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楊蕙馨2023-11-08

  加快先進製造業(ye) 與(yu) 現代服務業(ye) 融合、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政府尤其是工信部和發改委力推的一項工作。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作出的“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對於(yu) “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指導意義(yi) 。

  眾(zhong) 所周知,中國製造業(ye) 借助改革開放的春風而迅速發展,並逐步形成了麵向國際開放、參與(yu) 國際經濟循環、以嵌入全球價(jia) 值鏈為(wei) 主的發展模式。但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持續低迷,西方國家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市場和資源“兩(liang) 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為(wei) 此,一是要以國內(nei) 消費為(wei) 抓手,拓展投資空間,堅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努力形成新形勢下國民經濟良性循環。二是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發揮自身優(you) 勢,確保產(chan) 業(ye) 鏈的安全和穩定,但目前中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中高端和核心環節依然處於(yu) 弱勢地位。

  中國是製造業(ye) 大國,但不是製造業(ye) 強國。主要表現在:從(cong) 產(chan) 品產(chan) 出來看,產(chan) 品同質化程度比較高;從(cong) 生產(chan) 能力的角度來看,生產(chan) 能力過剩;從(cong) 參與(yu) 國際分工來看,在全球價(jia) 值鏈上處於(yu) 中低端位置。也正因為(wei) 如此,從(cong)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到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再到提出推進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優(you) 化升級,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無不體(ti) 現出中國在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建設製造強國的堅定決(jue) 心。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商業(ye) 模式統計分類(2018)》,先進製造業(ye) 是一個(ge) 比較廣泛的含義(yi) ,不僅(jin) 包括新興(xing) 的製造業(ye) ,還包括用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改造的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而現代服務業(ye) 不僅(jin) 僅(jin) 包括現在新興(xing) 的服務業(ye) 業(ye) 態,同時也包括采用了現代技術改造和提升的傳(chuan) 統服務業(ye) 。因此,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融合的結果必然是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加快先進製造業(ye) 與(yu) 現代服務業(ye) 融合、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簡稱“兩(liang) 業(ye) ”融合),可以簡單從(cong) 學術的角度歸納為(wei)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背景下,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的不同細分行業(ye) 之間相互滲透、耦合重構,進而形成新的業(ye) 態、新的模式,或者經濟增長點的動態過程。

  從(cong) “兩(liang) 業(ye) ”融合的現實表現來看,無論是哪一種具體(ti) 的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二者的融合都可以從(cong) 內(nei) 部的驅動因素、外部的支持條件以及演化的過程和融合的結果等方麵進行分析。從(cong) “兩(liang) 業(ye) ”融合的本質特征來看,就是由於(yu) 技術等因素的發展變化,使得原有的產(chan) 業(ye) 邊界變得模糊,或者說在這一過程中,一些產(chan) 業(ye) 的形態消失了,而新產(chan) 生的產(chan) 業(ye) 形態,依然不能逃脫產(chan) 業(ye) 融合。“兩(liang) 業(ye) ”融合就是通過創新形成新的生產(chan) 和組織框架,並推動企業(ye) 邊界不斷演化,使低成本、高效率的製度不斷替代高費用、低效率的製度,以達到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的目的。比如,以前我們(men) 往往需要到餐館裏去實地就餐,但現在通過線上下單後,美團、餓了麽(me) 等平台就可以很快把食物配送到我們(men) 指定的地點。再如,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在大規模個(ge) 性化智能定製領域,探索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既形成了獨特的核心價(jia) 值,也成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融合的典型案例。

  “兩(liang) 業(ye) ”融合的最終目的在於(yu) 推動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而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是與(yu) 新發展理念相吻合的。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理念是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涵。

  創新是製造業(ye) 發展的最終動力源泉。按照傳(chuan) 統管理學的分類,可以從(cong) 產(chan) 品、工藝、流程等角度進行創新,分為(wei) 產(chan) 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等。

  協調是指製造業(ye) 發展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平衡,包括製造業(ye) 發展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城鄉(xiang) 平衡、區域平衡等。

  綠色是指可持續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要求製造業(ye) 必須建立起一個(ge) 低碳平衡的製造體(ti) 係,主要涉及製造業(ye) 的能耗、汙染、清潔生產(chan) 等問題。

  開放是從(cong) 製造業(ye) 大國向製造業(ye) 強國轉變的必然要求。在原有嵌入全球價(jia) 值鏈的基礎上,不但要繼續攀升製造業(ye) 全球價(jia) 值鏈的中高端,還要構建“以我為(wei) 主”的區域價(jia) 值鏈和全球價(jia) 值鏈。無論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所取得的顯著成果,還是動力電池等行業(ye) 逐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都說明了“以我為(wei) 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共享不僅(jin) 僅(jin) 意味著製造業(ye) 發展對國內(nei) 人民的惠及程度,還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息息相關(guan) 。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對實現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收入、吸納就業(ye) 等都具有重大意義(yi) ,而實現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收入、吸納就業(ye) 又與(yu) “兩(liang) 業(ye) ”融合緊密相連。因此,“兩(liang) 業(ye) ”融合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一個(ge) 完整的係統。

  總之,“兩(liang) 業(ye) ”融合可以看作是一個(ge) 融合了業(ye) 態模式的子係統,而在不同的產(chan) 業(ye) 中,其融合的路徑也有所不同。從(cong) 學理上來講,它的傳(chuan) 導機製是業(ye) 態模式和融合路徑的邏輯構建。所謂邏輯構建,主要涉及管理學的內(nei) 容,最終目的是要實現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即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

  (作者係山東(dong) 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