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駐馬店“國際農都”的對策研究

  駐馬店市社科聯課題組2024-01-29

  《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重要節點城市特色錯位發展,支持駐馬店建設“國際農(nong) 都”。駐馬店“國際農(nong) 都”建設,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舉(ju) 措,也是駐馬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要按照“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的標準,加快推進“國際農(nong) 都”建設。

  一、優(you) 化農(nong) 業(ye) 功能分區,提升糧食綜合產(chan) 能

  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科學劃分農(nong) 業(ye) 功能區,形成“一核、二帶、三區協同、多園示範”的總體(ti) 布局。“一核”指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引領核心,以駐馬店市中心城區為(wei) 核心,率先實現區域內(n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二帶”指京港澳高速、新陽高速沿線地帶,建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示範區和“倉(cang) 儲(chu) 物流之都”。“三區協同”指建設中部都市農(nong) 業(ye) 功能區,推動蔬菜、漁業(ye) 、觀光休閑農(nong) 業(ye) 、高科技現代農(nong) 業(ye) 等發展,建設“中國漁都”。西部山地生態農(nong) 業(ye) 區,因地製宜發展打造“確山生態羊”品牌,建設“中國牛城”“中國菌都”。中東(dong) 部平原高效農(nong) 業(ye) 功能區,建設“花生之都”“芝麻王國”“中部奶都”和“冷藏之都”。“多園示範”指以規模化種養(yang) 基地為(wei) 基礎,大力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形成多園示範的良好態勢,推進農(nong) 業(ye) 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綠色化生產(chan) 和品牌化經營。

  大力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以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護區為(wei) 重點,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步伐,推廣應用智慧農(nong) 業(ye) 科技,推進糧食生產(chan) 供給、儲(chu) 運交易、精深加工、科技研發融合發展,著力推進種業(ye) 自主創新。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製度,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非糧化”。抓好耕地質量提升,積極推進綠色高產(chan) 高效創建和農(nong) 機裝備創新,加強糧食品牌和信息化建設,深化糧食市場化收購改革,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科學推進防災減災,擴大農(nong) 業(ye) 保險覆蓋麵。

  二、調優(you) 種養(yang) 結構,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

  按照“六高六化”目標,加快調整優(you) 化種養(yang) 結構,建設優(you) 質小麥、花生、白芝麻、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生豬、肉牛奶牛、肉羊、水產(chan) 品十大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ye) ,做強生豬產(chan) 業(ye) ,做大牛羊產(chan) 業(ye) ,做優(you) 家禽產(chan) 業(ye) 。到2035年,農(nong) 業(ye) 種養(yang)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高效種養(yang) 業(ye) 規模為(wei) 總規模的80%以上。

  強力推進中國(駐馬店)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園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建設,重點發展營養(yang) 健康食品、休閑便利食品、新食品、保健特醫食品製造,打造國際一流的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基地。圍繞優(you) 質農(nong) 副產(chan) 品資源拉長產(chan) 業(ye) 鏈條,加快推進多元化、定製化、個(ge) 性化產(chan) 品供給。鼓勵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對農(nong) 產(chan) 品及其加工副產(chan) 物循環、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綜合利用率和產(chan) 品附加值。加快完善冷鏈物流體(ti) 係,提高產(chan) 品研發能力,培育知名品牌,推動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供應鏈加快構建、同步提升,提高駐馬店市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實現由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大市向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大市轉變。

  三、強化科技創新轉化,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

  加強與(yu) 國內(nei) 外知名科研機構和大學合作交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組建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推動建設國家級花生、芝麻、畜禽遺傳(chuan) 種質資源庫,構建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體(ti) 係,完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爭(zheng) 創國家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打造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平台。開展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科技攻關(guan) ,以良種繁育、農(nong) 機裝備、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等為(wei) 重點,突破一批關(guan) 鍵技術。加快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農(nong) 技推廣網絡建設。強化科技人才培育,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實行定向招錄、定向補貼,優(you) 化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設置,擴大高職院校在農(nong) 村招生規模,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育計劃。

