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人才振興問題研究——基於對武陟縣嘉應觀鄉中水寨村及周邊村莊的實地調研

  河南省社科聯課題組2024-01-29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幹。”人才是最活躍的生產(chan) 力,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引領性、支撐性因素,人才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動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支撐,打造一支強大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2021年2月,中央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的意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加強鄉(xiang) 村人才隊伍建設作出具體(ti) 部署。河南省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也將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我省十大戰略任務之一。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部署要求,需要各級黨(dang) 委政府把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擺在重要位置,統籌做好各地人才振興(xing) 發展規劃,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努力發揮好人才的引領性、支撐性作用。

  著力破解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發展問題,既是領導工作實踐中的一項重大戰略性問題,也是社科理論界需要思考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按照主題教育工作安排,本課題以武陟縣嘉應觀鄉(xiang) 中水寨村為(wei) 中心、周邊村莊為(wei) 輔助參考,通過解剖麻雀式蹲點調研,采取召開座談會(hui) 、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深入開展調研,以期通過高質量研究成果助力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一、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現狀分析

  要實現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首先需要弄清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到底需要什麽(me) 樣的人才、目前人才現狀是怎樣的、怎樣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等問題。圍繞這些問題,我們(men) 對中水寨村及周邊村莊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比較分析,以小見大,摸清摸透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的現狀、困境和所需所盼。

  中水寨村位於(yu) 武陟縣嘉應觀鄉(xiang) (2023年9月,撤鄉(xiang) 設鎮)西北部,鄭雲(yun) 高速、詹泗路、秦渠路穿境而過,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全村現有7個(ge) 村民小組約570戶,總人口約2500人,耕地1500畝(mu) 。2014年,中水寨村被確定為(wei) 省級貧困村。2018年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2020年剩餘(yu) 建檔立卡貧困戶也都退出貧困戶序列。全村現有5個(g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有80%以上勞動力外出務工,務工以運輸、加工、建築等行業(ye) 為(wei) 主,有50戶左右還在縣城購置房產(chan) ;約有200輛小汽車。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7800元。村“兩(liang) 委”成員6人,全村黨(dang) 員49人。現有小學教師14人,村醫3人,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3人,退役軍(jun) 人48人。近3年來,考上大學的有126人,本科生52人,大專(zhuan) 生63人,碩士研究生7人,博士生4人。一些農(nong) 村常見的空心化、老齡化、農(nong) 業(ye) 邊緣化現象在本村表現比較明顯。

  (一)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什麽(me) 樣的人才

  在與(yu) 鄉(xiang) 、村有關(guan) 人員的調研訪談座談中,普遍反映新時代新征程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較為(wei) 急需的人才主要有鄉(xiang) 村幹部人才、生產(chan) 經營人才、高學曆人才等。基於(yu) 人才的功能作用,歸納梳理大致可以分為(wei) 以下四類:一是發展類人才。主要是與(yu) 第一要務特別是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相適應,能夠帶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實現農(nong) 業(ye) 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經營的人才,尤其是能夠帶動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chan) 業(ye) 的帶頭人,這是目前最緊缺的也是最急需的人才。二是治理類人才。從(cong) 目前來看,主要是能夠與(yu) 鄉(xiang) 村治理有效相適應,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方針政策,加強農(nong) 村民主法治建設、維護鄉(xia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人才;從(cong) 長遠來看,主要是能夠適應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發展趨勢的人才。三是服務類人才。主要是適應現代化鄉(xiang) 村建設需要,服務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農(nong) 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提供配套社會(hui) 化服務方麵的人才。四是保障類人才。主要是為(wei) 農(nong) 村發展和治理兩(liang) 大任務保駕護航,傳(chuan) 承鄉(xiang) 土文化,提高農(nong) 民科技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阻斷貧困、愚昧、落後的代際傳(chuan) 遞,農(nong) 村基礎教育、衛生健康、文化方麵的人才。

