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信陽市社科聯課題組2023-11-10

  黨(dang) 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發展水平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經濟在螺旋式上升過程中進入新的平台期的標誌。“十三五”時期,信陽市生產(chan) 總值實現了從(cong) 2015年的187775億(yi) 元增加到2020年的280568億(yi) 元,總體(ti) 增長了近50%。整個(ge) 5年,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取得了長足進步,經濟發展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一、推動信陽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性和可行性

  經濟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實體(ti)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關(guan) 乎信陽經濟發展的未來,推動信陽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緊迫性和可行性。

  近年來,信陽的實體(ti) 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對信陽整體(t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但是,如果把信陽的實體(ti) 經濟發展情況與(yu) 全國、全省以及周邊地市的相關(guan) 數據進行對比,明顯看出我們(men) 的發展質量、發展效率等與(yu) 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比如,信陽的常住人口占全國046%,創造的生產(chan) 總值隻占到全國的028%,與(yu) 全國平均水平尚有一定差距。2020年,信陽市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為(wei) 191∶356∶453.而同期,我國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為(wei) 77∶378∶545.河南省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為(wei) 97∶416∶487.信陽亟須奮起直追。

  下一階段推動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信陽具有“生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基礎、政策機遇”三個(ge) 方麵的現實基礎和有利條件。一是生態優(you) 勢。信陽是一座輕輕放在山水間的城市,2020年全年信陽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299天,PM10每立方米平均濃度63微克,PM25每立方米平均濃度40微克,信陽的生態優(you) 勢非常突出,是中部地區的生態高地,生態優(you) 勢對於(yu) 實體(ti) 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二是產(chan) 業(ye) 基礎。當前,信陽已經具備了促進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較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具有向更高水平邁進的產(chan) 業(ye) 動能。三是政策機遇。近幾年,信陽不斷獲得國家發展大戰略的支持,尤其是202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xing) 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中80%的內(nei) 容針對信陽市,更加精準地為(wei) 信陽確定了“四區一屏障一樞紐”的發展定位,從(cong) 政策、資金、要素、人才等方麵給予信陽發展全方位支持,為(wei) 老區振興(xing) 注入了“新能源”。

  二、信陽實體(ti) 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

  (一)對實體(ti) 經濟發展的重視不夠

  實體(ti) 經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最忌急於(yu) 求成、拔苗助長或三天打魚、兩(liang) 天曬網。信陽作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統農(nong) 區,與(yu) 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競爭(zheng) 意識、開放意識、發展意識等還比較缺乏,各方麵對實體(ti) 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尚顯不足。在近兩(liang) 年相繼發布的河南省營商環境評價(jia) 報告中,信陽還處於(yu) 後一梯隊。

  (二)實體(ti) 經濟整體(ti) 發展層次不高

  信陽產(chan) 業(ye) 結構的總體(ti) 水平偏低,第一產(chan) 業(ye) 占比較高,二、三產(chan) 業(ye) 亟待提升,尤其是工業(ye) 發展的短板比較突出。信陽的工業(ye) 發展中主導產(chan) 業(ye) 方向不明、龍頭企業(ye) 支撐不夠、技術含量不高,缺少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工業(ye) 品牌,這帶來了信陽工業(ye) 總量小、企業(ye) 規模小、產(chan) 業(ye) 鏈條短等問題。在此背景下,當前信陽工業(ye) 發展的部分指標呈下降趨勢,比如信陽的第二產(chan) 業(ye) 占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已連續多年出現下降。當前全國全省很多地區已實現較為(wei) 充分的工業(ye) 化發展,而信陽剛剛邁進工業(ye) 化的門檻,要想實現快速追趕,必須加速補齊工業(ye) 化短板。

  (三)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撐保障不強

  工業(ye) 發展的要素保障不足,發展普遍缺乏充分的投融資服務、土地收儲(chu) 、技能培訓、政務服務、創新創業(ye) 載體(ti) 等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平台,研發設計、金融、倉(cang) 儲(chu) 物流等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不足,公共服務平台專(zhuan) 業(ye) 化程度和服務水平不高。比如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普遍存在,企業(ye) 申請銀行貸款條件多、程序複雜、成本較高。

  三、信陽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注重五個(ge) 結合

  當前,信陽要在較低的發展水平上實現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既要實現好自身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向前趕超,又要麵對高質量發展所帶來的全國相同的新的矛盾和壓力,因此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學會(hui) “彈鋼琴”,注重把握好五個(ge) 結合:

