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這一重要論斷為(wei) 開創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繁榮發展新局麵明確了方向和重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麵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迫切需要明晰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幾個(ge) 關(guan) 鍵問題。
一、為(wei) 民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根本導向
人民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主體(ti) 力量,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為(wei) 世界謀大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力量源泉。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要有所作為(wei) ,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研究導向。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更需要堅守人民立場。
以人民為(wei) 中心,為(wei) 人民做學問,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崇高價(jia) 值取向和偉(wei) 大曆史使命。世界上偉(wei) 大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jue) 人與(yu) 社會(hui) 麵臨(lin) 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隻有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答好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現實問題,致力於(yu) 人的全麵發展與(yu) 社會(hui) 全麵進步,自覺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wei) 思想追求,才能切實增強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生產(chan) 力、生命力、創造力,才能切實體(ti) 現中國價(jia) 值、貢獻中國方案、展現中國智慧。
二、創新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根本動力
創新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原動力。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創新是內(nei) 在必然要求,是根本動力源泉。
一是守正創新。隻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jia) 值取向,創新才能有根基,創新驅動自主知識體(ti) 係建設才能明方向、正導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對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引領作用,在恪守正道中推陳出新,在守正創新中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二是開放創新。自主的知識體(ti) 係不意味著關(guan) 起門來建。知識體(ti) 係的生命力、發展力來自開放創新,通過在交流碰撞中博采眾(zhong) 長,在開放融通中自主創新,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開闊的思路把握時代脈搏,在開放創新中彰顯特色、展示風格、體(ti) 現氣派。三是全麵創新。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既需要思想上、觀點上的創新,也需要方法上、路徑上的創新,還需要標準上、話語上的創新,這就需要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在全麵創新中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真正屹立於(yu) 世界學術之林。
三、“三大體(ti) 係”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根本支撐
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是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基礎,同時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也為(wei) 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提供了根本支撐。
一要全麵優(you) 化學科布局,突出優(you) 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yi) 的學科體(ti) 係,才能切實提升知識架構、知識範式的本土化和競爭(zheng) 力,增強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主體(ti) 性、原創性。二要持續築牢學術根基,加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著力在前瞻性、基礎性、儲(chu) 備性研究中取得更多創新成果,以中國學術的繁榮發展為(wei) 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強化支撐。三要不斷擴大話語影響,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引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話語體(ti) 係建設,打造易於(yu) 為(wei) 國際社會(hui) 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豐(feng) 富和創新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概念表達和傳(chuan) 播方式,發出中國聲音、傳(chuan) 播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提升中國影響。
四、植根中國大地是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根本要求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必然要以中國為(wei) 觀照、以時代為(wei) 觀照,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才能在認識把握我國社會(hui) 發展、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中推動理論創新、建構知識體(ti) 係,才能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
一方麵要從(cong) 中國實踐中來。中國改革發展豐(feng) 富鮮活的探索曆程為(wei) 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建構提供了豐(feng) 厚的實踐基礎和強勁的現實需求。尤其當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實踐提出了大量亟待解決(jue) 的新問題,依靠西方知識範式來分析甚至指導中國發展實踐就會(hui) 水土不服、落於(yu) 窠臼,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是立足中國實踐、回答時代之題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隻有以我國實際為(wei) 研究起點,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生動實踐中不斷汲取新知識、發現新問題、構建新理論,不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為(wei)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提供不竭養(yang) 分。另一方麵要到中國實踐中去。堅持以黨(dang) 的創新理論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不斷增強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理論解釋力、方法創新力、成果服務力;同時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wei) 實踐進路來推動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不斷完善提升,真正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