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許昌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的調研報告——以中心城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例

  許昌市社科聯課題組2023-11-10

  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是指為(wei) 社區老年人開展生活照料、文化娛樂(le) 、精神慰藉等服務場所,重點包括社區(街道)養(yang) 老服務中心、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速,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yang) 老成為(wei) 各地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共識,而發展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的重中之重是擁有足量適用的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2021年11月,全省加快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現場會(hui) 從(cong) 六個(ge) 方麵強調了完善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補充、醫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對於(yu) 建設現代化河南的重要意義(yi) 。河南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聯合下發《河南省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管理辦法》,對各類居住小區的養(yang) 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驗收、移交和管理工作做出了具體(ti) 的規定,這為(wei) 許昌摸清本地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底數、補足曆史欠賬、理順管理關(guan) 係,促進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科學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一、許昌市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工作現狀

  (一)開展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工作的現實背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1年許昌市60歲以上老人863萬(wan) 人,占常住人口的197%;65歲以上老人655萬(wan) 人,占常住人口的1496%,且處於(yu) 老齡化加速態勢,社會(hui) 養(yang) 老壓力十分繁重。另外,民政部調查顯示,居家社區養(yang) 老是最契合中國人養(yang) 老觀念和情感需求的養(yang) 老模式,也是在建設和運營成本上相對經濟的養(yang) 老模式,中國九成以上老人傾(qing) 向於(yu) 居家社區養(yang) 老。在此背景下,加快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為(wei) 老年人提供優(you) 質方便的就近養(yang) 老服務是破解全市養(yang) 老難題的務實之舉(ju) 。依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印發河南省推進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方案若幹政策和產(chan) 業(ye) 布局規劃的通知》,2017年9月之前建設的住宅小區為(wei) 老舊小區,之後建設的小區為(wei) 新建小區。

  (二)許昌市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

  1.建立起相對完善的製度保障機製

  2014年,許昌市政府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意見》,對新建居住(小)區和舊城區改造時配套建設養(yang) 老服務設施做出具體(ti) 要求。2017年,許昌市製訂了《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規範化建設的意見》,對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相關(guan) 標準予以明確。2018年9月,許昌市民政、國土、住建、規劃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許昌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移交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全市新建及老舊小區新建、購置、置換配套養(yang) 老服務設施及其相關(guan) 流程做了具體(ti) 規定。通過一係列製度設計,許昌市在中心城區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有效供給方麵初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製度保障機製。

  2.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設施建設成果顯著

  截至2022年4月,許昌中心城區共有社區354個(ge) ,已建成老年日間照料中心308個(ge) ,基本上實現了對現有社區的全覆蓋,其中87個(ge) 社區探索實行了社會(hui) 化運營。值得指出的是,在2017年獲批國家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後,許昌市探索出了“機構托養(yang) 、日間照料、居家上門”三者有機結合的社區養(yang) 老服務模式,被中央主管部門稱為(wei) “魏都模式”,並上報國務院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廣。

  二、許昌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配建移交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數量不足,實際覆蓋麵有限

  按照許昌市“9064”養(yang) 老服務發展格局,全市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yang) 老,其重要支撐就是嵌入各個(ge) 社區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許昌市中心城區已建成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看似很多,但相對於(yu) 龐大的社會(hui) 養(yang) 老需求來說依然是遠遠不夠的。由於(yu) 曆史原因,許昌市絕大多數老舊小區的日間照料中心多是利用社區土地興(xing) 建或者直接利用社區辦公用房改建,麵積不夠、“五室”(休息室、休閑娛樂(le) 室、圖書(shu) 閱覽室、康複保健室和配餐就餐室)合一、與(yu) 社區功能場所混用等問題十分普遍,難以滿足社區養(yang) 老服務需求。2017年9月以來,中心城區共新建住宅小區102個(ge) ,配建老年日間照料中心22個(ge) ,配建率為(wei) 2157%,全市配建率則更低。

  (二)資金投入不夠,運營效益較低

  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及運營資金主要來源於(yu) 上級專(zhuan) 項資金撥款和省級福利彩票公益基金支持,市級及縣區層麵長期缺乏配套或專(zhuan) 項資金支持。調研發現,中心城區日間照料中心的運營主要有依托社區管理和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老服務企業(ye) 運營兩(liang) 種形式,但均麵臨(lin) 著運營資金短缺、服務內(nei) 容單一的困境。根據目前實際情況,助餐服務是老年人最需要也是最緊迫的服務需求,但由於(yu) 2020年年底中央資金補助到期,魏都區停止了助餐服務。

