(二)找對載體(ti) ,挖掘地方文化,增強民營企業(ye) 凝聚力
各地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當地政府可以依托各自的地方文化,找對載體(ti) ,增強民營企業(ye) 的凝聚力。
一是依托地方文化,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一個(ge) 文化品牌的創立,需要有許多行業(ye) 的參與(yu) ,在政府的引導下,打造本地的文化品牌,必然會(hui) 促使各行業(ye) 各盡所能,增強它們(men) 的凝聚力。
二是依托大型活動,彰顯地方文化特色。大型活動的舉(ju) 辦,離不開廣大群眾(zhong) 的參與(yu) ,民營企業(ye) 是最具有活力的經濟體(ti) ,它們(men) 與(yu) 人們(men) 的生活息息相關(guan) ,大型活動的舉(ju) 辦,會(hui) 讓民營企業(ye) 更為(wei) 活躍,目標更為(wei) 一致。
(課題組主持人: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