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5G產業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

  洛陽市社科聯課題組2023-01-16

  5G是數字經濟的先導領域,作為(wei) 新基建七大領域的“領頭羊”和“壓艙石”,在目前疫情防控與(yu) 經濟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已經成為(wei)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之一。2020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加快5G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加快推進5G技術創新、大力發展5G產(chan) 業(ye) 等五項重點任務,借此加快推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和助力網絡強省建設。

  研究顯示,隨著5G商用的發展深化,設備製造商、電信運營商和信息服務商將依次成為(wei) 5G直接經濟產(chan) 出的主要來源。預計到2025年,設備製造商收入為(wei) 18萬(wan) 億(yi) 元,其中終端設備支出為(wei) 14萬(wan) 億(yi) ,占到5G直接經濟總產(chan) 出的64%。由此可見,在未來五年,5G巨額投資將直接拉動網絡設備和智能終端的龐大市場需求。為(wei) 了搶抓5G技術帶來的新一輪產(chan) 業(ye) 變革戰略機遇,推動河南5G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本課題組運用文獻分析技術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對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並對國內(nei) 5G產(chan) 業(ye) 的先進地區和龍頭企業(ye) 進行調研,最終提出河南5G產(chan) 業(ye) 發展對策。

  一、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存在問題

  (一)5G產(chan) 業(ye) 總體(ti) 規模仍然偏小

  2019年,河南省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的主營業(ye) 務收入為(wei) 7451億(yi) 元,在全國占比僅(jin) 為(wei) 625%,與(yu) 廣東(dong) 省相差6倍之多。根據“天眼查”網站查詢,河南省現有通信設備製造企業(ye) 192家,不僅(jin) 與(yu) 國內(nei) 第一梯隊的廣東(dong) (5361家)、江蘇(1723家)、浙江(1518家)等省差距巨大,即便與(yu) 同在中西部的安徽(400家)、四川(276家)、湖北(223家)相比,也存在明顯差距。

  (二)5G智能終端產(chan) 業(ye) 集群大而不強

  2019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製造智能手機217億(yi) 台,初步形成包括手機外殼、玻璃蓋板、麥克風、顯示模組、模具、磁性材料在內(nei) 的配套網絡。但與(yu) 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手機產(chan) 業(ye) 集群相比,河南手機產(chan) 業(ye) 集群存在過度依賴鄭州富士康、配套企業(ye) 規模較小、零部件附加值不高、研發能力不強等問題。在當前富士康外遷印度、中美經濟時有摩擦的形勢下,以上問題將進一步製約河南省企業(ye) 在5G智能終端行業(ye) 的競爭(zheng) 能力和市場份額。

  (三)5G網絡設備產(chan) 業(ye) 鏈條尚未形成

  5G網絡建設涉及通信網絡設備、係統集成、基站射頻、基站天線、光纖光纜、光模塊等產(chan) 品部門,河南省初步建成以56G以上高速連接器、AWG(陣列波導光柵)芯片、25G激光器高端器件為(wei) 重點的光通信產(chan) 業(ye) ,但尚未形成完整的5G網絡設備產(chan) 業(ye) 鏈條,導致本省企業(ye) 難以搶占5G網絡建設的龐大市場機會(hui) 。

  二、國內(nei) 5G產(chan) 業(ye) 發展經驗分析

  課題組利用國內(nei) 知名政策文獻數據庫“北大法寶”以及Python網絡爬蟲程序,廣泛搜集國內(nei) 各省區5G產(chan) 業(ye) 的發展規劃、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58份,並對國內(nei) 5G龍頭企業(ye) 進行了電話訪問,運用文獻分析方法和多案例研究方法,總結出以下5G產(chan) 業(ye) 發展經驗。

