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

《中原智庫》(2024)  楊玉珍2025-02-13

  哲學社會(hui) 科學是人們(men) 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曆史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力量。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ge) 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ti) 現了一個(ge) 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2016年5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要從(cong) 人抓起,久久為(wei) 功;要把哲學社會(hui) 科學五路大軍(jun) 關(guan) 心好、培養(yang) 好、使用好。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是五路大軍(jun) 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作為(wei) 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匯聚點,理應成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的高地。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建設,事關(guan)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關(guan)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地位,事關(guan)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構建和繁榮發展,事關(guan) 黨(dang) 對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的領導。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建設應圍繞聚才、引才、育才、用才係統推進。

  一、在“聚才”上求突破

  第一,以區位聚才。大學因城市而興(xing) ,城市因大學而盛。城市和區位是聚才的關(guan) 鍵。國際上,71%的一流大學坐落於(yu) 世界級城市。國內(nei)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成都、武漢、天津、鄭州、西安)聚集了全國大多數的高水平大學。河南省應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設。通過提升城市的經濟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和生態價(jia) 值,實現聚才。

  第二,以平台聚才。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發機構等國家級平台是高校“雙一流”創建的關(guan) 鍵依托。2022年,河南師範大學牽頭的平原實驗室獲批建設;2023年,抗病毒性傳(chuan) 染病創新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實現了省內(nei) 高校牽頭全國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也應積極爭(zheng) 取國家級平台,瞄準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教育部文科實驗室、國家級智庫等平台,築國家級平台“好巢”,引高層次人才“金鳳”。

  二、在“引才”上出實招

  第一,完善引才政策。河南省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中心的實施方案》,明確了“1+20”一攬子人才引進政策措施,積極實施人才強省“八大行動”。針對頂尖人才、領軍(jun) 人才、青年人才、潛力人才,為(wei) 人才精準畫像,明確引才重點。各地市也針對人才引進進行了政策待遇配套和租房購房補貼。未來河南省還可以借鑒深圳等發達地區的做法,進一步探索頂尖科學家、頂尖社會(hui) 科學家等高層次人才稅收減免、個(ge) 稅補貼政策,提升引才政策的吸引力。

  第二,健全引才機製。高校要發揮主體(ti) 地位,加大對海外高層次人才、海外青年人才、國內(nei) “四青”人才的引進力度;對依托河南省成功申報的國家級人才,提供具有強勁競爭(zheng) 力的薪酬、安家費和經費。實施哲學社會(hui) 科學高層次人才引進“銀齡計劃”,麵向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招聘一批退休知名專(zhuan) 家學者來豫講學任教,充分發揮退休知名專(zhuan) 家在教育教學、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ang) 、學科建設、項目申報等方麵的引領示範作用。

  三、在“育才”上下功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實施以育人育才為(wei) 中心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整體(ti) 發展戰略,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體(ti) 係。

  第一,搭建好優(you) 秀人才成長的體(ti) 係。近年,河南省社科聯、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chuan) 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社廳等部門通過項目資助、人才選拔、獎勵獎項等建立較為(wei) 完備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培育、選拔體(ti) 係,形成省社科聯調研課題、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省社科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社科、國家社科重大等各級各類相互支撐的項目體(ti) 係,搭建了省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創新人才、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年度人物、百名優(you) 秀社科理論人才、優(you) 秀青年社科專(zhuan) 家、河南省高層次人才到國家級人才的人才培育和資助體(ti) 係。河南省通過宣傳(chuan) 部門、組織人事部門、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機構等共同努力,日漸完善了培養(yang) 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的良好激勵機製,促進優(you) 秀人才不斷成長的體(ti) 係。

  第二,切實增強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的獲得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的講話中提出,要增強有突出貢獻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的榮譽感、責任感、獲得感。還進一步指出,領導幹部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哲學社會(hui) 科學,尊重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不要覺得哲學社會(hui) 科學問題自己都能講講,不是什麽(me) 大不了的學問。要主動同專(zhuan) 家學者打交道、交朋友,經常給他們(men) 出題目,多聽取他們(men) 的意見和建議。要加強哲學社會(hui) 科學優(you) 秀人才使用,讓德才兼備的人才在重要崗位上發揮作用。

  第三,要發揮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治國理政、地方經濟發展中的資政作用。專(zhuan) 家學者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雙方深度合作是一個(ge) 雙向奔赴的過程。一是要求地方領導提高認識,進一步重視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二是要求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研究真問題,尋找真對策,將自身研究置於(yu)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做有理論基礎和實踐功底、有高度責任心、敢擔當、善作為(wei) 的專(zhuan) 家。

  四、“用才”上求實效

  用好人才的前提是評價(jia) 好人才。2021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強調:“在人才評價(jia) 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標’並舉(ju) ,加快建立以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為(wei) 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的評價(jia) 也是如此,要處理好“破四唯”與(yu) “立新標”的關(guan) 係,處理好“不唯”和“不要”的關(guan) 係,真正讓貢獻度高、埋頭實幹的人“冒”出來。

  第一,人才評價(jia) 導向貢獻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的講話中提出,要完善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職稱評定。職稱評定是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評價(jia) 的“指揮棒”,發揮著人才發展“杠杆”作用。高校應著力構建體(ti) 現實際貢獻、涵蓋哲學社會(hui) 科學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社會(hui) 服務等全方位高水平業(ye) 績評價(jia) 體(ti) 係。

  第二,人才評價(jia) “同而不同、分層分類”。“同而不同”,同的是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不同的是從(cong) 事科研工作的內(nei) 容。分類評價(jia) 旨在讓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人才都有自己的專(zhuan) 屬賽道。同時破除學術評價(jia) 行政化現象,各級各類項目評審、人才推薦都發揮同行作用,完善“小同行評價(jia) ”製度,避免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直接擔任專(zhuan) 家委員,保證評價(jia) 結果的科學性、權威性。

  第三,暢通人才晉升的綠色通道。要暢通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綠色通道”,開辟哲學社會(hui) 科學教學、科研、社會(hui) 服務專(zhuan) 門賽道,支持優(you) 秀人才、海外傑出人才破格評審;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聘任機製,建立臨(lin) 聘、準聘、預聘、長聘等多元化的人才聘任模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河南省也提出“兩(liang) 個(ge) 確保”的奮鬥目標。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必須放在指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來認識。恩格斯曾指出,一個(ge) 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哲學社會(hui) 科學是文化軟實力的核心部件,做的是“人心”的工作,決(jue) 定人的認知能力和素養(yang) ,關(guan) 乎人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思想先導、知識變革,需要哲學社會(hui) 科學給予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需要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進行理性的分析和研判,需要哲學社會(hui) 科學進行規範和實證分析。唯有如此,我們(men) 才能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一言以蔽之,新時代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建設必須服務於(yu) 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作者係河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