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千年黃河文化為靈魂 大力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

  河南省社科聯課題組2023-11-10

  2021年10月,由18luck官方主辦,黃河交通學院、武陟縣人民政府、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中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黃河論壇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河南省社科院、洛陽師範學院、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黃河交通學院、鄭州旅遊職業(ye) 學院等單位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黃河文化與(yu) 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進行深入研討,主要觀點綜述如下:

  一、文化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們(men) 在精神需求上從(cong) “將就”向“講究”、從(cong) “奔小康”向“求健康”、從(cong) “重生存”向“重生態”轉化,健康、生態、文化成為(wei) 高質量、高層次的核心需求,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一)以“文化+生態+高質量”發展態勢為(wei) 代表的中國區域發展30時代來臨(lin)

  中國經曆了以經濟為(wei) 中心的區域發展10時代、以“生態+經濟”發展態勢所呈現的區域發展20時代後,現在進入以“文化+生態+高質量”發展態勢為(wei) 代表的區域發展30時代,這標誌著中國區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迎來重要發展契機。

  (二)文化對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文化是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之魂和重要驅動力,文化的傳(chuan) 播與(yu) 擴散促進了城市群的形成、發育與(yu) 擴展,文化性城市群正在成為(wei) 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河南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具有高滲透性、強融合性、可跨越性,發展前景廣闊,正在成為(wei) 河南省經濟增長的燃點、爆點和亮點。繼文化和旅遊疊加之後,河南省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強調要把文旅文創打造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為(wei) 河南找到了一條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路徑。

  二、河南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

  河南省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方興(xing) 未艾,但還存在文化與(yu) 旅遊融合不夠、資源與(yu) 發展不相匹配、有文化缺轉化等問題。

  (一)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存在不協調、不適應的問題

  河南省文化發展存在碎片化、現代化轉化不夠、站位不高的問題;在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文化是魂,旅遊是體(ti) ”的重要理念不能很好地體(ti) 現在觀念、思路、資源、手段、區域、業(ye) 態中,文化潛能尚未完全釋放;在文旅文創融合方麵,文旅資源與(yu) 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投入與(yu) 產(chan) 出不相適應、供給與(yu) 需求不相適應,缺乏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旅遊目的地城市,缺乏支撐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產(chan) 品,市場機製不充分,市場配置資源能力不強。

  (二)旅遊景區存在著有數量無流量等問題

  當前黃河文化旅遊景區共有4種開發模式,即景觀引領型、工程引領型、線性開發型和新產(chan) 品帶動型,存在著有數量無流量、有說頭無看頭、有好牌無招牌、有珍珠無鏈條、有文化無轉化的問題,對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路徑探索不夠。

  三、以黃河文化為(wei) 靈魂和主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

  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最關(guan) 鍵的是要推動河南省文化資源連點成線、穿珠成鏈、軸帶貫通,推動黃河文化遺產(chan) “資源變資產(chan) ”“資產(chan) 變資本”“資本變資金”,把黃河文化資源變成產(chan) 業(ye) 、變成品牌。

  河南省文旅文創融合要定位於(yu) “兩(liang) 山”理論的踐行地、文旅文創的集聚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示範地、美好生活的新天地。在項目打造上,要堅持低密度、小開發,全域升級、節點引爆,打造一個(ge) 具有國際範、鄉(xiang) 村感、生活樣的天下黃河;在文旅融合發展路徑上,要探索“文旅+工業(ye) ”“文旅+農(nong) 業(ye) ”“文旅+商業(ye) ”“文旅+康養(yang) ”“文旅+教育”“文旅+體(ti) 育”“文旅+遺址”“文旅+非遺”“文旅+演藝”等九大路徑。

  一要突出黃河文化的核心元素。要前瞻30年,在“2049創意中國”背景下,把黃河文化最核心的基因展現出來。如,河圖洛書(shu) 興(xing) 中華。“河圖洛書(shu) ”是中國文明的第一縷曙光,是建構中國國家治理體(ti) 係的基礎。再如,一張圖上看“山”“河”“祖”“國”——“山”,即中嶽嵩山、天地之中,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是中國古典哲學根本觀念“天人合一”的落腳點;“河”,即母親(qin) 河黃河、民族之魂,河洛匯流處的太極奇觀、楚河漢界的馬鳴蕭蕭、景色怡人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都講述著生生不息的黃河故事;“祖”,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國”,即河洛古國、文明之源。“山”“河”“祖”“國”曆史跨度時間最長,文化空間地域最廣,文化信息含量最大,是河南最閃亮的文化標識。二要加快建設體(ti) 現中華悠久文明的黃河文化旅遊帶。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發展理念,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文化遺址展示體(ti) 驗區(仰韶文化、“五都薈洛”、大嵩山、大宋文化、殷商文化)、沿黃生態廊道和沿黃旅遊風景道,繪就河南黃河文化的厚重底色。三要重塑河南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推動形成“一帶一核三山五區”河南文化旅遊發展新局,確立鄭州經濟中心、洛陽文化中心的雙峰聳立地位,積極推進鄭汴洛“三座城、三百裏、三千年”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對三門峽“黃河金三角”的地理位置、重大文化作用、全域旅遊潛力要再定位、再認識。

  四、建設黃河文明軸心帶,書(shu) 寫(xie) 一部從(cong) 黃河出發的全球文明史

  河南因河而起、依河而興(xing) ,黃河文化是河南最亮麗(li) 的名片、最深沉的文化資源。大力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必須充分發揮河南省黃河文化資源富集的優(you) 勢,建設黃河文明軸心帶,推動黃河文化從(cong) 中原、中國走向世界,書(shu) 寫(xie) 一部從(cong) 黃河出發的全球文明史。

  一是善於(yu)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如果說黃河文化的曆史價(jia) 值體(ti) 現在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上,那麽(me) 新時代黃河文化的價(jia) 值則體(ti) 現在引領力、主導力、傳(chuan) 播力、影響力上。發展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要在深刻挖掘黃河文化曆史價(jia) 值的同時,更加注重黃河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做好“溯源、尋根、鑄魂”大文章,厚植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為(wei) 世界向何處去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比如,“天人合一”“兼容並蓄”“和而不同”等理念,對於(yu)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解決(jue) 文明衝(chong) 突、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等意義(yi) 重大,要把這些價(jia) 值理念充分挖掘出來、展示出來,讓遊客深刻感知黃河文化的高度、厚度和溫度。

  二是構建融通中外的黃河文明話語體(ti) 係,解決(jue) 好“挨罵”問題。河南發展文旅文創產(chan) 業(ye) ,必須以長遠的戰略眼光、恢弘的曆史視野麵向世界,建立中原、黃河與(yu) 世界溝通的話語體(ti) 係,總結、提煉、升華黃河文化的心理價(jia) 值、精神價(jia) 值、思想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展現中國之中原、亞(ya) 洲之中原、世界之中原,中國之黃河、亞(ya) 洲之黃河、世界之黃河,在這個(ge) 大視野下建設中國文明話語體(ti) 係,建設中國國際話語體(ti) 係,把“天下”“四海”“德”“仁”“義(yi) ”“禮”等黃河文化基因凝聚起來。

  三是河南要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和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為(wei) 抓手,以打造黃河古都旅遊帶為(wei) 核心,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實施黃河文化精品文藝創作工程,著力推動國際人文中心建設,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明軸心帶,使河南省成為(wei) 中華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的重要承載區、培根鑄魂的文化自信標識帶、古今輝映的中華文明典範區,使黃河成為(wei) 惠澤民生的文化旅遊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