  一要注重數量增長與(yu) 質量提升的結合。信陽要著力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均衡增長,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改善,促進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促進區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同時,要牢牢把住經濟發展高質量導向,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時刻關(guan) 注經濟質量的提升,關(guan) 注經濟效益的改善,關(guan) 注新發展理念在發展中的充分實踐,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導向不斷校正經濟增長的目標和方向。

  二要注重揚優(you) 勢與(yu) 補短板的結合。信陽前期發展基礎相對較弱,需要正向發揮優(you) 勢,揚長補短,最大限度提升發展質量。要根據區域發展現狀,客觀分析區域發展的主要優(you) 勢與(yu) 劣勢,同時結合對於(yu) 國內(nei) 外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政策的分析研判,深入挖掘潛在的發展優(you) 勢及存在的問題,要既揚優(you) 勢拓長項,又補短板強弱項。

  三要注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接續發展的結合。實現信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既要關(guan) 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崛起和帶動,又要注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化升級,實現兩(liang) 者的有機結合,促進區域產(chan) 業(ye) 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四要注重“學中幹”與(yu) “幹中學”的結合。要注重“學中幹”,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關(guan) 於(yu) 高質量發展的相關(guan) 理論,學習(xi) 發達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具體(ti) 做法,掌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更要注重“幹中學”,每個(ge) 區域各有其特點,沒有一概而論的發展理論,更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方法,隻有邊幹邊學邊研究,才能真正找到適合信陽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五要注重直麵挑戰與(yu) 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的結合。進入新發展階段,信陽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麵臨(lin) 全新的機遇與(yu) 挑戰,必須用改革的方法直麵各種挑戰,解決(jue) 突出矛盾和問題。同時,緊緊抓住當前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時機謀求發展,找準定位,發揮優(you) 勢,把握機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發展乘勢而上。

  四、推進信陽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推動信陽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信陽應堅持“氛圍引領、把握路徑、突出重點”的總體(ti) 思路,著力打基礎強弱項,實現實體(ti) 經濟發展的破繭成蝶,鳳凰涅槃。

  (一)形成重視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氛圍

  區域經濟發展首先是一種理念的認同,隻有在全市上下形成濃厚的重視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氛圍,才能充分地凝聚共識,形成發展合力,促進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把握實體(ti) 經濟發展的路徑

  第一產(chan) 業(ye) 領域,堅持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持續抓好加大農(nong) 業(ye) 投入、深化農(nong) 村改革、完善激勵機製。工業(ye) 發展方麵,根據國家、省產(chan) 業(ye) 發展框架,結合周邊地區產(chan) 業(ye) 布局,加強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和跨區域產(chan) 業(ye) 協作,瞄準市場競爭(zheng) 力強的前沿產(chan) 業(ye) 以及核心技術,用新產(chan) 業(ye) 塑造現有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培育一批主導產(chan) 業(ye) 企業(ye) ,建設一批先進製造業(ye) 基地。第三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著力深化服務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傳(chuan) 統服務業(ye) 的改造升級,以信息技術為(wei) 手段,以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為(wei) 特色,推進服務業(ye) 與(yu) 第一、二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實現服務業(ye) 轉型升級。

  (三)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難點

  一是要推動高新產(chan) 業(ye) 發展。根據目前信陽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的特點及產(chan) 業(ye) 基礎,要把握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圍繞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加快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突破和發展。在促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中,政府要充分應用各種財政政策、產(chan) 業(ye) 政策等引導產(chan) 業(ye) 的持續創新,幫助企業(ye) 引智引技。

  二是要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堅持減輕負擔與(yu) 法治建設相結合,建立降成本長效機製,不斷提升民間投資的活力和競爭(zheng) 力;創新政府管理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政府服務意識和能力,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構建新型政商關(guan) 係。

  三是要促進產(chan) 業(ye) 人才聚集。要強化選人用人導向,堅持把懂經濟、善經營、會(hui) 管理、重實幹的人才放到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崗位;要從(cong) 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發展實際需求出發,大力引進符合信陽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領軍(jun) 人才;要加大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加快建立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急需的科研人員、技術技能人才與(yu) 複合型人才。

  四是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要充分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把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的著力點,不斷降低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資源能源消耗和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發展,堅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路。

  (課題組主持人:張繼峰 楊刻儉(jian) 張臻 課題組成員:崔俊敏 周波 湯藤 潘東(dong)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