  (一)立足5G創新平台,突破5G關(guan) 鍵技術

  5G網絡具備的高性能、低延遲與(yu) 高容量特性,主要依托毫米波、小基站、MassiveMIMO、全雙工、波束成形這五大關(guan) 鍵技術。為(wei) 了占據5G價(jia) 值鏈高端環節,廣東(dong) 省將新型大帶寬信號處理、適應寬/窄頻帶融合場景下的波形設計、編譯碼、高效傳(chuan) 輸、射頻與(yu) 天線等作為(wei) 關(guan) 鍵技術突破方向。浙江省提出發展射頻芯片及器件、光模塊和25G激光器芯片、全製式多通道射頻單元、小基站和微基站、有源陣列天線、前傳(chuan) 交換機、基帶單元、分布式係統等重點產(chan) 品。上海市則聚焦5G通信核心芯片研發,全麵培育射頻核心器件、5G通信模塊、5G小微型基站設備等產(chan) 品開發升級。為(wei) 了盡快實現突破,各省市均明確提出建設5G科技創新平台的目標路徑。浙江省政府聯合高水平科研機構(之江實驗室、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重點信息技術企業(ye) 、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鐵塔公司)打造5G創新平台。廣東(dong) 省新建通信與(yu) 網絡創新研究院、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並推動省內(nei) 高等院校、重點職業(ye) 學校設立5G技術課程。湖北省重點支持國內(nei) 光通信龍頭企業(ye) “烽火科技”建設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

  (二)圍繞5G示範園區,推動5G產(chan) 業(ye) 集聚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5G網絡建設呈現大密度和高能耗特征,為(wei) 了形成試點示範效應,帶動應用規模化發展,多個(ge) 省市圍繞示範園區加強5G網絡覆蓋,以此推動5G產(chan) 業(ye) 集聚和應用創新。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5月,全國已有37家5G產(chan) 業(ye) 園區建成運行,主要分布在廣東(dong) 、江蘇、浙江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強省。廣東(dong) 省在2019年率先啟動5G產(chan) 業(ye) 園區的申報建設工作,明確提出入駐5G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的各項標準,要求園區設有5個(ge) 以上5G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研發機構,以及3家以上投融資平台等服務機構。上海金橋5G產(chan) 業(ye) 生態園則依托華為(wei) 上海5G創新中心,重點推進5G技術與(yu) 汽車、製造和視訊三大基礎產(chan) 業(ye) 的深度應用融合。

  (三)根據5G產(chan) 業(ye) 圖譜,培育5G骨幹企業(ye)

  5G產(chan) 業(ye) 具有產(chan) 業(ye) 鏈長,涉及領域廣等特點,對上下遊行業(ye) 具有明顯的帶動效應。廣東(dong) 省通過製訂5G全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目錄,大力引進國際國內(nei) 5G骨幹企業(ye) ,分類培育一批細分領域的本地骨幹企業(ye) 。浙江省采取內(nei) 育外引等方法,聚焦芯片開發生產(chan) 領域培育20家5G骨幹企業(ye) ,使其成為(wei) 細分領域隱形冠軍(jun) 和創新標杆企業(ye) 。江蘇省通過5G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題調研,梳理出全省200多家5G相關(guan) 企業(ye) ,繪製形成江蘇省5G產(chan) 業(ye) 鏈圖譜,總結出“兩(liang) 頭強、中間弱”的本省5G產(chan) 業(ye) 鏈特征。

  (四)依托5G產(chan) 業(ye) 基金,投資5G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基金在5G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資本補充作用,充足的“彈藥”可以為(wei) 技術攻關(guan) 、產(chan) 品開發、應用創新提供良好基礎。浙江省提出依托省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加快組建5G項目定向投資子基金,撬動社會(hui) 資本投資5G產(chan) 業(ye) 。2019年年底,由杭州市政府和社會(hui) 戰略投資方共同成立總規模20億(yi) 元人民幣的5G產(chan) 業(ye) 基金,重點投資全國範圍內(nei) 5G上中下遊細分行業(ye) 龍頭企業(ye) 。2020年5月,北京市成立由政府參與(yu) 的50億(yi) 元5G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基金,重點投資5G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國內(nei) 外技術領先的高科技企業(ye) 。

  三、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發展建議

  數字經濟時代,信息化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著發展的質量,5G商用將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根據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的存在問題,參考國內(nei) 其他省市的成功經驗,課題組提出以下發展政策建議。

