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國務院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時,正式提出了曆史街區的概念。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曆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保護、更新的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衝(chong) 擊。《開封古城保護條例》提出,“將開封古城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這對開封市曆史文化街區高質量的保護與(yu) 更新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一、開封曆史文化街區的現狀
(一)城市的規劃與(yu) 建設問題
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規劃層麵上,多多少少都走過一些彎路,這在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與(yu) 開發中也有體(ti) 現。在近現代時期中,老城在戰亂(luan) 中受損,無法談及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問題。新中國成立後為(wei) 了適應新生活的需要,再加上保護意識的缺乏,城市建設中大改大建,拓寬道路,比如開封的鼓樓、城牆等街區的物質形態在不斷地衰退乃至消亡。
改革開放後,城市的保護與(yu) 發展進入了一個(ge) “開發性破壞”的階段。從(cong) 客觀現實的要求出發,曆史文化街區多處老城區,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增長,城市需要進一步擴展自己的領域。而政府對曆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意識,決(jue) 定了他們(men) 製定不同的政策。出於(yu) 謀求發展的目的,求大求新的城市規劃造成了千人一麵的城市建設風格,新舊建築共同出現在古城中,現代建築不斷侵入曆史文化街區,割裂了街區原有的文化特色,也破壞了街區的肌理與(yu) 風貌。隨著觀念的更新,政府開始意識到街區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為(wei) 了維護城市特色,拆除舊街道,建設新“古董”,在城市設計過程中突出了一些傳(chuan) 統符號,以期達成與(yu) 周邊環境在風貌特征上的協調。可是這些大體(ti) 量的仿古商業(ye) 建築,並不能恢複街區的肌理與(yu) 風貌。
近年,曆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受到了關(guan) 注。人們(men) 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後,更注重精神體(ti) 驗,尤其是文化旅遊方麵,追尋的是傳(chuan) 統而古典的文化內(nei) 涵給自己帶來的精神層麵的回歸。曆史文化名城學術委員會(hui) 的建立,為(wei) 曆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工作提供了學術探索的依據。而行政與(yu) 職能部門的保護和規劃觀念也大大改變了。傳(chuan) 統文化的街區不但需要更新,更需要保護,“破舊立新”的觀念逐漸被替代。街區現在普遍麵臨(lin) 的問題是,公共設施缺失、房屋損壞、新建建築不協調、交通網絡不便、細部不完善等。保護與(yu) 更新不能離開原有街區麵貌的基礎,又要為(wei) 住在這裏的居民和前往觀光的遊客提供便利和服務。
(二)文化群落生態氛圍的淡化
英國學者菲爾頓教授(BMFeilden)提出,文物兼有著“精神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和實用價(jia) 值”。在曆史文化街區生活的民眾(zhong) ,都會(hui) 對環境產(chan) 生某種程度的影響,這種生活印記的演變過程,也是城市空間肌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了生活的便利,自行去修繕、搭建各類建築,原有的物質形態就不可避免地出現改變或者破壞。
例如雙龍巷曆史文化街區,作為(wei) 趙匡胤兄弟的故居,周圍形成了一係列名人曆史文化故居,傳(chuan) 統的四合院建築星羅棋布。但是街區內(nei) 各類違規搭建使原有傳(chuan) 統院落的形態大大改變,進行街區維護的成本與(yu) 難度不斷提高。隨著城市的發展,開封老城區居住條件的落後使得很多居民搬離了曆史街區。無人打理的曆史建築失去了維護,破敗的速度更快了。
群眾(zhong) 意識的提升離不開知識和觀念的更新,更離不開政府的宣傳(chuan) 和引導。從(cong) 前單純出於(yu) 改善自身居住條件和個(ge) 人利益進行改建的人們(men) ,需要意識到文化遺產(chan) 的價(jia) 值及其保護的重要意義(yi) ,群眾(zhong) 自發的保護才能真正創造新的文化與(yu) 曆史。
(三)文化生態特色的喪(sang) 失
古城原有的肌理在多年的空間形態變化中,被不斷改變,從(cong) 趨同性的城市麵貌演變成同質化的商品消費。吳良鏞院士曾提到,城市設計應當保護地方民俗特色、保護建築環境、保護郊野山川環境與(yu) 大地植被,要考慮曆史名建築的複原問題。文化綿延不斷,靠的是對曆史文物的修繕與(yu) 保護,而非粗暴推倒,照章重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遊成為(wei) 越來越多的人尋求獨特體(ti) 驗的一種精神文化生活。“體(ti) 驗經濟”的概念誕生之後,提出了一種新的經濟發展觀點,人們(men) 對於(yu) 體(ti) 驗的要求是一種心理上滿足感的追求,居住性的曆史文化街區令人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風俗習(xi) 慣,商業(ye) 性的曆史文化街區應是多樣化且傳(chuan) 統性的商業(ye) 活動。失去了獨特文化魅力的城市無法延續文化的魅力,也感受不到曆史的韻味。