  (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移交工作嚴(yan) 重滯後

  《通知》明文規定,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的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竣工驗收合格後,應於(yu) 60日內(nei) 把產(chan) 權無償(chang) 移交同級民政部門,如不能如期移交則無法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手續。但由於(yu) 種種原因,許昌市新建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的實際移交情況與(yu) 《通知》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老舊小區方麵則麵臨(lin) 著更為(wei) 複雜的局麵。老城區目前已建成的日間照料中心基本上都登記為(wei) 社區用房,如果按照政策統一移交至民政部門,則需要將產(chan) 權性質更改為(wei) “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用房”,這必將產(chan) 生一係列後續問題。

  (四)配建移交工作管理體(ti) 製不順

  從(cong) 實際操作來看,包括日間照料中心在內(nei) 的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直接主管部門是民政部門,但民政部門職能有限,且沒有關(guan) 鍵環節的管理權和執法權,所以無論是老舊小區日間照料中心的興(xing) 建、購置、置換,還是新建小區的配建、移交都需要國土、住建部門的配合。2021年9月,許昌市參照省聯席會(hui) 議機製成立了由市民政、發改、國土資源、住建等22個(ge) 部門組成的許昌市養(yang) 老服務聯席會(hui) 議,這一機製對許昌市進一步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大有助益,但是在解決(jue) 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各個(ge) 環節的具體(ti) 問題上尚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三、推進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助力許昌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意見與(yu) 建議

  (一)高度重視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工作對建設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重要意義(yi)

  發展居家社區養(yang) 老是健全許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極具分量的重要一環,事關(guan) 幾十萬(wan) 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從(cong) 魏都區打造“魏都模式”的工作實績來看,隻要上級支持有力,許昌市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完全是能夠依托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基礎養(yang) 老服務設施幹出一番成績的。因此,建議根據全市老齡化發展態勢,將養(yang) 老服務相關(guan) 設施納入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ti) 規劃和相關(guan) 城鄉(xiang) 規劃,將配建移交養(yang) 老服務設施工作作為(wei) 主要指標納入下一級黨(dang) 政領導班子考核內(nei) 容,將相關(guan) 指標納入督查考核內(nei) 容強力推進,為(wei) 助推全市養(yang) 老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提升製度建設,確保各項相關(guan) 政策製度落到實處

  2014年以來,許昌在全市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整體(ti) 布局和規劃中對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做過明確的規定,2022年3月,許昌市民政、自然資源、住建三部門聯合印發了《許昌市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管理辦法》,但在實際執行中依然存在著職能交叉、關(guan) 鍵環節約束力不強等問題。建議相關(guan) 文件改變以往由職能部門聯合發文的方式,改由市委、市政府名義(yi) 印發,這將直接提升文件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對於(yu) 包括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在內(nei) 的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及後期運營管理中出現的涉及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可以探索製定出台相關(guan) 地方性法規,明確各類利益相對方的責任、義(yi) 務及懲戒措施,為(wei) 建設運行有效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保駕護航。

  (三)建立多部門協作機製

  在原有許昌市養(yang) 老服務聯席會(hui) 議製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住建、民政、老齡辦、消防等關(guan) 鍵部門的協作,在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及後續管理工作中做好關(guan) 鍵環節的溝通協調,建立聯合辦公機製,結合實際情況製訂年度計劃,確定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單位,研判配建、移交、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共同推進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各組成部門要定期對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情況進行督查,重點對項目規劃、建設進展、標準執行及移交後運營管理模式進行核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四)建立完善投融資體(ti) 係,促進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總體(ti) 建設及後續運營管理有序發展

  一是加大對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財政支持力度。市縣(區)兩(liang) 級財政要從(cong) 全市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大局出發將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補貼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製定關(guan) 於(yu) 相關(guan) 資金支持辦法,保障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持續性建設與(yu) 後期運營。二是利用上級政策壯大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有效供給。努力爭(zheng) 取中央專(zhuan) 項資金、上級彩票公益金等對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運營的支持。三是提高社會(hui) 籌資能力。通過財政補貼、信貸支持、無償(chang) 或低償(chang) 提供場地、水電優(you) 惠等措施,鼓勵有意向的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優(you) 化社會(hui) 資金投入使用方式,多渠道構建項目回報機製,進一步調動社會(hui) 資本積極性。

  (五)強化民政部門在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移交工作中的管理權限

  強化民政部門在前期規劃、建設監管、竣工驗收等環節與(yu) 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配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養(yang) 老服務設施移交民政部門後,各級民政部門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實行“公建民營”運營機製,或在民政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采取品牌機構連鎖運營的方式保證服務質量和效益。要加大對運營方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運營方在提供基本社區養(yang) 老服務的同時,開展適度收費的康複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老服務並接受民政部門的監管。根據實際情況,努力兼顧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積極籌措資金,對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進行相應補貼,鼓勵運營方在老年人能接受的價(jia) 格範圍內(nei) 開展助餐服務,盡早解決(jue) 這一最為(wei) 迫切的老年人養(yang) 老服務需求。

  (課題組主持人:杜慧 課題組成員:董躍民 宋祺 楊苗 餘(yu) 滿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