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模能級水平體(ti) 現一個(ge) 城市的價(jia) 值,決(jue) 定其在城市競爭(zheng) 格局中的影響力、集聚力和輻射力。提升安陽城市規模能級有利於(yu) 明確未來安陽發展的方向、目標和任務,有利於(yu) 優(you) 化城市結構、完善城市功能、統籌城市布局、提升城市承載力,有利於(yu) 推動城市向高能化躍升,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一、重點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一)以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為(wei) 戰略引領,著力提升集聚力
首先,發展平台經濟,拓展發展空間。加強科技平台建設,推動政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有序推進各類發展平台整合提升。謀劃打造新的產(chan) 業(ye) 大平台和科創大平台,打造豫晉冀三省交界區域的高端產(chan) 業(ye) 集聚高地。其次,發展數字經濟。著力打造城市大數據中心,搭建民生雲(yun) 平台,促進民生改善和服務型政府改革;搭建產(chan) 業(ye) 雲(yun) 平台,促進企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加快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生產(chan) 方式轉變;搭建城市管理雲(yun) 平台,促進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為(wei) 城市管理提供直觀科學的監控和決(jue) 策。再次,以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大力提升自動化、數控化和智能化製造水平,加快推進工業(ye) 化與(yu) 信息化、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現代科技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二)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綜合實力
首先,強化主導產(chan) 業(ye) 集群引領,重點打造精品鋼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3個(ge) 千億(yi) 級製造業(ye) 集群,引領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創新轉型、提質增效。其次,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跨越發展,設立區域中心城市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重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支持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4個(ge) 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的中堅力量。再次,加快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提效升級,支持製造業(ye) “三大改造”,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加快向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鏈環節延伸,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最後,促進數字經濟和製造業(ye) 深度融合,支持建設國家級省級數字經濟示範區。
(三)發揮交通物流優(you) 勢,著力提升輻射力
一是建設現代化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形成陸路、陸海、陸空多式聯運,提升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二是充分利用物流資源,申創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打造區域交通物流中心。三是以電商大廈、安陽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中部易商穀等為(wei) 依托,打造覆蓋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等領域的電子商務發展生態圈,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四是憑借以安陽航校、安陽職業(ye) 技術學院航空學院為(wei) 依托的航空教育培訓園區、以林州通用機場為(wei) 依托的航空運動園區、以安陽機場為(wei) 依托的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園區,創建無人機檢驗檢測示範城市,建設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打造“5G+”無人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通航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打造“中國航空運動之都”品牌。
(四)突出創新驅動,著力提升帶動力
一是培育引進多層次創新主體(ti) 。二是做強創新創業(ye) 平台(國家級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國家級醫療康複產(chan) 品檢驗檢測中心、國家級鐵合金質檢中心、國家級無人機檢驗檢測中心、安陽創新創業(ye) 孵化基地、安陽大學科技園等重大科技平台)。三是延伸發展科技孵化產(chan) 業(ye) 鏈。四是打造創新型人才高地,實施“洹泉湧流”人才集聚計劃,支持高校與(yu) 企業(ye) 、行業(ye) 聯合培養(yang) 人才的有效機製,培養(yang) 更多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加強城市功能的科學布局與(yu) 完善優(you) 化
(一)科學布局城市的生產(chan) 功能
科學規劃和調整工業(ye) 生產(chan) 區,留足留夠安陽項目建設空間。嚴(yan) 格各縣區工業(ye) 分布,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設定的產(chan) 業(ye) 定位進行招商引資和工業(ye) 布局,嚴(yan) 禁盲目招商和無序競爭(zheng) 。
(二)科學布局生活服務功能
圍繞城市建設和發展要求,居住、生活功能必須配套齊備,嚴(yan) 格按照每平方公裏學校、醫療衛生、文化娛樂(le) 、商業(ye) 超市、公共服務設施等比例進行配置,形成功能齊全完善、服務快捷優(you) 質、生活便捷舒適的功能布局。
(三)科學布局生態功能