  (二)鄉(xiang) 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探索及成效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以來,特別是中央出台加快推進人才振興(xing) 的意見後,中水寨村及所在的嘉應觀鄉(xiang) 圍繞推進鄉(xiang) 村人才建設做了一些具體(ti) 探索,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效。一是發展類人才選育方麵。近年來,嘉應觀鄉(xiang) 注重挖掘村幹部潛力,將村支書(shu) 等幹部作為(wei) 村莊發展、村民致富帶頭人來重點培養(yang) ,引導各村依據資源現狀,謀劃發展路徑,培育經濟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東(dong) 水寨村支部書(shu) 記朱保平憑借較好的經濟頭腦和與(yu) 人為(wei) 善的優(you) 秀品格,2011年被選舉(ju) 為(wei) 村主任,後又當選為(wei) 村支書(shu) ,發動村民與(yu) 村集體(ti) 聯合建設標準化廠房,入股參與(yu) 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帶動村集體(ti) 和村民們(men) 共同富裕。二是治理類人才選育方麵。這類人才在推動農(nong) 村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麵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比如,在2021年換屆選舉(ju) 時,嘉應觀鄉(xiang) 黨(dang) 委抓牢“頭雁隊伍”這個(ge) 核心,選優(you) 配強村級班子,大膽選用90後年輕女大學生為(wei) 中水寨村村支書(shu) ,年輕幹部的加入為(wei) 村莊發展注入了蓬勃活力。同時,在使用上,為(wei) 彌補經驗不足,注重加強對青年村支書(shu) 的培養(yang) 、教育和培訓,由縣、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帶隊,組織年輕幹部外出觀摩學習(xi) ,推動農(nong) 村帶頭人隊伍整體(ti) 優(you) 化提升。三是服務類人才培育方麵。這類人才在推動農(nong) 業(ye) 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nong) 村經濟快速發展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嘉應觀鄉(xiang) 政府定期邀請縣農(nong) 業(ye) 局、畜牧中心等部門的專(zhuan) 家能手下鄉(xiang) 指導種植技術,邀請種植能手、行業(ye) 專(zhuan) 家交流新型技術、經驗。目前,培育出20餘(yu) 人的專(zhuan) 業(ye) 新型農(nong) 業(ye) 人才,在這些人才的帶動下,成立100畝(mu) 以上專(zhuan) 業(ye) 合作社5家,500畝(mu) 以上合作社2家。四是保障類人才培育方麵。這類人才在促進農(nong) 村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立心塑魂方麵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中水寨村村民自主成立有村書(shu) 畫協會(hui) 、村鄉(xiang) 賢理事會(hui) 和村文化藝術團等“兩(liang) 會(hui) 一團”,特別是書(shu) 寫(xie) “福”字較為(wei) 出名,享有“中原寫(xie) 福第一村”的榮譽稱號。在推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過程中,村書(shu) 畫協會(hui) 會(hui) 長吳文勝等一批人才不斷成長,協會(hui) 舉(ju) 辦的一係列活動提高了村民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三)當前鄉(xiang) 村人才建設麵臨(lin) 的困境

