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重要研究內(nei) 容,是建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現代化實踐。研究和探討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知識體(ti) 係建構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yi) 。
一、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科體(ti) 係
科學是反映自然、社會(hui) 、思維等的現象、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ti) 係。依據研究對象,可以把科學知識體(ti) 係分為(wei) 自然科學、社會(hui) 科學和哲學三大類別。學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ge) 術語。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中國確立了14個(ge) 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nong) 學、醫學、軍(jun) 事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一個(ge) 學科門類由若幹一級學科(學科大類)和眾(zhong) 多二級學科(學科小類)組成,多門類學科縱向和橫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類科學體(ti) 係,即知識體(ti) 係。中國式現代化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構建:
首先,必須確定中國式現代化學科體(ti) 係的學科歸屬。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內(nei) 涵和理論品格決(jue) 定其學科體(ti) 係既屬於(yu) 曆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軍(jun) 事、黨(dang) 建等各領域,又囊括了傳(chuan) 統學科、新興(xing) 學科、前沿學科、交叉學科、冷門學科等諸多學科。
其次,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科體(ti) 係有清晰的構建路徑。必須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以當代中國社會(hui) 實踐為(wei) 基礎,融通馬克思主義(yi) 資源、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資源、國外哲學社會(hui) 科學資源而形成和發展起來。
再次,中國式現代化學科體(ti) 係要做到學科集合體(ti) 和人才集合體(ti) 的統一。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指向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塑造,涵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諸多方麵,既包括物質文明複興(xing) 的內(nei) 容,也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複興(xing) 的內(nei) 容,因而中國式現代化要做到新的學科集合體(ti) 和現代化的人才集合體(ti) 的統一。
最後,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科體(ti) 係在理論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yi) 的特質。中國式現代化在現實表現上是一個(ge) 具有內(nei) 在有機聯係並以多樣性形式表現出來的整體(ti) 性存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yi) 以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等具體(ti) 的專(zhuan) 業(ye) 性學科表現出來,具有鮮明的馬克思主義(yi) 特質。
二、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體(ti) 係
學術體(ti) 係聚焦於(yu) 學術研究的論域、方法、成果、旨歸,體(ti) 現為(wei) 學術研究的知識論、方法論、目的論和價(jia) 值論,學術體(ti) 係是聯結學科體(ti) 係和話語體(ti) 係的樞紐,對學科體(ti) 係和話語體(ti) 係起著決(jue) 定性的支撐作用。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體(ti) 係:
首先,要鎖定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論域,確立其知識論。在“5·17”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當代中國的偉(wei) 大社會(hui) 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shu)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關(guan) 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的重要論斷,通過肯定什麽(me) 的方式而不是否定什麽(me) 的方式,確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知識體(ti) 係,那就是“以人口規模巨大、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為(wei) 研究對象,形塑國家,服務世界,並為(wei) 實踐檢驗、被世界認同和自覺使用的命題、原理、推論、公式、符號,且能夠以開放的姿態接受批評並建構發展的知識係統”。
其次,要自覺堅持並運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式現代化的知識論決(jue) 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究的方法論。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六個(ge) 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重要遵循和方法論基礎。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成果,集中體(ti) 現“六個(ge) 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體(ti) 係,要產(chan) 生能夠回答和解決(jue) 重大問題的重大成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5·17”講話中引用東(dong) 漢時期著名唯物主義(yi) 哲學家王充的話說:“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中國式現代化不僅(jin) 在學科體(ti) 係上能夠實現各學科的融通,而且在學術體(ti) 係上能夠貫通理論和實踐。中國式現代化學術體(ti) 係的目的是能夠產(chan) 生回應中國與(yu) 世界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學術成果。
最後,要體(ti) 現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論。中國式現代化要惠及全體(ti) 人民而不是特殊利益群體(ti) ,是每一個(ge) 人而不是某一類人的現代化。建構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體(ti) 係,應徹底否定以資本為(wei) 中心的西方學術體(ti) 係,要將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理念貫徹始終。
三、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體(ti) 係
構建哲學社會(hui) 科學話語體(ti) 係關(guan) 涉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國際語境中的話語權問題。話語權涉及麵非常廣泛,其中哲學社會(hui) 科學話語權是非常重要的方麵。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話語權具體(ti) 體(ti) 現為(wei) 對共同關(guan) 注的概念、思想的解釋力,對異己且錯誤觀念的批判力,對異己而正確觀念的涵化力,對自己思想的傳(chuan) 播力。構建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話語體(ti) 係,就是要通過學科體(ti) 係和學術體(ti) 係建構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解釋力、批判力、涵化力和傳(chuan) 播力。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體(ti) 係建構:
第一,要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解釋係統。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一個(ge) 統合式的概念,要闡釋其道理、學理、哲學,不是某一個(ge) 學科、某一領域的學術研究就能夠完全勝任的,也不是通過“不是什麽(me) ”的否定性論說方式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多學科、多領域係統發力,通過“是什麽(me) ”的肯定性論說方式建構的解釋係統。
第二,要形成對錯誤觀點的批判力。建構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體(ti) 係,要從(cong) 不同的學科和研究領域批判“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wei) 人類共同走向現代化廓清思想迷霧。
第三,要持續增強其涵化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5·17”講話中總結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特點時講到,就體(ti) 現民族性和繼承性而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主體(ti) 內(nei) 容,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十分寶貴、不可多得的資源,國外哲學社會(hui) 科學可以成為(wei)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有益滋養(yang) 。中國式現代化不僅(jin) 具有中國特色,還具有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對待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成果,不是全盤否定,也不是拿來主義(yi) ,而是通過涵化而為(wei) 我所用。
第四,要增強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播力、影響力。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不同於(yu) 殖民模式和依附性模式的現代化模式,既需要全世界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也需要全世界深入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模式,還需要全世界參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之中。
總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我們(men) 明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曆史、把握當代,關(guan) 懷人類、麵向未來的思路”,提出“不斷推進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建設和創新”路徑,指明了構建“在指導思想、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等方麵充分體(ti) 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體(ti) 係”的目標。作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必須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勇於(yu) 擔當,為(wei) 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知識體(ti) 係,以及服務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努力奮鬥。
(作者係18luck官方第九屆委員會(hui) 兼職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