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曆史任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個(ge) 曆史性的係統工程,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現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等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其中,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是實現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振興(xing) 不僅(jin) 能滿足農(nong) 民文化娛樂(le) 需求、推動鄉(xiang) 風文明建設,而且也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一、樓子河村鄉(xiang) 村文化建設成績明顯
近年來,平頂山市各縣(區)在實施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過程中積極行動,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嚐試,在不少地方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魯山縣瓦屋鎮樓子河村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的成效就十分突出。
樓子河位於(yu) 魯山縣瓦屋鎮西北部,全村共有478戶1957人,有耕地2000餘(yu) 畝(mu) 、林地7000餘(yu) 畝(mu) ,森林覆蓋率為(wei) 788%,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新中國成立前,該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世代貧窮;新中國成立後,該村屬於(yu) 典型的貧困村。改革開放以來,該村的經濟社會(hui) 麵貌逐步好轉,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瓦屋鎮在實施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特別是在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方麵成績斐然。談到樓子河村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的成績,還要從(cong) 該村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周瑩賢說起。
改革開放之後,周瑩賢走出村莊,到外地經商,生意頗為(wei) 紅火。但他致富不忘家鄉(xiang) ,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回報社會(hui) ,在家鄉(xiang) 黨(dang) 員及群眾(zhong) 的強烈要求下,他返鄉(xiang) 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尋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出路。周瑩賢回鄉(xiang) 後,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村裏存在四個(ge) 問題:一是農(nong) 村文化娛樂(le) 生活貧乏,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文化生活渴求而得不到很好地滿足;二是由於(yu) 文化娛樂(le) 生活的貧乏,一些村民閑暇之餘(yu) 無所事事,賭博酗酒、打架鬥毆,影響鄉(xiang) 村治安和社會(hui) 治理;三是農(nong) 村文化人才缺乏有效整合,有文藝專(zhuan) 長的朋友缺乏組織沒有表演的舞台;四是鄉(xiang) 村有許多特色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沒有形成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進而轉化為(wei) 經濟效益。周瑩賢認為(wei) ,農(nong) 民致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從(cong) 鄉(xiang) 村文化建設開始,以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為(wei) 突破口,逐步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於(yu) 是,他自己投資幾十萬(wan) 元,購置了樂(le) 器、道具、服飾,把周圍有文藝專(zhuan) 長的十幾個(ge) 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召集起來,管吃管住,編排文藝節目,自發地在村子裏表演,成為(wei) 第一批鄉(xiang) 村文化建設誌願者。文藝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包括傳(chuan) 統和現代的戲曲表演、曲藝說唱、相聲小品、歌曲舞蹈等豐(feng) 富多彩的節目。他們(men) 自編自演、自排自練,逐步成立了樓子河村舞蹈團、戲曲團、說唱團、器樂(le) 團。