  從(cong) 各地人才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效果來看,成效是顯著的,但與(yu)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任務的需要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鄉(xiang) 村人才的“量”不足。比如,中水寨村民大部分都不願意留在農(nong) 村工作,在村莊周圍企業(ye) 務工村民還不到企業(ye) 員工一半,全村有80%以上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務工以運輸、加工、建築等行業(ye) 為(wei) 主,有50戶左右還在縣城購置房產(chan) 。同時,現在的鄉(xiang) 土人才大部分是自然成長起來的“土專(zhuan) 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實踐積累,而掌握一定的農(nong) 村實用技術,真正具有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可謂鳳毛麟角。二是鄉(xiang) 村人才的“質”不優(you) 。比如,學曆層次需要進一步提高,全鄉(xiang) 共15名村支書(shu) ,具有大專(zhuan) 學曆的8人,高中、中專(zhuan) 學曆7人,無本科學曆;其他村“兩(liang) 委”成員學曆水平更低,大專(zhuan) 及以上文化水平僅(jin) 占比14.06%。比如,鄉(xiang) 村人才年齡結構不合理,中青年人才占比過低,年齡普遍偏老齡化,幹部斷層明顯。比如,專(zhuan) 業(ye) 人才結構不合理,鄉(xiang) 村人才隊伍本身基數不大,且人才的專(zhuan) 業(ye) 類型比較單一,人才大部分集中於(yu) 第一產(chan) 業(ye) ,從(cong) 事第二、第三產(chan) 業(ye) 相對較少。三是鄉(xiang) 村人才的發展空間受限。由於(yu)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緩慢、不集群、產(chan) 業(ye) 鏈條較短,鄉(xiang) 村基礎設施不完善、配套服務不完善,對於(yu) 年輕人特別是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來說,發展空間會(hui) 受限、個(ge) 人價(jia) 值難實現。比如,從(cong) 基層幹部等治理人才來看,一方麵,經濟待遇較低,鄉(xiang) 鎮幹部評價(jia) 自己的生活狀態是“非常穩定的窮”。另一方麵,晉升空間十分有限,鄉(xiang) 村人才難以進入當地部門選人用人的視野。四是鄉(xiang) 村人才來源的多樣化不足。從(cong) 目前留在鄉(xiang) 村的人才來看,“土專(zhuan) 家”“土秀才”相對易得,高層次人才難求。通過調研走訪中水寨村周邊的7家主要企業(ye) ,企業(ye) 經營者無一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水平,經營者的學曆水平會(hui) 對企業(ye) 中長期發展、吸引人才等方麵產(chan) 生直接影響。五是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引領發展能力不足。目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相對集中在種植養(yang) 殖、個(ge) 體(ti) 經營等低附加值的領域內(nei) ,且多為(wei) 外出學習(xi) 後模仿的成果,鄉(xiang) 鎮內(nei) 和鄉(xiang) 鎮間同質化情況比較明顯。如中水寨村,注冊(ce) 的農(nong) 民合作社有5家,正常運行的隻有2家,其他3家是“空殼”;村內(nei) 有多家私營企業(ye) ,各自為(wei) 戰,對村集體(ti) 的產(chan) 業(ye) 發展貢獻較小,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能力不強。

  (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匱乏的原因分析

  鄉(xiang) 村現有人才缺口較大、結構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高素質勞動力大量進城,導致鄉(xiang) 村“空心化”狀況明顯。二是留守農(nong) 民自我提升內(nei) 生動力不足,造成整體(ti) 勞動技能不高。三是產(chan) 業(ye) 少,就業(ye) 機會(hui) 少,難以留住返鄉(xiang) 人員。四是製度機製不完善,引進人才困難,留住人才更難。五是軟、硬環境不優(you) 並存,對鄉(xiang) 村人才在物質和精神方麵的支持保障不足。

  二、有效解決(jue) 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難題的幾點建議

  按中央部署要求,構建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能完備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必須係統思考、統籌謀劃,著力解決(jue) 好阻礙鄉(xiang) 村人才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因地製宜貫徹落實中央要求,係統做好人才振興(xing) 規劃

  自黨(dang) 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論及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作用和基礎地位,並就如何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提出了係統的指導性意見。各地要從(cong) 講政治的高度,堅定不移把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落實到位,同時要因地製宜,防止出現政策棚架現象,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真正把黨(dang) 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實到位。同時,要加強對現有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總結各地成功經驗和不足,根據新時代新征程的要求,及時對現有政策進行調整優(you) 化,加快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體(ti) 是鄉(xiang) 村,但卻不應局限於(yu) 鄉(xiang) 村,縣域應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戰場,謀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人才問題,需要在全縣範圍內(nei) 係統謀劃。縣委書(shu) 記應當把鄉(xiang) 村人才隊伍建設問題作為(wei) 全縣工作的重點之一,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摸清底數,結合本縣經濟狀況、產(chan) 業(ye) 情況、人才分布狀況等進行係統謀劃、統籌調配,讓各類人才在縣域內(nei) 有序流動。