按照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城市、文明城市的要求,對城市的綠地、水係、生態保護地等進行科學布局,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升城市的宜居度。通過綠色發展,減少碳排放,改進生態環境,提升安陽的美譽度、影響力、吸引力、集聚度。
(四)優(you) 化社會(hui) 和公共服務功能
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打通剩餘(yu) 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功能,加強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優(you) 化公共服務功能,加強幼兒(er) 、中小學教育功能,利用好“三本四專(zhuan) ”高校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安陽市腫瘤醫院、安陽市眼科醫院、安陽市口腔醫院等專(zhuan) 科醫院和安陽市人民醫院、安陽市中醫院等綜合醫院的服務功能;加強安陽館藏建設,充分發揮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市殷墟博物館、安陽市體(ti) 育中心等功能,加快建設殷墟大遺址公園、周易文化產(chan) 業(ye) 園等,推進優(you) 秀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快安陽文旅融合,把文化資源優(you) 勢盡快轉化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三、加強區域協同聯動,建設跨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一)提升中心城區引領帶動作用,發揮輻射、聚合和帶動效應,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市縣、縣鄉(xiang) 聯動發展,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安陽作為(wei) “原子核”,五個(ge) 縣(市)就是圍繞安陽中心轉動的“核外電子”,必須讓這五個(ge) “核外電子”的能級充分聚合和釋放,產(chan) 生聯動效應。同理,市帶縣、縣帶鄉(xiang) 、鄉(xiang) 帶村,相互間發生同樣效應,市、縣、鄉(xiang) 、村“四級聯動”,實現資源共享、政策共用、利益共得、效應共振,推動城鄉(xiang) 輻射、聚合、帶動、聯動融合發展。
(二)推動區域聯動,實現跨區域協同發展,深度融入國家戰略
一是聯動濮鶴,打造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拓展城市新格局,必須加快推動豫北安陽、濮陽、鶴壁一體(ti) 化發展,在空間規劃、城市發展、交通建設、土地利用、招商引資等方麵一體(ti) 謀劃、一體(ti) 推進,打造中原經濟區北部跨區域協同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進而提升對冀南、晉東(dong) 地區的協同力。二是協同冀南、晉東(dong) 融入京津冀、“一帶一路”倡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探索省際區域協同發展新機製,推動要素資源整合、消除行政壁壘、統籌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等,實現產(chan) 業(ye) 項目等“硬件”性質的通關(guan) 一體(ti) 化和區域行政管理方式、公共服務等“軟件”性質的通關(guan) 一體(ti) 化。培養(yang) 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共生極,樹立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一盤棋”統籌規劃,突出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相輔相成。
(三)強化跨市域交通對接、功能銜接、產(chan) 業(ye) 鏈接,吸引人口經濟要素加快集聚,加快“發展與(yu) 利益共同體(ti) ”建設
一是跨市域交通對接。製定安鶴、安濮、安邯、安長在軌交、公交、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麵一體(ti) 化發展目標與(yu) 戰略,從(cong) “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多個(ge) 維度,主動構建以安陽為(wei) 龍頭的區域互聯互通、多網融合的一體(ti) 化綜合交通體(ti) 係。二是功能銜接。功能銜接包括內(nei) 部功能的銜接和外部功能的銜接,以及區域視野下功能的複雜銜接。內(nei) 部功能的銜接在於(yu) 安陽城市內(nei) 部的區域性先進製造業(ye) 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文旅融合發展中心、通航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中心等五個(ge) 中心建設與(yu) 城市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生態、創新等功能布局“結合、交叉、動態”構建和銜接。外部功能的銜接在於(yu) 區域中心城市與(yu) 本市縣區衛星中心區的功能銜接。區域視野下功能的複雜銜接在於(yu) 區域內(nei) 各城市各自優(you) 勢功能的輻射功能對接。三是產(chan) 業(ye) 鏈接。產(chan) 業(ye) 鏈接首先必須明確安陽市以及區域內(nei) 所有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版圖,明確現有產(chan) 業(ye) 鏈屬於(yu) 低端、中端、高端哪個(ge) 層級,明確產(chan) 業(ye) 鏈接需要的鏈接環節在哪裏,是強鏈、延鏈、拓鏈,還是重塑新的產(chan) 業(ye) 鏈,以此實現供給側(c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深層目標,進而圍繞產(chan) 業(ye) 鏈做強產(chan) 業(ye) 鏈、圍繞產(chan) 業(ye) 鏈布局創新鏈、圍繞產(chan) 業(ye) 鏈配置資金鏈、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服務鏈、圍繞產(chan) 業(ye) 鏈謀劃替代鏈、圍繞產(chan) 業(ye) 鏈拓展柔性鏈。
(四)強化體(ti) 製機製保障
建立常態化工作推進機製,成立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規模能級領導小組,每季度聽取工作情況匯報,每年組織召開區域協同高層會(hui) 商會(hui) 議,統籌推進政策研究和工作落實,協調解決(jue) 重大問題;建立省際長效交流合作機製,推動安濮鶴協同冀南、晉東(dong)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課題組主持人:劉鴻民 課題組成員:郭林紅 趙錫信 周春堂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