他們(men) 在村子裏建起了文化廣場,搭起鄉(xiang) 村大舞台,每逢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chuan) 統節日在村子表演文藝節目,深受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喜愛,得到村民的支持。幾年堅持下來,樓子河村的文藝表演團隊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群眾(zhong) 自發的文化現象引起縣、市、省三級文化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官網等媒體(ti) 相繼進行了報道。2016年12月,樓子河村成為(wei) 河南省首批“鄉(xiang) 村音樂(le) 廳”示範村;2019年4月,樓子河村成立了“河南省公益無限樓子河農(nong) 民藝術團”;2020年9月,樓子河村掛牌成立了“平頂山市戲劇研究中心樓子河村培訓基地”。“鄉(xiang) 村音樂(le) 廳”定期舉(ju) 辦快板、葫蘆絲(si) 、足球、舞蹈、廣場舞等培訓輔導,受益群眾(zhong) 526人次,不少村民學會(hui) 了跳舞、彈電子琴等;“河南省公益無限樓子河農(nong) 民藝術團”組織村民創作了28個(ge) 充滿鄉(xiang) 情、鄉(xiang) 音、鄉(xiang) 味的文藝作品,舉(ju) 辦了“鄉(xiang) 村春晚”、節慶演出、文化課堂共計57場次,受益群眾(zhong) 達50000多人次;2019年、2020年“鄉(xiang) 村春晚”由中央電視台麵向全國直播,引起較大反響。2020年1月,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老家河南春滿鄉(xiang) 村”——魯山縣瓦屋鎮樓子河村“鄉(xiang) 村春晚”在樓子河村文化大舞台舉(ju) 行,情景劇《貼心人》、歌曲《孝行天下處處春》、表演歌舞《咱到樓子河去看一看》、民俗表演《過大年》等接連上演。這些節目都是由村民們(men) 自編自演而成,講述樓子河村文明故事,傳(chuan) 遞鄰裏情、唱出心中夢,謳歌新時代農(nong) 村的新氣象、新變化。
二、樓子河村文化建設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初見成效
樓子河村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目標下進行農(nong) 村文化建設,滿足了廣大農(nong) 民對精神文化娛樂(le) 的需求,弘揚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傳(chuan) 承和創新優(you) 秀中華文化,發掘了民俗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增強了村民對家鄉(xiang) 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靈魂和活力基礎。樓子河村文化建設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已經初見成效。
(一)帶動了農(nong) 村經濟發展
每逢樓子河村文藝演出,可吸引聚集1萬(wan) 多人觀看,有不少人從(cong) 鄭州、洛陽、平頂山市等地專(zhuan) 程趕到現場。在文化廣場及周邊形成了農(nong) 貿市場,成為(wei) 山貨、瓜果蔬菜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交易集散地,成為(wei) 特色工藝品、特色食品的集散地,日交易額達10萬(wan) 元左右。同時,這也帶動了特色餐飲業(ye) 的興(xing) 起,村民賣漿麵條一天能賣800多元,體(ti) 現出了“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效果。周瑩賢介紹,第一批“農(nong) 家樂(le) ”民居已經開始規劃完畢,正在實施興(xing) 建,計劃將把樓子河村打造成集“文藝表演、購物、休閑、康養(yang) ”為(wei)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旅遊目的地,以特色文化的模式吸引遠近遊客,帶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發展。得知家鄉(xiang) 精神文化麵貌極大改善後,該村在外創業(ye) 人員先後返鄉(xiang) ,投資5000萬(wan) 元興(xing) 辦養(yang) 雞場、養(yang) 羊場等,村裏的香菇大棚有80多個(ge) ,年產(chan) 值在1000萬(wan) 元左右。
(二)提升了鄉(xiang) 風文明水平
樓子河村利用“鄉(xiang) 村音樂(le) 廳”“鄉(xiang) 村大舞台”等,傳(chuan) 播真善美、鞭撻假惡醜(chou)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用文藝表演的形式,在全村廣泛宣傳(chuan) 教育村民講道德、知榮辱、講文明、知禮儀(yi) ,推進農(nong) 村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據村民反映,現在村子裏賭博酗酒、打架鬥毆、不敬不孝、宗族勢力、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文明現象沒有了,民風淳、家風正、睦鄰友善、助人為(wei) 樂(le) ,已經成為(wei) 樓子河村的常態。
(三)促進了鄉(xiang) 村有效治理