  堅持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化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正陽花生、泌陽夏南牛2個(ge) 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和7個(ge) 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一縣一業(ye) ”,以縣域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建設產(chan) 業(ye) 強縣。以鎮(鄉(xiang) )為(wei) 建設主體(ti) ,依托1—2個(ge) 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建設產(chan) 業(ye) 強鎮。拓展農(nong) 業(ye) 新功能新業(ye) 態,依托市區周邊山水生態資源,推進農(nong) 業(ye) 與(yu) 旅遊、教育、文化、康養(yang) 、特色餐飲和電子商務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創意農(nong) 業(ye) 和休閑、觀光、旅遊農(nong) 業(ye) 。挖掘鄉(xiang) 土文化、打造精品線路、舉(ju) 辦農(nong) 事節慶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開發彰顯駐馬店特色的旅遊農(nong) 產(chan) 品,帶動特色旅遊小城鎮、特色村落、特色農(nong) 家樂(le) 、休閑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快速發展。

  四、加快綠色農(nong) 業(ye) 發展,加速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堅持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品牌強農(nong) ,建設以“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主導,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生產(chan) 、全過程質量監管、全領域可追溯的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中心。推行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達標合格證製度,全麵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可追溯係統,加強農(nong) 業(ye) 品牌創建,打造農(nong) 業(ye) 整體(ti) 品牌“駐農(nong) 優(you) 品”,唱響“沃野天中生態農(nong) 業(ye) ”稱號,穩步擴大“綠色食品、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規模,打造以“西平小麥”“正陽花生”“邵店黃薑”“泌陽夏南牛”“確山黑豬”“宿鴨湖鱅魚”等為(wei) 代表的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以“王守義(yi) 十三香”“正道小磨油”“豫坡老基酒”等為(wei) 代表的精深加工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提升駐馬店農(nong) 業(ye) 對外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

  打造以縣城為(wei) 龍頭、中心鎮為(wei) 節點、鄉(xiang) 村為(wei) 腹地的發展新格局,推動城鄉(xiang) 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深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打造產(chan) 業(ye) 先進、充滿活力、城鄉(xiang) 繁榮、生態優(you) 美、人民富裕、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強縣。優(you) 化縣域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基本農(nong) 田、生態保護、城鎮發展、村落分布等空間布局,打造國際產(chan) 業(ye) 承接轉移示範區,培育支柱產(chan) 業(ye)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把鄉(xiang) 鎮政府所在地作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園、城鄉(xiang) 融合特色小鎮,發展一批田園類、現代服務類特色小鎮。

  五、擴大對外開放合作,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立足農(nong) 業(ye) “引進來”與(yu) “走出去”同步發展,構建高水平農(nong) 業(ye) 開放型經濟。堅持引資與(yu) 引技、引智並舉(ju)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構築內(nei) 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you) 的對外合作貿易通道。積極申報境外農(nong) 業(ye) 合作示範區和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兩(liang) 區”建設,高標準創建中國(駐馬店)農(nong) 業(ye)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依托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園擴展農(nong) 業(ye) 對外合作的戰略支點,招引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入駐。發揮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帶動效應,招引推介一批國內(nei) 外知名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活動。深化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nong) 業(ye) 合作,辦好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建設好國際農(nong) 加工產(chan) 業(ye) 園。加強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宣傳(chuan) ,講好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駐馬店故事”,努力營造良好的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環境。

  堅持“工作推動項目化”思路,結合“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和本地特色資源優(you) 勢,聚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重點支持的各類項目和駐馬店市“三農(nong) ”領域突出短板。圍繞糧食生產(chan) 能力提升,重點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和耕地保護質量提升項目;圍繞科技創新示範引領,重點實施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研發中心建設、農(nong) 業(ye) 矽穀產(chan) 業(ye) 園建設等項目;圍繞特色種養(yang) 業(ye) 發展,重點實施十大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建設項目;圍繞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轉型升級,重點實施麵製品、油製品、肉製品、調味品、乳製品、果蔬和特色食品產(chan) 業(ye) 精深加工項目;圍繞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重點實施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項目;圍繞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重點實施農(nong) 作物農(nong) 業(ye) 廢棄物綜合利用、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先行區等建設項目。

  六、強化“國際農(nong) 都”建設保障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健全財政投入機製,創新鄉(xiang) 村金融服務,統籌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調動各方資金,切實保障“國際農(nong) 都”加快建設。二是強化人才支撐。持續培養(yang) 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hui) 管理的高素質農(nong) 民,麵向國內(nei) 外輸出藍領產(chan) 業(ye) 工人和農(nong) 業(ye) 技術人才。三是深化農(nong) 村改革。聚焦農(nong) 民和土地的關(guan) 係、農(nong) 民和市民的關(guan) 係,深入推進農(nong) 村改革,充分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動力。深化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發展壯大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

  (課題組主持人:張霖霖 王 麗(li)  課題組成員:李華勇 王 磊 胡洪豔 陳 靜 李婧苗 張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