  (二)當前要以挖掘本土人力資源為(wei) 主渠道,著力提升本土人才“質”“量”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多樣化的人才助力,當前最關(guan) 鍵、最重要的環節是激發鄉(xiang) 村本土人才的活力與(yu) 創造力。一要選優(you) 配強村級幹部隊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他們(men) 是重要的骨幹力量,必須配強配優(you) 。要通過掛職鍛煉、駐村幫扶等方式在村級幹部隊伍中配強一批理論型人才,通過資源引進和加強培訓等方式為(wei) 農(nong) 村發展創造新的產(chan) 業(ye) 條件,明確本村的致富路徑。要積極吸收本村鄉(xiang) 賢進村班子,這是對村級幹部隊伍的一個(ge) 重要補充。要通過村民舉(ju) 薦的方式,吸納部分本村有文化、有能力、有技術的企業(ye) 家或致富能手進村級幹部隊伍。要抓住引導大學生就業(ye) 這條路徑,通過向專(zhuan) 業(ye) 技術院校對口招聘,選配一批懂得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種植技術的人才進村級幹部隊伍。二要完善本土人才培育機製。要健全係統的縣域鄉(xiang) 村人才培育體(ti) 係,優(you) 化人才結構。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鄉(xiang) 村人才培養(yang) 培訓專(zhuan) 項資金,從(cong) 生產(chan) 、經營、管理、服務等多角度對鄉(xiang) 村人才培養(yang) 培育進行扶持。要搭建教育平台,充分利用高校、職業(ye) 院校、農(nong) 廣校、黨(dang) 校等教育機構,定期組織符合條件的農(nong) 民或鄉(xiang) 賢進行學習(xi) 培訓。要分類組織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三要充分發揮鄉(xiang) 賢的優(you) 勢。要充分發揮廣大鄉(xiang) 賢接觸麵廣、影響力大的優(you) 勢,倡導鄉(xiang) 賢利用自身技術、資金、人脈等資源優(you) 勢參與(yu) 家鄉(xiang) 建設。要發動鎮村幹部,對本轄區內(nei) 在外鄉(xiang) 賢進行係統摸排,建立鄉(xiang) 賢信息庫並成立鄉(xiang) 賢研究會(hui) 。要打造“鄉(xiang) 賢+”模式,倡導鄉(xiang) 賢賦能本村建設。在建立鄉(xiang) 賢信息庫的基礎上,對鄉(xiang) 賢進行逐個(ge) 走訪,零距離聽取他們(men) 對家鄉(xiang) 政治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對於(yu) 有返鄉(xiang) 創業(ye) 想法的,鼓勵他們(men) 回鄉(xiang) 創業(ye) ,並在征地、項目審批等環節做好服務;對於(yu) 有意向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提供資助的,設立“鄉(xiang) 賢公益基金會(hui) ”,募集資金用於(yu) 家鄉(xiang) 的教育、衛生、養(yang) 老、助困等領域。

  (三)著眼長遠,完善引才機製,留住外來人才在鄉(xiang) 村紮根

  鄉(xiang) 村要實現振興(xing) ,僅(jin) 僅(jin) 依靠對鄉(xiang) 村現有人力資源的挖掘是遠遠不夠的,從(cong) 長遠來看,必須製定出台有效的引才政策,有效吸納城市或外地人才前來支援鄉(xiang) 村建設。一是創優(you) 人才引進環境,解決(jue) 引得來的問題。要營造重才愛才的良好氛圍,讓各行各業(ye) 的人才願意留在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服務鄉(xiang) 村。要從(cong) 機製上著手製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能夠保障引進人才的工資福利、社會(hui) 保障等方麵權益的製度機製,切實保障他們(men) 的生活待遇問題,以消除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要全麵完善農(nong) 村的教育醫療、水利交通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以宜居宜業(ye) 的環境留住人才。二是提供創業(ye) 支持,解決(jue) 有事幹的問題。縣級政府要從(cong) 製度機製上為(wei) 返鄉(xiang) 人才和引進人才創造創業(ye) 與(yu) 就業(ye) 的機會(hui) 和平台,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大力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在全縣範圍內(nei) 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打造繁榮的產(chan) 業(ye) 格局與(yu) 良好的創業(ye) 環境,吸引優(you) 質企業(ye) 到鄉(xiang) 村來,為(wei) 鄉(xiang) 村增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為(wei) 人才回流創造更廣闊的平台。三是完善福利保障,解決(jue) 留得住的問題。根據引進人才的實際需求出台配套的扶持和保障政策。如針對鄉(xiang) 村幹部等管理型人才,要製定鼓勵人才到基層工作的政策導向,在工資待遇、職級晉升以及能力鍛煉和培養(yang) 方麵做好相應的扶持性規劃和計劃;針對引進的專(zhuan) 業(ye) 技術類人才,要在職稱評審、工資福利、社會(hui) 保障等方麵給予充分的權益;針對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可在創業(ye) 項目審批、融資等方麵給予支持和幫助,政府可以聯合金融機構,成立創業(ye) 基金,對於(yu) 重點發展的產(chan) 業(ye) ,可以采取擔保的方式為(wei) 企業(ye) 融資。

