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全局與(yu) 戰略的高度,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長遠發展的一係列方向性、原則性、根本性問題,是指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獻。
必須旗幟鮮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次講話的靈魂。在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理論、曆史、現實多個(ge) 維度,精辟分析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特性和時代意義(yi) ,深刻揭示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之於(yu)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yi) ,係統闡述了在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中如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問題。對於(yu) 這些重大論斷,我們(men) 廣大社科工作者應予深刻認識和全麵把握,並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
一、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chan) 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馬克思主義(yi) 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nei) 在聯係及發展規律,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和教學提供了偉(wei) 大的認識工具和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yi) 所具有的鮮明的實踐品格、特有的價(jia) 值立場和本質屬性,雖曆經時代變遷、科技進步、社會(hui) 發展,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wei) 力,成為(wei) 指引人類社會(hui) 前行的旗幟。
當代中國正在進行著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大變革和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更加迫切呼喚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更加迫切需要理論指導和學術繁榮,而實現和滿足這些呼喚和需要,關(guan) 鍵在於(yu) 科學理論的指引。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毫不動搖,才可能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具有自己的靈魂主線。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建設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不能靠喊口號,更不能靠行政命令,必須遵循哲學社會(hui) 科學自身發展的規律,必須充分展現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力量。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cong) 各個(ge) 環節入手,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自身建設。
在這方麵,長期以來我們(men) 已做了大量工作: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紮實推進,一批批標誌性成果接連推出;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不斷推出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並將之轉化為(wei) 理論自覺性和政治堅定性;馬克思主義(yi) 在有的領域中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的現象,正在一步步得以扭轉;馬克思主義(yi) 學科建設受到廣泛關(guan) 注,支持舉(ju) 措越來越多,規模日益壯大,內(nei) 涵建設日益深化,迎來了學科建設的“春天”。同時,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看到,旗幟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建設,徹底改變“在建設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的狀況,還需要我們(men) 持續努力。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讓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牢牢紮根,更好地指導中國實踐。
三、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建設,必須發揮高校重要陣地作用
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五路大軍(jun) 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更要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打造人才隊伍、學科專(zhuan) 業(ye) 、智庫平台等業(ye) 務板塊,不斷把學習(xi) 、研究、宣傳(chuan) 和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引向深入。
首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強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人才隊伍。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高校教師真懂真信的問題。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長期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他們(men) 是否真懂真信,關(guan) 乎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發展的靈魂與(yu) 方向,關(guan) 乎廣大青年人才的價(jia) 值取向,關(guan) 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高校要始終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懂其實質、懂其精神、懂其規律,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
其次,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布局,加強馬克思主義(yi) 學科建設。建好馬克思主義(yi) 學科,是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的題中之義(yi) 。高校應發揮好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教學傳(chuan) 統優(you) 勢,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與(yu) 發展,將其作為(wei) 學校內(nei) 涵建設的重要任務,優(you) 先配置各方麵資源;同時,按照馬克思主義(yi) 引領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的戰略定位,著力提升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引領作用;引導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學習(xi) 和運用好馬克思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統一。
最後,提升谘政育人能力,統籌推進高校智庫平台建設。高校作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是社會(hui) 的思想高地,更是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優(you) 化高校智庫發展環境,打造專(zhuan) 業(ye) 化創新型高質量智庫矩陣,建強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智庫研究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自覺把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係在一起,積極為(wei) 黨(dang) 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作者係鄭州大學原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