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省社科聯在淅川召開研討會(hui)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中原學與(yu) 馮(feng) 友蘭(lan) 哲學思想的時代價(jia) 值”這一主題,暢談馮(feng) 友蘭(lan) 的人格、成就及其時代價(jia) 值,一致認為(wei) ,馮(feng) 友蘭(lan) 新理學是中原學重要的研究內(nei) 容,而中原學是建設現代化強省、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綜合性學科。
參天大樹一般的馮(feng) 友蘭(lan)
中原學作為(wei) 一門新興(xing) 學科,由省社科聯主席、研究員、博士李庚香於(yu) 2016年提出。
在當天的座談會(hui) 上,李庚香以“參天大樹”比喻馮(feng) 友蘭(lan) ,他說,馮(feng) 友蘭(lan) 是可“超”不可“繞”的哲學大家,是一座文化高峰。馮(feng) 友蘭(lan) 的哲學思想、學術思想,比如子經區分、舊邦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內(nei) 聖外王、四個(ge) 境界說、抽象繼承法等,對於(yu) 我們(men) 今天建設中原學學科具有重大意義(yi) 。
馮(feng) 友蘭(lan) 思考獨到、學貫中西,省社科聯黨(dang) 組成員、研究員王喜成認為(wei) ,馮(feng) 友蘭(lan) 開中國哲學史研究先河,於(yu) 學術研究有首創之功;以貞元六書(shu) 創立了新理學,賡續了中國哲學傳(chuan) 統。他說,馮(feng) 友蘭(lan) 是中原學應該深挖的富礦與(yu) 寶藏,其學術方法又為(wei) 中原學研究提供了借鑒。
省馮(feng) 友蘭(lan) 研究會(hui) 會(hui) 長王廷信講述了馮(feng) 友蘭(lan) 的學術成就,盛讚馮(feng) 友蘭(lan) 的家國情懷。著名作家、國務院參事秦俊認為(wei) ,中原學是門全新的學術體(ti) 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yi) ;馮(feng) 友蘭(lan) ,是南陽、河南的光榮,值得認真研究。南陽馮(feng) 友蘭(lan) 研究會(hui) 會(hui) 長聶振弢認為(wei) ,將中原學與(yu) 馮(feng) 友蘭(lan) 放在一起研討、考察非常合適,馮(feng) 友蘭(lan) 及其學術思想正體(ti) 現了中原氣象、中原道統、中原境界與(yu) 中原精神。
中原學是門怎樣的學科
鄭州大學目前已成立中原學研究中心。推動中原學研究,為(wei) 河南實現“兩(liang) 個(ge) 高質量”提供得天獨厚的精神資源與(yu) 智力支持,是中原學界的共識。
南陽師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鄭先興(xing) 曾致力於(yu) 南陽學研究,並出版有專(zhuan) 著。他認為(wei) ,中原學,應以中原文化為(wei) 研究對象。中原文化的正統思想、中原人的擔當精神、以儒家文化為(wei) 核心的學術體(ti) 係等,在馮(feng) 友蘭(lan) 身上都有體(ti) 現。
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博士郭樹偉(wei) 獨辟蹊徑,從(cong) 古代中原作家杜甫、韓愈、範仲淹、李綠園的創作談起,分析他們(men) 身上體(ti) 現出的“作家的擔當”及對中原文化精神的繼承。
南陽理工學院馬列學院院長、教授葛晨光從(cong) 學科內(nei) 涵、學科方向、學科平台及學科隊伍的專(zhuan) 業(ye) 性、成果的創新性、服務的實效性等角度,論述了創建一流學科的必要條件,並建議發揮智庫作用,作好學科頂層設計;匯聚專(zhuan) 業(ye) 隊伍,培養(yang) 學科人才;實施多策並舉(ju) ,營造良好環境。
任何一門學科的研究,都離不開方法與(yu) 方法論。南陽醫專(zhuan) 教授張金虎認為(wei) ,馮(feng) 友蘭(lan) 在學術研究中所體(ti) 現出來的高度的方法論自覺和兼容多元的研究方法、曆史主義(yi) 方法,對於(yu) 中原學研究來說均具借鑒意義(yi) 。
南陽師院教授丁全認為(wei) 馮(feng) 友蘭(lan) 是中原學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從(cong) 教育者的視角入手,暢談馮(feng) 友蘭(lan) 的人生境界說對於(yu) 立德樹人的典型意義(yi) 。
中原學是我省建設現代化強省、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綜合性學科;也是關(guan) 於(yu) 老家河南、出彩河南、創新河南、幸福河南的地方性知識,是贏得河南未來的開放性學科。李庚香在總結發言時強調,中原學是地方學,是一門學以致用的學科。
期待南陽學成為(wei) 中原學的伏牛山脈
作為(wei) 中原學分支的南陽學,被與(yu) 會(hui) 學者寄予厚望。
2013年,在南陽市社科聯《臥龍論壇》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南陽學”這一概念首次以文字形式出現。五六年來,南陽師院、南陽理工學院各有學者在做這方麵的研究,並有專(zhuan) 著出版或成形,在社會(hui) 上形成一定的影響。
河南文化輝煌燦爛,南陽文化底蘊豐(feng) 厚,如果說河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縮影,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根,那麽(me) 南陽文化就是河南文化和中原學的基石——南陽馮(feng) 友蘭(lan) 研究會(hui) 顧問劉振山在研討中這樣說。他認為(wei) ,在中原學的構建中,南陽文化不僅(jin) 不可或缺,而且“頂天立地、含金量高,占位重要”。作為(wei) 馮(feng) 學研究者,他尤其讚同李庚香提出的“中原學是對傳(chuan) 統中原理學的揚棄,是對馮(feng) 友蘭(lan) ‘新理學’的‘接著講’,是以中原曆史文化為(wei) 根基的當代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體(ti) 係”。
李庚香去年已經注意到南陽學的研究,他在河南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推進中原學建設 讓中原更加出彩》中,就曾提出“還有南陽學等相繼加入了建設這一地方性學科的‘大合唱’之中”。在本次研討會(hui) 上,李庚香寄語南陽學者著力挖掘南陽人脈、地脈下的學脈和文脈,力爭(zheng) 將南陽學建設成為(wei) 中原學的伏牛山脈。
研討會(hui) 由省社科聯副主席、研究員袁凱聲主持;市社科聯主席馬清參加研討會(hui) 的組織、座談。