據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介紹,通過文藝匯演的形式,把黨(dang) 的富民政策、法治觀念融入其中,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讓村民感黨(dang) 恩、懂政策、守法紀、有誠信。加強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dang) 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現在樓子河村“幹部決(jue) 策講民主、黨(dang) 員帶頭講原則、村民辦事講規矩、全村人人講法治”的良好鄉(xiang) 村治理局麵基本形成。近年來,全村1000多口人,無違法亂(luan) 紀現象,無上訪告狀現象發生。“三清三化”活動(清垃圾,淨化公共環境;清庭院,美化居家環境;清儀(yi) 表,淨化個(ge) 人衛生)正在大力開展。以文化建設為(wei) 抓手,正在打造一個(ge) “富裕、平安、文明、美麗(li) ”的樓子河村。
三、樓子河村鄉(xiang) 村文化建設邁向新高度
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相關(guan) 精神,創新新時代鄉(xiang) 村文化發展模式,提升樓子河村文化自治能力和水平,2020年9月,村黨(dang) 支部成立樓子河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合作社依托鄉(xiang) 村音樂(le) 廳建設和文化誌願服務隊,在已有樓子河農(nong) 民藝術團的基礎上,由群眾(zhong) 自發組織成立。以文化合作社為(wei) 平台和抓手,通過文化振興(xing) 帶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首先,建立完備的體(ti) 製機製。村文化合作社設社長1人、副社長2人;聘請縣文化館館長、鄉(xiang) 鎮文化站站長為(wei) 名譽社長;社長、副社長可由村兩(liang) 委提名,群眾(zhong) 選舉(ju) 產(chan) 生;文化合作社管理委員會(hui) 委員5~7人。現在,加入文化合作社的村民有150多人。
其次,整合文化資源,打造文化產(chan) 業(ye) 。樓子河村及周邊村組都有民間傳(chuan) 統文化資源,如曲藝、戲劇、民樂(le) 、歌舞非遺項目等,為(wei) 充分發掘和利用這些文化資源,把文化合作社做大做強,樓子河文化合作社把周邊村莊的文化資源整合起來,下設5個(ge) 分社:下湯農(nong) 民劇團分社、瓦屋非遺高樁故事分社、阿婆寨景區分社、瓦屋第六小學校園文化分社、紅色教育分社,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文化產(chan) 業(ye) 。
再次,製定切合實際的目標規劃。一是完善各項製度,把文化公益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結合起來,具備營利性服務或商業(ye) 演出條件;二是村文化廣場完成二期工程建設,具備接待大型演出的條件,並培育包裝樓子河鄉(xiang) 村網紅,打造美麗(li) 鄉(xiang) 村網絡直播平台;三是改建“鄉(xiang) 村音樂(le) 廳”活動室,建立村民文化講堂;四是挖掘整理樓子河傳(chuan) 說和張忠智烈士、省勞動模範周全賢等人物故事,建設村紅色教育基地,創作編寫(xie) 文化節目,促進鄉(xiang) 土文化內(nei) 生發展;六是以文化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村養(yang) 雞場、養(yang) 羊場、香菇基地建設,2023年建成村中柏油馬路,進一步打造樓子河美麗(li) 鄉(xiang) 村。
樓子河村以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為(wei) 龍頭,以“文化合作社”為(wei) 平台,一張“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的藍圖正在村黨(dang) 支部的帶領下繪就。
四、樓子河村文化建設經驗啟示
(一)高質量黨(dang) 建,推動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高質量發展
樓子河村鄉(xiang) 村文化建設取得較大的成績,歸功於(yu) 有一個(ge) 堅強有力、敢於(yu) 擔當、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黨(dang) 支部和一批骨幹黨(dang) 員,特別是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周瑩賢同誌的模範帶頭作用。樓子河村位於(yu) 伏牛山區,人多地少,在過去,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老人和婦女留守在家,除了搓麻將和串門扯閑話就無事可幹。人不振,心不齊,不少投資企業(ye) 紛紛繞過樓子河。周瑩賢回到家鄉(xiang) 擔任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後,麵對樓子河村的現實,他堅定了一個(ge) 想法:“樓子河村的振興(xing) ,先從(cong) 文化振興(xing) 開始。”老周多次召開支部黨(dang) 員大會(hui) ,動員黨(dang) 員和有文藝愛好的群眾(zhong) 編排了12個(ge) 節目,開始在村民中義(yi) 演,每次從(cong) 方圓數裏外來排練演出的村民都吃住在周瑩賢家,沒有資金,周瑩賢把自己的車賣了,把賣車的錢填上去。如果沒有村黨(dang) 支部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沒有周瑩賢的領頭雁作用,沒有這一批黨(dang) 員誌願者的模範帶頭作用,樓子河村的鄉(xiang) 村文化建設不會(hui) 取得如此成績。