政府和運營者不但要對街區的曆史文化特色加以保護,也需要提供配套的設施和服務保障街區的生命力,對文化業(ye) 態在經營上扶持,發展創意產(chan) 業(ye) 是保持街區活力的重要手段。
二、開封曆史文化街區的文商旅模式的構建
(一)運營主體(ti)
基於(yu) 旅遊開發角度的運營由於(yu) 受到政策影響較大,麵對的市場環境變化和風險也相應較大。運營的主體(ti) 與(yu) 開發的主體(ti) 逐漸區分,開發項目與(yu) 運營項目也有分離趨勢。從(cong) 運營主體(ti) 上,一般可以分為(wei) 政府主導型、企業(ye) 主導型。
1.政府主導型。曆史文化街區的開發與(yu) 運營,需要基於(yu) 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傳(chuan) 統建築、人文風俗等進行投入,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政府對於(yu) 文創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給予了很大支持,對資金引進、產(chan) 業(ye) 發展、配套設施建設等各方麵進行引導。
2008年,開封市設立了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設定了宋文化為(wei) 特色、老城區為(wei) 主體(ti) 的文商旅融合發展建設項目。2010年,政府成立了宋都古城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管理委員會(hui) 作為(wei) 管理機構,下轄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宋都古城建設投資集團公司。2011年,宋都古城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被文化部確立為(wei) “國家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
2012年,開封市政府決(jue) 定投入巨額資金,將近20平方公裏的老城區重塑麵貌,恢複汴京盛景,改造成以宋代文化為(wei) 核心的旅遊城市,此後出台的一係列政策都基於(yu) 此。2017年4月,在全國文化產(chan) 業(ye) 工作會(hui) 議上,國家文化部對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的發展予以高度評價(jia) ,並將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開封模式”歸納為(wei) “有頂層設計、有發展思路、有工作機製、有服務平台、有資金項目、有人才支撐”。
國有資產(chan) 引領社會(hui) 資本的融合。開封的宋都古城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園區的規劃製定、文化項目審批和服務、招商引資、宣傳(chuan) 推介、融資平台建設以及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下設的兩(liang) 家公司屬於(yu) 國有企業(ye) ,既是投融資平台,也是園區項目的開發主體(ti) 。這種管理模式,目的在於(yu) 政府負責進行政策指導和城市規劃,由國有企業(ye) 完成運營管理。以國有企業(ye) 融通社會(hui) 資本,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為(wei) 主導的投融資體(ti) 係,可以使社會(hui) 資本更好地融入曆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yu) 開發中,解決(jue) 融資困難,發揮雙方的優(you) 勢。
2.企業(ye) 主導型。專(zhuan) 門的項目經營公司主導運營管理,以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專(zhuan) 業(ye) 方式經營曆史文化街區,可以保障文化服務、產(chan) 品開發、藝術創意等方麵的業(ye) 態活力。尤其是以整體(ti) 街區進行招商機製,可以形成風格統一、項目完備的商業(ye) 格局。但是這種管理和營運,要避免唯利是圖,做到從(cong) 曆史保護的角度出發,提升服務品質,豐(feng) 富文化和曆史元素的展示,需要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進行嚴(yan) 格的管理和引導,也需要相關(guan) 專(zhuan) 家的研究成果轉化。
(二)功能定位
1.以文化為(wei) 核心。《大城市的生與(yu) 死》中,簡·雅各布斯認為(wei) “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傳(chuan) 統的商業(ye) 性曆史文化街區的經濟構架豐(feng) 富多樣,沿街叫賣、地方民俗、傳(chuan) 統技藝也曾出現在這裏。從(cong) 精神層麵出發,曆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yu) 更新,是要保護街區所有的真實的曆史文化遺存。1950年,美國建築師R文丘裏首先提出了在城市設計中的“文脈”的觀點,這一概念對於(yu) 建築觀有著深遠的影響。建築不是獨立於(yu) 時代和空間的存在,而是在特定的曆史發展背景下、特殊的城市文化中,人與(yu) 建築物之間特殊聯係的體(ti) 現。各種曆史時代背景和各種形式的文化,在曆史文化街區中匯聚,使人們(men) 感受到的是精神的回歸。