  三、幾點啟示與(yu) 思考

  一是重視發揮鄉(xiang) 村老黨(dang) 員老幹部的積極作用。鄉(xiang) 村社會(hui) 相較於(yu) 城市來說,社會(hui) 事務運行規則有著不同於(yu) 城市的獨特性,很多時候處理問題,沒有明文的規矩和守則,靠的是對鄉(xiang) 土人情社會(hui) 的深刻曆練和個(ge) 人在群眾(zhong) 中的威望。因此,對於(yu) 一些複雜問題的處理,那些文化程度、工作熱情較高的年輕幹部不一定強於(yu) 長期在鄉(xiang) 村任職甚至已經退休的老黨(dang) 員幹部。因此,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過程中,應發揮有較好群眾(zhong) 基礎和較高群眾(zhong) 威望的老黨(dang) 員老幹部的積極作用。比如,所調研的鄉(xiang) 村,有一名67歲的老黨(dang) 員幹部“老吳”,18歲開始接觸村內(nei) 群眾(zhong) 工作,曆任民兵排長、生產(chan) 隊隊長、團支部書(shu) 記、民兵營長、村委會(hui) 副主任、村委會(hui) 主任、村支部副書(shu) 記、村支部書(shu) 記,曾一度退休離任。但由於(yu) 群眾(zhong) 工作經驗豐(feng) 富、群眾(zhong) 威信高,在新一屆村委換屆選舉(ju) 時,他又被高票選舉(ju) 進村“兩(liang) 委”班子候選人,由於(yu) 年齡超限,原則上是不能進入村“兩(liang) 委”班子的,鄉(xiang) 黨(dang) 委了解情況後專(zhuan) 門就老吳的情況向上級進行層層請示,最後經市委組織部特批,同意他進入村“兩(liang) 委”班子擔任支部委員。2022年在村汙水處理廠項目征地過程中,分管村幹部做工作效果不理想,後經老吳逐戶協調協商,用時近一個(ge) 月終於(yu) 完成土地征用,保證汙水處理廠順利落地。

  二是積極引導畢業(ye) 大學生投身鄉(xiang) 村建設。大學生就業(ye) 難問題成為(wei) 當前政府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缺乏問題,一方麵是大量受過國家良好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麵是農(nong) 村空心化程度嚴(yan) 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缺少有知識懂技術的人才。這中間一定存在某些環節的缺位或錯位。比如,大學生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與(yu) 鄉(xiang) 村建設中所需的鄉(xiang) 村實用技術、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等還沒有形成合理的供求格局;對大學生就業(ye) 的心理需求的合理引導還存在缺位;針對大學生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引進計劃和鼓勵措施還沒有到位等,政府應針對現實情況出台相應的引導和吸納政策,這樣一方麵可以解決(jue) 大學生就業(ye) 難這個(ge) 全社會(hui) 問題,另一方麵可以緩解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匱乏問題。

  三是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要堅持係統思維。堅持係統觀念,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nei) 容,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從(cong) 新的實際出發在思想和工作方法上作出的新概括、新提升。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表象在農(nong) 村,根源在縣域經濟。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不隻是關(guan) 涉“三農(nong) ”問題,它牽涉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共同繁榮發展,需要城鄉(xiang) 人的整體(ti) 聯動,關(guan) 係城鄉(xiang) 人民的共同美好生活;不隻是存在於(yu) 物質層麵,還體(ti) 現在思想、文化、體(ti) 製機製等方方麵麵。因此製定政策措施必須把城市和農(nong) 村作為(wei) 一個(ge) 有機整體(ti) ,係統思考,整體(ti) 規劃,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城市對農(nong) 村的帶動作用和農(nong) 村對城市的促進和保障作用,要兼顧方方麵麵的因素,既要考慮人的問題,也要考慮產(chan) 業(ye) 的問題;既要考慮物質層麵因素,也要考慮思想、文化、製度層麵的因素,隻有做到多目標兼顧,協同推進,共同見效,才能取得成功。

  (課題組主持人:李新年 課題組成員:王秀芳 李瑞芳 吳 鵬 宋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