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年,如何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逐步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藍圖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隨著國民休閑時代的到來,中國民宿旅遊異軍(jun) 突起,發展方興(xing) 未艾,鄉(xiang) 村民宿逐漸成為(wei) 農(nong) 村鞏固脫貧的重要推動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民宿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中起到了令人振奮作用,特別是脫貧地區有必要對民宿產(chan) 業(ye) 進行科學研究與(yu) 分析,規範民宿發展,使之服務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帶動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建設、文化建設、鄉(xiang) 風建設的完善與(yu) 升級。
一、問題聚焦的背景分析
為(wei) 何選擇民宿旅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脫貧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聚焦此問題主要有如下考慮:
(一)解析兩(liang) 大戰略銜接機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接續推進全麵脫貧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ti) 係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ti) 製機製。”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中國的兩(liang) 大國家戰略,兩(liang) 大戰略的共同點是麵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發力,解決(jue) 的是新時期中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即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和農(nong) 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在精準扶貧的基礎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目標更高,群體(ti) 更廣泛,更具常態化和普惠性。
(二)旅遊外部環境的變化
1.休閑時代人們(men) 旅遊觀念的轉變
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擠占了大量城市空間,城市環境日益惡化,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向往純粹、自然的鄉(xiang) 村生活,人們(men) 的旅遊觀念從(cong) 觀光式體(ti) 驗需求升級為(wei) 沉浸式體(ti) 驗需求,背包遊、自助遊、家庭遊等休閑旅遊形式逐步取代了傳(chuan) 統的跟團遊。國民休閑旅遊需求劇增,加之一係列休閑製度的出台使2015年以來中國民宿行業(ye) 呈爆炸式增長態勢。作為(wei) 一種舊鄉(xiang) 愁與(yu) 新鄉(xiang) 土相結合的時代產(chan) 物,非標住宿形式的民宿極大地滿足了休閑旅遊群體(ti) 內(nei) 心的審美體(ti) 驗、遁世體(ti) 驗、求知體(ti) 驗和情感體(ti) 驗。
2.後疫情時代人們(men) 旅遊方式的改變
疫情防控常態化,境外旅遊市場進入寒冬,國內(nei) 旅遊市場卻展現出新機。2021年,國內(nei) 旅遊總數達3246億(yi) 人次,恢複到2019年的540%。數據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地旅遊客源更傾(qing) 向於(yu) 短距離近郊旅遊,“自駕+特色民宿”模式成為(wei) 後疫情時代主流選擇,既滿足了旅遊者探新求異的積極心理,也滿足了疫情常態化下人們(men) 逃避緊張焦慮的消極心理。在疫情防控和經濟複蘇的雙重壓力下,民宿旅遊對於(yu) 國內(nei) 經濟循環的刺激作用不言而喻。
(三)發展民宿旅遊產(chan) 業(ye) 對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合理驅動分析
1.在產(chan) 業(ye) 選擇上的優(you) 勢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個(ge) 長期發展的過程,剛脫貧出列的農(nong) 村地區仍處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育發展的初級階段,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字方針中支撐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途徑。調查顯示,河南多數脫貧地區生態脆弱區多、宜耕麵積少、宜建麵積少,受客觀條件限製,這些地區不太適宜發展工業(ye) 、大規模種植業(ye) 以及大規模養(yang) 殖業(ye) ,加之當地青壯年為(wei) 逃離貧困多外出務工,人力資源也極為(wei) 匱乏。相較於(yu) 其他經濟業(ye) 態,民宿旅遊具有人均停留時間長,地方經濟帶動性強等顯著優(you) 勢。在脫貧地區發展民宿旅遊首先可以大大改善脫貧後村民的居住條件,其次能夠多元化滿足村民的經濟利益訴求,如可以通過客房出租、果園采摘、商品售賣等獲得經營性收入,也可以通過提供客房清掃、餐廳服務、田地勞作等就業(ye) 崗位獲得勞務性收入,還可以通過把自家土地租給經營者獲得財產(chan) 性收入等,通過這些途徑可以全麵防止脫貧戶返貧。
2.在中原文化傳(chuan) 播上的優(you) 勢
文旅文創融合是中共河南省委提出的“十大戰略”之一,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品牌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這是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重要部署。河南是華夏文明的濫觴之地,傳(chuan) 統的景區、博物館等傳(chuan) 播載體(ti) 過於(yu) 教條生硬,體(ti) 驗感不強,中原文化傳(chuan) 播效果大打折扣。鄉(xiang) 村民宿的獨特吸引力主要來源於(yu) 特色體(ti) 驗,其建築風格、特色活動的設計都較好地體(ti) 現了鄉(xiang) 村的曆史文化、風土民情,是傳(chuan) 承和延續中原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有助於(yu) 促進鄉(xiang) 村旅遊從(cong) 觀光式向深度過夜體(ti) 驗式的功能升級。以文富旅、以旅興(xing) 文,傳(chuan) 承民族文化基因與(yu) 發展民宿旅遊並不衝(chong) 突,將中原文化優(you) 秀基因深深植入河南民宿的發展命脈中,必將會(hui) 培養(yang) 出更具吸引力的民宿消費新熱點,帶動當地土地、生態環境、民俗文化不斷增值。
二、新鄉(xiang) 市民宿發展情況