北宋都城開封被稱為(wei) “北方水城”。古代城市文脈得以傳(chuan) 續至今,體(ti) 現在特定的曆史城區和曆史建築上,也正是如此,不同城市有著獨特的氣韻特征。喪(sang) 失了物質實體(ti) 的文化,難以令人追尋獨特的文化意境,也就失去了產(chan) 業(ye) 群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因此,保護與(yu) 更新的前提,是能夠保證“真實性”,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的街區風貌和精神文化,明確保護對象的內(nei) 涵,才能有效地實現街區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
2.關(guan) 注體(ti) 驗需求。體(ti) 驗經濟的提出給經營者帶來了一種思考方式,旅遊者關(guan) 注的是能不能通過旅遊活動獲得真實的感受和現實的體(ti) 驗。曆史文化街區在保護性的旅遊開發過程中,觀照個(ge) 體(ti) 的需求,開發特定的產(chan) 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過程中的心理需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因為(wei) 這種街區中場景化的體(ti) 驗帶來的真實性感受,可以融入民俗、飲食、文化、休閑等各類元素。反過來,為(wei) 了滿足這種體(ti) 驗需求,商業(ye) 性開發的參與(yu) 可以兼具提高旅遊感受和獲得經濟收益的雙重優(you) 點。
原住在曆史文化街區的很多居民,在更新與(yu) 開發的過程中,遷離了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雞犬相聞”的老宅。關(guan) 注體(ti) 驗需求,城市的改造和曆史文化街區的更新,最終是為(wei) 人服務的。不管是對於(yu) 居住在老街的人們(men) ,還是對前往來觀光體(ti) 驗的遊客,更新後的街區為(wei) 居住者提供就業(ye) 崗位,為(wei) 旅遊者講解、設置文化場景,以增強遊客體(ti) 驗感、還原民俗活動場景、展示非遺文化等,從(cong) 城市文化的延續方麵看是良好的方式。
3.關(guan) 注區域特征。開封市2018年全市生產(chan) 總值完成200223億(yi) 元,比上年增長70%,居全省第14位。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94978億(yi) 元,增長82%。第一、二、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幅分別居全省第3位、第13位、第11位。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79596萬(wan) 人次,比上年增長169%,旅遊總收入達7135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85%。開封市以發展旅遊業(ye) 為(wei) 重心,旅遊業(ye) 收入增長快,但是經濟底子薄弱,引入社會(hui) 資本力量,完善產(chan) 業(ye) 鏈,可使保護與(yu) 更新相促進。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升級,發展服務業(ye) 是必然趨勢,服務業(ye) 的投資也在穩步提升,強勁的發展動力將促使服務業(ye) 不斷優(you) 化配置、提升水平,帶動區域發展。創意產(chan) 業(ye) 融入城市的曆史資源和文化資源,可以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結合,不僅(jin) 提升了服務業(ye) 水平,也可以獲得新的經濟增長點。
4.提供多元化服務。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的典型代表迪士尼公司一直致力於(yu) 提供娛樂(le) 體(ti) 驗,電影、傳(chuan) 媒、主題公園及消費產(chan) 品是其主要構成模塊。迪士尼主題度假區依靠影視娛樂(le) 的基礎,在全球有著重要影響。園區的硬件設施和配套服務,既重現了影視作品中的場景,又保持了“夢幻樂(le) 園”的氣氛。氣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員工提供的服務,裝扮成動畫角色的員工,力求使自己的行為(wei) 貼近自己扮演的形象,將遊客帶入場景;普通員工熱情周到地為(wei) 遊客服務,為(wei) 小顧客派發禮物,友好合影。清明上河園是遊客體(ti) 驗的另一個(ge) 成功案例,秉承“再現千年曆史畫卷,建設國家精品景區”的方針,立足宋文化內(nei) 涵,提供古代娛樂(le) 設施、劇目表演、工藝品鑒賞和技藝展示等,全方位地為(wei) 遊客服務。
這兩(liang) 個(ge) 市場化經營的例子,都為(wei) 曆史文化街區的運營提供了良好的正麵示範。城市文脈的延續與(yu) 創意產(chan) 業(ye) 相結合,可以保護城市的文化氣韻和城市魅力,保護與(yu) 開發共舉(ju) 。在曆史文化街區,確定文化主題,明確街區的人文核心,提供有地域特色的創意產(chan) 品,設計具象化的形象表達——文字、圖像、雕塑、藝術品等,引入民俗文化技藝,利用聲光電、數字化展示,進行節慶型活動,導入體(ti) 育和文藝活動,銷售創意或者特色食品、文化用品及旅遊用品等。遊客感受到的是“活”的曆史和真實的生活形式,這種更高層次需求的滿足可以帶來更大更多的社會(hui) 效益、經濟收益。
(課題組主持人:王馨 課題組成員:王茜 孔令勉 周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