(二)因地製宜,找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突破口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因地製宜,找準突破口,才能精準發力。樓子河從(cong) 文化建設入手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個(ge) 突破口選得準、選得好。樓子河村黨(dang) 支部善於(yu) 發揮優(you) 勢、揚長避短,根據樓子河村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如果先搞“鄉(xiang) 村一日遊”,樓子河村沒有山水和特色民俗的自然條件,且經濟底子薄,缺乏資金投入,是難以成功的;如果先搞特色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這樣投入較大,且風險成本也大,在短時間發展不起來,也是難以成功的;如果先搞傳(chuan) 統工藝產(chan) 業(ye) ,樓子河村又沒有這樣的基礎和優(you) 勢……周瑩賢反複思考,召開兩(liang) 委會(hui) 商討,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誌,先從(cong) 鄉(xiang) 村文化建設入手,寓教於(yu) 樂(le) ,改變民風民俗,提振村民士氣,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從(cong) 文化建設入手在本村有一定基礎,不僅(jin) 老周一家的大人孩子都愛文藝表演,還有一批誌同道合的朋友,而且鄉(xiang) 村文藝愛好者又樂(le) 意奉獻,這樣辦起來比較容易。這樣,就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脫貧攻堅的契合點、突破口都找到了,就等於(yu) 找到了成功的方向和路徑。
(三)培育內(nei) 生機製,彰顯鄉(xiang) 土特色
樓子河村的鄉(xiang) 村文化建設之所以能夠做大做強,關(guan) 鍵在於(yu) 把鄉(xiang) 村文化的內(nei) 生機製培育起來了。一是鄉(xiang) 村文化建設激發了村民對文化娛樂(le) 的內(nei) 在需求。“鄉(xiang) 村音樂(le) 廳”經常在村裏演出,讓文化娛樂(le) 成為(wei) 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培育了文化內(nei) 生機製的土壤,發揮了農(nong) 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ti) 作用。二是培養(yang) 了一大批文藝人才。“鄉(xiang) 村音樂(le) 廳”舉(ju) 辦了快板、葫蘆絲(si) 、足球、舞蹈、廣場舞等培訓輔導,受益群眾(zhong) 526人次,不少村民學會(hui) 了跳舞、彈電子琴等;2020年,樓子河村掛牌成立了“平頂山市戲劇研究中心樓子河村培訓基地”。三是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符合農(nong) 村群眾(zhong) 的口味。樓子河村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講述村裏故事、傳(chuan) 遞鄰裏鄉(xiang) 情、唱出心中夢想。截至目前,該村村民創作了28個(ge) 充滿鄉(xiang) 情、鄉(xiang) 音、鄉(xiang) 味的文藝作品,適合農(nong) 民口味,接地氣、有溫度,深受農(nong) 民喜愛。
(四)經濟與(yu) 文化融合,文化公益與(yu) 文化產(chan) 業(ye) 並舉(ju)
以“鄉(xiang) 村音樂(le) 廳”“河南省公益無限樓子河農(nong) 民藝術團”“平頂山市戲劇研究中心樓子河村培訓基地”為(wei) 基礎,整合為(wei) “樓子河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成立以後,既彌補了農(nong) 村公共文化事業(ye) 建設的不足,又可以自主經營,遵循文化市場規律,打造升級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實現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根據樓子河村文化建設的影響力,其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很大,將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大特色亮點。
平頂山市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應當因地製宜,充分發掘當地文化資源,在農(nong) 民中培育文化人才,發揮村黨(dang) 支部的組織引領作用,發揮農(nong) 民在鄉(xiang) 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ti) 作用,讓鄉(xiang) 村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課題組主持人:盧華東(dong) 課題組成員:韓偉(wei) 王豔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