目前,新鄉(xiang) 市發展良好的民宿多分布在輝縣市及其周邊地區,主要依托輝縣市較為(wei) 成熟的景區建設,景區旅遊為(wei) 民宿的引流作用顯著。2021年,文旅部全國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公示全國甲級、乙級旅遊民宿評定結果,新鄉(xiang) 市林境三湖民宿小院獲評全國首批乙級旅遊民宿。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曆經8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在現行標準下讓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2020年,河南省53個(ge) 貧困縣已經全部完成脫貧,其中包括新鄉(xiang) 市的封丘縣和原陽縣。生活在新鄉(xiang) 南太行山區、黃河灘邊,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的貧困戶,在黨(dang) 的帶領下徹底擺脫了窮根子,實現了“小康夢”。但新鄉(xiang) 市脫貧地區民宿建設普遍較為(wei) 落後,以封丘縣為(wei) 例,目前農(nong) 村旅遊住宿接待設施仍以早期的農(nong) 家樂(le) 為(wei) 主。新興(xing) 的民宿如思家民宿店等尚未形成規模,且在經營管理理念上較為(wei) 落後,因此當地民宿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三、新鄉(xiang) 市脫貧地區民宿發展的對策與(yu) 建議
(一)文化振興(xing) 對策:挖掘鄉(xiang) 村旅遊資源潛力,創造特色民宿文化
新鄉(xiang) 市脫貧地區大多擁有較好的旅遊資源,現有的傳(chuan) 統農(nong) 家樂(le) 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人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此時依托自然田園生態、通過挖掘地域文化、結合農(nong) 事體(ti) 驗、創意建築空間、增強旅遊服務功能所構建的具有鄉(xiang) 土文化體(ti) 驗特色的民宿便站在了風口。脫貧地區可以利用原始純樸的自然生態條件,找準本地特色,通過在民宿建設和運營階段多頻次打造本地文化符號,設計深度體(ti) 驗式特色文化活動,營造濃鬱的文化氛圍,使遊客在放鬆身心的同時持續感受到本地文化的浸染,願意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品牌溢價(jia) 買(mai) 單,從(cong) 而讓更多村民分享到民宿發展紅利,使鄉(xiang) 村振興(xing) 獲得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
(二)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對策:科學規劃民宿產(chan) 品,完善民宿產(chan) 業(ye) 鏈
目前,省內(nei) 鄉(xiang) 村民宿的經營方式多是家庭式的,民宿市場投入少、收入大的特點極易引起市場的無序競爭(zheng) ,建議新鄉(xiang) 脫貧地區地方政府出台相關(guan) 政策規範民宿市場,做到三位一體(ti) 科學規劃,將其納入政府地區總體(ti) 發展中,將民宿與(yu) 本地農(nong) 業(ye) 、畜牧業(ye) 、林業(ye) 、漁業(ye) 等特色產(chan) 業(ye) 相融合;或在一些特色缺乏的地區鼓勵栽種適合本地生存的果樹、蔬菜、花草,打造產(chan) 業(ye) 新村或產(chan) 業(ye) 莊園,或在靠近河流的鄉(xiang) 村開發垂釣、遊泳等活動,形成高品質漁家樂(le) 等,為(wei) 當地民宿開辦創造條件,並以此帶動特色商品的銷售,搭建自有流量池或者利用OTA渠道,線上線下合理配比,創新營銷模式,促使整體(ti) 產(chan) 業(ye) 鏈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三)人才振興(xing) 對策:完善人才培養(yang) 機製,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脫貧地區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yang) 機製,堅持做好吸引人才、培養(yang) 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的係統性工作。首先,為(wei) 各類人才提供創業(ye) 就業(ye) 的優(you) 質條件,吸引一批具有專(zhuan) 業(ye) 技能的策劃和管理人才,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實際情況,開發出極具本地文化特色的民宿旅遊。其次,由政府主導為(wei) 當地居民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培養(yang) 一批具備基本旅遊服務能力的一線人才。同時建立健全人才成長機製,設置合理的晉升和獎懲規則,創造吸引人才長期留此工作的條件,促進“吸引—培養(yang) —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環,同時在經營管理中不斷提高對遊客服務水平,為(wei) 遊客帶來極佳體(ti) 驗,形成再住宿行為(wei) ,塑造本地民宿接待的硬核競爭(zheng) 力。
(四)經濟振興(xing) 對策:加大政府對民宿的扶持力度,提供多方位投資渠道
資金是脫貧地區發展民宿旅遊的關(guan) 鍵要素。旅遊業(ye) 雖然是高回報行業(ye) ,但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尤其對剛脫貧地區,資金支持顯得尤為(wei) 重要。此時單靠地方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除給予參與(yu) 者一定政策性補貼、放寬還款期限、減免利息等措施外,政府還可以製定具有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惠政策和發展策略,動員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和民眾(zhong) 個(ge) 人等多元社會(hui) 主體(ti) 的參與(yu) 。當然,對於(yu) 民宿的開發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切不可“貪多貪奢”,在保證民宿品質的前提下科學降低資金消耗,使脫貧地區的民宿得以科學健康的起步。
(五)生態振興(xing) 對策:引導宣傳(chuan)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理念,提高經營者生態保護意識
新鄉(xiang) 脫貧地區大多擁有較好的生態環境,當地民宿發展應秉承鄉(xiang) 村自然性和生態性特征,開發建設時盡可能保留原有自然景觀,就地取材,使用綠色材料和可再生能源,降低民宿經營的成本投入,減輕對生態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地方政府應多渠道宣傳(chuan)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理念,如召開村集體(ti) 大會(hui) 、發放宣傳(chuan) 冊(ce) 等,培養(yang) 村民生態保護意識。同時建章立製,規範經營者行為(wei) ,做到獎懲分明。村集體(ti) 要建立統一的垃圾處理區,對有一定汙染的產(chan) 業(ye) 要做到集中遷址、集中管理等,實現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生,推動脫貧地區民宿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課題組主持人:陶寧 課題組成員:王力 李冬 杜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