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一重要論斷,為(wei) 我們(men)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指明了方向。
我國現代化理論研究的開拓者羅榮渠在《現代化新論》一書(shu) 中指出,如若要給現代化下一個(ge) 簡明的定義(yi) ,現代化就是指從(cong) 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到工業(ye) 社會(hui) 的轉變過程,實現現代化就是實現國家的工業(ye) 化,並使工業(ye) 主義(yi) 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深刻影響和改變人們(men) 的思維與(yu) 行為(wei) 方式。中國科學院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chuan) 啟認為(wei) ,現代化是一個(ge) 動態的過程,是從(cong) 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向工業(ye) 社會(hui) 、知識社會(hui) 和未來社會(hui) 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實現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但其道路、方式卻多種多樣。以英國為(wei) 代表的早期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其過程充滿了血腥暴力,殘忍肮髒。其基本方式是:對內(nei) 進行階級壓迫,殘酷剝削,“圈地運動”造成“羊吃人”;資本家瘋狂獲取,破壞環境,倫(lun) 敦在200多年的時間內(nei) 被稱為(wei) “霧霾之都”。對外進行殖民掠奪,販賣奴隸,大肆壓榨攫取被殖民國家財富;國家之間為(wei) 了爭(zheng) 奪資源,不惜進行侵略戰爭(zheng) ,億(yi) 萬(wan) 人民生靈塗炭,處於(yu) 水深火熱之中。馬克思對此曾進行深刻批判,並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cong) 頭到腳,每個(ge) 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dong) 西。
近代以來,為(wei) 了改變成為(wei) 西方國家現代化犧牲品的命運,為(wei) 了實現自身的現代化,中國人民進行了頑強抗爭(zheng) 。從(cong)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從(cong) 器物層麵到製度層麵,進行了多種嚐試,但由於(yu) 缺乏先進理論的指導,始終不能成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men) 送來了馬克思主義(yi) ,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引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從(cong) 此中國的麵貌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曆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實現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性巨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作為(wei) 後發國家,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內(nei) 外部條件與(yu) 西方早發國家完全不同。為(wei) 了實現現代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久久為(wei) 功,進行了接力奮鬥。從(cong) 1954年周恩來同誌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第一次提出要實現國家的四個(ge) 現代化,到1964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批示“我們(men) 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後麵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men) 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ge) 不太長的曆史時期內(nei) ,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的強國”,再到1982年鄧小平同誌在黨(dang) 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現代化的認識不斷深化,對現代化規律的把握不斷提升。
這次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的現代化有五個(ge) 重要特征:第一,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yi) 人口要整體(ti) 邁入現代化,規模超越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這是人類曆史上有深遠影響的大事。第二,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本質決(jue) 定的。兩(liang) 極分化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也不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的發展目的。第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國的現代化要堅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質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第四,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大自然是“人的無機的身體(ti) ”。新發展理念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把綠色發展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第五,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現代化強調與(yu) 世界各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反對貿易霸淩,反對以犧牲他國利益為(wei) 代價(jia) ,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上述五個(ge) 特征所描述的中國式現代化,深刻總結了世界現代化的曆史經驗,回答了什麽(me) 是中國的現代化,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將為(wei) 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貢獻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我們(men) 相信,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牢記空談誤國,堅持實幹興(xing) 邦,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係河南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hui) 主任、鄭州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