  (一)啟動5G產(chan) 業(ye) 圖譜編製

  由河南省科技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通過公開招標委托省內(nei) 外研究機構,利用3個(ge) 月左右的時間製定《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圖譜》,內(nei) 容包括:(1)對5G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下遊板塊進行三級分類,梳理各個(ge) 環節的關(guan) 鍵技術與(yu) 國內(nei) 外龍頭企業(ye) ;(2)對全省5G產(chan) 業(ye) 應用和企業(ye) 情況進行全麵調研,重點調查5G網絡設備與(yu) 智能終端製造企業(ye) ;(3)按照5G產(chan) 業(ye) 鏈板塊,將河南省5G企業(ye) 與(yu) 國內(nei) 外龍頭企業(ye) 進行對標分析,明確河南5G產(chan) 業(ye) 補鏈強鏈、技術突破的方向與(yu) 目標。

  (二)完善5G產(chan) 業(ye) 園區配套

  在鶴壁、許昌兩(liang) 地的5G園區基礎上,由省發改委、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啟動5G產(chan) 業(ye) 園區提升行動,主要內(nei) 容包括:(1)基於(yu) 5G網絡覆蓋特點,指導規範產(chan) 業(ye) 園區的占地麵積與(yu) 空間布局,實現園區5G網絡的快速、優(you) 質、低成本覆蓋;(2)根據全省5G產(chan) 業(ye) 布局,結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分布,優(you) 先在鄭州、洛陽兩(liang) 地建設高水平5G產(chan) 業(ye) 園區,重點引進5G智能終端、5G光通信領域製造企業(ye) 與(yu) 研發機構;(3)積極引進國內(nei) 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引導投資融資、知識產(chan) 權等服務企業(ye) ,完善5G產(chan) 業(ye) 園區各項服務功能。

  (三)加快5G產(chan) 業(ye) 基金落地

  推動省市縣三級政府協同,加強現有“碎片化”政策資金的清理整合,通過統籌規劃、互相參股、投資合作、信息共享等方式,成立單體(ti) 規模不低於(yu) 10億(yi) 元的5G產(chan) 業(ye) 基金。基金采取子母基金方式運作,母基金中財政資金占比一般不超過20%,子基金由經選擇的社會(hui) 投資機構負責管理,母基金一般不參與(yu) 子基金的管理。子基金根據市場化原則開展項目投資,主要投向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項目,並為(wei) 區內(nei) 5G創新型企業(ye) 股改、掛牌和上市提供便利。

  (四)聚焦5G核心技術研發

  根據5G產(chan) 業(ye) 鏈板塊與(yu) 價(jia) 值鏈結構,麵向5G光通信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聚焦基於(yu) 5G的新型大帶寬信號處理、適應寬/窄頻帶融合場景下的光器件核心技術研發,主要包括工業(ye) 級溫度範圍的高速激光器芯片技術、高線性度25G波特率DFB芯片和EML芯片技術、低成本25G波長可調諧激光器芯片技術、低成本非相幹100G的光模塊技術、低成本相幹100G/200G/400G光模塊技術、高線性度25G/50G的電芯片技術等。

  (五)推進5G企業(ye) 精準招商

  一是依托富士康、仕佳光子、中電科等22所本地重點企業(ye) ,定向匹配5G智能終端機構件、5G射頻模組、5G高速連接器領域的銳迪科、唯捷創芯、光迅科技等領軍(jun) 企業(ye) ,積極推動雙方開展落地合作,做強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鏈。二是按照“以項目拉投資,以科技增投資,以市場換投資”原則,鼓勵各地出台配套措施,積極引進5G產(chan) 業(ye) 鏈中上遊的芯片模組、射頻器件、基站天線等領域的龍頭企業(ye) 投資,補全河南省5G產(chan) 業(ye) 鏈。三是協同產(chan) 業(ye) 組織、行業(ye) 協會(hui) 、第三方機構和各地商協會(hui) ,常態化開展投資信息共享、項目精準投送、意向企業(ye) 對接、雙向實地考察等招商活動。

  (課題組主持人:周岩 胡延鬆 課題組成員:鄧偉(wei) 龔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